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4124

查看

13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一篇关于莫咋特钢琴音乐的妙文

1#
发表于 2010-8-15 15:15:1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虽然是有年头了,但是今天偶然重读依然很有参考价值,所以转来坛子里面做参考吧

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大师们莫扎特的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所有的语言形容在这个问题面前都显得那么无力。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理想中的莫扎特,比如蝉雏心目中理想的莫扎特是德国小提琴家Adolf Busch1945年演奏的第5小提琴协奏曲那样的。很遗憾,还没有哪一位钢琴家的诠释能够令莫扎特一下子从蝉雏的脑袋里跳出来,不过还是有不少钢琴大师精彩的演奏能带给我们美的体验和魂的感动。
    从李斯特那个时代开始,莫扎特的钢琴独奏作品似乎变成了单纯的钢琴学习教材,甚至连他那些杰出的协奏曲也很少有钢琴家问津。当时整个欧洲都陶醉在肖邦、舒曼、瓦格纳等等浪漫主义大师华丽张扬的音乐当中,古典主义大师中似乎只有贝多芬还维持着一定的人气。李斯特本人和他那些杰出的学生们极少演出过莫扎特的作品。这种情况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一批杰出的德奥学派钢琴大师的崛起才有所改变。巴克豪斯是最早录制莫扎特协奏曲的钢琴家之一,在二、三十年代他曾录制过莫扎特几首晚期协奏曲,不过他的兴趣似乎还是对贝多芬、伯拉姆斯更大一些,莫扎特并不能算是他拿手的作品。
    真正在欧洲刮起一阵莫扎特旋风的是一位更具天才大师:埃德文.菲舍尔。他是真正令莫扎特的钢琴音乐成为欧洲舞台上的标准曲目的演奏家,后世演奏莫扎特的演奏家无不是以他的诠释为范本。菲舍尔并不是一位善于录音的演奏家,他的唱片也不如和他齐名的巴克豪斯、施那贝尔、科尔托那样多,但在他为数不多的唱片中,莫扎特的作品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包括第17、20、22、24、25、协奏曲和第10、11钢琴奏鸣曲和一些小品。除了这些录于三、四十年代的录音室录音外,他还有一些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现场录音也保留了他演奏莫扎特作品的神韵。他演奏的莫扎特典雅之中贯穿着人性,风格感和抒情性兼顾,音色清玲透明又不失力度,速度严格而不显呆板,既有学者型演奏家寻规严谨的特点,又有浪漫主义演奏家唯美灵性的特质。唯一令蝉雏感到不满足的是,他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时没有他在演奏贝多芬时那种迷人的神秘感,和那种御风而行的随性,显得过于完美而不够迷人,就像本版的超级大美女毛毛虫大师一样,令人仰慕却难起邪念。
