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28733

查看

105

回复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3-5-20 21:3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很有兴趣知道,这位周兄用什么器材搭配好了801?
极品人生则师奔 发表于 2013-5-20 20:25

Spectral Dmc20+mark 33h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3-5-20 20:2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合肥蒋鹏 的帖子

很有兴趣知道,这位周兄用什么器材搭配好了801?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3-5-18 11:46:40 | 只看该作者
现代的声音取向,就仿佛生活中每看一个物件,都要拿着放大镜看,局部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但却忽略了整体。我就认为没必要看得那么清楚,先把整体看好了再说。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5-18 11:0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3-5-18 11:09 编辑

现在箱子的单元变化,觉得是有点超出现场标准的审美趋向。

有得有失、有成有败,总体上来看也应该是有意义的吧——实际上又回到“真、美、善”这问题来了,取向差异。

不管是新箱子、老箱子,没有伺候好以前,真的都难下结论。新箱子往往比老箱子还难伺候,有个性也有成本因素。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3-5-18 10:54:31 | 只看该作者
高级音响产品的价值主要是体现在其艺术性上,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新不如旧或旧不知新,在元件、技术上还未有拫本性提高的情况下,新旧都会有精品产生,只不过旧的精品已被大家熟知,新的大家还较陌生而已。不过信号传输线的设计还真的是新不如旧!!前二日新发现的一款三、四十年前的顶级信号传输线(原通信上使用),其内部设计、结构真的再次让我和朋友折服…!过几天让朋友把内部结构的详细图片传上坛子来,让大伙们来个奇文共欣赏。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3-5-18 10:09:19 | 只看该作者
大名琴似乎是个典型的例子,普遍认为新不如旧,但从实际听感下来,我真的认为大名琴的超越版在同价位是款不可多得的好箱子。我不懂单元技术,只是反复对比的听感。也不知新款的单元是啥品牌型号,似乎厂家保密。

点评

赞同。  发表于 2017-1-18 20:36
三代大名琴我个人觉得还是第一代声音合我心意,当然声音的东西每人喜好各异。  发表于 2013-5-18 14:36
赞同  发表于 2013-5-18 11:52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3-5-18 10:04:59 | 只看该作者
整个人类都在进步发展,托马斯·伯克(美国)在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11秒8创造了第一个男子100米的奥运会纪录,在今天的博尔特眼里只能算业余选手。过去的经典音箱很好用也是在当时的竞争环境中被市场所证明。如果没有革新,那些厂家完全可以继续卖那些所谓的经典,干嘛要停产要换代呢?这时就会有人站出来说那些东西成本太高,厂家为了赚钱才把东西越做越差。呵呵,自己做过产品研发品牌养成的人自然明白我为什么听了这话会笑了。自己干一个品牌就会明白,每个企业的负责人都在竞争当中殚精竭虑,生怕被淘汰,敢拿自己品牌开玩笑的真的不多吧。通常是提高了质量不涨价,偶尔提高了质量涨一涨价。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说不定现在的宝马730还没有当年古董汽车市场定价高呢。技术在发展,相同价值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在降价。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3-5-18 09:42:50 | 只看该作者
连续几位都提问让我说说乐器是怎么进步的,我随便摘抄一段。

斯坦威钢琴在世界范围享有盛誉:斯坦威钢琴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不但国际著名的钢琴家几乎都使用它,同样,年轻的艺术新秀和室内音乐之友也用它进行演奏。经过了几代人的考验证实:多年之后斯坦威钢琴还能满足极端的品位,保持着它不变的个性。自1853年设计以来,斯坦威钢琴公司在钢琴制造业革命性地创造了100多项专利权。至今由斯坦威开发设计的基本结构已成为全世界现代三角和立式钢琴制造业的尺度和设计指南。斯坦威钢琴公司还在钢琴制造工艺流程上,按最苛刻的规程建立了一套斯坦威体系。仅使用能产生最佳声响的材料和部件,木材仅在应力下加工,采用纯木铆连接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最佳的声学品质。斯坦威钢琴在数十年之后,以它独一无二的产品质量确保了丝毫不变的音响特性。


