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4559

查看

25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马友友、巴哈、灵感.......

1#
发表于 2010-8-13 07:19:4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13 07:38 编辑

在巴哈的大提琴组曲问世之前,还没有专为大提琴独奏而写的作品……



  在从小习练巴哈的大提琴组曲之后,马友友——一个响亮的名字——成为举世瞩目没有获得过世界比赛将项的大提琴演奏大师。

  这些就是我们本次专题通过《马友友的巴哈灵感》引出的专题话题《从巴哈灵感走出的马友友》
  
   马友友所出过的专题不胜枚举,风格和曲式也各具特色,爱乐人们对于其中的许多唱片褒贬不一,各执一词,这次的专题就希望以专辑《马友友的巴哈灵感》作为引线,来畅快的欣赏一下马友友,这个各执一词的YO-YO Ma……

(本文为转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8-13 07:2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8-13 07:2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8-13 07:21:52 | 只看该作者
听马友友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有感

    对于马友友,乐友大致有两类情况存在,一类就是对他不了解,至多只知道是个华裔的大提琴家,年轻!另一类,是较资深的乐友,知道马友友是位很出色的年轻一代大提琴演奏家,但听惯了天书一而再推荐的老一辈大师的版本和风格,也相信老一辈大师的神圣光环是无可超越的,所以往往不屑给予重视!所以边听《巴赫的大无协》边敲出下面这些,以全面介绍和正确定位马友友这位杰出的大提琴演奏家。

  大提琴能和小提琴相提并论,这还得追朔到上世纪得力于卡萨尔斯的发掘和提倡。之后大提琴演奏名家辈出,老一代以富尔曼技艺最高,40年代后只有老一代的富尼埃仍活跃在乐坛,他那带有高贵气质的演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罗斯(马友友的老师)、托特利埃、斯塔克和罗特罗波维奇也各领风骚,大提琴的乐坛一片生机。

  到了70年代,以马友友为主的青年大提琴演奏家以高超的技艺和多方面的文化训练出现在西方乐坛,其中比较杰出的还有麦斯基、哈雷尔等,以及后来的韦伯和更年轻的哈默维兹等。

  但马友友已被公认是当代大提琴演奏家中技艺最高的代表,与卡萨尔斯和罗特罗波维奇形成前后三代的顶类人物。

  比起两位前辈,马友友又以他独特的渗有东方文化素质的特色,把大提琴的演奏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

  马友友经常演奏由自己改编的帕格尼尼和克莱斯勒为小提琴而作的难度极大的曲子,使得他的技巧上攻无不克。指挥大师马泽尔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马友友是一位绝佳的器乐家,当他的指挥一点也不必费神,他才高艺纯,任何技巧上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敏感度极高,又能和音乐融为一体,演奏起来真是豪情万丈!”马泽尔曾经和马友友合作多次演出拉罗、圣桑等的协奏曲,这是他的由衷之言。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8-13 07:23:10 | 只看该作者
马友友虽然从1976年21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演奏生涯,近年来每年都有100场以上的演出,录音也已经有40余张,然而他演出和录音却非常的严肃,直到30岁才第一次与马泽尔和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录制了德沃夏克的大协。马友友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说:“我到这时才录这首协奏曲,是要等到我真的觉得我自己可以做了,自己的诠释有意义之后再做的原故。”

  40出头的马友友虽已处大师级的地位,但一直都以平易、朴实的风格待世,没有象麦斯基那样的星光灿烂,秀味十足!他到国外演出,经常是一个人背着特制的大提琴盒,一身休闲装,一脸微笑,没有任何随行人员!这一点,在今年3月份马友友来到上海,与胡咏言指挥的上海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时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马友友20多年的演奏风格有没有变化,这是爱乐者对于每位演奏家都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位早熟的演奏家,在技巧和音乐感都达到高水平的时候,演奏任何作曲家的曲目,都不免带有一种朝气,明快、辉煌,不自觉地要把自己充分地显示出来。无疑,这种演奏的结果是真的达到了作曲家的要求,美的境界。但是对于任何乐曲的解释都绝不只是一种。听了马友友的巴赫大无协,可以感受到马友友已经从“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的精巧华美的境界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淡雅、疏旷过渡。