    同时期另一位德奥大师施那贝尔对莫扎特协奏曲的诠释虽不如菲舍尔平衡完美,却更令蝉雏痴迷。他在1934年代录制的第27协奏曲是蝉雏最钟爱的莫扎特钢琴录音,那种像水汪汪大眼睛的音色、甜言蜜语般的分句、清纯而机智的气质、温柔而任性的个性,使这次录音成为一次可遇不可求的“缘份”。他在三十年代还录制了第19、21、双钢琴协奏曲K.365和第八奏鸣曲,但都不如第27协奏曲那般杰出。在四十年代施那贝尔又录制了第二十和二十四协奏曲,但并不很成功。第二十协奏曲演奏的相当沉闷乏味毫无生气;第二十四要好得多但也略显老态。总的来说他的莫扎特是比较浪漫的,速度变化也比较多,情感的起伏相对要剧烈一些但并不太过份,可以是极好的欣赏对象,对于教学也能有所启发但不能也无法模仿。
    在二十世纪中期有一位著名的女钢琴家由于对莫扎特杰出的诠释而被人们狂热的崇拜,她就是哈斯姬尔(Clara Haslil)。对于她演奏的莫扎特,当时有很多明显是夸张矫情的描述,比如“天使的声音”(是指一种鸟吗?)、“莫扎特再世”(男扮女装?)、“催人泪下”(琼瑶也能催人泪下,关键看什么人下什么泪)等等,但她演奏的莫扎特的确是极为精致和温暖的,个性不张扬却极富魅力,技术不炫耀却很准确。如果要听她的莫扎特一定要听她在DG的录音,以及由Dante等一些专门制作历史录音的小公司发行的现场录音,而在市场上最常见的她在PHILIPS的录音都不是她的最佳表现,会令人有名不副实的错觉。
    另一位名噪一时的女钢琴家莉丽.克劳斯(Lili.Kraus)也是以演奏莫扎特的作品闻名。她晚年在CBS公司录制了莫扎特奏鸣曲全集。她的技术特点还属于十九世纪初那种高抬手指、手腕上放一枚硬币不会掉下来的古老方法,音色干硬、颗粒粗大,歌唱性不足。不过她在艺术气质方面非常高贵理性,富于男子气,音乐处理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大键琴家兰多夫斯卡用钢琴演奏的莫扎特奏鸣曲是难得的精品,非常个性化。尽管她是巴洛克和古典键盘音乐的权威,但她演奏的莫扎特并不拘泥于所谓风格,在一些分句的处理上甚至大胆的使用自由速度处理,这连浪漫主义钢琴家也是不敢轻易尝试的。
    前苏联女钢琴家尤金娜(Malia Judina)于1948年演奏的第23协奏曲K.488是一次带有传奇色彩的录音,据说斯大林就是听着这张唱片升天的。关于这段持不同政见者和伟大领袖之间的公案大家可以去看肖斯塔科维奇的回忆录《见证》,里面有精彩的描述。这张CD上还有第20协奏曲,当初蝉雏只听了第一乐章钢琴一出来的那一句,就觉得此片必买——如此大胆个性又极富说服力的诠释,恐怕只有在那个畸形的社会里的这样一个单纯的人才能弹得出来。
    吉泽金(Walter Gieseking)的莫扎特一度被奉为经典,他在50年代录制了莫扎特钢琴作品全集,什么边边角角小作品都收进去了。这套全集很具学术价值,吉泽金的演奏不动声色也不动感情,非常准确非常严谨非常标准非常不好听,弄一套D版的很好,买一套原版的就不值了。他早年录制的一些莫扎特协奏曲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过人之处,但至少还真诚由衷。比起他的德彪西、拉威尔、伯拉姆斯,他的莫扎特那么有名令人觉得奇怪。
    法国钢琴家卡萨德絮演奏的莫扎特协奏曲也非常有名。他晚年在CBS的录音的确是富于灵性、令人舒畅的演奏。但我们从他的音乐中感受不到音符后面的东西,漂亮是真漂亮啊但就是漂亮而已,一眼就能看出来脑子里想的除了好吃的就是韩剧日剧,一道小风景而已。
