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3095

查看

11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167

25#
发表于 2011-1-21 15:59:47 | 只看该作者
实在不敢赞同。
ATC 50的频响是我从ATC给我的资料中照抄的,是80Hz—12KHz,+-2db,
SCM20的低频延 ...
167 发表于 2011-1-21 15:50

这是ATC官方网站对SCM20的概述。文中也提到了中低频如何,如果SCM20没有这个能力,它是不敢这么登出来的,而且没几个厂家敢这样描述其厂品。红字部分是特意加上的,这两段话清楚的解释了ATC为什么高音会暗和为什么大功率放大器推不好它原因
SCM20SL
AN OVERVIEW
The hybrid design incorporates a 150mm bass cone on to which is grafted a 75mm soft dome.

The magnet assembly utilises ATC's unique "SL" technology which greatly reduces distortion in moving coil drive units by a very significant 12-15dB (3rd harmonic). To minimise Time Domain Distortion both dome and cone are made from acoustically "dead" polyester wave material doped with ATC's own formulation.

Not only does the SCM20 reproduce bass with remarkable articulation and authority, it also has outstanding mid-band clarity, incredible dynamic range, and awesome power handling.

The active version is powered by the ATC "Grounded Source" Biamplifier. The bass/mid is driven with 250 watts, while the tweeter has 50 watts of class "A" power.

Both amplifiers feature momentary gain reduction circuitry which both protects drive units and prevents unpleasant sounds from overdrive.

Accompanied by either ATC SCA2 or CA2 preamp the SCM20AT will out perform any other combination in its price range any many costing far more.

An all time classic still available and in any veneer to special order.

Specifications
Drivers :
HF 25mm, Mid 75mm, LF 150mm
Frequency Response -6dB :
60Hz - 20kHz
Matched Response
±0.5dB
Dispersion :
±80° Coherent Horizontal
±10° Coherent Vertical
Max SPL :
108dB
Crossover Frequency :
2.8kHz
Input Connector :
Bi-wire posts
Recommended Amplifier Power (see ATC SIA2-150) :
50-300 Watts
Cabinet Dimensions(HxWxD):
440x239x333mm
Weight :
22.7kg



使用道具 TOP

167

26#
发表于 2011-1-21 15:50:15 | 只看该作者
象ATC的小口径喇叭,是可以做到"小信号下阴影感的低频"。
前面说的SCM20频响80Hz—12KHz是不对的,应该是6 ...
牛仔 发表于 2011-1-21 13:20



实在不敢赞同。
ATC 50的频响是我从ATC给我的资料中照抄的,是80Hz—12KHz,+-2db,
SCM20的低频延伸还不如50,哪里来的阴影感啊。
比SCM7高一档的,同为5英寸的SCM10的频响是100-12kHz,+-2db,
听钢琴绝对一流?
保留个人意见吧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1-1-21 13:19:25 | 只看该作者
中低频这个讲法在西方的确没有,在中文里是有的,可能最早系统论述这个概念的是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现摘 ...
scfan 发表于 2011-1-21 13:13


这组定义好.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1-1-21 13:20:30 | 只看该作者
象ATC的小口径喇叭,是可以做到"小信号下阴影感的低频"。
前面说的SCM20频响80Hz—12KHz是不对的,应该是60Hz—20KHz -6db
老款的SCM7的5寸单元的低频都可达到60Hz,用ATC听钢琴是绝对一流的。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1-1-21 13:4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牛仔 的帖子
60hz-6db低频差不多从80hz就开始滚降;两组规格也差不多~~~~

使用道具 TOP

xhj

30#
发表于 2011-1-21 14:07:04 | 只看该作者
以前那些小喇叭也不太愿意听阿姐鼓,直到最近才感觉好听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1-1-21 13:1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11-1-21 13:18 编辑
认同主编的感受,但不认同对频率的文字表述。
常识上,没有所谓的中低频,对小信号下有阴影感的那种低频似 ...
LEE 发表于 2011-1-21 09:41

中低频这个讲法在西方的确没有,在中文里是有的,可能最早系统论述这个概念的是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现摘抄部分。167兄讲得没错,中低频80Hz-160Hz这个频段特别容易在小房间内产生驻波。

