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125

查看

8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清兵

61#
发表于 2010-7-20 11:06:07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这都扯到我身上了?各位拜托,看着那些调整LP“技巧”我已经头皮发麻。CD对我才是救苦救难。何况我一向以把所有收藏的唱片至少听一次为目标,现在这个目标都还是个未知数,哪里敢再请这么一位LP大爷回家伺候着? ...
清兵 发表于 2010-7-19 23:24

这些基本技巧你可以请高手教你的,大不了请他大吃一顿。
退一步,自己还是不会调,就请高手帮你调,一年不用再调都很正常的。
你在广州,玩LP的高手很多的,氛围也特别好。买唱片也容易。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0-7-20 13:27: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细心地下药……
不过我确实还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大系统,听“黑胶黄金时代”的录音就不一样?或许要体验一下才行了
其实我现在购买新录音比较多,取其新录音就是针对CD系统而制作之故。但是也有奇怪的例子。LSO是伦敦爱乐自己的牌子,我买了几张还听课大师的新贝多芬录音,觉得录音录得“一垢一垢”就是一块一块分离感很强,觉得哪个声部都可以说清楚,不过听下去有点小家子,感觉乐队是“具体而微”有动态有解析力,缺乏氛围感。不是很习惯。反而新买的RCA大全集的旧录音,虽然是有些蒙,声部不够清晰,但是整体上有种浑厚的氛围感,似乎让人更加有身临其境的包围感些。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0-7-20 15:15:37 | 只看该作者
所谓黑胶黄金时代是指60年代左右,那时候有很多的大师的唱片是录于那个伟大的时代。也就是很多名版的头版产生于那个时代。一般情况下,头版的信息量最大,要充分发挥,就需要相对高档的黑胶系统和素质比较高的音响系统。这样黑胶的特长才会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在著名的黑胶唱片里,有两种最受人欢迎。一类是弦乐类黑胶,象斯塔克的大无目前一万元也有价无市。谢林的巴赫小无头版在5000左右。另一类昂贵的就是TAS名盘。TAS名盘听CD不会觉得特别好。但黑胶比较贵,因为录音很发烧,但声音不刺耳,这是CD不能相比的。而且TAS名盘动态大而低频柔软,听起来非常刺激,场面非常庞大,所以用大型音响系统临场感非常强烈。一言难尽,先说这么多吧。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0-7-20 15:18:03 | 只看该作者
63# shinelb
S班:辛苦!想说的话,都让S班说完啦。补充一句感受:混然天成,酣畅淋漓!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0-7-20 23:11:0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学到以前不知道的知识!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0-7-21 10:51:13 | 只看该作者
铁幕后的宝藏:不知前苏联和东欧特别是东德和捷克有哪些好的录音,请大侠们赐教!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0-7-21 11:51:23 | 只看该作者
日本有一个再版东德唱片的DS,解释如下:

日本版德意志音乐档案(Deutsche Schallplatten)唱片不是精品不多, 而是精品非常多。这些日本再制出版的唱片都是前东德音乐家和乐团的演奏并由前东德的唱片公司(如著名的Berlin Classics公司)发行的录音。由于这些东德艺术家和演奏团体长期与西方处于比较隔绝的状态,所以长久不为世人所注目,但论水平,多是可以列入世界顶尖音乐艺术家和顶尖乐团之列的。乐团象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德累斯顿爱乐乐团、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柏林国家歌剧院等等,都是一流的演奏团体;至于艺术家,更是龙盘虎踞,一点儿不输于西方主流世界的大牌艺术家,且不说已故的指挥大师Franz Konwitszchney、Herman Abendroth、Helmut Koch、Herbert Kegel等等,他们的录音足可为唱片中的瑰宝,就是健在的象Kunt Masur、Kurt Sanderling、Otmar Suitner、Gunter Herbig、Herbert Blomstadt、Rogner等人,都是各擅胜场,他们指挥的巴赫、韩德尔、海顿、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布鲁克纳、肖斯塔科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等的作品同样代表了音乐艺术的最高水平,另外,象Peter Schreier演唱的艺术歌曲、羽管键琴演奏家Hans Pischner演奏的巴赫键盘作品、Suske四重奏组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德累斯顿三重奏组的勃拉姆斯和贝多芬的钢琴三重奏、钢琴家Rosal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和其他作曲家的钢琴作品等等都是极高水平的,怎能说没有精品呢?还有,Richard Strauss指挥他自己的管弦乐作品的录音、安赛美指挥的俄国作曲家的作品录音,你说算不算精品?上面的很多演奏录音都可列入珍品行列!!长期以来,国内的爱乐朋友只知道有DG、PHILIPS、DECCA、EMI、RCA、SONY这几大录音公司,由于闻见所囿,加上唱片公司和爱乐书刊的造势宣传,形成了一个心理误区,好像只有这些大公司的出过唱片的老大师或签约艺术家才是世界一流的音乐家,好像顶尖的艺术家们都被这几大公司一网打尽了似的,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上述这些音乐艺术家的真才实学一点儿不亚于富特万格勒、切利比达奇、卡拉扬、伯恩斯坦、阿巴多、布伦德尔、菲舍尔迪思考们。名气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给了你怎样的音乐感受。

