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7392

查看

15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32#
发表于 2010-8-6 13:0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6 13:03 编辑

当我还做着童年之梦,
像那蓝色的日子一样,
在我园中的树木之下,
安然躺在暖和的地上,
感到轻快地喜悦和美,
我的心正值情窦初开,
狄奥提玛的灵魂就像
西风的声音向我飘来。

唉!当我的生命之美
消逝得仿佛传说一样,
当我的困乏之身面对着
天日而立,像盲人一样,
当时代的重荷压倒我,
我这苍白、冰冷的生活
已经充满憧憬地趋向
鬼魂们沉默的冥国,

那时,好像自天而降,
来了理想的大力大勇,
神仙之姿!你光芒四射,
出现在我的黑夜之中!
为了去寻找你,我又
从我死气沉沉的海港
解开我的酣睡的小船,
把它放进蓝色的海洋。——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0-8-6 13:00: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6 13:58 编辑

荷尔德林诗选,钱春绮译本哦,珍藏版...



狄奥提玛

久已死去而紧闭的心,
它在欢呼美丽的人世,
枝干都在发芽开花,
重新充满生命之力。
哦!我又面向着人生,
正当我的花欣欣向荣,
冲破它的干枯的外壳,
进入光和大气之中。

一切变得多么不同!
我所憎恶者,我所逃避者,
如今在我的生命之歌中
又奏出妙音,非常和谐,
随着每小时的钟声,
我就很奇妙地想起
我的童年的黄金时代,
自从我发现这一位佳丽。

狄奥提玛,幸福的造物!
绝妙的人!我的精神
由她治愈了生的痛苦,
有希望获得神仙的青春!
我们的天国将永远常驻,
在我们彼此会晤以前,
我们的内心已经相识,
结下深不可测的良缘。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0-8-6 12:20:54 | 只看该作者
居然用革命语体(即完全无所指的套话)翻译现代诗

  新京报:翻译诗有没有对中国新诗创作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赵振江:首先是诗歌的选择性翻译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有阻碍作用,我们在向国内介绍西方文学时,有一段时间只介绍政治诗。譬如智利诗人聂鲁达的诗歌,他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在中国非常风行,不过翻译的都是清一色的革命诗歌,那时候大家都以为《伐木者醒来吧》是他的代表作,实际上他的诗歌是由爱情诗、政治诗、超现实主义诗歌三类组成。

  张枣:当年,翻译的筛选性很强,凡是表达孤独的、个人的、绝望情感的诗歌均不予以介绍。

  欧阳江河:诗歌里的主流话语直接影响了创作。

  张枣:但是,更严重的负面影响来自于有些译者用革命语体翻译现代诗。举例来说,朦胧诗人那一代中有一些人认为陈敬容翻译波德莱尔翻得很好,但我很少听诗人赞美梁宗岱的译本,梁宗岱曾经说要在法语诗歌中恢复宋词的感觉,但那种译法不一定直接刺激了诗人。实际上陈敬容的翻译中有很多错误,而且他也是革命语体的始作俑者之一,用革命语体翻译过来的诗歌都非常具有可朗读性,北岛他们的诗歌就是朗读性非常强。

  欧阳江河:坏的翻译会对诗人带来不好的影响。譬如,我早就读到过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名作《面包和美酒》,但是直到我出国后,张枣在荷尔德林的故居前现场为我翻译《面包和美酒》,我才非常震惊地发现,当初有人竟用革命语体翻译荷尔德林的诗歌,而且他居然能翻译出来?!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西川在看到帕斯的一些译诗后惊叹帕斯怎么会写出那么糟糕的诗歌!那完全就是翻译的问题。

