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7254

查看

130

回复
返回列表

go

布鲁克纳

1#
发表于 2010-6-24 07:29:0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布鲁克纳简介(转帖)

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1824-1896),奥地利作曲家、管风琴家、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涉及交响曲、宗教音乐、管风琴音乐和室内乐等,以交响曲著称,共作有11部交响曲,以第4、7、8、9交响曲最为有名。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6-24 07:29:39 | 只看该作者
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恢宏的管风琴音响效果,同时把德奥民间音乐也放入作品中,抒发了浪漫主义情感;音乐具有戏剧性、史诗性和抒情性,表达出19世纪中后期人们的复杂情感。   他的交响曲作品体现了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虽然他承袭了巴赫、贝多芬等大师的某些手法,但技法上明显反映出瓦格纳的风格,尤其是他的半音化和声处理和庞大的结构模式,因此遭到了瓦格纳对立面的抨击。然而,作品中激情、细腻的处理和鲜明的配器手法也使他赢得了声誉。   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同时也因崇拜瓦格纳音乐而闻名。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6-24 07:30:21 | 只看该作者
布鲁克纳生平成就

  音乐史上曾有过这样的记载,19世纪,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对布鲁克纳的作品作过这样不公正而且让人迷惑不解的评价:布鲁克纳的作品是宗教的,过于平静,不出一、两年就会消亡并被人遗忘。然而,历史是公正的。作为19世纪的交响乐大师,今天为人们所敬重的不仅有勃拉姆斯,也有布鲁克纳。布鲁克纳的音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并不接受宗教信仰的人,他的音乐以抽象然而美妙的语言,体现了人性中深层的需求。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6-24 07:30:42 | 只看该作者
安东·布鲁克纳(1824—1896)出生于奥地利靠近多瑙河的林茨镇,一个叫做安斯费尔登村庄中的农家,祖父和父亲都是乡村教师。他出生的房后就是高耸的教堂,房屋旁的石阶小径穿过魔幻般的树林,直通该教堂的大门。那种宁静美丽、庄严肃穆是奥地利的浪漫主义与布鲁克纳的音乐产生的根源。布鲁克纳13岁参加圣弗洛里安修道院的唱诗班,并开始作曲。但是,他决定成为专业音乐家时已经30岁了,他31岁任林茨大教堂管风琴师,继续学习对位与赋格,并学习交响乐写作及配器。40岁时才完成他的第一交响曲,43岁获得维也纳宫廷管风琴师的位置。布鲁克纳一生作有9部交响曲及大量宗教乐曲,与很多音乐大师们确实不同,布鲁克纳是一个穿着古怪的大器晚成者。他身材短小、衣着土气、行为乖僻,并且是一个极度虔诚的天主教徒,这与当时19世纪晚期作曲家追求的浪漫主义形象显得格格不入。然而,在那浪漫的奥地利宗教生活的熏陶下,他创作的音乐作品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圣弗洛里安教堂深奥莫测与神秘冥想的气息。 当布鲁克纳在不断修改或首肯别人为他“修改”自己的交响曲时,也许不会想到,在他死后(或者说走向他一生所歌颂和憧憬的天国之后),世上会有那么多人推崇他的音乐。在他生前,倒霉、晦气的事总少不了他,误解、谩骂、嘲笑、诋毁……使他不断对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产生怀疑,而只有退回到心灵的角落,退回到信仰的坚实堡垒中,他的内心才是幸福的、充实的、顽强的,甚至是无畏的。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6-24 07:31:47 | 只看该作者
布鲁克纳其实并不懦弱,对一切困厄不只不逃避,还很爱考验自己。他从一名圣佛罗里安教堂儿童合唱队员到十七岁成为乡村教师到三十二岁成为林茨礼拜堂的管风琴师再到维也纳音乐学院的教授,全靠辛勤的劳动,扎实的功底,高超的学识和能力。他曾经历母亲去世、婚事告吹、生活困顿,屡遭阻滞,但矢志不渝,都因对上帝的虔诚和对音乐的热爱。他一生数历考验,包括多次高难的测试大关,皆表现出众,例如维也纳音乐理论教师考试,布鲁克纳有问必答,无人可及。审查员惊呼:“该是由他考我们的。”但他似乎没什么值得骄傲的,相反,他谈不上自信,有时甚至有些自卑。他身材矮小,衣着老土,很难用大智若愚去形容他的为人处事,因为他几乎就是愚的,他的形象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个卡通人物——笨伯。但漫画里的笨伯前面还有个定语:聪明,布鲁克纳却没有,那他有什么?他有木讷、憨厚、谦虚、恭敬,有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赤子之心,有对上帝的虔诚和对艺术坚定不移的信念,当然还有由此而产生的耐性和毅力。至于天赋和才华,那是语言文字触及不到的领域,是神赐给人类的礼物。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6-24 07:32:25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种人,似乎就为了某种目的降生,象天使,就是为了传达上帝的信息来到尘世一样,目的非常简单,但简单的往往最难,因为最简单的事物里往往带着最多的真理,往往包含着通向永恒的种子。由此,他写出了博大深邃、壮美崇高的音乐,它们波澜壮阔、庄严雄伟。布鲁克纳拙于事功,也拙于口才,但用作品道出了一切。他穷尽了一生来表达对上帝的敬畏,只知有神,不知有己。他全部的创作即是对上帝奉献出全部的自我。奇怪,这种不强调自我的风格却成就了一个完满的自我。聆听者很容易从江河般宽广悠长的旋律或脉搏跳动般的节奏起伏中认出他的音乐。这些作品为他赢得了尊严和后世的敬仰,而他又为音乐和艺术赢得了神圣的光环。但大家都不会忘记,这些作品命途多舛,为了得到上演的机会,不得不作出各种各样的妥协。如果说妥协也是一种艺术的话,布鲁克纳则绝非个中高手。他的作品往往受到以汉斯立克为首的乐评家的劣评甚至恶毒攻击,以致许多指挥家都不愿首演,他的许多作品都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岁月才得见天日,如《第一交响曲》经历了二十五年,《第二交响曲》、《第四“浪漫“交响曲》分别是二十二年和十六年,“第五”二十三年,“第六”则是十八年。他无奈,以他温厚的本性,也不会参与论战。当他成名后,一次奥地利皇帝问及他的要求与愿望时,他只表示希望汉斯立克不要再骂他。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6-24 07:33:05 | 只看该作者
自然,时间是公正的,历史是公正的;大家都知道最终的结果,是谁被载入音乐史,谁万古流芳。在我的心目中,他有着比海顿、门德尔松、舒曼以及后来的马勒、理查·斯特劳斯更崇高的地位。我愿意在3B之后(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加上第四B——布鲁克纳。他战战兢兢,非贝多芬式的狂才,但作品内容严肃而深刻,音乐处理得富于哲理和戏剧性,作品史诗式的规模等都与贝多芬相似,连瓦格纳也说:“只有布鲁克纳与贝多芬最相近。”布鲁克纳没有勃拉姆斯的世俗性,但同样深沉、含蓄、温暖和宽厚。与巴赫相比较显得最有意思,巴赫一生都“为上帝传声”,作品自上而下,大度而平实,从容而镇定,清澈而澄明。而布鲁克纳一生都朝向心中的天国,作品自下而上,充满敬畏、超越和升华感。也许此说未必允当,但我愿坚持“偏见”。音乐本来属于人人,属于向往和追求真、善、美的心灵,布鲁克纳的音乐也不例外。但我猜想那些并不真正懂得爱的意义的人,那些心胸狭隘的人,那些自私的、功利的人,那些浮躁、缺乏耐心的人,也许会觉得布鲁克纳的音乐冗长沉闷,无法承受,而与听者是否有宗教信仰或宗教情愫并无多大关系。没有什么音乐比布鲁克纳的音乐更不适于这个时代了,但也没有什么时代更需要这样的音乐了。当然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音乐能给这乾涩冰冷的工商业时代和喧嚣浮躁的当代人带来慰籍,注入温暖了。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6-24 07:33:25 | 只看该作者
布鲁克纳所作的九部交响曲和三部宗教合唱,是德奥系音乐作品的最高成就之一。交响曲中尤以后三部最为成熟完美,其中又以“第八”为代表。他的“第七”相对较为通俗,篇幅稍短,更易为听众接受。“第九”总被人称作布氏的“天鹅之歌”,我认为这是后人的牵强附会,贝多芬有写“第十”的愿望,马勒的“第十”谱子都出来了,如果舒伯特不早夭,德沃夏克不亡故,交响曲创作是否止于“第九”实未可知。真正称得上“最后”的,近、现代怕只有西贝柳斯“第七”、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五”,尤其是肖氏最后一部交响曲,我们分明听到了一个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对世界的告别。但布鲁克纳没有,如果天假以年,相信他还会倾尽他的热忱和才智,继续赞颂他心中的神,为人类的音乐文化增添更丰厚的财富。他的《第九交响曲》不但不是“诀别”之作,反而是想从更新的高度去展现他内心的虔诚和热切,可惜终没有完成。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6-24 07:34:26 | 只看该作者
布鲁克纳音乐风格

