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4256

查看

9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73#
发表于 2010-8-5 08:27:03 | 只看该作者
卡萨尔斯曾经两次举行过白宫音乐会,第一次是1904为老罗斯福总统演奏,而第二次就是这张黑胶的情景,在1961年为肯尼迪总统举办白宫音乐会。演出阵容是亚历山大.施耐德担任小提琴,霍佐斯基担任钢琴,卡萨尔斯拉大提琴。当晚受邀的音乐界人士还有大指挥家史托科夫斯基、奥曼第、伯恩斯坦、柯普兰、巴伯(Samuel Barber)、艾略特,卡特(Elliott Carter),罗杰.塞辛斯(Roger Sessions)和维吉尔.汤姆森(Virgil Thomson),另外还有评论家、外交官以及华盛顿社交界闻人等。音乐会的演出时间为一小时; 节目包括孟德尔颂D小调三重奏作品49号、库普兰(Couperin)的音乐作品、舒曼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降A大调缓板与快板。 最后一个压轴节目是卡萨尔斯的《白鸟之歌》。整场音乐会非常优美,稍带伤感。每一个乐章结束,观众都拼命鼓掌,气氛伤感又热烈。据传:《白鸟之歌》是卡萨尔斯的故乡卡泰洛尼亚的著名民歌,因为卡萨尔斯非常喜欢这首民歌,就将她改编为一首大提琴作品。这首作品快速的钢琴与舒缓的大提琴形成鲜明对比,非常优美抒情。但这首作品极其简短。这场音乐会其实是有政治背景的,体现了卡萨尔斯的伟大人格和人道主义立场。大概是这样的:自从公开举办普拉德音乐节之后,卡萨尔斯将世界和平的希望寄托在肯尼迪身上。1960年,肯尼迪入主白宫后,卡萨尔斯曾两次致函白宫,呼吁美国政府改变支持佛郎哥的政策。在这场音乐会上,卡萨尔斯确实打动了肯尼迪。遗憾的是:两年后肯尼迪就遇刺身亡了。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0-8-5 08:27: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0-8-5 08:28:34 | 只看该作者
普罗科菲耶夫写作了不少旋律优美的歌剧和芭蕾音乐,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本套唱片中的《罗米欧和朱丽叶》。

关于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不重复。在音乐发展史上,以这部悲剧为题材创作的交响音乐与歌剧、舞剧将近20余部。普罗科菲耶夫是非常突出的。他选择了芭蕾舞剧这一题材。他在戏剧中删去了许多拖泥带水的情节,而使故事简洁。又充分展示了音乐与舞蹈的表现张力。

1935年至1936年间,普罗科菲耶夫写出了舞剧的总谱。但人们觉得晦涩难懂。作曲家只好把音乐改编成为两个管弦乐组曲和一套钢琴组曲上演。在音乐会舞台上,意外获得了成功。直到1940年1月11日,芭蕾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才在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国家歌舞剧院完整上演,并获巨大成功。首演这部舞剧的是前苏联杰出的舞蹈艺术家乌兰诺娃和谢尔盖耶夫。1944年,作曲家又改编了第三个管弦乐组曲。这三个组曲构成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整体,成为一部交响名曲。

在这部舞剧音乐中,作曲家着力于内心情感的刻画,用音乐的特有的抒情性与戏剧性拨动人们的心弦,在音乐中继承了俄罗斯的传统并具有自己的创意。因此《罗米欧与朱丽叶》在作曲家笔下有了有别于传统的意义,并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使用道具 TOP

76#
发表于 2010-8-5 08:3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7#
发表于 2010-8-5 08:32:58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我在零零散散地在听瓦尔哈和莱昂哈特的巴赫《法国组曲》。我以前发过一帖关于古尔德和席夫的《法国组曲》。但我觉得要真正理解巴赫这部作品,还得回到巴赫时代的乐器演奏的版本,也就是大键琴版。

具体就不介绍这部作品了,大家可以看资料。我觉得,作为入门,听钢琴版是不错的。但最终,为了更了解巴赫,大键琴版是不可回避的。所以我开帖随便谈谈瓦尔哈和莱昂哈特的版本。我对瓦尔哈一直很有好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身残志坚的艺术家,更因为他的高超技艺,而且他将一生奉献给巴赫,虔诚而刚毅。而莱昂哈特是一生忠实于巴赫的作品的,他一生都在探索巴赫走过的道路……所以可以说:瓦尔哈和莱昂哈特演奏的作品基本上代表了最高水平的巴赫。很早以前听过莱昂哈特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和瓦尔哈的一些巴赫管风琴作品,都留下极深的印象。

谈谈瓦尔哈和莱昂哈特的巴赫《法国组曲》是很有趣的。两大巴赫强人华山论剑,应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选择了这部巴赫《法国组曲》来谈谈二人的优点和不同。对于巴赫这部作品《法国组曲》,从整体来说,莱昂哈特的版本是非常稳健扎实的,一切处理的整整有条,这部作品处理得古朴、大气,毫不单调。但比较之下,我觉得瓦尔哈的演绎更加有魅力。巴赫这部《法国组曲》是他献给他的妻子的,因此瓦尔哈的版本是稍带温馨的。整部作品有着丰富的变化,而每一个声部都处理得异常清晰。这可能和瓦尔哈学琴的习惯有关。因为他是一个盲人,他妈妈和妻子用钢琴将巴赫作品的每一个声部弹出来,瓦尔哈再熟记于心,因此他的版本在声部以及整部作品的脉络要比莱昂哈特清晰。而且瓦尔哈的版本是非常丰富的,比如第三组曲,听听里面的小步舞曲,充满生机、生气勃勃、很调皮的,巴赫这部作品既被瓦尔哈处理得很有条理,又体现了一种欢欣和乐观的情绪,有种很纯、很圣洁的感觉。瓦尔哈的版本既忠实于巴赫原作,又有许多即兴、充满睿智的灵感。这种情绪一直感染着我,这也是我对这部巴赫作品钟爱有加的原因,很希望朋友们分享我的快乐,所以有兴趣的朋友也来尝试听听巴赫这部作品吧。