音響第三要:高、中、低各頻段量感的分佈與控制力
這個項目很容易瞭解,但也很容易產生文字傳達上的誤解。怎麼說呢?大家都會說:這對喇叭的高音太強、低音太少。這就是高、中、低頻段的量感分佈。問題出於如果把從20Hz到20KHz的頻寬祇以三段來分的話,那必然會產生「不夠精確」的混淆。到底您的低音是指那裡呢?多低呢?為了讓形容的文字更精確,有必要把20Hz-20kHz的頻寬加以細分。照美國TAS與Stereophile的分法很簡單,他們把高、中、低每段再細分三小段,也就是變成「較低的中頻、中頻、較高的中頻」分法。這種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當規律化。不過用在中國人身上就產生了一些翻譯上的小問題,如「較低的中頻」我們稱作「中低頻」還是「低中頻」?那麼較高的低頻呢?「高低頻」嗎?對於中國人而言,老外這種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參考樂器的頻寬,以及管弦樂團對聲音的稱呼,將20Hz-20KHz的頻率分為極低頻、低頻、中低頻、中頻、中高頻、高頻、極高頻等七段。這七段的名詞符合一般中國人的習慣稱呼,而且易記,不會混淆。

極低頻
從20Hz-40Hz這個八度我稱為極低頻。這個頻段內的樂器很少,大概祇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號、管風琴、鋼琴等樂器能夠達到那麼低的音域。由於這段極低頻並不是樂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們也很少將音符寫得那麼低。除非是流行音樂以電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則極低頻對於音響迷而言實在用處不大。有些人誤認一件事情,說雖然樂器的基音沒有那麼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樂器的基音就是該音最低的音,音祇會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會有往下的音。這就像您將一根弦繃緊,弦的全長振動頻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長的振動就是泛音。基音與泛音的相加就是樂器的音色。換句話說,小提琴與長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低頻
從40Hz-80Hz這段稱為低頻。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縮號、低音單簧管、土巴號、法國號等。這個頻段就是構成渾厚低頻基礎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會將這個頻段誤以為是極低頻,因為它聽起來實在已經很低了。如果這個頻段的量感太少,豐潤澎湃的感覺一定沒有;而且會導致中高頻、高頻的突出,使得聲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聽。

中低頻
從80Hz-160Hz之間,我稱為中低頻。這個頻段是台灣音響迷最頭痛的一段,因為它是造成耳朵轟轟然的元兇。為什麼這個頻段特別容易有峰值呢?這與小房間的尺吋有關。大部份的人為了去除這段惱人的峰值,費盡心力吸收這個頻段。可惜,當您耳朵聽起來不致轟轟然時,下邊的低頻與上邊的中頻恐怕都已隨著中低頻的吸收而呈凹陷狀態,而使得聲音變瘦,缺乏豐潤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祇因峰值消失而認為這種情形是對的。這就是許多人家裡聲音不夠豐潤的原因之一。這個頻段中的樂器包括了剛才低頻段中所提及的樂器。對了,定音鼓與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中頻
從160Hz-1280Hz橫跨三個八度(320Hz、640Hz、1280Hz)的頻率我稱為中頻。這個頻段幾乎把所有樂器、人聲都包含進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頻段。讀者們對樂器音域的最大誤解也發生在此處。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這個頻段,但一般人卻誤以為它很高;不要以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頻的上限而已。
從上面的描述中,您一定也瞭解這段中頻在音響上是多麼重要了。祇要這段頻率凹陷,聲音的表現馬上變瘦了。有時,這種瘦很容易被解釋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響迷都處於中頻凹陷的情況而不自知。這個頻段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從二音路喇叭的分頻點來分析。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頻點大多在 2500Hz或3000Hz左右,也就是說,2500Hz以上由高音單体負責,2500Hz以下由中低音單体負責。這2500Hz約莫是1280Hz的二倍,也就是說,為了怕中低音單体在中頻極限處生太大的分頻點失真,設計師們統統把分頻點提高到中頻上限的二倍處,如此一來,最完美的中頻就可以由中低音單體發出。
如果這種說法無誤,高音單體做什麼用呢?如果您曾將耳朵貼近高音單體,您就聽到一片「嘶嘶」的聲,那就是大部份泛音所在。如果沒有高音單體發出嘶嘶的音,單用一個中低音單體來唱音樂,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當然,如果是三音路設計的喇叭,這段中頻絕大部份會被包含在中音單體中。

