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0995

查看

76

回复
1234567
返回列表
楼主: 甲米

73#
发表于 2011-3-8 00:01:52 | 只看该作者
我提一个,“日”,德语里面Orange的发音就是借用法语的
scfan 发表于 2011-3-8 00:00



嗯,不错,听起来像“日”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1-3-8 12:36:11 | 只看该作者
德彪西有钢琴与乐队的作品,是他早期作品(1889-1890),叫作“钢琴与乐队的狂想曲”,在季雪金的那套德彪钢琴全集的最后一首,由Kurt Schroder指挥Orchester des Hessischen Rundfunks。大家可以和他的钢琴独奏曲比较比较。

使用道具 TOP

313

75#
发表于 2011-3-8 05:23: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313 于 2011-3-8 05:51 编辑
很难想象,以德彪西的手法,钢琴与乐队交汇在一起发出的音响,那还叫德彪西吗?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3-7 21:56


也不一定。因为我们想象中的钢琴协奏曲,习惯上与古典/浪漫的钢琴协奏曲联系在一起。但德彪西创作的作品往往会另辟溪径,他真要写钢琴协奏曲,肯定是打破钢琴协奏曲概念的钢琴协奏曲,呵呵。从这点上看,乐器、音乐形式也许重要,但最为关键的还是要表达的色彩。

对于听者,听德彪西的作品得动用全部的感官——看到叶落、听到光泽、闻到暗香......


使用道具 TOP

76#
发表于 2011-3-8 19:13:03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听者,听德彪西的作品得动用全部的感官——看到叶落、听到光泽、闻到暗香......
313 发表于 2011-3-8 05:23


关于德彪西的《钢协》会是什么样的讨论大妙啊!理论上讲,乐队的织体和丰富的色彩可以补充钢琴线条的瘦弱和音色的单调,但如何把握以及风格上的统一,印象派的和声、织体如何反映在这两种并不搭调的器乐写作上,完全不可想象。我还是一头雾水。

说到,印象派音乐的听众的素质,也许能以印象派绘画问世之初遭到观众及官方的责难和不理解,可以用那时的观众还不具备一双印象派画家的“眼睛”来概括。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现代的观众俨然都已经具备了这双“眼睛”了吗?说到底,印象派绘画、印象派音乐对人们的大脑功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是一种从具象到抽象,再到具象的神经突触的电活动。

使用道具 TOP

313

77#
发表于 2011-3-8 19:28:0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德彪西的《钢协》会是什么样的讨论大妙啊!理论上讲,乐队的织体和丰富的色彩可以补充钢琴线条的瘦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3-8 19:13


听德彪西——必须去掉听古典音乐习惯的八股概念,呵呵,什么快慢快,换一付脑子,纯摄影中的明暗、光影......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9:41, Processed in 0.029735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