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21835

查看

17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Jwang

109#
发表于 2013-7-26 04:40:28 | 只看该作者
在理想的房间里,墙壁反射率100%,空气完全不吸收能量,驻波形成的概率确实是零。因为驻波只能在几个频率点上发生,而这些点上的能量是零。


这里又有问题了。墙壁反射率100%,空气完全不吸收能量也会形成驻波。我在讲的开始就是这两个假设。我上的图,如反射波型可以相反方向完美地和原始波型符合的话,你的两个前提成立。

点评

问题在于“完美符合”的概率是零。声波在驻波频率上的能量也是零。  发表于 2013-7-26 05:09

使用道具 TOP

110#
发表于 2013-7-26 05:11:27 | 只看该作者
在里或许有个误解。我是指驻波衰减比率(rate),既单位时间衰减的量。而你看起来是指衰减的绝对时间 ...
Jwang 发表于 2013-7-26 04:27


“多个驻波导致衰减得慢”,这是现象,不是原因。其他波段也会被墙壁反射多次(总不能穿墙而出),按理也会有“多个X波”。

问题的关键在于驻波一旦形成,每次反射的损耗就会变得非常小。

另外我指的既是比率,也是时间。请问衰减比率一样,为什么一个波一会儿就没了,另一个怎么也消失不掉?

使用道具 TOP

111#
发表于 2013-7-26 05:2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zinante 于 2013-7-26 05:31 编辑

呵呵,我看Jwang版是只相信文献,不大相信我们自己做的推理。要不您看看这个吧,刚找到的:

http://reference.iucr.org/dictionary/Anomalous_absorption

注意这段:

Borrmann (1950) interpreted anomalous absorption by means of the standing waves that are formed by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incident and reflected waves (Laue 1937, 1941). The nodes and antinodes of these standing waves have the periodicity of the lattice planes. In the transmission geometry (see figure), the nodes lie on the lattice planes for type 1 wavefields, which undergo therefore a quite small absorption, while it is the antinodes that lie on the lattice planes for type 2, which undergo a larger absorption.

波节点(node)上吸收小,波腹点(antinode)上吸收大,跟我诌出来的理论是一样的。(不过这说的是晶体。)

使用道具 TOP

112#
发表于 2013-7-26 07:54: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7-26 07:56 编辑
是的, 是我没表达准确, 应该是听音位置的改变听到驻波的范围和程度随之改变.

当发声点的改变, 驻波的范 ...
nba 发表于 2013-7-25 12:09

这不对的。改变音箱的位置是不能改变驻波的。看看上面我用来计算的模式,音箱的位置不是一个导致驻波变化的量。很多烧友认为改变音箱的位置可改变驻波,这是种错误的理解。

使用道具 TOP

nba

113#
发表于 2013-7-26 09:0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ba 于 2013-7-26 13:14 编辑
这不对的。改变音箱的位置是不能改变驻波的。看看上面我用来计算的模式,音箱的位置不是一个导致驻波变化 ...
Jwang 发表于 2013-7-26 07:54

改变音箱的位置, 也就是发烧友所说的摆位, 这是很多发烧友的实践经验, 我自己也亲自做过这样的实验, 其结果是可以减轻或消除听音位置的驻波. 这充分说明改变反射位置能改变驻波状态.

另外, 前面的帖子有不断提到共振, 为便于与驻波区分和便于我们理解驻波,  个人给出一个解释或定义, 不一定绝对正确, 仅供参考.

共振:
声波频率与房间固有频率一致。

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解释, 百度的解释条理性差, 而且并没有说到点上.
共振[gòng zhèn]


百科名片共振(resonate)是物理学上的一个运用频率非常高的专业术语,是指一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比其他频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动的情形;这些特定频率称之为共振频率。在共振频率下,很小的周期振动便可产生很大的振动,因为系统储存了动能。当阻尼很小时,共振频率大约与系统自然频率或称固有频率相等,后者是自由振荡时的频率。自然中有许多地方有共振的现象。人类也在其技术中利用或者试图避免共振现象。一些共振的例子比如有:乐器的音响共振、太阳系一些类木行星的卫星之间的轨道共振、动物耳中基底膜的共振,电路的共振等等。




使用道具 TOP

114#
发表于 2013-7-26 09:57:11 | 只看该作者
“多个驻波导致衰减得慢”,这是现象,不是原因。其他波段也会被墙壁反射多次(总不能穿墙而出),按理也会有“多个X波”。问题的关键在于驻波一旦形成,每次反射的损耗就会变得非常小。

这里还是个概念问题。多个驻波是现象还是原因先别讲。驻波是两个你所谓的X波的总和,这当然在衰减的绝对时间上要长。


另外我指的既是比率,也是时间。请问衰减比率一样,为什么一个波一会儿就没了,另一个怎么也消失不掉?

