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4847

查看

9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49#
发表于 2011-9-19 10:28:39 | 只看该作者
大S版,介绍一些钢琴三重奏作品吧,除了《大公》似乎还有不少精品。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1-9-19 10:16
除了《大公》,《鬼魂》比较有名。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1-9-19 10:30:54 | 只看该作者
除了《大公》,《鬼魂》比较有名。
shinelb 发表于 2011-9-19 10:28

勃拉姆斯和德沃夏克的也不错。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1-9-19 10:44:54 | 只看该作者
勃拉姆斯和德沃夏克的也不错。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1-9-19 10:30
这两位大师的我听得少些,汗。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1-9-19 11:08: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1-9-19 11:09 编辑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巴赫(1685~1750)创作的名为勃兰登堡协奏曲的6首大协奏曲,写于1718年和1721年之间,后来被作曲家收集在一起于1721324日献给勃兰登堡侯爵。有趣的是,巴赫并未将这些协奏曲命名为“勃兰登堡”,而这些作品也并非为这位侯爵而谱写。这6首协奏曲均为由小型管弦乐团的不同独奏乐器组合而成,巴赫不过是随意地将它们归在一起,却创造出一组不同的不朽作品,无论作为一组还是单件作品来讲,这些协奏曲都已成为标准曲目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勃兰登堡协奏曲诞生于巴洛克音乐鼎盛时期,该时期最具代表的作曲家有亨德尔、斯卡拉蒂、科雷利、维瓦尔第和巴赫等人。1721年发生的大事有:彼得大帝一世宣布成为俄国皇帝,英格兰与美国新英格兰之间开通邮政业务,教皇英诺森13世登基。

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的每首都由不同独奏乐器组合而成。譬如,第三号协奏曲就是为3把小提琴、3把中提琴、3把大提琴、低音提琴和羽管键琴而谱写的。而第五号协奏曲中有独奏长笛、独奏小提琴、羽管键琴和弦乐器组。尽管6首协奏曲都是各个音乐会的主打曲目,但我们这里只关注第二号协奏曲,原因不仅在于其最后一个乐章早已为人所熟知,也在于其不同凡响的独奏乐器以及各片段本质上与爵士乐的高度相似性。第二号勃兰登堡协奏曲的重要性首先在于作品中4件独奏乐器——小号、竖笛、双簧管和小提琴具有相当宽的音域。听这首作品的时候。尝试分辨这些独奏乐器是怎么彼此竞争,又是怎么交换主题和声部的,乃至它们是怎么从前台独奏回到后台伴奏的。我们进一步拿爵士乐来打比方,把独奏乐器看做乐队的不同成员,每件乐器出来很快地表演一下独奏,然后立即回复到伴奏的位置。

还有一点: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的最后一个乐章听起来可能非常耳熟,因为大众电视系列节目《火线》的主题曲用的就是这一乐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1-9-20 11:40:46 | 只看该作者





巴赫《乐队组曲》 (这篇是转载的,不是抄写的,其他的需要抄写,所有文章出自一本书《古典音乐颠峰40部》,详见链接:http://book.360buy.com/10096285.html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第二乐队组曲是他创作的4首组曲中的一首。确切的创作日期尚存分歧,因为巴赫作品的创作日期并无准确记录。这套组曲最有可能创作在1717年至1723年或1729年至1731年之间,完成创作可能是在前一时期,后一时期则加以重新抄写和修订。不管哪一时期更准确,说这套组曲或序曲创作于巴洛克音乐顶峰时期,大抵是不会错的。

  巴赫和亨德尔是作品流传至今的数十位作曲大师中的佼佼者,同一时代从事写作的有伏尔泰、笛福和菲尔丁等人,安东尼·华托(法国画家)、克里斯托弗·雷恩(英国建筑师)和后来的卡纳莱托(意大利画家)创作了具有时代风格的艺术和建筑作品。一言以蔽之,这是个充满创作热忱的时代。“乐队组曲”可以用“序曲”来换称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0uvetture(法语“序曲”),因为这首曲子是用法国巴洛克风格创作的。这4首组曲的特点,在于任何一首均以舞曲的形式写就。

  “乐队”这个词容易让人发生误解,仿佛有一大群乐手似的。尽管这些作品可以也曾经被大型乐队演出过,但巴赫的本意却是让一到两个乐手演奏一个声部以限制乐队人数,因为巴赫时代的乐手人数有限。虽然每一首组曲中都有一些有名的乐章,比如第三号组曲中有名的咏叹调,但第二号组曲可能是4首组曲里演得最多的一首。

