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7735

查看

39

回复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小提琴的贵族】:米尔斯坦及其艺术(作者:八先生)

1#
发表于 2010-12-18 17:36:2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12-19 16:01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12-18 17:41:05 | 只看该作者
在米尔斯坦去世后,《纽约时报》发表的讣告说:“米尔斯坦是他那个时代中最接进完美的小提琴演奏家。”米尔斯坦是一位不向被商业化屈服的音乐家,他深居简出,对成为名人的欲望感到厌恶。

另一个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的事实是,米尔斯坦的职业艺术生涯长达72年。从他于1915初次登场同作曲家合作演奏格拉祖诺夫的协奏曲,1987年最后一次音乐会同纽约爱乐(指挥Erich Leinsdorf)合作贝多芬协奏曲。之后米尔斯坦因手臂受伤而结束职业生涯。若非如此,他的演艺生活会更长。

米尔斯坦的琴声十分独特,其贵族化的质感使听众充满敬畏,这种音质被描述如银铃一般,但由于50年代的录音技术所限,这种声音被表现得过于尖锐刺耳,对于听众来说太具穿透力。基于这个原因,听众对米尔斯坦的演奏颇有微词,并有些人排斥他,其对音准的表现技巧和准确性被称为海菲兹后第二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牺牲了一点点声音的表现来抒发其情感。他对于琴弓的驾驭也对此有帮助,被称为“弓之王子”也不足为奇。米尔斯坦对于揉弦表演不属于20世纪,只有上个世纪小提琴家约阿希姆那一代才有这种技法。通常米尔斯坦演奏时不使用过多的揉弦,他的方式是在高潮时用极高的频率扩展弦的震动,而平时的演奏则多使用滑奏。一般的小提琴手用琴来表现多愁善感,但米尔斯坦则用琴来显示崇高的思想,所以他也被称为“小提琴的贵族”。这种区别语言无法表达,只有听他的演奏才能感受到。

米尔斯坦在1945年得到一把由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小提琴Goldman。此琴伴其一生的时光。他把此琴重命名为Maria Teresa,其中"Maria"指他的女儿,而Teresa指他的妻子。

1992年12月21日,米尔斯坦在伦敦逝世。(本文为编写)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12-18 18:04: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12-18 18:07: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12-18 18:09:18 | 只看该作者
He could well have been the most nearly perfect violinist of his time。
                                                  ----The NY Times

手持Stradivarius1716年名琴ex-Goldman——后来被他命名为“玛丽亚·特蕾莎”。他不是以神童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也没有如明星般眩目的光芒。But there is he,如同他所钟爱的巴赫一样,他只是在那里,不动声色的,然后不朽。如果用J·S·Bach和G·F·Handel来形容Nathan Milstein和Jascha Heifetz的话我想是再恰当不过了。《Scottish Fantasy》,《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还有《Tzigane》是属于Heifetz的,而Paganini,Bach小无,《Introduction and Tarantella》则是属于Nathan Milstein的。从容不迫的演奏,恰到好处的滑音,慑人心魂的柔音,高贵纯净、晶莹剔透的音色,如果说Heifetz是为他手中的1743Guarneri而生的,那么Stradivarius1716年的ex-Goldman则是静静的等待着与Milstein的约定。然后,就有了“the Sound of Milstein”。

说实话,在The Art of Nathan Milstein之前,我没有听到过完整在G弦上演奏的Air on the G-String。Nigel Kennedy的演绎虽然很美丽,但却说不上**。而Milstein的每一个滑音的速度,长度,出现的位置都恰到好处,没有不好的情感,没有不好的渲染技巧,这才是真正我所寻找的Air on The G-String。都知道小提琴是帕格尼尼的乐器,是茨冈人的乐器,然而,“小提琴是不折不扣的巴赫乐器”,没有听Milstein,你是不能体会到这一点的。说到《Introduction and Tarantella》,可以说我是为了这首曲子去找这套碟的,唯美而眩目,如同传说中美丽的Tarantella一样。相比较而言,Perlman的或许就略显沉重了,毕竟,Tarantella应该是如同蜻蜓点水般轻巧和清晰的。