云状音群   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常常是以神秘的、“云状音群”开始的--弦乐声部演奏出安静的震音或者是颤音--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主题旋律的动机或者是呈拱形的旋律线条。   

发展空间   即使是在布鲁克纳最短小的作品(比如教堂经文歌)中,音乐所呈现的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发展空间:不仅是因为音乐常常是缓慢的,还因为音乐在流动中有时会停下来,以便让和弦在大厅中回响。布鲁克纳通过织体结构的突然转变,表现出他令人惊异的精确变化。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6-24 07:35:25 | 只看该作者
声音的色块   

许多浪漫乐派的作曲家都喜欢把富有表现力的管弦乐音色加以融合或变化。布鲁克纳常常会大胆地使用对比的方式,创造出巨大的声音色块的音效。他把演奏管风琴的经验用在管弦乐队的表现风格上,用中止或者是“呈阶梯状”的发展来制造音量或色彩的变化效果。   

乡村舞曲   

布鲁克纳的音乐并不总是慢速的或者是固定不变的。他的谐谑曲总是充满了他年轻时非常熟悉的奥地利乡村舞曲的节奏。即便是在他交响曲的第一、第四乐章中也常常会出现优雅的舞蹈节奏主题。   

音乐旋律   

布鲁克纳也称得上是位伟大的音乐旋律家,他的音乐旋律具有广阔的风格特征范围,从《第七交响曲》开头较长主题的高雅温馨,到《第四交响曲》谐谑曲中部的乡村圆舞曲的质朴妩媚,可谓多姿多彩。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6-24 07:41:50 | 只看该作者
布鲁克纳的埋骨之处圣福洛里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6-24 10:35:38 | 只看该作者
布鲁克纳的埋骨之处圣福洛里安

10045
huamanlou 发表于 2010-6-24 07:41


网上找到一个图,约胡姆在此留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07:43, Processed in 0.033416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