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125

查看

12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甲米

49#
发表于 2011-11-9 13:21:19 | 只看该作者
Boulanger,Lili (1893.8.21 Paris,France-1918.3.15; Mezy,France)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1-11-9 13:2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本人对现代美国作品一直很有兴趣,在介绍每位作曲家生平时,往往在曾经师从的老师名字里,一直会看到Nadia Boulanger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1-11-9 13:27:20 | 只看该作者
Boulanger,Lili (1893.8.21 Paris,France-1918.3.15; Mezy,France)
水天堂 发表于 2011-11-9 13:21

据说Lili 是史上最优秀的女性作曲家之一,不过我也就在上面贴的那张唱片中仅见,惭愧的是,每次听这唱片都奔《安魂曲》去了,今晚拿出来听听Lili的作品。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1-11-9 13:30:13 | 只看该作者
梅纽因和Janine Jansen都有莉莉的小提琴作品录音的。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1-11-9 13:3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本人对现代美国作品一直很有兴趣,在介绍每位作曲家生平时,往往在曾经师从的老师名字里,一直会看到 ...
水天堂 发表于 2011-11-9 13:25

据说霍洛维茨、海菲茨的经纪人夏宾也是在她这儿收了刺激,改而做了经纪人。当年,夏宾拿着自己的练习作品去请教Nadia,得到的结论是:“实在没有任何才能!”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1-11-9 13:34:54 | 只看该作者
梅纽因和Janine Jansen都有莉莉的小提琴作品录音的。
水天堂 发表于 2011-11-9 13:30

这个俺真不知道,得注意下。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1-11-9 16:4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1-11-9 17:18 编辑

谈到福雷,大家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他的"安魂曲”。让我们还是从这最被人熟悉的作品开始吧。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1-11-9 16:46:44 | 只看该作者
安魂曲是一种特殊弥撒曲——安魂弥撒曲(requiem mass),用于罗马天主教悼念死者的祭奠仪式中演唱的合唱套曲。之所以称为安魂曲,是因为唱词首句以“Requiem aeternam”开头(第一句是“主啊,请赐予他们永恒的安息”)。

很多著名的作曲家都写过安魂曲。其中公认的三大安魂曲是莫札特的D小调安魂曲、威尔第的安魂曲和佛瑞的安魂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1-11-9 16:5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1-11-9 17:25 编辑

弗雷曾长期担任教堂的管风琴手。多年来在教堂中曾经为无数的告别仪式与葬礼担任过管风琴伴奏,以至于他对传统的那些安魂曲目简直厌腻极了,便想自己谱写一首完全不同的东西,以供他当时所就职的巴黎著名的玛德连教堂使用。在他42岁那年,他的双亲相继去世,直接促进了伤心的写下了这部“安魂曲“悼念他的亲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1-11-9 16:56: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1-11-9 17:16 编辑

1902年,弗雷写下了这番话:“我是这样看待死亡的:它是一场令人欣喜的拯救,对超越坟墓的幸福的渴望,而不是令人痛苦的经验。” 故此人们相信,弗雷的这部作品可能是唯一一部喜乐式的安魂曲,它传达了作曲家本人对死亡的独特的看法:生命不是被救赎的,而是自我超越的。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1-11-9 17:07: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1-11-9 17:24 编辑

生命不是被救赎的,而是自我超越的。
正是他对生命的这种智慧的理解,他的这部作品里刻意铺陈出一种安详而温暖的氛围。因为在他的观念里,死亡是一种快乐的生命历程,不该像某些安魂弥撒曲中所描述的那般阴沉恐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1-11-9 17:10:30 | 只看该作者
尽管福雷和布鲁克纳一样长期在教堂里担任教堂的管风琴手,但他并不象布鲁克纳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达到这种安详而温暖的感受,他斗胆对历经千年的古经作了带偏好的修改。弗雷舍弃了作曲家们一向最偏爱的一段戏剧性经文:《神怒之日》,因为该段的详尽描写充满了恐怖、绝望的情绪。取代替神怒之日(Pies Irae)和降福经(Benedictus)两章的是解脱经(Libera me)和天堂经(In Paradisum)。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20:28, Processed in 0.03941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