讲到这里,忽然想讲一讲Milstein的滑音。其实说起来应该和Heifetz还有Perlman的滑音做一下对比。Heifetz的滑音是快速而强烈的,而Perlman的滑音则是粘稠而浓烈的,说到Milstein的滑音,就更为清秀唯美。Perlman相对速度较慢,更强调前一个音的结尾;Heifetz则在滑音上也充分发挥了Guarneri的穿透力,用了相对较快的滑行速度,但却让滑音成为连接两个音之间的第三个音,滑行过程的力度速度都相对平均,响度也和主旋律相当,即使是在巴哈的无伴奏中也是如此;而Milstein则是用了较为隐蔽快速的滑音,主要在后一个音的开头带一下,相对主旋律的音符较弱,但很清晰,和揉弦配合起来营造清秀而美丽的音色,不常用,但却恰到好处,相对来说更为淡雅。于是就有了Milstein所钟爱的那种水晶般纯净的音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米尔斯坦之声了。这也大概也是钟爱Stradivarius的人和钟爱Guarneri的人的不同吧。(摘自互联网 )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12-18 18:2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12-18 20:53: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12-18 20:5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12-18 21:1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12-18 21:20 编辑

米尔斯坦的唱片录音(作者:蝉雏)(本文有争议,大家请客观看待,欢迎讨论)

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 1904—1992)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在笔者的心目中,他和格鲁米欧、小梅纽因(30年代)同为二十世纪的小提琴缪斯,对他的喜好程度甚至超过了海菲茨、奥依斯特拉赫。关于米尔斯坦的生平,大家可以参见王玉桓编著的《弓弦上的辉煌》,其中有详尽的介绍。在此笔者仅就本人所收藏的30张米尔斯坦的CD做以简介,以供各位版友日后选购时参考。

以米尔斯坦的唱片录音为参考,笔者将他的演奏生涯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以下就以这三个时期为单位,分别介绍他的唱片录音:

1.翩翩少年(1950年之前)

米尔斯坦开始录音的时间比较晚,笔者手中他最早的录音是录于1933年,也就是他29岁的时候。直到1950年他46岁时他的演奏风格没有明显的变化,“翩翩少年”指的不是他的年纪,而是他音乐中朝气蓬勃、横竖不论一往无前的少年精神。他这一时期没有太著名的录音,可能是因为他在这些录音中的演奏太追求音乐的动力和结构,蔑视细节的雕琢,虽然技术无懈可击,但没有哗众取宠的噱头可以刺激人的感官,这也是他和海菲茨和小梅纽因最大的区别。不过笔者是非常推崇他这一时期的演奏的,原因就是喜欢这种利索而干净的冲劲儿和直率真诚的音乐表现。他这一时期的CD唱片有:(括号内为录音年代)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12-18 21:15:48 | 只看该作者
DOREMI DHR-7706 曲目包括布鲁赫第一协奏曲(1944)、博拉姆斯的第二奏鸣曲(1943)、帕格尼尼随想曲第5、17首(1933)和一些小品,其中绝大部分为电台现场录音。

其中以帕格尼尼的随想曲和马斯内的《沉思曲》(1944)最为精彩,前者显示出米尔斯坦所向披靡的技术能力,后者展现出他直率真诚的音乐魅力;SONY SMK 64459 门德尔松协奏曲(1945),(同一CD上还有西盖蒂演奏的贝多芬协奏曲,同为布鲁诺.瓦尔特指挥纽约爱乐。)这是笔者听过的最痛快的门德尔松,没有半点经常被涂抹在这首作品上的脂粉气,但又不失甜美柔和的抒情,一派少年情圣的青春魅力;MEMORIES GM3011/12 老柴协奏曲(1940)、拉罗《西班牙交响曲》(1942)、布鲁赫第一协奏曲(1942)。(这套CD中还有Neveu的西贝和海菲茨的格拉祖诺夫。)这些是米尔斯坦最早的录音室录音之一,其中以老柴协奏曲最能体现他的演奏风格:作品中的阴柔之气被米尔斯坦的阳刚之美掩盖的无踪无影,这版老柴和埃尔曼那版腻上加腻演绎成为诠释这首协奏曲的两个极端;The 1946 Library of Congress Recital BRIDGE公司出品(由于是D版,无法提供CD编号,不好意思)这是1946年10月7日在The Coolidge Auditorium的一场独奏会实况。

