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37523

查看

149

回复
返回列表

go

分享数码母带资源四

1#
发表于 2018-1-9 16:04:4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hua 于 2018-1-9 21:19 编辑

本来不想开新帖,因为SocratesPlato网友介绍的下载网址差不多都齐了,但考虑到有些论坛要坛币不方便下载,那就尽力而为吧。 1,  Carlos Kleiber - Dvorak Piano Concerto 24 96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Hniehb 密码:ajk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8-1-9 16:20:39 | 只看该作者
2,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 古尔德(1955版&1981版)24  44.1。转文:1955和1981 年两次录音 作者:佚名
1955年6月间,在纽约30号大街的CBS录音室的录音。 1955年对于古尔德来说,是他成为闻名世界的钢琴演奏家的一年。同年年初在华盛顿的演出即是古尔德首次亮相美国,也是古尔德首次在加拿大以外的地域演奏了。在后来的纽约首次公演上被CBS的著名音乐制作人大卫·奥本海姆所看中。第二天便找上了古尔德。……诞生的这个戈德堡变奏曲的录音,据说在当时还是受到了CBS方面的极力反对的。理由是市面上已经有了如雷贯耳的旺妲·兰多夫斯卡的录音了,谁会关心一个无名小卒的钢琴版录音呢。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录音却成了音乐演奏史上划时代的产物了。…… 从音乐演奏的历史来回顾二十世纪的话,可以看到兰多夫斯卡的时代就是一个浪漫派风格演绎巴罗克及以前音乐作品的年代。演奏习惯上,对于原作的演奏条件(如:使用乐器、装饰音的即兴处理等)毫无考虑。任何年代的作品在那个时代的演奏家手下,出来的难免有雷同的风格和情趣了。巴赫的作品也是如此,往往人们从演奏家那里所获得的巴赫也仅仅是几经修饰的变型产品了。兰多夫斯卡虽然是那个时代演奏风格的一种反叛,然而毕竟还无法完全摆脱这样的气氛。…… 各种资料表明,古尔德年幼开始就对管风琴、拨弦古钢琴的演奏有相当的兴趣。九岁便开始学习管风琴的演奏。而且在生涯中的众多广播录音和电视节目中多次用拨弦古钢琴演奏巴赫拨弦古钢琴作品。……虽然都是键盘乐器,拨弦古钢琴与现代钢琴的演奏技术完全是两个天地了。别的不说,但就触键方式上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相对于现代钢琴演奏的四种触键方式(指力、手力、臂力和全臂触键)相比,拨弦古钢琴的触键方式主要是指力触键一种方式了。古尔德在55年的这个录音中就已经可以听出来了,更多的是用近乎拨弦古钢琴的演奏中的“指力触键”方式来演奏的。ARIA的演奏是如此,变奏乐章中的众多乐章也是如此。第十三、十五变奏就是一个相当明显的例子。这种触键方式处理出来的音乐,其声响层次分明而细腻。即便是在巴赫键盘音乐中特有的“非连音”(non-legato)的音乐也会有一种溪水流动的流畅快感。可以看出古尔德有意用拨弦古钢琴的演奏风格带进现代古钢琴的演奏中来。这个录音也确实有了这样的效果。…… 这也是历史上几个著名的通过录音后反复裁剪编辑的录音了。音乐的可编辑性无疑对后来的演奏家和听者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有人说能够多次编辑而成的音乐会成为一个完美的媒体,然而音乐的即兴美也会在同时丧失逸尽……。这当然是一种耸听的危言,然而这个1955年的录音确实是这种音乐存在方式的先驱了,而古尔德日后的拒绝现场演奏专心埋头于录音室录音的钢琴家确实成了这种方式的代表了……