  马友友的演奏艺术包括了巴洛克到近代爵士乐,无所不精。马友友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在国际音乐界获得最佳好评,据说他对此6曲又有新的体会,也许会有第二次录音。对于听古典不久觉得《巴赫大无六》太枯燥的朋友,建议可以先听听前阵子获得奥斯卡的最佳电影配乐金像奖的《卧虎藏龙》的电影原声大碟,马友友担任全剧配乐的主奏,主题音乐风格幽远,哀而不伤,配合片中含蓄的爱情表达,可谓相得益彰。也是我本人上半年听的较多的唱片之一。

  说到马友友带着一副大眼镜,一脸微笑、暝目晃头的标志性台风,也是他整体音乐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台上的马友友总是愉快的,总是充满信心的,他和指挥、乐队、他的大提琴以及台下的观众总是从形到心都紧紧连在一起。他没有一点“神圣不可侵犯”的架子。

  老一代的大师们常常在台上表现出一种高贵、脱俗、大师风度,觉得音乐就是他的。

  而马友友则把音乐都给了包括指挥、乐队、听众在内的全体人们,这是一种友爱、平等、和谐,所有在场的人们都被马友友带到音乐中去。这就是马友友的艺术力量所在。

  记得上次东方电视台采访马友友时,说到他的大提琴和特制的大提琴盒。

  马友友主要用三把琴:

  第一把是由富尼埃借来使用多年的Goffriller琴,制作于1772年;

  第二把是Montagnana琴;

  第三把,是杜普蕾的Strad琴,制作于1712年。采访时,他说最喜欢Strad琴:“Strad琴是我所用的乐器当中反应最迅速的。任何加诸该乐器上的指力所反射出来的音色都是那么的美丽,甚至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美丽。”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8-13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大提琴组曲,BWV 1007-12
  
    六首大提琴组曲。

  在这六首组曲问世之前,从未出现专为大提琴独奏而写的作品。这六首组曲作于1717——1723年巴哈担任科登乐长期间。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奏鸣曲与组曲与这些大提琴组曲,共同展现巴哈深厚的创意及对位法功力。此曲将节奏,和声及动机等要素,融合为独奏弦乐器演奏的曲子,可谓空前绝后。

  每首组曲都有一首流畅的、半即兴式的前奏曲展开(只有C小调组曲的前奏曲为严谨的法国式序曲),而且每首曲子里六个精雕细琢的乐章,都包含了标准的舞曲,如阿勒曼、库朗、萨拉班德、基格等。而一些额外加上的舞曲,也都是以标准形式展现,包含加沃特、布雷以及小步舞曲。这套组曲最有别于传统之处,在于这么丰富的内容与处理方式居然可以融铸为“标准”的曲式。

  六首组曲中有四首是大调。就巴哈的作品而言,这种配置比例有别于他的习惯,因为他向来喜欢用小调呈现浓烈的音乐表情。但是《第三号组曲》的C大调调性,是巴哈能为大提琴安排大量的四声部和弦,并利用C弦与G弦等较低的空弦为基础,以便配置主调音及主导的和声,其丰富的结构及音质是这首曲子最显著的特色。第一号及第六号(分别为G大调和D大调),也同样利用了中间一对空弦(G弦与D弦)与较高一对空弦及(D弦及A弦),前者含蓄且优雅,后者开朗而戏剧化。

  至于其他两首小调作品,其精神可在萨拉班德舞曲中窥得全貌,也是巴哈最有深度的乐曲之一。《第二号D小调组曲》中的萨拉班德舞曲流露令人心碎的失落感,乐曲极其沉重。在《第五号C小调组曲》中,巴哈要独奏家把大提琴的A弦降音为G弦,足足降了一度,使琴音变得暗深。整曲的晦暗在萨拉班德舞曲中呈现得最彻底,主题由大提琴的高音域演奏至低音乐域,有如一阵玄妙的轻叹。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8-13 07:2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13 07:36 编辑

理论知识介绍完了,我来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感想吧:



  最初知道马友友是因为巴哈的大提琴组曲,在这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大提琴原来可以这么好听,大提琴原来可以使人这么投入。从那个时候起开始喜欢上了大提琴——这个笨重的家伙。在我的心理形象中,大提琴犹如男中音那般富于磁性的音色,沉稳、厚重、优雅、却不乏浪漫的色彩。中国爱乐人总喜欢以马友友来作为一种中国人的骄傲,但准确来说,马友友并非是中国的骄傲,他并非拥有中国国籍,并非中国音乐界培养的中国音乐家,客观的来说,他从小经受的是纯西方的教育,尽管在家庭中父母对于他的中国文化传统影响很深刻,我们只能成马友友是一位优秀的华裔音乐家。我想这个定位,对于马友友才是比较客观的定位。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时刻在马友友的音乐中品位来自古朴东方传统气质——优雅,含蓄,深沉,却不失幽默风趣。我想马友友在华人中的影响力会如此之大和东方文化不无关系。在反复聆听唱片与撰写稿子的同时,我脑海里总是会联想到著名已故的文学家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于代表作《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旧译〈吾国吾民〉,在1994年的全译本译为〈中国人〉)其中对与中国人的整个性格形象及艺术生活所谈到的许多观点,我们都可以在马友友的大提琴中窥得,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与文化气质萦绕在马友友的演奏风格中了。这方面,在Solo这张专辑中我们可以充分感觉到,东方文化的渗透力。

  但是,个人认为马友友并非所有的音乐涉猎都是成功的,在有些方面的音乐涉足,似乎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思。一个音乐家对于自身领域的专注与执著程度毕竟对于音乐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马友友在其他音乐领域所做出的尝试。例如,这次马友友录制的这套DVD专辑——巴哈灵感。马友友通过音乐与六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和进入六个不同艺术领域进行神游所得到的这套专辑,我认为就是成功的。

  马友友的演奏在某些大提琴爱好者看来有的时候比较柔和、优雅,缺乏一些力度,这方面我觉得也有些道理。个人最喜欢的是马友友在这整张唱片中演奏的第一首组曲,充满想象力和张力。每次扣动琴弦所发出的响声犹如大提琴在瞬间充满了活的生命而发出的声声沉吟喘息之声,使人觉得非常过瘾!对于上文所介绍的整个六首组曲中的细节处理,大家可以自己根据介绍细细的品位。大家特别要注意一下《C小调组曲》中那个特别的低音C。看看马友友的处理和大提琴演奏大师傅尼埃那种仿佛将所有大提琴音乐做了总结的演奏有什么不同……

  音乐的聆听在于用心,在于细致入微的解读。那样你会得到最真切的灵魂体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8-13 07:28: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13 07:40 编辑

马友友简介:



马友友出生于巴黎,4岁开始由父亲启蒙学习大提琴,之后便投入提琴大师琼斯-舒尔兹(Janos Scholz)门下;1962年进入茱莉亚音乐院受教于罗斯教授(Leonard Rose);1978年即获颁享誉全球的艾维-费雪奖(Avery Fisher Prize),并毕业于哈佛大学;1991年由哈佛大学授予其荣誉博士学位。

  生于浪漫理性的法国,长于开朗乐观的美国,又具有谦虚深沉的中国血统,使马友友擅长发挥对不同文化的敏感触觉,拿捏音乐作品中多层次的复杂性格;他演奏出的音色,较其它大提琴家鲜活而多样,能轻易展露音乐的内涵。

  近几年来,马友友不仅在古典音乐范畴独领风骚,更跨足爵士音乐、民族音乐、舞蹈音乐等领域,多方尝试各种音乐的可能性。除了为数众多的古典音乐录音外,马友友还曾创下许多大提琴的新纪录:如使用大提琴挑战高难度的克莱斯勒、帕格尼尼小提琴的曲目,与日本歌舞伎巨星阪东玉三郎合作演出,以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为现代舞配乐,以及与美国“饶舌”歌手鲍勃-麦克菲林合作灌录专辑,尝试将人声与大提琴做完美的结合等。