  赵振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些诗人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翻译家,包括我们在北大读书时,西语系的老师冯至、田德望、朱光潜全都是做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人。后来,西方文学受到了很多批判,无法写作的诗人都变成翻译家了,而在历史动荡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诗人不能直接读外文了,创作界和翻译界才变成两类人。我一直觉得,翻译界和创作界应该经常地交流和沟通,尤其是西方文学研究者不是为了给西方人做翻译和研究,而是要给中国的创作界提供借鉴,现在老强调与国外接轨,但这不应该是我们承载的主要职责。

  张枣:现在新的变化是新作家会外语了,这跟以前的时代有些类似。作家作为翻译家和职业翻译家是各有所长的。虽然我自己也翻译,但我只读职业家的翻译,我觉得职业翻译家才是真正的翻译。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0-8-6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信达雅之“雅”要落实到何处?

  新京报:是什么原因导致马拉美等大师的诗在中国没有得到好的翻译?这和中国缺乏大师级的诗人有无相关性?

  欧阳江河:现在尽管社会很多元化,实际上中文写作突破能力已经疲软,出现很多小诗人,但没有大家。有几个诗人在全世界得到认可,而在中国没有得到认可,譬如阿什柏瑞,他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消极性,但对消极性的美学认识在中国还没有被提到重要程度,这跟诗歌界对诗的认识有关。

  张枣:翻译和创作是共生共灭、相辅相成的,至今中国还没有找到翻译马拉美的语言。如果中国也出现像马拉美那么伟大的诗人,那翻译的难度就不会那么大。也就是说在未来出现好的中文,是未来翻译的必要基础。

  赵振江:问题是,真正的好的汉语在哪?“信达雅”要落实到何处?信是有标准的,达是畅达,雅的标准在哪?记得有一次,俄语系开了一天文学翻译研讨会,讨论出来的结果是要做好翻译,必须俄语好中文也好,得出这个结论需要开一天的会吗?所以这是没法讨论的一个问题。

  张枣:好的现代汉语是在一边走一边被发明,骑着驴找驴。我读研究生的时候,特别喜欢翻译散文,但觉得把英语结构翻译到中文很难,因为好的现代汉语不存在,现在翻译基本上容易,因为我们和西方基本上同步了,现在可以接受英语的直接说法,中国人也能看明白颠倒语句。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0-8-6 11:48:41 | 只看该作者
念经大师是读德文原版还是读中文译文?

我对外国翻译过来的诗歌总是有偏见。认为是一种再创作,或许有原著的影子,但是已经是不同的东西。在《七缀集》里面钱钟书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我外文不佳,所 ...
清兵 发表于 2010-8-6 09:25


呵呵,俺要能看原文,那估计与“大师”还沾点衣角了,哈哈。

不过林克的译文还是很好,虽然我们知道诗歌翻译的难度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但是即使如此,里尔克的诗歌还是能够透过文字的重重迷雾散发出相当诱人的魅力的。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0-8-6 11:33:3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种族失去诗歌语言是很可悲的!

  新京报:现在诗歌翻译与创作都已经形成一定的格局,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中国诗歌界与翻译界最直接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欧阳江河:现在有一种语言很恐怖,就是操作性语言、电脑语言,或者说根据词典一一对应的行话,现在很多根本不够格翻译诗歌的人去翻译诗歌,那太可怕了。有的人用一种语言翻译所有诗人的诗歌,这是在伤害诗歌。

  这跟媒体有很大关系,因为媒体使用的语言讲究操作性,即一定落到要点,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这也对诗人提出了历史性的课题,诗歌要保持发明性,探索语言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诗歌语言是一个种族的触须,如果一个种族失去诗歌的语言,那是很可悲的!