(注:我个人最喜欢苏斯克的巴赫无伴奏。)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0-7-21 12:27:30 | 只看该作者
贴两张个人非常喜欢的苏联Melodiya公司唱片(BMG发行),皆是立体声时代作品,不属于历史录音范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9#
发表于 2010-7-21 12:35:02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听了东方音乐台一档节目预告,勾起自己的兴趣,这几天正在琢磨这些铁幕后的宝贝,谢谢版主的贴子,准备进一些听听.以下是网上摘的
"大批鲜为人知的俄罗斯音乐家的经典录音,经过中图上海公司的努力,被引入上海,在中图公司广中路新址和八佰伴上柜销售。从7月26日到29日连续4天,东方广播公司FM94.7经典音乐频率每晚21点的《经典放送》节目,由主持人周婕主播“尘封已久的苏联历史录音”专题节目,讲述音乐背后的历史故事。此次中图上海公司从俄罗斯引进CD共173种,全部为国内市场从未见过的经典唱片。而这些唱片的主角,基本上已不在人世。

     俄罗斯乐派以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而名扬国际乐坛。从“二战”前后起,便涌现大批着名作曲家和演奏家。但由于当时环境所限,外人对苏联时期的乐坛动态了解不多,所知的音乐家仅限于最出名的几个,如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家里赫特、吉列尔斯,小提琴家奥伊斯特拉赫等。而更多演奏家的录音被尘封在国家唱片公司美罗第亚(Melodiya)的仓库里。在过去几十年中,据称美罗第亚的6万余录音品种中,获准发行的CD仅五六百种,其中古典音乐仅300种左右。由于出版计划呆滞,多数录音母带长期封存而被遗忘。苏联解体之后,美罗第亚的库存宝藏就为外界所冀图。西方大公司EMI与BMG先后前往寻宝,也只得到少数录音版权。最近经美罗第亚和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Vista Vera公司的努力,大批唱片得见天日,从俄罗斯流向世界各地。

     分为四天四集播出的《经典放送》节目,内容分别为传奇钢琴家索夫罗尼斯基和尤金娜,小提琴家柯冈和大提琴家沙弗兰,指挥大师穆拉文斯基和康德拉辛,以及极其难得的部分西方音乐大师当年在莫斯科留下的音乐会现场珍贵录音。而在中图引入的百余唱片中,还包括俄罗斯钢琴教父涅高兹、指挥大师高克、女钢琴家玛丽亚·格林伯格、塔姬亚娜·尼古拉耶娃、罗莎·塔玛吉娜,以及当年获准在莫斯科举行音乐会的美国钢琴家范·克莱本、小提琴大师梅纽因、女高音歌唱家斯科托、指挥大师卡拉扬的录音。"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0-7-21 12:39:04 | 只看该作者
顺便说一句,很喜欢东方电台FM94.7节目.香港第四台也不错(网上听的).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0-7-21 12:44:40 | 只看该作者
有些话题和lz定义的历史录音无关,有点偏题,Sorry!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0-7-21 14:44:03 | 只看该作者
香港第四台也不错(网上听的).
jinlei 发表于 2010-7-21 12:39

90年代我经常听香港电台第四台,还录了很多磁带。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20:44, Processed in 0.047036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