在其演奏生涯中,他频繁与其它乐界精英展开广泛的合作。除了独奏之外,和他合作过的,属于不同音乐范畴的音乐家不计其数,从古典曲目、当代乐派,甚至流行音乐与电影配乐,马友友几乎都能与每一位合作对象在音乐中擦出火花,激发出前所未有的音乐新风貌。1997年马友友于香港回归大典上,与作曲家谭盾合作《交响曲1997》,举世瞩目。1998年马友友与六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合作《马友友的巴赫灵感》音乐电影,将巴赫的音乐赋予全新的意义。2000年,由马友友出演的《卧虎藏龙》电影配乐,更拿下奥斯卡最佳配乐大奖,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

  在当代音乐演奏家中,马友友的非凡成就已属空前。自1981年发行首张专辑至今的20年来,80多张精湛的作品,奠定了马友友无可取代的大师地位,被公认是古典、跨界乐坛难得一见的超级巨星。他至今已经获得11座格兰美大奖,有人戏称他家的奖座比冰箱里的牛奶瓶还多。另外,他还拿到加拿大古尔德基金会每3年表彰一位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的“古尔德奖”。1999年2月,纽约市将东区46街改名为“马友友路”;州长还定每年2月9日为“马友友日”,获得如此殊荣在当今年轻一代音乐家中绝无仅有。音乐可听性无懈可击名琴音色充满“木头味”

  自从与SONY唱片公司合作以来,马友友共发行了超过45张专辑,录音曲目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除了包括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大提琴协奏曲、室内乐与独奏作品;还包括许多由他担任首演或首次录音的跨界名演。从彻底以古大提琴再现巴洛克璀璨风华的最新专辑《繁花似锦巴洛克》(Simply Baroque),到赋予巴赫音乐新世纪前瞻风貌的《马友友的巴赫灵感》(The Cello Suites Inspired by Bach);从打入流行榜与跨界乐坛的《马友友的探戈灵魂》(Soul of the Tango),到结合台湾原住民颂歌的《超魅力》(Super Charm);马友友不断探索音乐在现代世界的新方向。这不仅使他所追求的艺术层面得以再升华,亦使更多的听众得以分享到其无远弗界的大提琴魅力。



  SONY CLASSICAL最近特别从马友友历年获得格兰美奖与奥斯卡金像奖肯定的许多张专辑中,精挑细选出他最具代表性的精华曲目,完成了这张马友友20年来最完整的精选集。堪称是让乐迷接近马友友音乐魅力的最佳入门教材。

  这张名为《CLASSIC YO-YO》的唱片中,除了有马友友的精彩炫技纵横全碟,更有他与当今乐坛首屈一指的音乐家的联袂演出。例如已故小提琴巨匠斯特恩、小提琴大师帕尔曼、电影音乐天皇约翰-威廉斯等,绝佳的默契搭配,让整张唱片的音乐可听性几乎无懈可击。

  除此之外,这张唱片更收录3首从未发行过的全新作品:与小提琴民谣歌手艾莉森-克劳斯再度合作的“Simple Gifts”、探戈大师皮埃尔佐拉的名曲“Fear Tango”以及约翰-威廉斯的新作“American Collection Theme”(Extended Version)。“新曲+精选”的完美组合,使整张唱片更具新意,曲风也呈现出绝无仅有的多元化,完全超越古典的限制,恣意挥洒出无限可能的音乐创意。

  这张唱片中的曲目虽然大多数取自已以不同的专辑,但由于SONY工程师后期混音技艺精湛,16段录音竟然无一不呈现出干净细腻的音质、饱满丰润的平衡度,以及迷人鲜活的现场空间感,给人以浑然一体之感。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友可以透过此碟领略到马友友所使用的两把名贵大提琴奇美绝伦的音色。这两把一直陪伴在马友友身边的名琴,一把是出产于1733年威尼斯的“蒙塔那那”(Montagnana);另一把是1712年由意大利克莱莫纳制琴大师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大卫多夫”(Davidoff)。后者曾经为英国传奇女大提琴家杜普蕾所拥有,音色苍劲透明,琴腔共鸣之美妙,所弥漫出的“木头味”之浓烈,实在令人难以抵挡。据悉马友友为配合其专辑《繁花似锦巴洛克》中的古乐录音,还特别邀请英国著名古乐器制造家将这把“大卫多夫”名琴改回巴洛克时期惯用的琴型。琴弦间距拉大;琴码变厚;四弦拉在一个平面上;琴弦改成羊肠弦;弓改成大弧度的古弓;最特别的是将琴身下的支柱拆除,悬空以双脚夹住演奏,完全符合巴洛克时期的演奏特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8-13 07:2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8-13 07:32 编辑