备注: 1. 唱片编号:CBS-SONY MYK38479 2. 另外两个录音分别是: 1959年8月25日,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独奏音乐会的录音。 1981年4,5月间,也是在纽约30号大街的CBS录音室的录音。 由GLENN GOULD的萨尔茨堡现场录音想到的…… 也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看到一个年轻的波兰钢琴家K.ZIMERMAN的访谈录。谈话中表示出了对于古尔德退避听众、隐居式的录音方式的不理解。齐默曼倒也没有完全否认这位奇特的钢琴家,然而齐默曼觉得钢琴演奏对于演奏者来说,将音乐转达给现场的听众的那个瞬间应该是音乐演奏的目的之一。音乐家也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类似信息的传递得到一种满足感。…… 是好是坏难以义一言定论,然而古尔德大部分的音乐无疑和一种封闭的、自我的和孤独的东西有关。翻阅一下古尔德的年表,从1965年4月在洛杉矶的现场音乐会开始,他再也没有在听众面前演奏过了。当然,对于欧洲人来说,古尔德消失与舞台上则是1959年的事情了。也是这个1959年,古尔德在连续第二年参加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上留下了一个现场演奏版的[戈德堡变奏曲]的录音。 或许古尔德对于那种面对数百上千的听众面前,用唯有的一次机会表现音乐的方式从来就没有习惯过。他曾经用在观众面前表演斗牛的例子来形容过演奏家的现场演奏。他认为:用唯一的一次机会来让演奏家表现出音乐家希望表现出的音乐,这近乎一种野蛮的残酷。而这样的机会也会给与听众们不可磨灭的印象。除此之外,古尔德演奏时,时而随着音乐的行进哼哼唧唧,时而挥手作出指挥挥动手臂的样子确实也是怪异。用他的话说,所有这些都是自己在投入音乐演奏时无意识的行为,而这些习惯都是在无人目睹的录音棚内录音养成的。恰如他对于避人眼目的录音棚演奏方式有所依赖一样。或许这些可以被称为一种怪癖,一种依存症。就像一些不见到满场的听众就无法提起兴致的音乐家们一样,古尔德恰巧是一个有反面习性的演奏家。 1958年的第二次的欧洲巡回演奏中,古尔德就遇上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他后来回忆到:在西柏林步行前往音乐排练现场的时候,突然觉得一些都是那么没有意义,心头突然涌上了一股强烈的思乡和盼望立刻回到多伦多自己家里的念头……。后来一次的欧洲巡回演出,就是1959年的最后一次欧洲行了。5月份在英国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曲的现场演奏会,因为古尔德的原因第五没有按计划实施。表面上的原因是古尔德患急病所至。说实话,鄙人还是相当怀疑,弄不好又是古尔德连自己都无法逆转的抵触情绪的原因。萨尔茨堡音乐节结束后,古尔德立刻辗转瑞士卢瑟恩,8月31日与卡拉杨指挥的爱乐乐团合作的巴赫键盘乐器协奏曲就成了古尔德在欧洲的最后一次现场音乐会了……说实话,非常想知道这两位著名的个性鲜明的音乐家是怎么合作的;卡拉杨是怎样忍耐了演奏中古尔德那些怪癖的嗜好——时而举起一只手象是打拍子;时而哼哼唧唧象是要自己歌唱一般……或许在片刻的惊讶之后,卡拉杨也只能够摇摇头避而不见了吧…… 二十世纪对于古典音乐来说有太多的变化,其中大众媒体的发达无疑给古典音乐的发展和传播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波及到了演奏家们对于演奏形式选择的多样化上。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在听众们的热烈辉应下充满激情的演奏和独居避人眼目的斗室静心领会和感受音乐作品的奥意并再现它,同样是一种形式。只不过这和从前的音乐家们所习惯的形式完全不一样而已。就此我们还无法以表现方法的不同,来区别音乐表现的不同。……

