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0515

查看

80

回复
返回列表

go

音乐、书籍和生活

1#
发表于 2016-7-4 10:17:0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6-7-7 09:06 编辑

我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一家书店,这家书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里可以找到《格罗夫音乐词典》,也可以找到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我当然知道这不是偶然的。你懂的。我非常喜爱这家书店。为心安而读书吧,感谢大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6-7-4 10:23:58 | 只看该作者
在人的一生中,快乐有很多种,音乐和阅读都可以使人获得快乐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6-7-4 13:52:36 | 只看该作者
各界对《格罗夫音乐辞典》的评价:

作为一个中国的音乐学家,多年来我从这部辞书中受益匪浅,如今这部辞书终于能在中国得以正式出版,感到异常欣慰。与此同时,我对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所体现出来的深远的学术眼光和工作魄力深为感佩。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于润洋

  随着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该辞典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加相关中国音乐的词条,对于传播中国音乐文化与宣传中国音乐成果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而对于中国音乐界与音乐院校的科研与教学而言,它也早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文献参考资源。
  ——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 贾国平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是一部在国际文化界享有最高盛誉、被公认为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无论是文献信息数量还是编纂质量均属上乘的音乐大百科全书。
  ——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 钱仁平

  Grove始终是英语版最好的音乐资料来源。以它对世界音乐、流行音乐和现当代分析理论的介入深度而言,它可能是当前所有语言中最具综合性的音乐词典。
  ——《纽约时报》

  Grove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爱的著作……另一个令人赞叹的努力……这本书就像是一条有着上百万道门的长廊,打开任何一扇门,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纽约客》

  任何对音乐真正感兴趣的人,不管是古典的、流行的、民族的还是爵士乐,都会从这本参考著作中得益……如此广泛、深入的研究,英语著作中还没有哪一部能够望其项背。
  ——《多伦多星报》

  最新版的Grove,跟它之前的版本一样,在任何艺术界都是最富盛名的出版物。
  ——《洛杉矶周刊》

  确实,第2版新的Grove维续了“世界顶尖音乐参考资料”的传统……为所有对音乐有兴趣的人服务——有着学术上的准确性、权威性和深入性。
  ——《芝加哥论坛报》

  它包含着一个永不枯竭的资料宝藏,以及让一批人努力了一生的学术价值。很明显的,它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出版盛事。
  ——《泰晤士报》

  对我来说,吸引我的是印刷版本的优雅和神秘。书架上整齐的书卷是一道具有吸引力的景观。没有人能够抵挡的住那从书页中飘来的知识的芬芳。
  ——《苏格兰人报》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6-7-4 14:46:13 | 只看该作者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本文编写自网络、转贴)

•1874年,英国的乔治•格罗夫爵士(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的创立者和首任院长)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开始编纂一部关于音乐各方面知识的辞典;

•1879年,乔治•格罗夫爵士编纂的《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一版)出版,共4卷;

•1980年,由Stanley Sadie和Nigel Fortune重新编纂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出版,共20卷;

•2001年,历经7次版本修订后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共29卷;

•2012年,133年后,牛津首次授权中国出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这也是牛津最后一次向海外授权出版该辞典的纸质版本。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是一部在国际文化界享有盛誉,被公认为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无论是文献信息数量还是编纂质量均属上乘,当之无愧的世界音乐文化“大百科全书”,受到世界各国音乐方面的学者、研究者和专业及业余音乐工作者的重视和欢迎。

该辞典的主要内容27卷,第28卷是附录卷,包括私人收藏、会议报告、历史版本、图书馆、期刊、音响档案馆、图片来源、撰搞人等内容。第29卷是索引卷,是自1890年初版以来的首次尝试,索引按字母顺序排列,大的条目下又设2、3级条目,每一级均按字顺排列,既方便又实用。

自乔治•格罗夫爵士编撰了四卷本的《音乐与音乐家词典》并于1878年至1889年间陆续出版以来,该词典一直广受重视,在斯坦利•萨迪重新构思后与1980年推出二十卷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之前,它就已经先后修订过五次。萨迪在2001年与约翰•泰利尔合编了第二版,该词典的规模也扩大到了二十九卷。编辑们新增并更新了词条,目的就是提供全世界内容最全和最新的古典、流行、爵士和各国音乐的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本也收录了大量论及中国音乐传统的资料。


国内音乐学界于润洋先生作序

渴望已久的巨幅音乐辞书《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最新原文版终于在中国问世了。这是中国音乐出版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音乐界、乃至中国文化艺术界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是与另一部巨幅德国音乐辞书《历史与现代中的音乐》(MGG)齐名的国际上公认的学术性最强、篇幅最大、最具权威性的两部大型音乐辞书之一。该书于1878年由英国乔治•格罗夫(George Grove)爵士规划并主编出版,当时书名为《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至今已一百三十余年,其间经过多次修订增补再版,至1980年由斯坦利•萨迪(Stanley Sadie)主编的第六版,书名改为《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一版,也即原书的第六版,已经由最早的四卷本扩展为二十卷。