  赵振江:目前国内对翻译重视得不够,出现烂翻译是因为认为谁都能做翻译,做翻译不算成果。而且,我自己在翻译过程中体会,我们过于强调普及,以前是强调为工农兵服务,词汇量越来越窄,大家都说套话,我们迁就工农兵最后就全成工农兵了。现在没有为工农兵服务这种说法,但当初的要求导致的后果已经造成。

  张枣:新时期的任务是丰富汉语,这是需要翻译家和创作界共同努力来解决的问题。

  现在虽然是多元化了,但也是一片混乱,这种无序混乱是对以往那种限制性语言的反叛,尤其是网络语言特别突出,其他国家都没有像中国出现那么多网络语言。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0-8-6 10:59:0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只要是翻译都会有问题。不过诗歌尤其如此罢了。下面所引述的,是一段对于钱钟书意见的解说:

“接受美学”把作者的本意和读者读了作品所产生的感受融化为一。既承认作品的客观地位,又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活动,认为作品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介体,它的外观和内部结构都在时间和空间中随接受环境而改变着。钱先生又引吴省钦说,“所言在此,所感在彼”,即有所寄托说,需探索作者的本意。一种是所言在此,所感不必在此,即无寄托说,读者可以见仁见智,各为其说。钱先生又说参观第285页《补订》一:“法国新文评派宗师言,诵诗读书不可死在句下,执着‘本文’,原是‘本无’,犹玉葱层层剥揭,内蕴核心,了不可见。”这是主张无寄托说,认为作者的寄托“本无”,不可求。
  钱先生因说:“‘有寄托’之‘诗无通诂达诂’,可取譬于苹果之有核。”寄托是核,从表面文字上不容易看出,即“无通诂达诂。”“‘无寄托’之‘诗无通诂达诂’,不妨喻为洋葱之无心矣。”“无心”即作者无寄托,读者可以随意解释。这里是不是有两种:一种是解释诗的,一种是讲读诗的感受的。前者是讲作者的命意,作者有寄托,通过作品来探索他的命意,但不要牵强附会;作者没有寄托的,要结合作品来探索作者的命意,作者没有寄托一定也是有命意的。后者是读诗时,由于形象大于思维,作者所写的形象,大于作者的命意,读者可以通过作者所写的形象,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作者所没有想到的感受,这是一种再创造。对这种再创造的感受,读者也可以发挥,不过不要说成是作者的本意,即解释还重在探讨作者的本意。

使用道具 TOP

25#
发表于 2010-8-6 10:53:55 | 只看该作者
诗歌的翻译要面对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所以有人提出:一个是给公众的正式译本,一个是给诗人的最原始译本。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0-8-6 10:51:27 | 只看该作者
在七缀集里面,钱钟书不置可否转述了下面这个观点:

“……关于译诗问题,近代两位诗人讲得最干脆。弗罗斯脱(Robert Frost)给诗下了定义:诗就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41 ...
清兵 发表于 2010-8-6 10:16
有道理!其实诗歌的翻译和创作应该多交流。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0-8-6 10:16:24 | 只看该作者
在七缀集里面,钱钟书不置可否转述了下面这个观点:

“……关于译诗问题,近代两位诗人讲得最干脆。弗罗斯脱(Robert Frost)给诗下了定义:诗就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41]。摩尔根斯特恩(Christian Morgenstern)认为诗歌翻译“只分坏和次坏的两种”(Es gibt nur schlechte Uebersetzungen und weniger schlechte)[42],也就是说,不是更坏的,就是坏的。一个译本以诗而论,也许不失为好“诗”,但作为原诗的复制,它终不免是坏“译”。……”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0-8-6 10:05:58 | 只看该作者
诗歌在文学范畴里地位和价值最高,值得多学学。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0-8-6 10:02:33 | 只看该作者
我得承认,冰心翻译的泰戈尔,郭沫若翻译的鲁拜集都是很好的诗歌,不过可能再创作的成分更加重点。我如果仅从之前s版贴出的叶芝诗歌五花八门的译文中,实在难看出叶芝的过人之处。我大概是受《七缀集》的影响太大了。在《管锥编》里面也专门有讨论诗无达诂的章节。我找找看看有没有可以贴出来的先。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3 07:02, Processed in 0.099567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