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233

查看

8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ikushi

37#
发表于 2010-7-8 00:04:55 | 只看该作者
我提出一个问题:

CD和LP,哪一个音源所建构的系统更接近现场?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0-7-8 07:06:08 | 只看该作者
R版可以回答您这个问题。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0-7-8 07:14:00 | 只看该作者
我提出一个问题:

CD和LP,哪一个音源所建构的系统更接近现场?
alma 发表于 2010-7-8 00:04

我个人认为与大空间和大型音响系统有关。
其他相对次要。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0-7-8 09:38: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0-7-8 09:42 编辑
学习了大家的发言。对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想清楚,所以,有时干脆不想。

我谈谈音响的三个定义:
“hifi是试图重现现场并捕捉音色艺术”,这是个主流观点,持有这种观点的大侠不在少数,包括台湾的psycho这样的资 ...
alma 发表于 2010-7-8 00:00

赞同。玩HIFI听音乐,就是找个性。这里的“定义”理解为倾向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向,HIFI所以多彩。我自己倾向通过第二种走向第三种,即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不只平衡,还可以表达成共性更多是形式和手段,个性才是内容和目的。
美由真,可以放在一起讨论的。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0-7-8 12:24: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犹如眼下的天气:火热!
由于大学所学的专业之故,曾经从事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语言翻译工作。而翻译领域的“信、达、雅”至今仍是争论的焦点。所以各位在读这篇译文时,肯定知道它不是一篇我的原创文字(这就好比现场与录音)。
由此引申,我的音响观是“真、善、美”。
文字的排列,基本上就是本人的发烧经历。从理性到感(个)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硬件到到软件并驾齐驱。

“真(信)”是基础,也是原则。尽管真实性多种多样,但离开了一定的真实性,就天马行空,无从谈起。
“善(达)”就是和谐,就是搭配,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动感的过程,在通往“美”的必经之途,身边很多朋友就此停歇止步。
“美(雅)”是最终的目标,也是极端个性化的东西。与人生的奋斗同步,享受了过程,学会了包容和豁达,修成正果。

正如我这篇生硬的译文,我的音响爱乐之路注定漫长。不过,好在有各位的提携相伴,就不会孤单。

为了追求“美”的音乐,满足我的感性生活需要,所以我求助于昂贵的器材。
在读到一篇介绍AUDIO NOTE KONDO的创始人近藤公康老先生的音响观时,一向不太喜欢日本器材的我却加入了KONDO党。曾经出家的他在听寺院那悠扬而幽远的撞钟声时,他感受到了往者的灵魂!而我辈孜孜追求的器材搭配,不就是为了穿过时间隧道,进入大师们的音乐世界么?!
音乐是灵魂最佳的避难所。

爱音乐,所以玩音响;爱音响,所以听音乐。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0-7-8 12:55:41 | 只看该作者
如100万价格的车,买回来就肯定比10万好。但是,100万的音响买回来,未必比10万的好。
舒存 发表于 2010-7-6 11:00


一切皆有可能,车是要在路上开的,音响是在一定空间内使用的

100万的车,比如宝马7,装备的是高性能扁平胎,在高低不平的山区道路,开不过装越野胎的10万的北京吉普,很正常,扁平胎只适合平路,挨几次冲击就会爆胎,车再贵也没用。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0-7-8 13:24:18 | 只看该作者
我谈谈音响的三个定义:
“hifi是试图重现现场并捕捉音色艺术”...意义不大,因为你可能永远达不到。
“hifi是试图最大程度还原唱片中的信息”...陷入了唱片的圈套
“hifi是唱片演奏家”...我们确实可以让系统超越唱片而能带来让自己愉悦的声音。
alma 发表于 2010-7-8 00:00


赞同第一条,很简单,HiFi就是试图重现现场,HiFi只是通往音乐现场的工具,只需要求真,现场有很多种,但不外乎丑或美,美的现场需要展示,丑的现场一样需要正确展示,才能给大家正确的鉴别力。虽然重播可能永远达不到真实现场的水平,但是从天文数学计算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就是无穷数的小数点后位数越多,在大型综合计算最后的结果越接近真实结果。求真,这是多少年来西方音响工业,尤其是录音工业进步的源动力。只要你越接近真实的现场,那么听过现场的朋友都会知道,好的现场的声音会有多美。美或丑,不需要音响来定义、来渲染,美或丑,由录音所纪录的现场(包括录音室,也是一种意义上的现场)演奏本身来体现。

也赞同第二条,我觉得和第一条从本质上说是一回事,也是求真,只不过把录音和唱片制作环节摈除了。HiFi做到正确而真实还原唱片的信息,而美或丑,留给唱片里的信息本身去诠释。