曲目有:Tonaso Vitali的恰空、巴赫第一组曲BWV.1001、米尔斯坦创作的“Paganiniana”变奏曲、门德尔松协奏曲(钢琴伴奏)、肖邦升C小调夜曲、维尼亚夫斯基Scherzo-taratelle。演奏的精彩自不必再说,用钢琴伴奏的门德尔松协奏曲在正式出版的CD中极为罕见,这也是此CD的另类价值所在:对于从事钢琴伴奏专业的人是极为珍贵的资料;MUSIC&ARTS CD972 这是一套米尔斯坦1942—1969的现场和广播录音合辑。其中录于50年之前的只有戈德马克协奏曲(1942)。但此合辑最后为填充时间所收录的两段米尔斯坦最早的录音室录音却是十分珍贵的:巴赫第四组曲BWV.1004(1935)、第一组曲BWV1001中的第一段Adagio(1936)。和他后来录制的两次全集相比,他此时的演奏虽然略显粗糙,但音乐中的热情和真挚却难能可贵,充分体现出巴赫音乐的本质。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12-18 21:16:36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小提琴超级大师辈出的时期,依萨伊、埃内斯库、奥尔等属于19世纪演奏风格的老一辈大师的光环未退;克莱斯勒、埃尔曼、胡伯曼、西盖蒂、蒂博、库仑肯普夫等等崛起于二十世纪初的大师正是鼎盛时期;梅纽因、海菲茨、福兰西斯卡蒂等新锐风头正劲势不可挡。相比之下当时的米尔斯坦只能算是一位比较著名的演奏家,其实力远大于他的名气,这既有竞争对手过多的原因,也是因为其自身演奏风格不善张扬、朴素简捷,和当时盛行夸张浪漫的审美氛围格格不入。

2.君子之风(1950—1970)

这一时期是米尔斯坦的鼎盛时期,不仅在技术上比起同时期的海菲茨还要完美,在音乐的表达上也日趋成熟,形成了高贵、典雅、直率、真诚的个人演奏风格。他在诠释作品时在忠实于乐谱的同时也充分张显自身对音乐的理解,非常善于升华作品的品位和内涵,诸如马斯内的《沉思》、克莱斯勒的《前奏与快板》、肖邦的《夜曲》等等比较“恶俗”的小品在米尔斯坦的手下豁然变成了挺拔深刻的雅乐,从丫环变为淑女,弄臣变为君子。听米尔斯坦这一时期的演奏有时会令人觉得有点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但确是以实力修养服人,从没有内容空洞或矫揉造作的演奏。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12-18 21:19:31 | 只看该作者
米尔斯坦这一时期录音大部分是由EMI发行,可以说张张都是精品不容错过:EMI 0 7777 64830-2 这一套六张的合辑收录了米尔斯坦1955-1966期间最重要的录音室录音。其中包括格拉祖诺夫(1957)、普罗第二(1965)、圣桑第三(1963)、老柴(1959)、布拉姆斯(1960)、贝多芬(1961)、德沃夏克(1957)等协奏曲;维瓦尔蒂第二(1959)、亨德尔第四(1955)、莫扎特K.296、304(1958)、贝多芬第五“春天”(1958)、普罗第二(1955)等奏鸣曲以及许多小品。可以说曲曲精彩,没有任何令人失望的演奏。