最后谈谈瓦尔哈和莱昂哈特所用的乐器,瓦尔哈用短杆大键琴,这部琴发音要快捷。莱昂哈特用的是仿古的大键琴。总的来说,瓦尔哈和莱昂哈特的这部作品都是好版本,但我个人更喜欢瓦尔哈的演绎。

使用道具 TOP

78#
发表于 2010-8-5 08:35: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9#
发表于 2010-8-5 08:3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0#
发表于 2010-8-5 08:3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1#
发表于 2010-8-5 08:3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11-9 13:38 编辑

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演奏的一种,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构成。很多作曲家都写过,名作很多。不知大家是否喜欢室内乐,所以特意和大家谈谈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组合成音乐中的4个声部,4个声部的地位平等。强调的是一种均衡内在之美。弦乐四重奏更强调人的内心感受,自省,思索,更贴近人的内心。

从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开始到现在,古典音乐历史长河出现过无数弦乐四重奏名作,不一一列举。我个人觉得最值得我们聆听的有三个作曲家的作品(当然每个人喜欢的不一样,大家可以谈谈自己喜欢的)。他们是贝多芬,肖斯塔科维奇和巴托克。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是他一生思想和作曲技法的总结,思想非常深邃,理性与感性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是真正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的作品,也是贝多芬最好的作品。演绎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名团有许多,能找到唱片的普遍比较好的是布什,CAPET,布达佩斯,维格和意大利四重奏等等。整体来说,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远远的超过他的同时代人,在贝多芬之后弦乐四重奏的艺术性就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和突破,一直到巴托克的6首问世才稍稍可与乐圣抗衡。

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很多朋友所追求的不一定相同。有人把古典音乐当作享受,有人把她当作消遣…….有人随意,有人虔诚,爱乐者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谈音乐,自然会涉及到器材。从听CD开始,现在已经慢慢将听乐的重心转到黑胶。其实听黑胶除了追求更好的音响效果,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接触到很多历史录音,而MONO录音LP往往比较便宜,但却具有比CD要好的音色,质感和聆听的情调。大家在聆听LP时,可能会有个误解,以为LP杂音很多,这其实是个误解:很多MONO录音的LP其实是没有炒豆声的。

谈到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布什四重奏团是不可回避的。我也有幸在去年在168买到4张布什四重奏团的LP。聆听的结果虽然说不上非常震撼(OP.132除外),总的来说,是很受感染和冲击的。阿道夫?布什是位全面的音乐家:作为作曲家,他创作了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作品、歌曲和室内乐作品几百部;作为教育家,他是梅纽因等艺术家的老师;作为独奏家,他是极受赞誉的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的演奏者。但他最杰出的贡献,还是在室内乐的演奏上。1912年起布什任维也纳交响乐团首席,1918年继马尔托任柏林高等音乐学校教授,1919年组成著名的布什四重奏团。梅纽因曾经拜布什为师,并从他那里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布什的录音留下来的不多.。我的这套LP录制于30年代(曲目大家看图),应该和EMI那套CD有许多是相同录音(没有时间一一证实),珍珠也出过晚期(包括《大赋格》)几首。因为我没有CD,没能比较试听是个遗憾。这套不完整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的演出人员是固定的,小提琴是Adolf Busch&Gosta Andreasson,中提琴是Karl Doktor,大提琴是Hermann Busch。整个演奏被认为是不为技巧而演出,只想表达音乐的美感和内在诗意。布什的演绎既有德国式严谨和理性的一面,也有自己独特气质——浪漫的一面。布什演奏的这些作品,结构紧凑严密,气质庄重沉稳而不乏浪漫气息。尤其是那首著名的132,当听到那气息绵长的第三乐章的开头时,差点为之落泪。《感恩圣歌》感人肺腑啊。这个版本有时清冷萧瑟,有时温暖如歌,很符合乐圣晚期的孤独心境,是真正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的作品……..总的来说,布什组演绎贝多芬的这几首弦乐四重奏(尤其是晚期的几首), 既是自由抒发,又追求艺术的严谨性,作品中绝妙的复调与优美的主调交替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色彩斑斓,美妙的意境犹如落英缤纷的秋天,冷冽刺骨的冬天,热烈如火的夏天和满怀希望和光明的春天………

听贝多芬,听布什的弦乐四重奏,听LP,就是追寻一种逝去的人文情怀,一个回首往事的音乐老人,一支留给我们天籁之声的伟大弦乐四重奏团的历史回响!

使用道具 TOP

82#
发表于 2010-8-5 08:56:49 | 只看该作者
转载吧?差点以为s版自称“....一个回首往事的音乐老人”,吓了一跳

使用道具 TOP

83#
发表于 2010-8-5 08:5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11-9 13:41 编辑

“....一个回首往事的音乐老人”,是指晚年的贝多芬。

使用道具 TOP

84#
发表于 2010-8-5 09:48:42 | 只看该作者
正在策划奖励明星网友的活动。
shinelb 发表于 2010-8-5 06:31


这个要得!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15:30, Processed in 0.033930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