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48265

查看

27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alma

193#
发表于 2010-11-23 00:55:12 | 只看该作者
万晓利,走过来走过去。
alma 发表于 2010-11-23 00:33


走过来走过去,好像获得过华语民谣唱片的年度大奖。这张唱片反映了他狐狸一般的狡猾,和黑色的幽默感,以及流氓般的嘲讽。譬如这首“流氓”这么唱道:

我表现得很勇敢
哎嘿 那个姑娘得救了
哎嘿 我有一些脸红了
但是我满足了
谁知那个姑娘突然变了模样
一把抓住我那破烂的衣裳
她柳眉倒竖起来眼里露出凶光
说光天化日之下你反了你了
------------

我觉得万晓利这张唱片,重要的特色是以黑色语调的嘲讽这个社会的现实,譬如这首“姑娘啊 你真傻”这么唱道:
--------------
这个世界被我们糟蹋着
一片混乱一片虚伪没有原则
你要欢乐
我也要欢乐
可我们却彼此伤害着
这个世界被我们糟蹋着
一片混乱一片虚伪没有原则
----------

还有这首:“下岗了”
---------
你没有钱的时候
你算个王八蛋
这可怎么办 这可怎么办
就连亲戚朋友
也和我疏远了
这可怎么办 这可怎么办
这个文明的社会里
你必须要有钱
可我下岗了
--------






使用道具 TOP

194#
发表于 2010-11-23 01:04: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11-23 01:07 编辑
走过来走过去,好像获得过华语民谣唱片的年度大奖。这张唱片反映了他狐狸一般的狡猾,和黑色的幽默感, ...
alma 发表于 2010-11-23 00:55


如何评论这张唱片呢?总是觉得万晓利这张唱片,在音乐性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在旋律性方面是有些随意的,音乐的组织性不是很好,但是节奏感还不错。他这张唱片的优点也很明显,就是草根性的幽默感和流氓似的口语。这张唱片在现场应该听起来蛮爽的。但我总觉得这些歌词和音乐的配合方面,没有体现出应有的震撼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我给三星半评价。


使用道具 TOP

195#
发表于 2010-11-23 01:0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Roseknight_gao 的帖子

期待有更多的幕后新闻能被揭示,这对每一个人包括死难者和他们的家属,都是交代。


   

使用道具 TOP

196#
发表于 2010-11-23 02:22: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我要感谢的是那些在现场派发菊花的兄弟姐妹们,没有他们/她们,我们实际上不能献出花朵。我在微博上向他们/她们问候,他们/她们这样回答我,“我们是像你一样热爱这个城市的人”,

我膜拜了。


   

使用道具 TOP

197#
发表于 2010-11-23 02:54: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11-23 03:44 编辑

回复 广陵散 的帖子

这场争论,显然我是作俑者,轮不上念经啥事。我虽然手上中国古典音乐唱片很少,就是几十张而已,仔细听过也就是十几张。我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也不少了,但可能也不够多。按照布罗代尔的说法,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一直都是非常原始的政治制度和很高智商的文人制度相互勾结而成的几千年来的循环。皇帝就不谈了,高智商的文人制度倒是可以好好说,他们经过严格的考试制度脱颖而出并成为维护这个制度的道士,即使有些人失望而归,便抱着老子庄子陶潜的教义归隐,他们表面上是独善其身,实际上是为维护这个制度为虎作伥。因为实际上没有人可以脱离这个社会制度,他们独善其身,实际上也就背叛了他们在考试中所淘汰的普通人。

你明白吗。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是占有社会资源多的人,总是对社会应该有更多的责任。当这些知识分子,最后都负气而归躲到南山下的时候,这些南山其实不是劳苦大众的南山,也不是他们的指盼,你认为他们在向释迦摩尼和玉皇大帝的祈祷中,可以得回他们的富裕和尊严吗?反过来说,这些南山,其实是这些士大夫的虚幻的指向,因为,他们其实也得不回他们的尊严。奇怪的是,他们倒获得了历代知识分子的膜拜,哈哈,那是科举之路获胜者对同僚退路的网开一面,还是一种苟且?