记得里赫特对于古尔德的巴赫有一个相当明确的评价。大意是说:古尔德发现了自己的巴赫,是一位伟大的演奏者。然而,古尔德的演奏从美感的意义上说又是停留在音色的美感上的。巴赫作品中的含义远不止这些,而那些只注重外表修饰的方法只能够让我们领略到一些巴赫伟大作品的毫毛。这又是无法忍受的,也令人怀疑对于巴赫音乐的爱有多么深……。 可以看出里赫特对于古尔德的巴赫之评价口称“伟大”,实际上大加否认了。……估计里赫特听到的古尔德演奏巴赫,应该是在1957年5月间。这期间里赫特也会和在场所有的苏联人现场耳闻了古尔德的演奏。相比闭塞的艺术环境和严酷的意识形态环境,古尔德那种过于沉湎于情感抒发的演奏风格,无疑让包括里赫特的在场的所有苏联人耳目一新无疑。里赫特自然是又思想的钢琴演奏家,他非常清楚在追求某种表面装饰效果的同时,音乐中所蕴含的其他东西会被遗弃。但是,里赫特不会不知道巴赫音乐的宽容性,这种宽容性留给了众多的演奏家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去开发、拓展。……技术上,古尔德的演奏也倍受行家们的责难。其中包括对于分解和弦的处理方法等。比如,古尔德是有名的琵音大王。即便对于一些明显的非琵音的和声也强行采用这种琵音来处理。然而和弦中的音,采用这种非同时的前后顺序奏出的效果,对于巴赫键盘音乐确实是让人注目。效果是也是极其感官的。另外,钢琴乐器历来就是legato乐器,然而古尔德却常常采用staccato的方式。而这种特有的方式是在staccato中,穿插进了legato。这种被称为non-legato的方式将音乐处理成了既有绵绵的连贯性,同时充满了起伏的动感——恰如人的思绪在某种状态下的流动一般,既有起伏,也是流动着的。而这个特点也正是古尔德演奏之音乐的神秘性的源泉。

二十六年后在同一个录音室内的[戈德堡]录音,则是55年录音延长线上的遗物。与其说演奏,我觉得应该用“设计”二字了。理由是古尔德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用尽浑身的器术确保音乐的紧张感和听者感觉的悬念性。相比55的录音,81版录音更加老成。在节奏和速度的处理上,原来放慢的节奏现在更加缓慢;原来较快的部分现在更是快的令人心理发慌。上面所说的两个处理手法上的特点更是明显。 古尔德是一位奇异的演奏家,他的奇异除了他怪癖的性格,同时他那种带有强烈感官性的演奏技术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是否可以用“伟大”或者“一流”等字眼来形容,我到不觉得有什么重要,重要的是古尔德以他自己对于音乐的独特理解和演绎为巴赫音乐添加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性有千万种,然而古尔德的努力确实富于成果。加之我自己也确实为他演奏的[戈德堡]而吸引。 最后说一下对于三个版本的喜好。先说结果:1959年萨尔茨堡音乐节现场录音版本是最喜欢的。理由是其中不乏巴赫音乐的即兴感和古尔德特有的感官性加工。年轻的古尔德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在这个音乐节音乐会上就已经完美的体现了出来。接下来55版/81版,我很难挑选。结果是两者并列第二。概念性的古尔德应该是在81中,然而55就已经能够感受到了古尔德许多不同于其他钢琴家的风格,这种风格到了81年是有其延续性和必然性的。81中缺少的就是年少的古尔德所具有的生气,而这种生气在55中是历历再现的……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8-1-9 16:21: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hua 于 2018-1-9 16:26 编辑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M6QoAn 密码:16gx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8-1-9 16:27:44 | 只看该作者
3,(1976,1977) Beethoven · The Late Piano Sonatas Nos. 28-32 · Maurizio Pollini [DG 24-96]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9U8PXC 密码:nrsv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8-1-9 18:18:5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不辞辛劳给我们爱乐者带来好听的音乐。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8-1-9 18:52:0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威武,赞!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8-1-9 20:03:3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的大公无私,我只是想了解下德沃夏克的钢协还有哪些钢琴家录过,手头上就一个里赫特和小克的版本……貌似德沃夏克的协奏曲也就这套钢协特别冷门啊

使用道具 TOP

hbo

8#
发表于 2018-1-9 20:08:2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8-1-9 20:30:42 | 只看该作者
有开始跟着楼主新征程。祝你2018健康快乐!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8-1-9 20:51:1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楼主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8-1-9 22:00:34 | 只看该作者
4,SACD-J0049 三浦孝仁选曲 - CLASSICAL DSD64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wVWO3Z 密码:4o2i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8-1-9 22:03:4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威武,赞!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20:33, Processed in 0.043734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