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4059

查看

22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2-12-18 07:06:03 | 只看该作者
似乎有人研究过,社会人均幸福感的蜜点是经济增速3.5%,再高其实你就不会更幸福了。
所以,真的不用着急。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2-12-18 07:15:03 | 只看该作者
本坛不少大侠,心懒手快。
我呢,干活不能和慢的人合伙,不享受的事情赶快过去吧。可惜周围好像都是不比我快的人。
享受的时候,别催我,不然我和你急!
所以事实上,虽然现在开始节奏慢了下来,着急的事情没完没了。

使用道具 TOP

中国人,你急什么?

3#
发表于 2012-12-13 18:05:2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2-12-13 18:09 编辑

作者:李玉伦   山东商报



45天“速成”鸡引发的争议,近日持续发酵,再度引发人们对社会泛滥的“速成”现象的关注。这种现象本质在于,凡事追求立竿见影,生活不自觉地迈入“加急时代”。而若仔细鉴别,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不是在“忙”,而是一味地“急”。这份急,夹杂着对结果的狂热、对过程的忽视,进而衍生出对规则的蔑视,催生各种问题——中国式过马路、闪婚闪离、乃至桥梁工程的轰然垮塌……待后悔莫及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速成往往伴随速朽,我们的生活,也需要慢的艺术。

偷得浮生半日闲

古人慢生活 还有几多影子

有了闲情逸致,人们才能从容舒心地享受人生、思考人生、超越人生。唐人李涉的“浮生半日闲”,莫不是对人生快乐的感受。

细究起来,国人数千年的传统生活其实在崇尚一个“慢”字。“终日错错碎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唐朝诗人李涉的一首《题鹤林寺壁》,就让人们领略到了古人从烦闷中解脱,觅幽雅去处修养身心的惬意。古人常言,欲速则不达。无论太极拳悠然自得的意境,抑或品茶饮酒慢条斯理的雅致,都是在慢中才能得来的生活体验。

有了慢,才有了境,才有了“煮酒论英雄”的豪迈,才有了“将谓偷闲学少年”的幸福感。

古代的冬天是漫长的,消磨时光反让生活多了几多韵味。比如《西游记》中,通天河陈家庄的陈老儿的消遣方式是:赏雪洞。冬天时,在花园避风处设个地方,可坐下来赏雪景。烤着火,暖着酒,这么一坐就是一天。

而有文描述的古代煮茶习俗也能品出古人的慢条斯理。作者记录道,有的地方煮茶,讲究不用炭火烧火,要用乌榄核。吃乌榄时先把核收集起来,晒干,烧时有种特别的清香。扇火一定要用羽毛扇,这样扇出来的风才轻柔。装水则用陶壶,这样传热才慢……如此,喝上小小一杯茶,最少也得十分钟。而正是这种“慢”,才换来高品质的感受,一杯茶里融入的还有一份心情,一份从容。

而要强调的是,古人这份慢一定不是消极。清代张潮写的《幽梦影》,被称作古人慢生活理论的代表。文章写道,“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莫大于是。”古人所谓闲实则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有工夫,二是有心情。有闲工夫,则可心安理得地放慢节奏,有闲心情则心理上才能追求,这份闲是积极的、进取的。

正是有了闲情逸致,人们才能从容舒心地享受人生、思考人生、超越人生。唐人李涉的“浮生半日闲”,莫不是对人生快乐的感受。

这让人体会到慢的意义。而如今,大家吃的是快餐,想的是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崇尚的是凡事立竿见影。有了速度,却没了雅致,少了深刻。古人追求的慢生活随之远去。

从“溜达”到“疲于奔命”

时间观历经多次“提速”

演变到今日,经济高速发展之余,国人更加体会到了真正的“加急时代”。

慢生活的远去,国人时间观的演变,其实有个逐渐“提速”的过程。

在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雅瑟·亨·史密斯曾写过一本书《中国人的性格》。其中写到那时的国人还“漠视时间”——“对中国人来说,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常性的急躁不仅是不可理解的,而且完全是非理智的。无论如何,要让一个中国人感到行动迅速敏捷的重要性,那是很困难的。”尽管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从这也可看出国人的传统生活状态。

而在国门大开后,对比国外发达的经济,国人似乎突然意识到自身的“缺陷”。没过多久,史密斯所说的“漠视时间”就变成了国人的“经常性急躁”。社会的一切似乎都在重新编码。

