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5455

查看

12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1kevin

13#
发表于 2014-8-6 23:12:16 | 只看该作者
我从不认识tunedem,但是我大约10年前调整系统、摆位、搭配线材就是用能否打拍子为方向的(甚至是最后验收的一关),这是十分有效的办法,我还以为是自己发现的邪门绝招秘技!原来这是有定性在外,看来要研究一下tunedem!个人认为,打拍子看似简单但是如果一套音响系统(包含房间因素)的相位不准,何来各个频率的声音速度一致和准确,音乐总体速度不准肯定打不了拍子,也总会听多了会沉闷,我通常认为这就是流畅性不足!现实中碰到很多的系统:三频都不缺且平衡、局部音色也很毒人,但是主人就是觉得不知什么问题,其实这些系统就是速度和流畅性(活生感)有缺陷,其直接表现就是音乐打不了拍子!

点评

的确如此,百线老师几年前来我家指导,就指出声音直白,无起伏感。令镁声学到很多东西。  发表于 2014-8-7 02:08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4-8-6 23:2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32168 于 2014-8-7 01:52 编辑
很有启迪,多谢!
如果说音响改变了调子,我觉得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泛音容易随着调整而改变,但基频是不会 ...
镁声绕梁 发表于 2014-8-6 21:12

没错,”流畅性”更易理解,不过我认为所谓的自然、宽松、流畅等用词是泛指,可理解为综合性的表现,并不是独立的指标,用作调声的单项指标并不科学,至于”调子”等概念反而容易令发烧友产生迷惑。

点评

是的,流畅包括了多种含义。  发表于 2014-8-7 02:03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4-8-7 01:33: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回复,对于第一次写贴,无论任何回复我都感受到大家莫大的支持!谢谢!
我写这个贴,并不是要解释所有关于Tunedem办法的疑问。我是想把这颗珍珠从大海里面捞上来,不至于让它成为沧海遗珠。
Tunedem办法不是今天才发明的,我想10年前就有了,如果你愿意用一下翻墙软件,google一下,深入到国外的论坛里面看,你会发现很多你的疑问已经有人问过,而且已经有讨论结果。

反而,我觉得你真的要用自己的系统试一试,如果你觉得你现在的系统的声音不是很好跟随的话。现在的摆位是A,调整一下是B,真的像介绍那样AAB做一做,不要骗人哦,真的实际行动。我想你肯定会对tunedem所说的更明白,或者至少有一点眉目。我对Tunedem,非常有信心。

此外,很多讨论并不是围绕tunedem到底行不行的问题上,而是集中在一些特例。例如,如果你用一段纯大提琴独奏作为测试音乐,你可能会发现你可以调整到你的低音很容易跟随,但是你播放高音的音乐时,高音部分就视乎就不是很容易跟随了。或者你会发现,有时细节少的系统更容易跟随,自然缺乏刺激的系统更容易跟随等等。这些都是很有趣的情形。这些就尽管在网上找答案吧,难不到各位的。


点评

巴赫的复调也不是那么容易跟随的,呵呵  发表于 2014-8-8 11:17
和曲目也有关系的吧。巴赫的音乐容易跟随,贝多芬的就不容易了。  发表于 2014-8-7 02:06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4-8-8 19:0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kevin 于 2014-8-8 19:18 编辑

今日我又看到一些"新"东西,之所以用双引号,是因为这个东西居然是1974年提出的。就是Linn的好朋友naim对声音的调整方向和方法描述:PRaT.

PRaT = Pace Rhythm and Timing
意思是naim相信他们的系统在节奏,旋律和时序上是他们努力要呈现的东西。当这三个东西的改善意味着追求音乐是享受和共鸣,而不是用来分析的。这个和TuneDem提出的方向是一致的。(难怪linn naim很多年前几乎合并了)。尽管google "PRaT naim"吧。

给我的一个启发是,这些音响牌子之所以成了名牌,不仅工艺产品上的超群,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是有自己的“信仰”,而且是经过很多年的讨论,传承的。在设计产品时,已经把这些做到产品里面,并希望他们的产品以这些方式呈现。

我们经常提到,naim声,linn声,麦景图声,丹拿声,MBL,FM, 高文声.......;我们是根据对这个牌子的印象来描述它的声音。但是,其实这些印象早就有非常具体,文字的记载,例如naim的PRaT;Linn的Tunedem。同样,其他牌子也一样,他们相信什么是好声音,只要深入了解,是可以具体知道的。因此,如果我们不了解每个牌子背后的这些,我们购买就像赌博;使用和调整就不是这个牌子希望的方向,或者根本就没有方向。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4-8-8 21:06:3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音乐的起伏和情感韵味及耐听性、旋律的节奏和流畅感,这是调整音响系统最关键几个要素吧!经常出入器材的发烧友大半时间也就听那几张比较熟悉的软件为多,这几张常听的软件在主人长时间的调音折腾而呈现出不同风格的音色音质和节奏下,已经找到了自己最喜欢和最适宜接受的一个调子了。这些算不算“打拍子”的一种调音方式啊?