马友友、皮亚佐拉、探戈及其它:

说到马友友怎么能少了皮亚佐拉的《探戈灵魂》呢。但是也只是在心里嘀咕而已,因为这并不算是主流的古典,虽然它很迷人,迷人到可怕的程度。也许,只是我个人的偏好吧,我想……

如果说古典音乐是治愈人心灵的一剂良药,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就是——鸦片,在光怪陆离的音色、奇异的切分节奏的背后,音乐的力量渐渐的、不可抗拒的侵蚀着你的精神,甚至是你的肉体,却让人欲罢不能——在听着这样的音乐的时候,我几乎无法集中精神敲击键盘,将这篇帖子继续下去。我想,即使是意志再坚强的人,恐怕也很难不迷失在这诱人的探戈舞步中吧。

初听皮亚佐拉,也许会精神为之一振,陶醉在热情的探戈舞会中,就像听《闻香识女人》中那段探戈舞曲一样。但是细细的听下去,皮亚佐拉的悲伤会渐渐的浮现出来,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将你带入到中情绪中去。那样的悲伤,也许是悲伤于高朋满座的寂寞,也许是悲伤于曲终人散后的孤独,也许什么都不是,仅仅是悲伤……

喜欢阿根廷足球,喜欢拉美文学,甚至是喜欢看《贝隆夫人》或者是《杀人三部曲》的朋友,也许都会从皮亚佐拉中找到你熟悉的东西。就是这些东西,一直不断的提醒着我,在地球的对面,有一个国家叫阿根廷,有一个城市叫布宜诺斯艾利斯。

在当代的大提琴家当中,让马友友来拉这些探戈无疑是最合适的,他的天赋使他无论是巴赫还是皮亚佐拉、丝路还是为《卧虎藏龙》配乐都显得游刃有余。与他相比,其它的大提琴家也许拉起古典来不输于马友友,但是在这个领域中,无论是麦斯基拉的改编门德尔松无词歌,还是朱利安·劳·韦伯拉他哥哥那些音乐剧选段,美则美矣,却缺乏一种让人想不断听下去的力量和深度。

皮亚佐拉(1921-1992)
皮亚佐拉生于阿根廷,两岁时移居美国,在纽约长大。幼年家境不好,常常流落街头,9岁时父亲买给他一个手风琴,13岁时因有机会与探戈传奇大师加德尔一起工作,接触到探戈音乐。皮亚佐拉接收过正统的古典音乐教育,曾师从于法国音乐女教授布朗热,并受其鼓励,大力改革,发展探戈音乐,终成一代大师。

探戈音乐
探戈音乐起源于十九世纪末的阿根廷,受当时世界各地的外来移民的影响,包含了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不过探戈音乐起源之初,却是流行与风月场所之中,并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东东,后来经过加德尔、皮亚佐拉等大师的发展,才成为现在的样子。这种带有“切分或附点,外挂两个八分音符”的奇异节奏的音乐,基调是充满欲情的,又难掩忧郁的色彩,经过小提琴家克莱默尔等音乐家的推广与提倡,一时间风靡全球。

相关唱片链接
《向皮亚佐拉致敬》——克莱默尔
小提琴家克莱默尔也是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人物,他拉的巴赫无伴奏、与哈农库特合作的贝小协、与阿格丽姬合作的贝小奏,都是我的致爱。但是他在推动非主流的现代音乐上的贡献,更是令人敬佩,可惜这些唱片并不是太好买。还好这张《向皮亚佐拉致敬》是普罗引进的两张皮亚佐拉中的一张(另一张就是《探戈灵魂》),他拉皮亚佐拉可比马友友还要早。