据称,近代以来国人时间观经历了三次“提速”。一是自“五四”运动之后,二是到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十年间,三是到改革开放后,“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变成了全民族的心声。

演变到今日,经济高速发展之余,国人更加体会到了真正的“加急时代”。一名老北京曾感叹,几十年前北京人总爱迈着方步在街上溜达,就算看见有公交车进站,也宁肯再等一辆而不愿快走两步。而回顾老电影镜头,老人提着个鸟笼子,穿着拖鞋满大街溜达的场景,也越来越成了追忆……

《新周刊》2010年做过一期专题“急之国”,文章这样描述当下中国人的快节奏: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排队,最好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没有时间感的中国人变成了最着急最不耐烦的地球人……

而由此带来的,则是人们对身心俱疲的无奈。“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在疲于奔命”成了人们的共同感受。

早在2007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调查发现,84.0%的受访者确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加急时代”。至于“加急时代”的最突出表现,60.2%的人觉得是“生活节奏加快”,54.7%的人认为是“浮躁,踏实不下来”,53.4%的人感觉是“越来越没有耐心”。对此,有网友曾在微博上感慨道:“汽车未到站就拥成一团,飞机没停稳就开手机,意见稍有不合就拳脚相加,中国人,你急什么?”个体的一声追问,为“加急时代”作了生动的注脚。

凡事求快的代价

一些社会热点 夹杂“速度崇拜”

“文火慢炖”骨汤系勾兑而成,“现磨豆浆”可冲泡而成,再加上蔬菜催熟、动物催肥,“速度崇拜”带来的是“食为天”中的难以心安。

急的心态最终带来了什么呢?还是那句古训——欲速则不达。

首当其冲的,怕是国人随之而来的饮食焦虑。“45天速成鸡”之前,一篇名为《农妇警告:在中国吃肉等于自杀》 的陈年旧帖再度在网上流传。虽被证实危言耸听,但流传之快仍反映出背后有着公众心理基础。

在此之前,新酒加入塑化剂可“速成”年份酒,“文火慢炖”骨汤系勾兑而成,“现磨豆浆”可冲泡而成,再加上蔬菜催熟、动物催肥,“速度崇拜”带来的是“食为天”中的难以心安。

某些地方工程上,一味追求速成,最终也总会曝出问题,甚至酿发惨剧。如去年哈尔滨大桥事故,曾创造建设“哈尔滨速度”的阳明滩大桥,突然发生事故,酿成惨剧。

去年8月,《中国经济周刊》 曾刊文提醒高速公路的建设热潮暗藏的危机——19家上市公司负债上千亿,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称,一些高速公路大部分融资模式是以政府为背景的融资平台,如果未来公路收益减少,高速公路的发展链条可能会断裂。

大事如此,一些“小事”也不容小觑。近期,国人快生活演绎出的“凑够一小撮人”的中国式过马路曾引发热议,抛开素质高低不谈,其间引发的交通事故多发也尤其值得警醒。而生活中顾此失彼的例子更不胜枚举。有文章曾做过总结:昨日还是光光的街道两旁,今日就可以移来南国的棕榈,先观赏几天绿树成荫的景色,管它日后成活与否;昨日还是扶贫解困的对象,今日却盖起不少洋楼小院,先进入“小康”再说,管它日后能否还上银行贷款……

看点在于,社会热点背后,总不约而同地潜伏着一个“快”字。物极必反、道穷必变,这一古老哲学一次次得到验证。于是,我们看到“速成林”的迅即枯死、“速成干部”的突然落马以及“速成楼”的倾刻倒塌。违反规律,践踏法则,“速成”最终换来的必然是“报复”。

拒做时间的奴隶

“慢”的革命 悄然兴起

当赶路太急而忘了为什么要出发时,不妨先停下来。告诉自己:别急,反正岁月静好,慢慢来。

没情调、生活品质下降,甚至恶果显现,“加急时代”的弊端让人们开始回味慢生活的意义。

其实,反观一些西方国家,在走过加快加急的经济时代后,不少人早已又重新回归到原始淳朴的“慢生活”,用享受的心态享用美餐,用沐浴的感觉享受阳光,用轻松自在的感觉打发时间。比如,美国有个“放慢时间协会”,在世界上42个国家拥有7.5万名会员。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手拿码表、观察路人,如果发现有人不到半分钟就走了50米以上,他们就会上前给予“劝导”。意大利都灵举行过国际“慢食节”,教育人们吃顿“慢餐”,享受“慢餐”的美味与悠闲。

