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5560

查看

3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沈阳姜兵

25#
发表于 2022-6-2 10:5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acher 于 2022-6-2 11:08 编辑

我理解姜老师的意思是:在判断之前要有一个基准。根据什么说的厚或薄。不说标准说美,标准不就整乱了吗。
所以我们那个朋友去买柏林之声推卡玛,那个也叫美?倒挺贵,做这个买卖的肯定不希望咱们懂,什么贵买什么,那他为什么那么贵?谁能说明白?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22-6-2 12:16:46 | 只看该作者
bacher 发表于 2022-6-2 10:51
我理解姜老师的意思是:在判断之前要有一个基准。根据什么说的厚或薄。不说标准说美,标准不就整乱了吗。
...

都说这个厚了那个薄了,没有一个能说明白以什么为基准的。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22-6-4 11:06:5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大家的回复,其实核心话题就是:判断的基准是什么。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22-6-4 11:31:26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一句话:就是主观感受,当然是加上评价人的能力水平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22-6-4 19:52:5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理解,声音厚就是密度高,泛音多,或叫细节多吧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22-6-5 05:53:48 | 只看该作者
试过2个老烧朋友一齐过来,都是经常听现场的古典音乐烧友,一个评价小弟当时调的偏亮,另外一个评价偏暗。小弟取个折中,平衡,完美。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22-6-5 07:55:1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对声音判断的基准是什么呢?根据什么说厚了薄了,音色对不对。

不熟悉真实乐器演奏的声音,那算听过音乐吗?

所以说,不熟悉真实乐器的声音,不知道标准,自己听听就好,尽量不要去误导别人。

做人要厚道。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22-6-5 13:22:31 | 只看该作者
发烧圈最坏的一类人就“假烧真卖”,个个口垃莲花,其实没任何真材实料,把阴响弄为文学,这类人就是想掌控“好声”的解释权,当个kol来带货

点评

对头  发表于 2022-6-6 07:41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22-6-5 14:13:42 | 只看该作者
y1531234567 发表于 2022-6-5 13:22
发烧圈最坏的一类人就“假烧真卖”,个个口垃莲花,其实没任何真材实料,把阴响弄为文学,这类人就是想掌控 ...


哈哈,我的麦景图和大菠萝就是这么来的,坑人啊。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22-6-5 21:34:25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说一点,当运动员的同时你不能当裁判,但目前我们音响市场上都是裁判说了这个好那个好,但从来不说为什么好,好的原因是什么,总得说出个让人信服的理由。我觉得姜老师说的用乐器作为参考系做一个听觉矫正是非常合理的,如果大家谁有更好的方案不妨跟大家分享一下。

点评

高见  发表于 2022-6-6 07:41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22-6-6 07:49:15 | 只看该作者
y1531234567 发表于 2022-6-5 13:22
发烧圈最坏的一类人就“假烧真卖”,个个口垃莲花,其实没任何真材实料,把阴响弄为文学,这类人就是想掌控 ...

这个可能是音响圈的商业模式,我们继续讨论好声音的标准。

我觉得完美还原真实乐器的质感,熟悉的乐器就是好声音的标准。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22-6-6 09:53:39 | 只看该作者
以乐器和人真声来判断是追本溯源的方法,靠谱。
难就难在,循着唱片上记载的信息如何追本溯源?比如,我们可以听到海菲兹的小提琴唱片,但海菲兹的琴如今在哪儿?海菲兹也早已逝世,同一把小提琴,换了别人拉,出来的声音也有差异。
那么,退而求其次,只能用类似的声音去对比,比如现场听音乐会的小提琴,或者听自己孩子拉琴的声音。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08:05, Processed in 0.034542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