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8428

查看

13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OPCCYG

109#
发表于 2015-12-23 09:00:55 | 只看该作者
cd数据的纠错原理,不止变形应用了奇偶校验方法对付随机误码,还采用了交织法,通过打乱原有数据排序,使得光盘即使划伤而导致连续误码,也转变为随机误码。
以上只是原理,实际cd格式采用的技术比以上还要复杂,从而保证自动纠错能够有效进行。

使用道具 TOP

110#
发表于 2015-12-23 09:36:47 | 只看该作者
cd的压盘工艺要求是比黑胶复杂和精密了很多,但对残次品的检测却相对容易。另外cd也不是拿母盘冲压而成,而是热熔压制,不会说批次不同就质量下降。

点评

你真的对比过不同版次的CD而且发现西德银圈头版和现在EDC声音一样吗?  发表于 2015-12-23 09:54

使用道具 TOP

111#
发表于 2015-12-23 09:58:41 | 只看该作者
到底是谁没有去实践?老烧还是你们这些所谓的技术派?音响上面的很多东西,有谁可以完全用我们已知的原理解释清楚的?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度究竟有多深?实际对比过吗?头版西德银圈和最新再版的EDC真的没有区别?

使用道具 TOP

112#
发表于 2015-12-23 10:14:35 | 只看该作者
cd系统从商品化市场化的第一天开始到现在也几十年了, 现在的那些老烧哪个不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 对于cd的各种研究和不断的试验调整对比从来就没少过, 所以,不要随便就说老烧就是顽固保守抗拒科技的. 只不过老烧们现在只是笑笑不说话而已了~

使用道具 TOP

113#
发表于 2015-12-23 10:17:40 | 只看该作者
若cd再版,通常都会经过不同的母带师重新制作,声音在数字母带这一环节就已经不同了。
其实数字音频在读取环节做到准确无误并不难,真正的难点在还原。
数模转换的过程从数字信号的接受开始,一直到把数字方波信号还原成音频正弦波,整个过程步步凶险,至今为止也没有完美方案。

使用道具 TOP

114#
发表于 2015-12-23 10:30:08 | 只看该作者
首先,就是时基抖动的问题。
时基电路对电源特别敏感,难以保证输入的数字信号的相位特性一致,无时不刻的制造噪音。

使用道具 TOP

115#
发表于 2015-12-23 10:38:30 | 只看该作者
其次,由于人类所能生产电阻的精度等级有限,设计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的R-2R多比特架构DAC惨遭淘汰,而噪声大但生产成本低廉的单比特dac大行其道。

使用道具 TOP

116#
发表于 2015-12-23 10:46:38 | 只看该作者
单比特dac因为需要过取样和噪音整形,其电路制造出的大量高频数字信号会对模拟电路造成干扰和调制。即使数字逻辑电路采用最佳的时钟晶振,也只是尽量减少数字噪音的产生。
且对电源供应要求很高,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分开供电是必须的;在数字电路里面,高电平逻辑电路与低电平逻辑电路也要分开供电,并且是左右声道独立供电。最好从整体架构上是彻底采用独立的双单声道设计。

使用道具 TOP

117#
发表于 2015-12-23 10:57:48 | 只看该作者
此外,cd解码器的数字滤波环节,其在通频带内的纹波和铃振的现象也会引入无法忽视的失真和噪声。

使用道具 TOP

118#
发表于 2015-12-23 11:03:54 | 只看该作者
可见,dac的各个环节都对电源和信号噪声极其敏感。所以只需读取44.1khz/16bit信号的cd转盘比十项全能的电脑有天然的优势。

点评

厉害  发表于 2020-11-26 18:19

使用道具 TOP

119#
发表于 2015-12-23 11:12:13 | 只看该作者
asrc其实是非常高妙的去jitter手段,它和数字滤波是两个环节。

使用道具 TOP

120#
发表于 2015-12-23 13:25:08 | 只看该作者
jogo 发表于 2015-12-23 10:14
cd系统从商品化市场化的第一天开始到现在也几十年了, 现在的那些老烧哪个不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 对于cd的各 ...


赞!超赞!!!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8 23:33, Processed in 0.048153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