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4600

查看

14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狗儿念经

40#
发表于 2011-1-4 11:41:04 | 只看该作者
说以下这段话,前提是有可能我没有完全明白引用念经兄那段话的意思,嘿嘿。

“西方古典”这个词比较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1-1-4 11:27

骑士老弟,“西方”在此并非一个方位词了,我想它更代表了一种体系。你提到的《梁祝》《黄河》也是这一体系下的产物。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1-1-4 11:38:59 | 只看该作者
念经院士4日凌晨打响第一炮时,俺已经正式关机,重回现实世界:上床休息啦。
说句实话,喜欢西方古典音乐是事实。然而并非是因为“西方”才喜欢的。换言之,如果此等神品是产自东方或者国粹,相信自己也一样会喜欢的。
有个朋友问俺,小女读音乐学院是否受了老豆的影响。其实不然。因为到目前为止,小女读音乐是为了学业。而自己听古典纯粹是为了寻找幸福的感觉和快乐的源泉。音乐(尤其是古典)已经成为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事实。
哪怕是在梦里,有时候都会被某个乐章惊醒(有点走火入魔)。

就说这个3天假期吧,基本上是在闭门谢客,除了与家人共进晚餐和健身节目。
第一天从童丽的《梅花梦》开始,拉赫曼尼诺夫第二钢协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到马斯纳《领袖》、奥芬巴赫《序曲》,到小泽征尔与杰西诺曼的比才《卡门》。。。。。。
第二天从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和《第一钢琴协奏曲》,到马勒《大地之歌》,到《西班牙》(FALLA的魔术师的爱情、三角帽和人生苦短;阿尔贝纳兹的伊贝利亚;格拉纳多斯的戈雅之画第二段),到格什温《蓝色狂想曲》,最后到大名鼎鼎大提琴家罗斯托波维奇的妻子Galina Vishnevskaya的咏叹调(EMI CLASSICS世纪伟大录音《MUSSORGSKY RIMSKY-KORSAKOV TCHAIKOVSKY Song and Opera Arias》)。。。。。。
第三天法兰西作品专场:从EMI Angel马蒂农指挥法国国家交响乐团的圣桑五部交响曲,到《动物狂欢节》、《死之舞》,到中央乐团50周年纪念演出《金色庆典》的《霸王别姬》,再到波兰指挥家Stanislaw Skowaczewski指挥明尼苏达交响乐团的拉威尔作品(《丑角的晨歌》、《鹅妈妈》、《西班牙狂想曲》等)集。。。。。。

整整神听了三天,神游了三天,神经了三天。
第一天的早餐与午餐是方便面;第二天的早餐与午餐是饺子;第三天的早餐与午餐是面包。。。。。。

所以等念经院士正式打响这一炮时,俺已经需要闭目养神,重归现实世界啦。
然而,您要是问俺为何喜欢西方古典音乐?
俺会虔诚的回答:不知道。但是喜欢音乐,喜欢古典音乐,喜欢西方的古典音乐。
也许知道时,可能就不喜欢啦?!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1-1-4 11:35:21 | 只看该作者
布鲁克纳和马勒的区别,是他的音乐永远没有负面情绪scfan 发表于 2011-1-4 11:14


布鲁克纳可能有一些负面情绪的,我个人认为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与马勒第三交响曲,还很有些异曲同工的味道呢,他们都是用一种来自信仰的纯洁来压制恶欲与解释不幸。


使用道具 TOP

37#
发表于 2011-1-4 11:33:44 | 只看该作者
我多次说过一句话:
人们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目的的。
我们喜欢音乐、研究音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要知道为什么,就要找出根源,很多问题可以从哲学中找到启示。
有空我想读读贝多芬,他和当时很多文学家有密切的友谊。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1-1-4 11:33:31 | 只看该作者
先简单罗列一下我粗浅的结论吧。
我们为什么喜欢西方古典音乐?是包含在古典音乐中的什么元素让我们喜欢?我认为西方古典音乐在其成熟以来的三百年里始终贯穿着如下几条线索和脉络,也许这就是其本质元素吧?