其中尤以贝多芬协奏曲演奏的最为杰出,是笔者最喜欢的版本。其实这是一首很容易令听众走神的作品:结构庞大,配器并不辉煌,也没有妩媚的旋律。就连这首协奏曲的一些最优秀的录音版本也很难令人从头至尾全神贯注,不是过于追求深刻忽视了歌唱性(如西盖蒂1932年版),就是过于滥情失去了庄重的结构感(如奥依斯特拉赫1953年版),还有就是什么都挺好就是技术跟不上(如库仑肯普夫、克莱斯勒版)。

而米尔斯坦的这版在庄严之中不失温情,一脸矜持的掏心掏肺,在技术上游刃有余,速度、音准无懈可击,音色辉煌富于变化,令人从头至尾“耳不转向”,一气“听”成;EMI CDM 66550 贝多芬协奏曲(1955)、布拉姆斯协奏曲(1953)。这两个较早期的版本和六张套中的版本没有太大的不同,相比之下火气更重一些,速度更快一些;EMI CDM 66552 拉罗《西班牙交响曲》(1954)。(同一张CD上还有比才、德·法拉、古诺的交响作品。)和1942年的版本相比,略显沉稳、华丽了一点。不过在这个确实需要“骚”一点的作品里,米尔斯坦显得太“君子”了一些;EMI CDM 66871 24首小品(1956—57),其中有9首和六张套里的重了,好在是中价版,为了另外那15首的精彩演奏也算值了;EMI CDM 66874 贝多芬奏鸣曲第九“克罗采”(1957)、第八OP.30 no.3 (1958)、第五“春天”(1958)。其中“春天”和六张套中的是一样的,不过仅就一首“克罗采”就很值当了,无论技巧还是音乐都是笔者听过的当中最完美的,那音乐就像你中学时那个最能理解你的班主任,一想起来就觉得亲切;TOSHIBA EMI TOCE-3308 布鲁赫第一协奏曲(1959)、圣桑第三协奏曲、肖松《诗曲》(1964)。其中圣桑和六张套里的是一样的。《诗曲》和布鲁赫都不是最能体现米尔斯坦个性的作品;TOSHIBA EMI TOCE-3498 贝多芬浪漫曲第二OP.50、莫扎特《柔板》K.261《回旋曲》OP.373、亨德尔《Larghetto》、德彪西奏鸣曲(全部录于1960年)(此CD上另有三首作品和六张套中的重了)。

其中德彪西的奏鸣曲演奏的极为出色:王玉桓先生曾说米尔斯坦在音色的变化上不如海菲茨,但用这个版本和海菲茨同一作品的版本比较,在音色的变化和控制上米尔斯坦显然更胜一筹。但在演奏协奏曲的时候,米尔斯坦确实没有太丰富的音色变化处理,这也许是他的个性使然,是不想而不是不能;EMI ZDMB 64793 2 3 巴赫六首无伴奏组曲(1954—56)。米尔斯坦先后两次录制巴赫无伴奏组曲全集,可以说都令笔者有点失望:EMI这版音乐端庄朴素,问题出在音色上。米尔斯坦的揉弦幅度不大,音质比较刚直。在演奏协奏曲和奏鸣曲时由于有乐队和钢琴的衬托,他的这种音质显得雄性而结实,但在演奏无伴奏作品特别又是在录音室话筒拾音很近的情况下,他的这种音质就显得过于直愣甚至是刺耳了;DG那版音乐自然超脱,音质也得到很好的改善,但音乐处理有时过于自由,失去了稳定的建筑感。

应该说至少在格鲁米欧的PHILIPS版和谢林的DG版面前,米尔斯坦这两版巴赫的缺点过于明显了;RCA 60461-2-RG 博拉姆斯第三奏鸣曲(1950),霍鲁维茨演奏钢琴。(此CD上还有霍鲁维茨演奏的斯卡拉蒂、海顿、贝多芬、舒曼的钢琴作品)。米尔斯坦和霍鲁维茨的组合本身就是个奇迹,他们俩合作的勃拉姆斯充满了热情和灵感,是一次精彩又极具历史意义的录音。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5-1-10 00:06, Processed in 0.033431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