    西班牙钢琴家依图尔比(Jose Iturbi)以演奏李斯特和西班牙作品闻名。但Pearl公司发行的一张他的专辑中收录了一首莫扎特奏鸣曲K.332,出人意料的好。看来当时有不少实力派钢琴家不是不能弹好莫扎特,只不过受制于听众的口味和唱片公司的经济利益而已。
    进入立体声时代莫扎特的作品一下子成了热门曲目了,好像如果不弹点莫扎特就不配当钢琴家似的。就连天天以痛骂莫扎特为乐的古尔德也录制了一套如抽筋一般的莫扎特奏鸣曲全集(当然,这也可以算是一种更为恶毒的谩骂);也有玩一把票的,比如霍鲁维茨的K.488。
    在这一时期有三套莫扎特的录音文献是非常重要的:布伦德尔的协奏曲全集、佩拉西亚的协奏曲全集和巴伦伯依姆的奏鸣曲、协奏曲全集。
    布伦德尔是菲舍尔的学生,在他演奏的莫扎特作品中这种师承关系体现的非常明显:在一些细节的“个性化”处理上明显有模仿菲舍尔的痕迹。但是布伦德尔没有菲舍尔那种天才的气质,他的莫扎特准确自然,但没有什么精彩之处,尤其音乐缺少流动性和动力,这是他演奏的古典作品不很吸引人的主要原因。蝉雏前几天买到了他2001年新录制的第22、27协奏曲,其中的演奏境界很高但依然凝滞缺少灵气,看来他这辈子在莫扎特方面也就这样了。
    佩拉西亚的这套协奏曲全集获奖无数,至今仍然以正价版销售,可见SONY公司对它的自信。蝉雏上中学时对这套录音很是着迷了一段时间,当时花了数个晚上从老师家的LP(当时这套录音还没有CD面市)一张张的翻录到磁带上。但是到了上大学以后就越来越不喜欢了,那种如练了葵花宝典般的阴柔之气着实令人难受,半遮半掩半推半就的“小情调”令人精神阳痿。不过单从控制技术上说这套全集还是很完美的,分句、Legato都非常到位,佩拉西亚吧自己想说的说得很清楚。
    蝉雏始终觉得巴伦伯依姆是他那一辈钢琴家中最具才气的。他之所以没成大器是由于他过于广泛的爱好所至,如果他在四十岁以后专攻钢琴或指挥哪怕是专门泡妞儿做职业情圣,他都可以做到最好。可惜他不再年轻以后仍然多管齐下,结果什么都是挺好而已。他在EMI录制的的莫扎特奏鸣曲、协奏曲全集是非常具有欣赏性的唱片,没什么深度但很有光彩和灵气,温文尔雅气质高贵,也不怎么显得浅薄,挺帅。
    古尔达(Friedrich Gulda)的莫扎特协奏曲并没有他的演出服那么有特点,初听起来很吸引人,听久了也就那么回事;柯曾和布里顿合作的第20、27协奏曲录音师好于乐队,乐队好于钢琴,是难得的发烧盘;波格雷里奇1992年录制的莫扎特奏鸣曲K.331是蝉雏听过的近年来最令人振奋的莫扎特,虽然处理的有点怪但很有说服力,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听出演奏者的想法。
    还有好多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录音,像皮尔斯、黑布勒、阿施肯那吉、维森伯格、克莱恩等等的各种全集都各具特色,蝉雏不觉的好也不觉的差,没什么感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8-15 15:23:26 | 只看该作者
蝉雏作为一个钢琴家我是没有领教过,但是他的音乐网文我一直挺乐见。下面转发一篇近文,也挺有意思