点评

应该算,大部分的烧友都是走这路,听多了,对曲调旋律熟悉了,耳朵辨别能力会提高。  发表于 2014-8-9 12:33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4-8-8 23:1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kevin 于 2014-8-8 23:38 编辑

回复 LCL123 的帖子

如果一个烧友,经过经常出入器材,常听不同的音色,最终找到喜欢和接受的调子,我想这也算是一种调音方式(假如这不是耳朵适应了系统)。只是,这种方式是高成本和不具备效率的。就像百线生兄提到的,他自己琢磨出打拍子的验证方法,表明也许你自己并不察觉,但是你已经在用Tunedem了,或多或少。但如果其他人没有百线生兄的聪明和经验,那结果很可能是在”爬梯子“。
例如你买了一套linn,然而你却不知道tunedem。那么你只是买了linn的硬件,而没有用它的精髓去使用和调整。你只能按照你的喜好去调整,根据其他烧友的经验调整,根据听现场回来调整,根据论坛(或枪文)去调整。我不肯定这些是不是最适合调整linn,但显然增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就像结了婚再谈恋爱,我只能说祝你好运。如果效果始终不合口味,你会迷茫,瓶颈。然后你会寻求一个最简单的way out,升级!要么买配件,要么买更贵的linn的设备,要么买比linn更贵的其他牌子,然后继续试错,然后继续升级。我叫这为”爬梯子“。爬梯子的结果,很可能是要么钱花完了,要么精力耗尽了,如果还没有悟出个结果,也就这样接受了。或者你会想fxxk it off,全出了,退烧!在完成整个过程后,有人会说我玩过hifi了,但真的是吗?

要避免这些,你需要知道Tunedem。或者PRaT,或者其他任何牌子写出来的它们自己的方向和调整方法。甚至tunedeming其他的牌子。这些方向和方法,其实一直都写在那里,人家都告诉我们了。只是我们很少关注,很少讨论。甚至我们不经意地在使用了,我们仍不知道那叫什么方法。所以,这些方法真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PS: 音响牌子最喜欢我们爬梯子了,他们总是设计好你的upgrade path,给你最佳的指引;却把tunedem的介绍藏在主页的角落,而升级的介绍则放在连盲人都看得见的地方。)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4-8-9 08:31:1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帖子,有逻辑有论点,学习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4-8-9 11:0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8-9 11:11 编辑

很好的调声经验,确实当你的系统调整到位时,音乐,人声的旋律和节奏会让你融入其中,情不自禁地打拍子浅吟低唱起来的,即使你并没有完全理解音乐的内涵,也听不懂人家唱的终究是哪些词句。感谢1kevin兄的分享。

点评

音乐,人声的旋律和节奏会让你融入其中,情不自禁地打拍子浅吟低唱起来的  发表于 2014-8-9 12:34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4-8-9 12:53: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玩音响新的方法和思维,持开放和实践验证态度会更理性!

点评

完全同意,谢谢。打开大脑,让新的东西进去。  发表于 2014-8-9 14:30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4-8-9 17:27: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32168 于 2014-8-9 17:40 编辑

调整前(时)与调整到位后跟随拍子是两码子事,是否可以反过来理解,前者其实是强迫音响符合调声者的拍子,否则就是这套系统没调好,这种纯粹凭自我感觉调声的方法有据可依吗?如果类似米高杰逊的重金属摇滚教父调声,在那里手舞足蹈、载歌载舞,究竞调出来的声音会是怎样?当然,摇滚亦是音乐,节奏、拍子一通百通,拍子仅仅作为调声的某一个环节尚可理解,作为调声大法值得商榷。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4-8-9 23:29:53 | 只看该作者
32168兄:个人认为,拍子是大家都可简单通用的准绳,反而什么音色法、三频平衡法、音场法是难以简单客观定性定量喔!音乐的最基本架构就是拍子,如果连拍子都不对的那些旋律应该不是准确的音乐!如果哪套系统播的拍子不对,那难道是人家的指挥错了?或者是演奏的人错了?因此,判断一套系统是否基本准确,个人意见打拍子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有道理的。当然,烧友有很多自己惯用的绝技秘笈办法,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家也不用局限拘泥于该法,32168兄是高端老烧友调声应有一套,建议透露一下调声大法让大家受益受益!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4-8-10 00:48:30 | 只看该作者
折腾的过程有:电表输出2组经空开至墙插——换器材——打接地铁锌3米共3根——电表输出一根总线到听音室电箱再输出4组——摆位——电处理等等...

点评

太厉害了。  发表于 2014-8-10 02:01
搞电的性价比好高!回报高!  发表于 2014-8-10 01:09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5 14:46, Processed in 0.039836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