驻波和其它的X波应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同样的物理要素。声波不会自动衰减。一个波的衰减必须和波运动的空间联系起来讲。否则没意义。下面来看几种假设。

各个频率的波的能量都是等同的情况下,我有如下。

1.假定一房间内吸音的物体对整个频率范围是不一样。有的材料吸高音多,有的吸低音多。一般来说吸音材料都对高中音有效,对低频不太有效。而空气这个吸音体对所有频率等效。这时某些频率的波因吸音材料有效系数高,对这个频率的波吸的多,故导到这些波衰减的快。相反,对另些频率的波衰减的慢。

2.假定在一个墙的反射率为100%的房间中,驻波和X波的衰减率就只是空气这个吸音体的函数。空气吸音对不同的频率的作用是不同的。在2kHz以上,空气吸音变的更重要。2kHz以上声波的衰减快,被吸的多。而2kHz以下会衰减的慢,被吸的少。

各个频率的波的能量都是不等同的情况下,而假定房内吸音和空气吸音对所有频率都等效的。那么毫无疑问能量大的衰减的慢。这时衰减的比率相同,而绝对时间不同。驻波和X波就是这样。也是我上面说的。

尽管这样,我建议进一了解声学中的Reverberation, Decay理论,多思考。我在这里只提供了线索,我不愿在这里扯了太远。

我要强调的是:声波不会自动衰减。

使用道具 TOP

115#
发表于 2013-7-26 10:0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7-26 10:13 编辑
改变音箱的位置, 也就是发烧友所说的摆位, 这是很多发烧友的实践经验, 我自己也亲自做过这样的实验, 其结果是可以减轻或消除听音位置的驻波. 这充分说明改变反射位置能改变驻波状态.

你改变的音箱的直接声和间接声。假定这直接声和间接声和驻波是同一频率的话,你更认为是改变驻波了。驻波形成的两个要素是非常明确的。一,房间尺寸;二,声波的波长。要改变,必须改变这两个要素。

点评

同意,摆位更多的是改变干涉,另外,多数情况下音箱的大小对于一个房间已经不能忽略不计,所以它的位置也会改变驻波  发表于 2013-7-27 05:59
我认为摆位不是改变驻波,而是运用了声波干涉原理。  发表于 2013-7-26 19:28

使用道具 TOP

116#
发表于 2013-7-26 10:21:3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看Jwang版是只相信文献,不大相信我们自己做的推理。要不您看看这个吧,刚找到的:



注意这段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7-26 05:29

我在前面和LOBO兄讲到。我们要讲物理中声学的驻波,而不是其他。这是因为物理一词包含了更多的概念,在其它物理的分支学中,对某种物理现象或许也称为驻波,但和我们无关。这也是我不愿讲百度驻波条文是错的,就是因为这条文不是在讲声学中的驻波。

实际上我前面提供的声学网站足以说明声学中的驻波了。

使用道具 TOP

117#
发表于 2013-7-26 10:31:15 | 只看该作者
说了半天!或许有朋友还是不明白.

老实说真正要玩出点成绩没3/5年不行!每个人不是从摸爬滚打中过来的吗!

说点实际的吧!大侠们是如何处理驻波的.

使用道具 TOP

118#
发表于 2013-7-26 11:53:28 | 只看该作者
在没有办法改变固有空间情况下,摆位自然是首选--避也

点评

如果真是驻波,靠摆位能解决吗? 避得了300 hz 的,避得开200Hz 的吗? 摆位对音场的影响最大,至于驻波,甚小.  发表于 2013-7-28 13:00
驻波是由房间的大小、反射与吸收的特性决定的,可以说是这个空间固有的现象。摆位是利用了声波的相互干涉作用,减低了驻波在听感上的影响。  发表于 2013-7-26 19:34
nba
文字虽然简短, 但却说出了重要的道理, 而这道理我相信也是自文的实践心得.  发表于 2013-7-26 12:22

使用道具 TOP

119#
发表于 2013-7-26 21:14:12 | 只看该作者
rock  发表于 12 小时前
"驻波频率上的隆起" 是指驻波的振幅吗? 这是源波和反射波的叠加造成的.
--------------------------
这是最简单的解释,但是我非常怀疑。振幅叠加的影响是有限的。而且如果听音者站在驻波的节点上,振幅不是叠加,而是相互抵消。

想一个极端的例子:乐器。管乐器都是靠空气中的驻波发声的。(弦乐器也是靠驻波,只不过那是弦而不是空气的振动,是横波而不是纵波。)吹一口气,这个空气压强的信号是一个“包”,把它分解开,频率曲线是很平的。如果把这口气吹到长笛里面,空气振动的能量却全都集中到一个频率上,发出乐音。这不是简单的叠加而已。

点评

振幅叠加的影响为什么是有限的了,我觉得实际上对音响影响颇大? 另外,实际上 振幅的抵消只会在两列波频率相同,但相位相反的情况下才发生.  发表于 2013-7-27 08:30

使用道具 TOP

120#
发表于 2013-7-26 21:18:11 | 只看该作者
这不对的。改变音箱的位置是不能改变驻波的。看看上面我用来计算的模式,音箱的位置不是一个导致驻波变化 ...
Jwang 发表于 2013-7-26 07:54


音箱摆在波节还是波腹上,当然会影响驻波的大小了。这就像一跟吉他弦,在中间拨声音大,靠近两头拨声音小。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8 23:14, Processed in 0.040328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