中高頻
從1280Hz-2560Hz稱為中高頻。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小提琴約有四分之一的較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長笛、單簧管、雙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較低音域、鈸、三角鐵等。請注意,小喇叭並不在此頻段域中。其實中高頻很容易辨認,例如弦樂群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頻。這個頻段很多人都會誤以為是高頻,因此請您特別留意。

高頻
從 2560Hz-5120Hz這段頻域,我稱之為高頻。這段頻域對於樂器演奏而言,已經是很少有機會涉入了。因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鋼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餘樂器大多不會出現在這個頻段中。從喇叭的分頻點中,我們可以發現到這段頻域全部都出現在高音單體中。如我前面所言,當您將耳朵靠近高音單體時,您所聽到的不是樂器的聲音,而是一片嘶嘶聲。從高音單體的表現中,可以再度證明高音單體幾乎很少發出樂器或人聲的基音,它祇是發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

極高頻
從5120Hz-20000Hz這麼寬的頻段,我稱之為極高頻。各位可以從高頻就已經很少有樂器出現的事實中,瞭解到極高頻所容納的盡是樂器與人聲的泛音。一般樂器的泛音大多是愈高處能量愈小,換句話說,高音單體要製造得很敏銳,能夠清楚的再生非常細微的音。從這裡,發生了一件困擾喇叭單體製造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兩全其美?什麼是「兩全」?您有沒有想過,假若一個高音單體為了清楚再生所有細微的泛音,不顧一切的設計成很小的電流就能推動振膜,那麼同樣由這個高音單體所負責的大能量高頻與中頻極可能就會時常處於失真的狀態,因為這二個頻段的能量要比極高頻大太多了。這也是目前市面上許多喇叭極高頻很清楚,卻容易流於刺耳的原因之一。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1-1-21 12:38:49 | 只看该作者
双6寸半的座地箱子是指C2吧,马马虎虎在中等环境里应该还行。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1-1-22 10:48:40 | 只看该作者
40HZ属于极低频,负责声音的重度。这个频段的多寡决定了声音的沉重感,贝斯、管风琴等属于此频段。

40HZ-150HZ属于低音,负责声音的宽度。也可以说低音的软度。吉他、鼓等属于此频段。

150HZ-500HZ属于中低音,负责声音的力度。也可以说是低音的硬度。人声的基频属于此频段。

500HZ-2000HZ属于中音,负责声音的亮度。它包括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成分。

2000HZ-5000HZ属于中高音,负责声音的透明度、为人类听音最敏感的部分。如拉弦乐弓与弦的摩擦声、弹拨乐手指触弦的声音。不足时声音穿透力下降。

5000HZ-10000HZ属于高音,负责声音的脆的,影响声音的距离感、亲切感和色彩感。过强会使木管乐如短笛、长笛和小提琴的声音突出。语音齿音严重。不足时声音欠华丽。

10000HZ以上属于极高音,负责声音的纤细度和解析力。合适时三角铁和立镲的声音剔透率真、金光四溅,沙锤的节奏清晰可辨。过强时金属感明显。不足时影响声音的细节发挥,多个不同声音之间掩蔽的情况严重,声音有搅成一锅粥的感觉。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1-1-22 12:45:17 | 只看该作者
中低频这个讲法在西方的确没有,在中文里是有的,可能最早系统论述这个概念的是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现摘 ...
scfan 发表于 2011-1-21 13:13

极好!容易理解。谢谢!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1-1-22 12:47:2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SCM10的资料,我翻拍的
167 发表于 2011-1-21 15:51

167兄,音箱图书馆。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1-1-22 13:10:15 | 只看该作者
167兄,小弟把你一楼的经历转帖到HIFI168那边,请你不要见怪。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9:05, Processed in 0.041818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