这部辞书在多次再版时,其内容得到不断增补和扩展,在此过程中由世界许多国家的著名音乐学者参与撰写。此番呈献给中国读者的这部辞书已经是于2001年推出的最新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实际为原书的第七版,主编仍为斯坦利•萨迪,执行主编为约翰•泰瑞尔(John Tyrrel)。经过近三十年来世界音乐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国际音乐学学科的发展和深化,辞书的内容、特别是有关20世纪作曲家的内容更加丰富,许多条目已由新的专家学者重新撰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音乐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和所达到的新的水平。辞书的规模已由原来的20卷扩展为29卷,与上面提到的那部27卷的德国的音乐辞书在规模上持平。

对于渴望了解世界的、特别是西方的音乐文化的中国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来说,我认为这是一部极好的工具书,它涵盖了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特别是西方的音乐文化的方方面面,提供了极其广阔丰富的知识、学术信息。这对中国了解世界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自身发展,为中国音乐学术研究提供丰富资料来源和珍贵参考价值等方面,其重要意义的不言而喻的。

作为一个中国的音乐学家,多年来我从这部辞书中受益匪浅,如今这部辞书终于能在中国得以正式出版,感到异常欣慰。与此同时,我对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所体现出来的深远的学术眼光和工作魄力深为感佩。

在此书付梓出版之际,谨表欣慰和祝贺之情,是为序。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6-7-4 16:22:45 | 只看该作者
有网友建议开一个读书心得的帖子,就是这个了。大家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
看过什么就谈什么吧。最近在看托尔斯泰的《生活之路》,这本书是托老最后一本书,内容类似哲学格言,也被称为另一本《圣经》。
了解一下文学巨匠的精神世界也非常有意思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6-7-4 16:31:41 | 只看该作者
托尔斯泰有一部全世界闻名的小说叫《战争与和平》,其实书名是我国翻译界别出心裁翻译的,这部小说原来并不叫《战争与和平》,考考大家,大家知道原名叫什么吗?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6-7-4 17:3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6-7-4 17:54 编辑
shinelb  2016-7-4 16:31
托尔斯泰有一部全世界闻名的小说叫《战争与和平》,其实书名是我国翻译界别出心裁翻译的,这部小说原来并不叫《战争与和平》,考考大家,大家知道原名叫什么吗?


等会儿…
WAR AND PEACE 难道是英美翻译界根据中国人的“别出心裁”转译而来的?脑洞大开呀!俺书念得少,您可别骗俺。。。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6-7-4 20:56:57 | 只看该作者
来点通俗的,在我的一生中,目前为止我受益于拿破仑.希尔的书最多,尤其是《心平气和地致富》《思考致富》,我从中吸取了很多积极励志的人生启迪,在我的人生低谷中给予我无限奋进的力量,并学会了辩证地思考。

点评

好啊,多谢你的推荐,务实也很好的。我也认为值得提倡。  发表于 2016-7-5 08:43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6-7-5 08:32:30 | 只看该作者
bodyheat 发表于 2016-7-4 17:35
等会儿…
WAR AND PEACE 难道是英美翻译界根据中国人的“别出心裁”转译而来的?脑洞大开呀!俺书念得 ...

详细的细节我就记不得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原名应该叫《战争与爱情》。
战争和爱情是文学里最常见的两种体裁。
托尔斯泰这部小说也是关于博爱思想与人道主义的。这部小说其实我没看过,但大致情况我知道。《安娜卡列尼娜》我就看过。

我觉得,如果要了解托老,当然是读他的名著。如果大家没有那么多时间,我觉得可以看他这本《生活之路》,这本书是托老关于信仰、宗教和道德的看法的。托老不仅是一位大文豪,也是一位大思想家。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6-7-5 10:57:32 | 只看该作者
列宾画的托尔斯泰画像,克拉姆斯柯伊也画过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6-7-5 23:26: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6-7-5 23:46 编辑
shinelb 发表于 2016-7-5 08:32
详细的细节我就记不得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原名应该叫《战争与爱情》。
战争和爱情是文学里最常 ...


子虚乌有的事难道还有细节?!您被人忽悠了吧~

Война и мир = 战争与和平

这部作品从其1869年面世起,就一直只有这一个名字。只不过俄文第一版出版时,мир一词按照圣彼得堡地区的俄语发音习惯印刷为миръ。此后世上无论任何语种的译本,一概只有“战争与和平”的意思,从无争议。中文最早的译本是高植先生与郭沫若1930年代合译的,比法、意、英等世界主要语种迟了至少几十年,有什么必要“别出心裁”啊?目前市面上文学性最佳的中译本个人认为当属托翁专家草婴版。

点评

从俄文的首版开始就是《战争与和平》无误,所有的其他语言的译作都是从俄语开始的。根本不存在其他书名的记载。  发表于 2016-7-6 06:29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6-7-6 08:35:15 | 只看该作者
bodyheat 发表于 2016-7-5 23:26
子虚乌有的事难道还有细节?!您被人忽悠了吧~

Война и мир = 战争与和平

虽然是娱乐的论坛,但严谨和认真还是需要的。多谢两位兄台的考证。
我的那种说法我记得也是出自名人的说法,不过我就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8:33, Processed in 0.055332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