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21825

查看

17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Jwang

61#
发表于 2013-7-24 19:1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OBO 于 2013-7-24 19:29 编辑

回复 Jwang 的帖子

  在不明确甚至不了解声音波形特征以及音响波形的构成等诸多情况的前提下, 轻易把物理模型中的驻波轻易引入到音响房间里来,结果不可能是正确或者准确的.
   例如我们分析汽车匀速运动的条件,只要是汽车的动力和汽车所受外力相当,汽车便可以一直保持匀速运动,说起来简单,而实质上, 全世界都找不到任何一个地方任意一辆汽车能实现汽车匀速行驶的愿想. 当然,您也可以说在瞬间汽车实现了匀速行驶,在瞬间测得汽车的外力和动力恰好抵消,您也可以把一秒钟分割成1000毫秒,从而说在1000个以毫秒为单位的时间段里面,汽车实现匀速行驶.我相信在物理实验室里面,我们可以实现极短时间段的匀速行驶.但在实质条件下,无法实现汽车匀速行驶. 如果我们修建一条物理试验级的道路,造一台物理试验级的汽车,创造物理试验级的环境,以 100 公里/小时 作为匀速行驶的目标, 以物理试验的要求实施和测试, 得到的结果也只能是 匀速 瞬间形成 瞬间 打破, 其实测的速度曲线只能是由 100公里的点 以及 无数接近 100公里的点组成,  很明显,汽车速度始终在低于 100 /等于 100/ 高于100 /之间浮动. 除非是真空和失重的环境,而且汽车动力模型也得改变(不靠摩擦力行驶),否则无法实现匀速行驶,当然,您可以说瞬间实现 100 公里匀速.

   所以,物理驻波,是极其容易理解的事情,完全不用看一堆图表,我想大家都明白.我想许多同学没有弄明白的是, 和物理模型不同的是, 音响房间的驻波会瞬间形成,但瞬间被打破.  我想在一个房间里面,有无数方向相反 振幅相同 频率相同的波,有无数波具备形成驻波的条件,但是和物理试验不同的是,驻波瞬间被打破了, 这和汽车无法实现匀速行驶是一个道理.   究竟视乎音响房间的驻波存在还是不存在, 用不用得上以及要否引入物理驻波模型作为探讨的依据,是实际驻波存在的时间所决定的. 这是本人试图从另一个方面解释实际音响房间中驻波的相对不存在性( 意为实际条件下很难形成). 若 100hz 的波形发生驻波, 至少在一个周期 10毫秒的时间内, 听感是有异常的. 坚持音响房间有大量驻波存在的同学, 除了把驻波的听感 表现理清,还要把实际驻波的时间弄楚.
   
   

点评

汽车运行和声波运行是两回事,汽车的动力来自身,声波的驱动来自固定的发声点。  发表于 2013-7-25 00:25
我们可以先撇开驻波不谈,先把声音波形和特征讨论清楚嘛...  发表于 2013-7-24 19:46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3-7-24 19:2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OBO 于 2013-7-24 20:17 编辑

   还有, 单独探讨 100 hz 也好, 20 hz 也好, 把单一频率的波形抽取出来做为驻波的依据,也不科学.因为在音响房间中,有大量各种各样的波形分布. 物理驻波模型,只能解释音响的房间中, 驻波有无的问题,不能说明驻波多少 驻波时间 驻波强度 等实际问题,更不能假设驻波有而且强烈的有的问题.

   还是要再强调, 物理驻波的条件一旦被打破, 驻波则立刻被打破.  驻波中的空气分子一旦与外界的空气或者其它介质接触, 就有能量的转移, 一旦有能量转移,驻波就要被打破.  你把铜管给扣个洞试试?   如果按照各位的逻辑,我也可以说,房间里面全部都是驻波,因为我可以把所有波形无限分割,从而每列声波都能在反方向找到符合驻波条件的声波....... 脱离客观条件, 以单一物理模型作为单一分析依据基础的方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音响的波形又是错综复杂的, 各种频率各种波形的的声波相互交错, 驻波形成很困难,这是本人的观点 ; 本人另外的补充观点是, 即使有符合物理驻波模型的声波, 其相交后能够保持驻波的时间是多少 ? 其时间长短,与声音的传播速度相比,与声波在房间传播的时间相比,与人耳灵敏度相比......等等, 符合不符合存在的逻辑? 这是发生 和存在 两个不同的逻辑  . 发生是 存在的基础, 连发生都没有发生,根本不可能存在 ; 但发生过不等于存在. 今天是大晴天,但是突然下了 10秒钟的太阳雨云彩雨,那么您说今天是下雨天呢还是晴天? 您要非得说今天下雨了是雨天那就无法言论了. 另外,不光雨下了多长, 是大雨小雨, 是雷雨还是阵雨, 都需要做不同的分析.  所以,发生和存在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又有同学讲, 越是复杂的波形, 包含的正弦波越多, 越容易形成驻波. 这是什么逻辑? 是 汉语 英语 还是 阿拉伯语逻辑?  多就一定要发生吗? 这好像有同学说一个男的跟一个女的单独呆在一个屋子里一定要发生点什么,然后可以 说一堆男人和一堆女人在一个屋子里就更要发生点什么( 反正本人是觉得男人多了女人多了在一起反而不会发生什么) . 这个波形越复杂越容易驻波的逻辑本人无法接受, 谁能说服我?  

