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9453

查看

12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扬帆远航

109#
发表于 2015-9-16 16:08:01 | 只看该作者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5-9-16 15:55
楼上两位能详细说说吗?感谢!

这两个都是波利尼前几年的录音,不过好象没能引起较大轰动。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历史上名演很多,波利尼没能有较大突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0#
发表于 2015-11-9 09:15:54 | 只看该作者
十几盒磁带,一时脑袋发热买的,不想收藏,又不忍丢弃,放在网上,很久无人问津。突然有人要一股脑都收下。好奇地问:收藏还是转手?他说想感觉一下小时候的声音。追问:70后还是80后?答:72年生人,有四套音响,还是想听听老磁带。可能是到了怀旧的年纪了吧

翻出柜子角落里的飞利浦组合,逐一试听这些或新或旧的磁带。机器是刚参加工作时单位配发的,方便播放磁带录音。没过几年就退居二线,主要用来听广播。对收音机和广播的热情,源于父亲的影响。父亲大概只断断续续读过一两年高小课程,对广播却情有独钟。小时候家贫,家用电器除了手电筒就是收音机。开始是一台砖头大小的。后来,父亲的朋友,村里唯一的公办小学老师,主动把一台大得多的,樱桃木色箱的和父亲交换。无数个平淡的日子,辛苦劳作后,一家人围坐饭桌旁,透过那台收音机,了解小村外面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袁阔成先生的《三国演义》,刘兰芳的《岳飞传》,歌曲,大多是主旋律,等等。对文艺的好奇大概就这样悄悄萌芽了吧。

听着飞利浦,忍不住又翻腾出另一角落里的德生。飞利浦喇叭大,功率高,声音敦厚。可惜,毕竟十几年了,老胳膊老腿的,调台时偶有刺耳噪声,一个扬声器也时断时续。德生的声音明显单薄。买台新的?山进的台机真漂亮啊,复古的木皮箱体,蓝牙多媒体等功能也与时俱进。可这俩老伙计咋办?出掉绝不可能的。时间久了,已成为记忆的载体,有了感情的纽带。

To buy, or not buy? 有些犯难。

商业时代,消费时代,买买买,剁手,脱光,一切都变成一次性用品才好。人和人,人和物,人和自己的关系都重新定义着。可是,父亲做的小板凳,时间久了,坐得溜光圆滑,小时候每次吃饭,我和哥哥总要暗中争抢一番;走村串巷的木匠给做的杨木扶手圈椅,清漆都不涂,三十多年后还在服役;每年春天,母亲,婶婶,姐姐们纺线织布,冬夜纳鞋底。这些情景,像水底的气泡,总是顽固地冒出来。

结果是:德生和飞利浦,一左一右,组合成相当满意的立体声!高中低音都有啦!山进的台机嘛,收藏在手机里,隔三差五去看看。

使用道具 TOP

111#
发表于 2015-11-9 11:52:29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听音乐,难得的好文章。

点评

感谢鼓励!  发表于 2015-11-21 19:46

使用道具 TOP

112#
发表于 2015-11-21 19:49:03 | 只看该作者
变与不变

阅读课本有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案子:1925年,田纳西州中学老师John Scopes因教授达尔文进化论被起诉,受审,即所谓的“猴子审判”,成为轰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性事件。历经文艺复兴,马丁路德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基督教在世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日渐衰微已是不争事实,达尔文进化论更是当头一棒。保守派们岂能坐视不管,于是宣扬原教旨主义,坚决捍卫基督教精神,阻击自由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蔓延。

这场宗教和科学的对决,现在,绝大多数人恐怕会站在科学这边。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宗教的辉煌不再,原教旨主义也有片面极端之嫌。不过,宗教给了人们通往彼岸的承诺与希冀,成为心灵的依赖与慰藉,岂是说变就变?