陶潜所膜拜的南山,是个狗屁!那个南山对劳苦大众意味着什么?

我很想听听广陵散同学,说点啥!

使用道具 TOP

198#
发表于 2010-11-23 12:3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这场争论,显然我是作俑者,轮不上念经啥事。我虽然手上中国古典音乐唱片很少,就是几十张而已,仔 ...
alma 发表于 2010-11-23 02:54

咱都歇着了,这主人却来劲了,哈哈,看来这一把火确实烧出了alma内心的郁结,同时也激发出了激情!
不得不承认,中国文化确实博大精深,一个有着三千多年文明历史(甲骨文起)的古国所带给我们的积淀究竟是精华多于糟粕还是反之?又或者这个所谓的积淀当其面临当下世界的格局之时,她要怎样的去适应如此这般的现实呢?甚至,作为个体,我们究竟应该将一种文明作为信仰的基础,还是信仰当超越现实层面以保持其超然的纯洁性,从而使那可能被更新的生命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生活的广泛领域去关照生命呢?这是一个问题,是每一位对自身以及现实负责任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哈姆雷特的诘问是个永恒的,但却是异常严肃的问题!
纵观世上曾经的文明古国,如今除了中国正轰轰烈烈,其余都远远落后于欧美列强,希腊甚至面临着国家破产的边沿!这是为什么?即使以中国当下如日中天的势头,在看似前景无限美妙的同时,信仰的集体缺失所导致的世风江河日下的局面与经济的突飞猛进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我想这一定是畸形的“进步”,这背后有更深层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批判。个人以为,一个缺乏痛感,缺乏批判精神和传统的民族要想真正崛起于世界,尚有很长的路要走!文明是把双刃剑,尤其是这博大精深的文明,不在反思中批判性的继承,她就会成为沉重的包袱,不仅如此,还可能伤及自身!数千年来的中国历史中上演过无数轮回自戕的经典剧,我们真正走上健康良性道路的可能性还在未来,绝不是当下!
这个民谣引发的帖子发展到当下所引申出来的话题使我们暂离了音乐的“风花雪月”,是喜是惑?我以为它是更加深入了!在此意义上,愿意与alma兄,广陵兄,清兵兄等继续携手,在分歧中求同!

使用道具 TOP

199#
发表于 2010-11-23 13:12:19 | 只看该作者
身边的灾难和电视里的灾难,完全是两码子事。这场大火我虽然没有看到着火的场景,但仅仅从晚上回家路过大楼看到的滚滚烟雾,带给我的震撼比以前所有从媒体上了解的全部灾难总和还要大得多得多。由此我不得不开始怀疑人生。

使用道具 TOP

200#
发表于 2010-11-23 13:2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确实如此,这把火带来了灾难,也叫醒我们。头七日胶州路周围弥漫着一种气氛,如果你走过21年前的街道,你就明白这是一种压抑和愤懑,我还想这别出啥事,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秩序井然的悼念活动,克制、有序、高雅。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这代强!谁说上海人不行的,谁说现在年轻人不行的,我看行,比我们行。我希望其他人比上海人更行。很多事是需要推动的,到处的矿难、大火、地震确实死了更多的人,我们没有行动,然后一切就被和谐了,被敏感词了,因为我们没有行动。这次大家说,我们要把白花铺满街道表达我们的声音。就是到今天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去现场鲜花的,表达他们的悼念。

媒体据说被要求当日不能到现场,但是从火灾开始之日就有不断的人们去现场鲜花,这种悼念一直持续着,因为头七日明显是个重要的节点,很多现象表明当日有大量的市民会去现场鲜花,这是拦不住。头七早晨突然市政府的领导去现场献花悼念,当日媒体更是蜂拥而至,他们也被压抑了很久。该头条还是头条,该播报还是播报,一切需要大家去推动。


   

使用道具 TOP

201#
发表于 2010-11-23 13:33:18 | 只看该作者
身边的灾难和电视里的灾难,完全是两码子事。这场大火我虽然没有看到着火的场景,但仅仅从晚上回家路过大楼 ...
scfan 发表于 2010-11-23 13:12

怀疑人生就是人生真正的起点!