而在国内,这种慢生活的态度也开始越来越有市场。

就在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在多数游客走马观花、忙于拍照的“中国式旅游”受到质疑时,新华社曾刊文称,在此之外,部分国人开始享受起来“慢生活”。文章举例称,28岁的胡女士是南昌一家银行工作人员,休假时她选择宅在家里做卫生、看书、喝茶……她说:“现在我宁愿做什么事都无需紧赶慢赶,享受时间慢下来的生活。最好的景致就在自己心里。”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学教授舒曼说,半个多世纪前,中国人还被认为是“漠视时间的民族”,随着近几十年工业化快速发展,“时间就是金钱”成了信条,中国又变成了世界上最忙碌的国家之一。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从“快生活”的节奏中解脱出来,享受闲适,这种心理的变化轨迹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稍加回味,如今的“加急时代”特点就是讲究速成。饮食“快餐化”了,阅读“快餐化”了,连感情也“快餐化”,“闪婚”等概念一下子屡见不鲜。少了时间的发酵,种种快餐总是少了营养,少了回味,甚至多吃无益。我们要做的,正是要用最自然、最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当赶路太急而忘了为什么要出发时,不妨先停下来。告诉自己:别急,反正岁月静好,慢慢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2-12-13 19:31:02 | 只看该作者
深有感触。何尚不想稳稳妥妥,安步就班,有计划有节拍的做事呢,可不行啊,我们都是整个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整个链条髙速旋转,你不赶紧就不行啊?
问题是高节奏一定能高产出吗?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2-12-13 20:21:11 | 只看该作者
从根源上讲,中国历史上直到现在都是等级文化、等级社会,在这个等级社会中,除了皇上之外,但皇上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因为很多人想当,从这个角度讲,皇上也是“精神奴才”。所以所有人都是奴才,只是大奴才和小奴才之分而已。奴才不是“主人”,当然要“急”,因为他们毫无保障,急着要得到保障,只有财富才能让奴才们稍稍有点安全感。所以中国人一直都急。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2-12-13 23:3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特别是谈恋爱,结婚啥的。关系到一辈子幸福,慢慢来。。。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2-12-14 14:34:16 | 只看该作者
交通堵塞、高楼林立、城市冷漠综合征、宅急送过度消费、职场失心疯......我们在抱怨城市病得不轻时的同时,却忘了我们才是城市的主角。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2-12-14 14:35:46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李玉伦   山东商报



45天“速成”鸡引发的争议,近日持续发酵,再度引发人们对社会泛滥的“速成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2-12-13 18:05
平心而论,不急不行啊!中国落后挨打的切肤之痛已经苦不堪言了。
中国作为末学后进奋起直追是必须的,也是维护世界微妙平衡的必然结果。
中国再发展20年后也会自动慢下来的。

为什么西方的发展会慢下来?因为他们要等中国赶上。。。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2-12-14 14:38:19 | 只看该作者
平心而论,不急不行啊!中国落后挨打的切肤之痛已经苦不堪言了。
中国作为末学后进奋起直追是必须的,也是 ...
山河 发表于 2012-12-14 14:35
我们还不够急吗?连几个月大的BB都得进学堂了。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2-12-14 17:2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山河 的帖子

西方人个个都是“主人”,他理所当然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啥事不干的人都起码有碗饭吃,有张床睡,实在不行可以去教堂和庇护所。他们有什么需要“急”的?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2-12-14 17:26:0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还不够急吗?连几个月大的BB都得进学堂了。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2-12-14 14:38
呵呵,急是有原因的,现在急是为了以后不急。。。

点评

为了所谓“未来”要牺牲当下,这调子很熟阿。估计这个“未来”可用很多词代替“人民”,“天堂”等等等等  发表于 2012-12-14 18:20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2-12-14 17:3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西方人个个都是“主人”,他理所当然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啥事不干的人都起码有碗饭吃,有张床睡,实 ...
steveh 发表于 2012-12-14 17:22
意识的转变是渐进的,全球意识的统一还没到时候。。。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9:06, Processed in 0.046466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