信仰也好,信念也罢,一旦形成并接纳,便内化为潜意识,无时无刻不在支配着我们对外界的反应和行为。不同时空语境下的我们,主动或被动,有意或无意,接纳着,也排斥着,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流派,以及形形色色的我们。巴赫,贝多芬,马勒,通过革新名留史册;勃拉姆斯固守古典主义,也为世人称道;数码时代,赏乐人偏偏钟爱黑胶。

变与不变,关乎智慧,亦彰显品质。

使用道具 TOP

113#
发表于 2015-11-25 18:39:11 | 只看该作者
木心最近很火,他说尼采无意中扮演了没有上帝时代的基督。

使用道具 TOP

114#
发表于 2015-11-30 13:15:27 | 只看该作者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4-3-23 22:00
辛丰年先生的音乐随笔

音乐的缘故,有幸读到辛丰年先生的文章,一下子就被俘虏了!他的文章,言之有物, ...

这本书也是我喜欢的音乐读物!
转眼,辛丰年老先生已仙逝多年了。

使用道具 TOP

115#
发表于 2015-11-30 13:34:27 | 只看该作者
辛老先生的文章很好

使用道具 TOP

116#
发表于 2016-1-10 12:5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6-1-10 12:52 编辑

收获

年度烧(乐)友聚会如期举行。落地箱,书架箱,功放,CD机,弦乐,钢琴,小品,交响,轮番上阵,高中低频,色泽,亮度,丝滑,柔韧……(本人技术小白,此处略去N个字)猛然,被一个声音给激灵了一下:欢快,昂扬。喜欢,就一耳朵的事!拿起CD盒,是Dance of The Tumblers。3分48秒,接下来是另一个音乐世界,但是这个声音怎么也挥之不去。回到家,马上做功课,信息整理如下:

出自里姆斯基的歌剧《雪姑娘》
雪姑娘是俄罗斯著名民间故事,不仅出现在俄罗斯民间仪式中,在俄罗斯的口头文学创作中也以民间童话中提到的:“用雪堆造,并且复活”的形象呈现。她被描绘为冰雪与春天之女儿,故事里她喜欢上了一名牧羊人,但作为冰雪的化身她又不懂情为何物。雪姑娘的母亲同情她的处境于是给予了她这个能力,当雪姑娘堕入爱河之时她的内心越发温暖,但同时她的身体因此熔化而消失了。

俄国剧作家亚历山大 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了剧本《雪姑娘》,由柴可夫斯基配乐于1873年公演。剧本中,雪姑娘是以雪老人和春天的女儿的身份出现的。不幸的是雪姑娘在夏天对丰收神雅利洛的敬拜仪式上死去。雪姑娘的造型被描绘得清纯秀美,描述中她具有苍白而令人怜悯的面庞,雪白的头发。她总是穿着白蓝相间并以毛皮镶边的斗蓬(皮大衣、毛皮帽子、手套)。但是起初该剧本并没有被观众所认可。

之后作曲家里姆斯基根据奥斯特洛夫斯基版本的剧本改写成歌剧于1882年上演,全名为《雪姑娘-春天的童话》,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百度百科)

唱片的介绍是:
1880年夏天,里姆斯基来到乡下,森林、原野,大自然让他欣喜不已。他读到《雪姑娘》的故事,立刻被深深吸引,以此为基础创作了一部歌剧。雪姑娘希望生活在人间,得偿所愿。不过,因为冰雪之身,她苦恼万分。沙皇下令,让雪姑娘坠入爱河者将得到奖赏。森林的空地上,沙皇命令舞者欢快起舞,就是这首“杂耍者之舞”。旋律来自民歌。

有情景,有同好,有交流,有情谊,比自己探索效果好得多。巴赫的大小无,勃兰登堡,老柴的钢协、小协,德沃夏克新世界,都是这样了解到的,至今依稀记得当时的场景。燕子衔泥,一点一滴。听乐路上有你,真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7#
发表于 2016-1-10 15:59:17 | 只看该作者
听乐路上,一定要有两个朋友相伴,一个是同好知己,一个是书籍资料。尤其是同好知己,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畅快淋漓,真是快事!