使用道具 TOP

202#
发表于 2010-11-23 13:4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确实如此,这把火带来了灾难,也叫醒我们。头七日胶州路周围弥漫着一种气氛,如果你走过21年前的街 ...
alma 发表于 2010-11-23 13:29

对逝去生命的追悼即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和尊严的守护!


使用道具 TOP

203#
发表于 2010-11-23 13:45: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11-23 13:53 编辑
身边的灾难和电视里的灾难,完全是两码子事。这场大火我虽然没有看到着火的场景,但仅仅从晚上回家路过大楼 ...
scfan 发表于 2010-11-23 13:12


如果从技术角度分析这场悼念活动的话,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

1.field is power,这就是sf版所说的现场的震撼了。
2.situation is power,火灾位于市中心,最多数的人都看到都被震撼到了。也就是visibility is power.
3.social context is power,遇难的人很多都是退休的老师,多是市一中学、市三女中等著名中学的老师,他们的很多学生现在都是社会上的中坚分子。
4.communication is power, 很多人是从网络上和手机上传递悼念活动信息的,一开始从手机上传递消息的人会接到警方提示。
5.public is power.这是一场合法的悼念活动. 是由数十万的市民一起推动的。




使用道具 TOP

204#
发表于 2010-11-24 20:56: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11-24 21:51 编辑

回复 alma 的帖子

既然LZ发话了,岂有不回之理。

中国历史太过悠久,辉煌灿烂之余,确实也有不少糟粕,得到有识之士的批判;特别近百年来国势衰落,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更是遭到了空前的质疑和咒骂,愤青和激烈人士骂皇帝、骂臣民、骂儒教、骂建筑、骂汉字、骂中国的月亮。。。忙得不亦乐乎,在中国大地上似乎找不出没有被骂过的东西。

Alma兄帖子似乎还骂得不多,为便于集中回应,避免思维过于发散,归纳如下,回复也仅限兄提到的问题,不作联想:

1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一直都是非常原始的政治制度和很高智商的文人制度相互勾结而成的几千年来的循环。。。”

2.中国的知识分子:高智商的文人。。。经过严格的考试制度脱颖而出并成为维护这个制度的道士,即使有些人失望而归,便抱着老子庄子陶潜的教义归隐,他们表面上是独善其身,实际上是为维护这个制度为虎作伥。。。例子:陶潜


我不知道布罗代尔的得出的结论是处于无知还是偏见,批判中国的传统制度高度集中和专制性还有些道理,但是把它说成“原始”“循环”,我真怀疑他是否真正了解中国历史,中国的政治制度很早就高度成熟,经过不断历史的演变,不断完善并辅之以儒道等道德思想,形成了一个极其严密有机的社会,何来“原始”一说?从秦始皇到清末的帝制,各个朝代亦各有不同,大如汉代的三公九卿制为隋的三省六部制代替,小如明末由内阁大学士为首的内阁和皇权形成事实分权等等,怎能以“循环”论之?

中国的先秦以前的知识分子百家争鸣就不说了,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知识分子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有等级尊卑维护秩序的一面,也有轻君重民的草根思想,历史上浩然正气的忠义之士恐怕不比为虎作伥之少吧,如何能得出他们一做官就成为维护制度的,不为天下百姓的结论?陶潜面对社会的腐败,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归隐田园,既是自己的自由,也显示了不为淤泥所染的高贵节操,这个也要批判?你可以不赞成他的做法,或者说他要站出来抗争云云,但他这种行为总比同流合污好吧。难道要陶先生遵从现代赤裸裸的“不能消灭对方,就加入”的商业金钱游戏规则?

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多的是恬淡自然艺术风格,或是诗人理想的生活境界,而不是政治态度,抓住这点乱骂一通,不仅观点失之偏颇,也让人怀疑说话者的艺术品位。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03:04, Processed in 0.063051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