《八季》——克莱默尔
将巴洛克与现代音乐融合在一起是什么样子?将维瓦尔迪与皮亚佐拉揉合在一起又是什么味道?在这张唱片中你都可以得到答案。克莱默尔和他的合奏团将维瓦尔迪的《四季》与皮亚佐拉的《四季》放在一起演奏,这张唱片我也没听过,据说在YLJ里曾经出现过,哪位朋友有希望能传上来让我解解馋。

本文转载自:http://www.classicaldoor.com/intro/item/item-003.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8-13 07:41:12 | 只看该作者
又有一个大师哦,皮亚佐拉?要去发掘一下咯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8-13 07:50:35 | 只看该作者
又有一个大师哦,皮亚佐拉?要去发掘一下咯
清兵 发表于 2010-8-13 07:41


阿斯托尔·潘塔莱昂·皮亚佐拉(Astor Pantaleón Piazzolla)于1921年3月11日在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出生,祖籍意大利普利亚大区巴里省特拉尼镇。他是家中的独子,父亲名叫维森特·诺尼诺·皮亚佐拉(Vicente Nonino Piazzolla),母亲叫亚森塔·麦维蒂(Asunta Maiwetti)。1925年皮亚佐拉随家人来到美国并在纽约长大。和大多数移民一样,初到美国的皮亚佐拉家境非常一般,如果大家看过《教父》《美国往事》这些电影的话,就会知道当时移民的生活是何等的艰难。

  1934年,在纽约拍摄的电影的加德尔需要一位演奏手风琴的孩子在电影中担任配角和伴奏,于是13岁的皮亚佐拉来到了大师身边,正是与加德尔共度的这段美好时光使皮亚佐拉体会到了探戈音乐的魅力。于是皮亚佐开始发奋苦练手风琴。

  1979年皮亚佐拉为班多钮手风琴写了《手风琴与管弦乐队的协奏曲》。这部协奏曲的乐队部分皮亚佐拉没有用铜管乐器与《再会罗里罗》的整个乐队编配一样,由弦乐和钢琴 、竖琴、打击乐器组成。这样的乐队编制与交响乐和室内乐的编制有所不同,它的组合更类似皮亚佐拉探戈乐队即兴、零散的编制。在阿根廷的音乐史上,这部协奏曲应该是一部西方作曲技法与民族意识进行深层次交融的代表作。它和皮亚佐拉的其他作品一样,都具有皮亚佐拉式的独特性格,同时这部协奏曲又遵循了古典协奏曲的规则,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快板”要求“清晰的”。乐曲一开始乐队由弦乐和打击乐队以亢奋、激昂、强劲的节奏全奏进入,音乐激烈的盲目、丰盛的颓靡。音乐的基调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独奏手风琴的旋律凸现,使音乐更加孤独,幽怨,放纵。第二乐章“中板”,这个乐章从弦乐凄冷优美的独奏开始 ,像回忆、怀念。第三乐章“急板”是整个协奏曲的高潮,在打击乐器有力的拍点中,整个协奏曲在嘈杂喧闹直至人声鼎沸的集体狂欢中结束。这部协奏曲你能从中体会到手风琴簧片发出的声音带给你的那种世俗力量的震撼同样感人肺腑。

  这就是他,探戈之父-------阿斯托尔·皮亚佐拉.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他!可以去听听他的音乐,尤其是遗忘的探戈,超好听的一首探戈,经典之作之一,令人想哭!!!!!!

  皮亚佐拉专辑中,比较热门的有《狂热舞者与无休止的夜》(The Rough Dance and the Cyclical Night),《再会,诺尼诺》(Adios Nonino),以及罕有的歌剧作品《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利亚》(Maria de Buenos Aires)。此外,《探戈零小时》、《探戈芭蕾》等等,多收录为他的较为知名和热门的曲目。(转载)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8-13 12:52:12 | 只看该作者
去年在朋友家里,就我们两个人,他把陈年烂谷子的LD拿出来,把《纪念柴可夫斯基诞辰150周年》的LD片放来看。YOYO同志在拉ROCOCO变奏曲的时候那个表情啊……

用我朋友的一句话来形容:想射,但射不出来,好难受!

但是对于那晚的演奏我给他个A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5-1-8 14:35, Processed in 0.030323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