点评

俩伙伴,俺都有。幸甚!  发表于 2016-1-10 16:53

使用道具 TOP

118#
发表于 2016-1-10 17:0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6-1-10 17:04 编辑

贝多芬交响曲(3,5,9)


有个计划,古典音乐大家的代表作品,按时间先后,逐一浏览。时至今日一年有余,艰难前行至贝多芬。初(粗)听其交响,不夸张地说,小心脏扑腾扑腾了好一阵!


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不满罗马文学的虚饰和缺乏激情,推崇崇高。他说,崇高是庄严、宏伟的美,以巨大的力量和慑人的气势见长。自然界的崇高体现在数量的巨大,力量的强大,威严可怕,令人惊叹,人的实践尚未征服的奇异。社会的崇高在于人格的伟大,精神的高远和感情的炽烈。艺术崇高的作用是对人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效果,唤起人的尊严和自信。让听众在深受感动时惊心动魄,情感白热化,精神高度振奋,几乎失去自我控制。对应的艺术创作须打破一切清规戒律。


李泽厚认为:一,崇高根源于人改造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主体和客体对立、冲突和抗争的过程,实践斗争的艰巨性。在和各种灾害、困难、险恶、挫折的斗争中,崇高才显得光彩夺目;二,崇高对象的形式具备非规范性,往往背离了节奏、对称、均衡、和谐等性质,从而对人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不同于柔美对象的光滑、精细、柔软、细腻,崇高的对象需要粗糙、巨大、刚劲、瘦硬,甚至带有几分丑陋;三,崇高引起人动荡的、剧烈的愉快。它唤起的是昂扬的情绪和奋发的意气,要去学习对象,赶上对象,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可以激起主体的勇气和上进心,直面困难和挫折,产生豪迈的气概。(摘自《美学十五讲》凌继尧)


身处大革命时代,加上个人命运,“爱自由,要甚于生命”的人生信条,都决定了贝多芬的作品就是斗争、抗争的武器。
18081222日《命运》首演,当时的柏林宫廷乐长莱赫特(Reichard)的评论是:1.音乐太长;2. 音乐构思太芜杂,是不同音乐构思的混杂;3. 演奏难度太大,尤其是大提琴部分不可能演奏;4. 音乐风格不文雅,很粗野,有挑战性、冲击性,情绪易变,不能称之为音乐;5.作曲技法离轨,曲式结构和转调方法都很奇怪;6. 人为因素太多,无视规则。
至于对听众的影响,完全符合崇高的标准。你不信?!我,反正信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康德也有对“崇高”的论述的,哈哈。  发表于 2016-1-11 15:07

使用道具 TOP

119#
发表于 2016-1-11 14:4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6-1-11 15:06 编辑

京胡《夜深沉》张素英演奏版

大约两年前,本地电台一档古典音乐节目,听到这个曲子,被其巨大的戏剧张力所吸引,时常单曲循环,不亦乐乎。

后半部的快板部分,如果配上表演,可以想见,这位法名色空的赵氏,内心强烈思想斗争,孤灯只影啖斋向佛,还是郎才女貌男耕女织,水袖剧烈上下翻飞,眼花缭乱。对比过另外两个版本。刘明源的快板,无序,凌乱,让人紧张,而张素英的乱中有序。雨果的这版加入了鼓的独奏,华彩部分,削弱了京胡的分量。也可能纯粹第一印象,先入为主,哈哈。

可叹的是,张素英这位京胡巾帼,英年早逝!

京胡《夜深沉》张素英演奏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gejIj9x 密码: w31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0#
发表于 2016-1-12 11:13:20 | 只看该作者
民族音乐确实值得弘扬。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2 04:21, Processed in 0.039984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