第三条我也赞同,前两条是理想化的HiFi状态,现实中要达到这样的理想,投入太大。且不用说器材,就是空间,我想90%以上的发烧友家都不合格。在现有空间和器材素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空间、器材(包括线材和避震)、电等等环节的处理,来求得一个较高水准的声音,这就是考校大家功力的地方,也是非常值得玩的地方。

总体来说,我不觉得三个观点有矛盾。第三个观点是对前两个理想状态观点不能达到的妥协罢了。前两个观点更多在录音专业领域。第三观点更多在发烧友领域。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0-7-8 15:12:43 | 只看该作者
在炎热的下午,借这个帖子,我想发一篇刚刚写就的一篇短文《零用钱》,跟音响完全没有关联,只是有感而发,让大伙而见笑啦。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0-7-8 15:14:50 | 只看该作者
零用钱
高考后在家等候消息的女儿今早出门约定几个培训班的同学去海外旅游。这是她第一次单独出远门。
子行千里母担忧。那就女行千里父送行吧,我临时决定去送她坐长途汽车。电话那头的她听到这个消息,似乎有些意外。
途中,女儿很平静的听着我惯例的一大堆叮嘱,却意外的收到了我给她的一笔零用钱。小心的边收好钱,边感谢说会留着回来上大学用的。
我知道她母亲已经替她兑换了足够的美金,但是,我还是忍不住给了。
我也知道她明白零用钱的用途,其中蕴含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平安祝福。

车站离开家里并不远,这也是女儿坚持自己坐公车的理由。回想起过去一年女儿为了高考往来省城补习的艰苦历程,看到今天的她,作为一个父亲更多是感到宽慰。是的,在很多朋友的眼里,我跟女儿更像朋友。女儿身上流着我的血液,但她是社会的一份子,更有理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财富。

可伶天下父母心。只有为人父母才能真切的体验到其中的广阔含义的。
30年前,当我有幸考上南国的外语学院,承载着全村人祝福,踏上求学之路时,做村支书的父亲用比7月天空更加灿烂的笑容送我到火车站,就在临上车的瞬间,他躲过了母亲的目光,快速的塞了一包纸团。在乡愁浓浓的途中,那纸包中皱巴巴的数张纸币令我流下了不少青春的泪水。
之后放假回家临回校时,这一情景被多次重复着。虽然没有了第一次的激动人心,但它确实令我与父亲的亲情更加浓烈。
1984年,大学毕业的我被国家分配到首都的一家颇具规模的研究单位工作。记得第一个月拿到了46元的工资时,我同样如数将这笔人生第一次作为社会人的收入寄回了家,同时寄回的还有一种荣誉和对父母的报答之情。

零用钱的故事还在继续着。
最难忘的一次是90年代初,我已经调到南方工作。在一次探亲回家的途中,妹夫派车送我到省城搭飞机,父母亲执意要随车送我。在离家出门时,同样的,我避开母亲,悄悄地塞了一团百元钱给父亲,几次推托后,满脸喜悦的父亲收下,一起上了车。
车程过半,坐在副驾驶席的我透过后视镜看到父亲神色不安的不停挪动着身子,口中轻声念叨着。坐在一旁的母亲责怪父亲那变得越来越暗淡的脸色败了游兴。
进入省城时先去游览一人造景点。大家下车后,父亲仍在车里焦急地翻寻座位,不久忽然听到了父亲的一声声开怀大笑:哈哈,找到啦!随着那串朗朗笑声,我与父亲之间的零用钱秘密也就自然被母亲知道。
后来,零用钱就承载着我的思念,变为花圈和鲜花,还有响亮的炮竹,在每年的清明节重复。我知道在天国的父母亲喜欢零用钱。

我等待着凯旋归来的女儿,并决定将这个存封在心间的故事告诉她。
故事的内容会不断更新,但没有结尾。

                                         2010年7月8日 一个炎热的下午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0-7-8 16:38:45 | 只看该作者
我提出一个问题:

CD和LP,哪一个音源所建构的系统更接近现场?
alma 发表于 2010-7-8 00:04


当然是LP..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0-7-8 17:08:15 | 只看该作者
45# ikushi

兄台啊,您那套极其昂贵的器材的价值远远比不上您和家人血浓于水的亲情啊!
还是那句话:真正的深情是无价的。
我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上苍对我们都很眷顾啊!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0-7-8 17:09:17 | 只看该作者
零用钱
高考后在家等候消息的女儿今早出门约定几个培训班的同学去海外旅游。这是她第一次单独出远门。
子行千里母担忧。那就女行千里父送行吧,我临时决定去送她坐长途汽车。电话那头的她听到这个消息,似乎有些意 ...
ikushi 发表于 2010-7-8 15:14


好文……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8:35, Processed in 0.041661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