Theodore的革新
在小Henry和Charles去世后,William自己一个人不足以挽救公司的局面。于是,他很快向Theodore求助。在过去的 15 年里,Theodore在德国经营着他自己的门店。整个家族都知道,他不愿在美国定居。但两个兄弟去世的消息使他不得不来到公司在纽约的总部同William共事。
William 和 Theodore 合作的 20 年带来了巨大的成果。 William 继续努力把施坦威这个名字同世界音乐家精英联系在一起,而Theodore则改进了小Henry设计制作的钢琴。Theodore是个能干的工程师和声学家,他个人在这20年里获得了41项专利,给钢琴增添了难以想像的性能。和小Henry所作的改进不同,Theodore大多的革新专利——现今的钢琴中,几乎每架都有——都是一种全新的发明。这些专利包括能使现有的框架承受加倍琴弦张力的铜铁合金材料、可互换的击弦机总成部件、用来将整块层压木材压制成琴箱外壳的设备(这使外壳不容易开裂)和可能是最具独创性的“双弦列”。只有像Theodor 那样,有天赋为那些看似无用的事物挖掘用处才能发明双弦列。自从钢琴诞生以来,在受到琴槌敲击后振动琴码的琴弦“发音段”一直都受到琴码和调律钉之间固定距离的限制。钢琴制作商都是以毛毡制音器来防止琴弦的固定发音段发出不和谐的振动。 Theodore对此进行研究后决定通过采用一块滑动金属条调节发音段,这也称作“弦列”,能同琴弦的发音段和谐振动。这种革新使音色更饱满,在高音区尤为显著。

这些不过是我只找了一个乐器中的一个品牌。其他乐器大家可以自己查查,看是不是在不断进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日新月异的的发明改进数不胜数,如果连进步都没有,早就被淘汰了。如果没有进步,这个制造厂家就会被竞争对手淘汰,这是市场竞争使然,没什么可怀疑的。音箱的发展也一样,进步都是被对手逼的。

点评

没看明白。  发表于 2013-5-18 14:41

使用道具 TOP

hjc

9#
发表于 2013-5-17 19:47:04 | 只看该作者
小弟就是玩3/5A的,前面也飘过了,今天正好有些时间,来扯扯

由于小弟就是做音响行业的,早些年也卖 ...
合肥蒋鹏 发表于 2013-5-17 11:00

一字一句地细品了几遍蒋同学的文章,耐人寻味,本人在玩PROAC R2.5和世霸ELECTA,算是老箱了。。。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3-5-17 20:1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jinlei 的帖子
当时听的那对破旧的3/5A.那怀旧的美妙的声音.真让人陶醉!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3-5-17 17:4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5℃ 的帖子

好听声音其实就是二点:平衡和宽松。
   

点评

同感!还有一点很多人不太注意的我认为更加关键的是节奏,许多人的系统三段平衡、音色很好但是感动不了你,其实就是节奏在作怪!不合拍的系统你怎么共鸣?当然不好听!还有节奏对了才是真宽松!  发表于 2013-5-18 01:10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3-5-17 15:30:43 | 只看该作者
蒋兄的观点有部分同感!我深入去玩B&W801s3也是发觉搭配好了的话,比它贵十倍的新派音箱输的太多!由于家访 ...
百线生 发表于 2013-5-17 13:23
看了百线声兄与尘客兄的点评,我又想继续说下去了

何为经典?历经岁月洗礼,大浪淘沙,只有那些真正品质优异的东西才会成为经典,才会值得让人继续把玩!而做为一个经典产品,其肯定是能出好声的,不能以现场不变的搭配来PK过就下定论。就像3/5a,功率小了推不动,功率大声音呆板,音色匹配不上更谈不来靓声。关键是要耐下心性来,仔细的去雕琢。
这里讲个真实的故事:
合肥周兄也玩801,刚刚买回来的时候,放在朋友家,用推火车头的系统推,我去听了下,低频肥、肿、蒙;高频略好于我的预期(个人以前很反感铝膜高音),中频马马虎虎。当时对这个箱子也是嗤之以鼻,本以为周兄会很快转手,哪里想周兄会耐下心来反复调教,期间也让我们去聆听,但每次声音都不理想,还给我们批的一塌糊涂,即使这样,周兄也没有随便放弃,结果有一天我跟老婆一起又被邀请到周兄的听音室,结果801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印象很深刻,当时放的是巴赫小无,那个小提琴表现出来的质感、张力、准确度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合肥世霸多,因为大家多爱听小提琴,330高音的那种表现已是深入人心,但这套801系统表达出来的小提琴甚至要优于火车头,质感强烈却又没有火气!更可喜的是低频肥肿的现象也一扫而去,那天晚上让我听的手舞足蹈!后来跟其他几个烧友交流,也是一致认可周兄的这套系统,至少在合肥,声音上算是可以问鼎了,虽然价格比这套系统贵的有不少!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5 14:31, Processed in 0.045433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