点评

驻波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发声点持续时间和强度有关。  发表于 2013-7-25 00:28
驻波如何形成尚且糊里糊涂的, 还怎么去讨论驻波强度呢....讨论单一频率( 频点)的好处是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是由易到难的过程...建议还是把简单的单一波形讨论清楚再说.  发表于 2013-7-24 19:45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3-7-24 19:32:3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各方都有一些概念没表述清楚。(当然我自己也不清楚。)弄明白驻波到底如何影响听感,还是很重要的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7-23 23:18

不是驻波导致能量不均匀,而足特殊的房间尺寸导致了驻波,从而能量分布不均匀。

不是驻波频率衰減的慢而是形成驻波的两个波是不断地反射来反射去,故驻波有时间上的延迟。

点评

又和物理模型混淆了. 到哪里去找两个波总是不断反射来反射去?  发表于 2013-7-24 20:19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3-7-24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Rozinante 的一些思路不错.

看到Rozinante 提到以上的问题就想到J版说到的300HZ容易产生驻波, 另外也想 ...
nba 发表于 2013-7-24 14:16


这个300Hz应该是和房间大小相关的。只考虑一维的情况:假如房子长5米,其基频大概就是30多Hz,300Hz已经是基频的近10倍。比这个再高的倍频就很难形成驻波了。实际情况要复杂一些,因为房间是三维的,有多种驻波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特定频率,也就是形成驻波的峰值频率。并不是说300Hz以下都会形成驻波。

音乐厅体积大,这个临界频率还要低得多。所以音乐厅即使设计得很差,最多是地板嗡嗡响,基本不会有驻波的问题。

点评

nba
是我打错了, 应该是"300Hz以下".  发表于 2013-7-24 21:21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3-7-24 20:57:5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驻波导致能量不均匀,而足特殊的房间尺寸导致了驻波,从而能量分布不均匀。

不是驻波频率衰減的慢 ...
Jwang 发表于 2013-7-24 19:32


行波同样是“反射来反射去”。您自己说的,驻波就是两个行波的叠加。(当然这种说法没错。)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3-7-24 21:27:12 | 只看该作者
nba  发表于 2 分钟前
是我打错了, 应该是"300Hz以下".
-------------------------
我没理解错,呵呵。一个房间的驻波都集中在几个特定频率上,都在低频段。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3-7-24 22:35:07 | 只看该作者
行波同样是“反射来反射去”。您自己说的,驻波就是两个行波的叠加。(当然这种说法没错。)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7-24 20:57


实际上我前面已讲了,看看这段。

The concept of standing waves directly depends on the reflection of sound. Assume two flat, solid parallel walls separated a given distance (as in Fig. 6-3). A sound source between them radiates sound of a specific frequency. As we observed, the wavefront striking the right wall is reflected back toward the source, striking the left wall where it is again reflected back toward the right wall, and so on. One wave travels to the right, the other toward the left. The two traveling waves interact to form a standing wave. Only the standing wav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is stationary. The frequency of the radiated sound establishes this resonant condition between the wavelength of the sound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surfaces. This phenomenon is entirely dependent on the reflection of sound at the two parallel surfaces. As discussed in other chapters, standing waves require careful design scrutiny,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a room’s low-frequency response.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3-7-24 22:43: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zinante 于 2013-7-24 22:44 编辑
实际上我前面已讲了,看看这段。

The concept of standing waves directly depends on the reflecti ...
Jwang 发表于 2013-7-24 22:35

这段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它并不说明“驻波反射来反射去所以有延迟”。只要有两面平行的墙,所有频段都会反射来反射去,但是驻波只会在几个特定频率出现。

比如两面墙相距5米,基频大约是34Hz,只有34Hz的整数倍的频率才会形成驻波。50Hz的声波同样会在两面墙之间反射,却不会形成驻波,也不会有所谓“延迟”,为什么?呵呵,我看这个问题Jwang版确实是没搞清楚。

使用道具 TOP

69#
发表于 2013-7-24 22:51:21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我再强调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

物理学中声学是音响的理论基础。音响不存在单独的理论基础。

点评

这没啥好说的  发表于 2013-7-24 23:05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3-7-24 23:06:25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我再强调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

物理学中声学是音响的理论基础。音响不存在单独的理论基础。
Jwang 发表于 2013-7-24 22:51


这确实没啥好说的。LOBO兄应该先把物理原理搞清楚,再谈音响的具体问题。

点评

R兄,请问本人那点物理原理没有搞清楚, 请尽情指教.虚候!!!  发表于 2013-7-25 12:02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3-7-24 23:09:32 | 只看该作者
这段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它并不说明“驻波反射来反射去所以有延迟”。只要有两面平行的墙,所有频段都会反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7-24 22:43


我还是在重复。房的尺寸和波长导致驻波,每一对声波导致一驻波,这样就有个时间的延迟。而不是驻波频率的Decay快慢.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3-7-24 23:1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zinante 于 2013-7-24 23:39 编辑
我还是在重复。房的尺寸和波长导致驻波,每一对声波导致一驻波,这样就有个时间的延迟。而不是驻波频率 ...
Jwang 发表于 2013-7-24 23:09

这种解释不对。在我举的那个例子里,不管是34赫兹还是50赫兹的声波都会在两面墙之间反射,按照您这个解释,都会有所谓“延迟”。但是实际上,不在驻波频率上的低频(也就是那个50赫兹的低频)不会形成驻波,也不会嗡嗡响。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5 14:40, Processed in 0.051681 second(s), 2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