神性救赎的力量,理性的光耀与秩序,生死爱欲的颂歌,人性的真实面目。

以上几点权当抛砖引玉,我会抽时间尽可能的展开,也希望大伙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1-1-4 11:27: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seknight_gao 于 2011-1-4 11:28 编辑
当然,要扯这个话题,首先不能混淆概念,作为一种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的西方古典音乐之所以被称为古典(Classical),其经典与标准(Classic)的含义是理所当然的,是脱胎于基督教,后经由一整套技术系统的逐渐完善并支撑下的必然结果。相比较而言,这个意义上的他民族古典音乐是不存在的。或者,他民族的所谓“古典音乐”并不具有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精神认同度。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4 00:05


说以下这段话,前提是有可能我没有完全明白引用念经兄那段话的意思,嘿嘿。

“西方古典”这个词比较狭义,相对于我们自己,我们说西方古典音乐,是潜意识里把我们自己的名族音乐排在外面了,好像有些不自信。其实从方位上来说,排开我们所在的东方以及与之对面的西方,还有南北两个方位呢,哈哈;所以“西方”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好像已经泛指为除开亚洲大陆以外的版块;这个“西方”已经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西方了。

名族音乐,民族音乐曲目库中,应该有两个《我的祖国》,一个是捷克音乐家斯美塔纳的代表作,另一个是我国音乐家陈培勋的代表作;前者非常著名,已经被我们的潜意识划入“西方古典”音乐的范畴,而后者作曲水准差了一截,一直没怎么上演,可能国外人还不一定知道有这部作品;但是我想问,这是名族音乐吗?这是民族音乐中的古典音乐吗?
那么《梁祝》与《黄河》,我们为什么要在自己家门口划条三八线呢?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1-1-4 11:25:1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西方的音乐和艺术这些,甚至自然科学和哲学。
这些都是探索和研究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寄居之所——大自然,
都是有很大关系的。西方大多数是唯心论,
探索自己和大自然就成了他们生活、劳动的动力和目标。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1-1-4 11:17:08 | 只看该作者
西方音乐大多和唯心论有关,历来信仰上帝。
音乐与宗教起源有关,“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就是最好回答。
...
shinelb 发表于 2011-1-4 10:51

大S版的观点很有启发性,不过我不认为信仰(这里特指基督教)属于唯心论范畴,对信仰者而言,所信仰的对象是一切实在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但S版的观点我认为已经触及到某些元素了。不过,还不是全部。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1-1-4 10:54:1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CCAV和中国爱乐的除夕晚会么?
scfan 发表于 2011-1-4 10:49

我差不多快四年没看过电视了!
不过,当年咱倒是一边反着资产阶级自由化以及其腐朽堕落的生活做派,一边极力证明喇叭裤是中国人发明的。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1-1-4 11:14:57 | 只看该作者
由此可以得出alma喜欢马勒的结论和原因了。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4 02:21


马勒的音乐,包含了一个正直而对美有追求的人,在一个纷乱无序的社会中所能感受到的全部情绪,而这样偶尔美好但总体悲观的情绪最终得到了表面上的释放,实质上仍然是无尽的痛苦,正是这样的痛苦,构筑了马勒音乐的灵魂,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热爱马勒的理由。

布鲁克纳和马勒的区别,是他的音乐永远没有负面情绪,这是一种摆脱了尘世纷扰,纯净离世的音乐。从东方的观点来看,他和佛似乎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也或许是马勒痛苦的解脱之道,但这个道,需要领悟,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悟到的。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1-1-4 10:51:39 | 只看该作者
西方音乐大多和唯心论有关,历来信仰上帝。
音乐与宗教起源有关,“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就是最好回答。
教堂和音乐同样使人安静、思考,寄托着人们的心灵根源问题。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1-1-4 10:49:57 | 只看该作者
爱国主义者们,还有我D大概会大力弘扬之!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4 10:47


看了CCAV和中国爱乐的除夕晚会么?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14:47, Processed in 0.064104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