  其确切名字是供长笛、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用的B小调序曲,另外低音羽管键琴参与了整首曲子的演奏。这首组曲特别出名和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巴赫使用了独奏长笛,后来像长笛协奏曲一样成了独奏长笛的重要曲目,成为所有长笛手的主打曲目。第二号组曲分成7段不同舞曲,长笛在每一乐章里都扮演重要角色。需要注意的是频繁的段落重复,这是巴洛克风格的一个特点。该组曲每一乐章中的某些片断会重复两到三次。欣赏这首啦子的有趣之处,在于观察演奏者是如何变化这些重复段落,从而使得这些段落听起来妙趣横生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1-9-24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1-9-24 16:30 编辑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说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1897)经过痛苦挣扎才写出了第一交响曲,还是远不足于表达的。这部交响曲作为他的第一交响曲。动笔于1862年,完成却是14年之后的事了。早至1854年,勃拉姆斯曾经写过另外一部交响曲,后来因故搁笔,最后成了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一个乐章。不过,勃拉姆斯在1862~1876年并非无所事事,在此期间他就创作了两首弦乐小夜曲、F小调钢琴五重奏、女中音狂想曲和德语安魂曲——只稍举几个例子就够了。

因此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比较成熟,不像很多他的前辈指挥家的早期交响乐作品一样充满青春的快乐,也就不足为怪了。勃拉姆斯写完这部交响曲时已经43岁了,该作品1876114日首演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市。这一年发生的大事还有:著名的拜罗伊特歌剧院将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完整地搬上舞台;法国诗人马拉美创作了诗剧《牧神的午后》,后来德彪西使这部作品名声大振;在美国,贝尔发明了电话。

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是一部庞大而浪漫的作品。充满了紧张和极度的欢乐。它用大型交响乐团创作的戏剧性声音形象来描写挣扎和成功。

乐器包括大型弦乐队、两支长笛、两支双簧管、两支单簧管、两支大管、低音大管、4支圆号、两把小号和定音鼓。在最后的一个乐章里,勃拉姆斯还加了3支长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1-9-25 10:06:45 | 只看该作者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作品9号(注:这篇文章曾发在一位网友和前辈的帖子里助兴,因为都是美国鲁德尔所著,所以也发在这里)

埃克托.柏辽兹(1803~1869)是充满激情、饱受折磨的浪漫主义创作精神的一个化身,他用幻想交响曲为自己描绘了一幅肖像画。柏辽兹自己描述这部伟大的作品说:“这是从一个艺术家的一生中取得的一个插曲,一部由5个部分组成的奇异交响作品。”创作这部交响曲的缘起,来自于1827年一个英国剧团的首席女演员哈丽雅特.史密斯,如同真正的浪漫派一样,他的迷恋很快成了有去无回的单相思。

柏辽兹把他燃烧的情欲转为一种创作的冲劲,写下了这首带有自传色彩的巨作。幻想交响曲塑造了一个因无法得偿所愿而饱受折磨的灵魂形象。他遇见哈丽雅特.史密森时已经24岁了。但这个故事仍多少染有青春期的色彩。用浪漫主义理想的最好表现来形用这件轶事并不夸张。

幻想进行曲1830125日首演于巴黎音乐学院。这一年,绰号“市民国王”的路易—菲利普在一片革命风暴中加冕成为法国国王。但注定是个充满灵感的时代。法国在1830年前后。维克多.雨果写下了剧本《欧那尼》,司汤达写下了反应浪漫主义时期爱恨主题的经典小说《红与黑》。

柏辽兹确信听众能够听懂他在幻想交响曲里要讲的故事,破天荒地为每一乐章都写了解说词,并公布于世(我们将会在每一乐章前解释他的话)。此外,柏辽兹还动用了一个庞大的乐团来帮他描绘这部音乐自传。在第一乐章,乐团的乐器成员包括:短笛、长笛、双簧管、大管、4支圆号、阀键短号、小号、定音鼓和弦乐器。在接下去的乐章里,他还引入了两部作为第二声部的竖琴,英国管和另外一组作为第三声部的定音鼓,长号、大号。大鼓、小鼓、作为第四声部的铃鼓。第四乐章使用了钟。

欣赏幻想交响曲的最好办法是融入极端浪漫主义的情调,阅读故事原文,然后让音乐的强大激情带领您进入柏辽兹的苦难世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1-9-26 01:0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7-9-24 10:50 编辑

……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1-9-26 01:0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恳请S版就该曲目换张配图,RR这个不知所云的演奏实在对不起这部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
bodyheat 发表于 2011-9-26 01:00


还请bodyheat兄谈谈这个里程碑的作品。  我手上大把的版本需要重新学习。。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1-9-26 09:58:16 | 只看该作者
RR那个演绎是一般,可以换上布列兹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1-9-26 04:36
我这个说法是谈CD化后的CD,已经不能完全体现RR的发烧美学了。
在LP时代,这是极其发烧的一套唱片,如果今天拥有,那是很珍贵的。
可能有些朋友都知道:当年很多台湾爱乐者都是买两套的,因为太烧了,
一套备用。而且用企鹅的标准来衡量RR是不对的,RR有她自己的美学。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1-9-26 04:3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恳请S版就该曲目换张配图,RR这个不知所云的演奏实在对不起这部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
bodyheat 发表于 2011-9-26 01:00
RR那个演绎是一般,可以换上布列兹的。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1-9-26 20:3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骑士版主:布列兹比较擅长现代作品。
shinelb 发表于 2011-9-18 16:19

布列兹的马勒交响曲:骨骼清瘦非俗流。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20:51, Processed in 0.044480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