HI-FI音响是“技术”还是“艺术”(2010-06-24 01:06:46)转载标签:文化 分类:音乐杂谈

【应《音乐周报》约稿】
这还真不是咬文嚼字。前些天一位深谙HI-FI(高保真)音响的朋友来家做客,听过我的音响系统后说:声音还原的非常好,很有现场真实感,就是少点“味道”。我当时没理解此话的意思,这就像说:这面镜子非常好,照出的人没有任何变形,但就是没有照出人的味道。

在我看来音响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准确还原录制的声音。但是如果把“音响技术”变成“音响艺术”,我就能理解这位朋友的话了。艺术与自然事物和日常生活的区别就是“变形”。或者浓缩或者稀释,或者突出某一部分或者截取片段,总之艺术是要对自然本体进行加工创造的。就像摄影艺术作品和卫星摄影地图的区别,一个是追求超越自然的美感,一个是追求高精度的客观准确。

我曾经聆听过许多很有“味道”的家用音响系统,典型的搭配是LP音源+电子管功放+古董音箱,那声音的确甜、暖、融。但是那么浓郁的小提琴、甜爽的双簧管、丰满的大提琴,在现实的音乐厅里是听不到的。从技术上分析,这其实是利用动圈唱头的超高细节敏感度、电子管功放对某一频段的突出,加上古董音箱对某一频段的缺损,造成的一种假象(多数情况是夸张中低频)。这样的声音就像修过的美女照片,也许可以归入“艺术品”范畴了。对于非专业音乐工作者,喜欢这种变形的声音没有什么害处,就像娶一个整容的人造美女,只要自己开心就好了。

问题人是一旦习惯了假的就受不了真的了。比如习惯了“完美”的假唱,就受不了稍有瑕疵的真唱;习惯了虚情假意的恋爱,就受不了真实平淡的婚姻;习惯了大权在握时周遭的虚伪吹捧,就受不了重回凡间后真实正常的人际交往……一旦连专业音乐工作者也习惯了这种涂了蜜、上了色、蒙了纱、抹了油的声音,再以这种声音来要求真实环境中的演奏和演唱,那就会造成“整容”成风,审美扭曲。

其实这种“高级”的HI-FI音响并不普及,真正普及的是那些技术标准很低的廉价音响和先天不足的汽车音响。这种在技术上有缺陷的音响系统造成的声音变形更为严重。但是就像如果知道了家里的镜子平整度有问题,我们也就是照个大概,不会以此对自己的身材相貌做出错误的判断。但如果是一套天价的“HI-END”音响放出变了形的声音,我们是否有勇气坚持相信自己的耳朵?二十块钱一瓶的红酒有臭味那是变质了,二十万块钱一瓶的红酒有臭味那就可能是“味道”了。

“高保真”是音响系统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求“美”才是健康的美。就像成功的整容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甚至“炭中送雪”。技术上达到高标准,艺术才能完整。从这个角度说,音响技术也好,音响艺术也好,追求的都是声音的完美。只不过如果打算“超越完美”,先要看看是否已经“足够完美”。

2010-5-23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8-15 15:31:27 | 只看该作者
当心音乐罐头综合症(2010-06-02 22:11:40)转载标签:文化 分类:音乐杂谈

【应《音乐周报》约稿】
我小时候北京的一般人家是吃不到鲜菠萝的,于是总是在憧憬鲜菠萝的美味——罐头菠萝都那么好吃,鲜菠萝该有多棒啊!等到母亲从广州给我带回一个鲜菠萝,一尝却大失所望:怎么没有罐头菠萝甜,还微微有点酸涩味?

曾经有大约两年时间我没有在现场听过交响乐。那些时候每天沉溺在富特万格勒、克纳佩布什、阿班德洛特等等大师的文物唱片里,连立体声的CD都听的少。结果有一天在现场听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上半场耳朵极不适应——怎么声音这么散呢?这时候才意识到:我已经适应了单声道唱片音场挤在中间的变形音效,再听真实现场的多层次的鲜活音效就不适应了。

自从20世纪初唱片市场开始成熟,这种“罐头”音乐对于“新鲜”音乐的异化一直在潜移默化的进行。“唱片时代”之前的演奏、演唱家主要是靠舞台魅力和音乐感染力征服听众,技术细节和风格感的精确并不是头等重要的。所以我们在听19世纪末成名的一批大师遗留的SP唱片时,会发现大把的错音和许多并非符合逻辑性的即兴发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的演奏家和演唱家意识到:唱片是铁证!为了不让后世听众诟病,大家越来越把“无懈可击”当做追求的目标,而那种现场催眠般的“大师魅力”反而是次要的了。从此音乐表演的第一要素从“美”变成了“对”。另一方面,当年的音乐学生学一部新作品,都是照谱子学,谱子上没写的靠自己思考;后来的学生是照唱片学,就算先照谱子学,谱子上没写的也是靠听唱片。“权威版本”唱片就像小学生书法课用的红模子,描的越像就越是“好学生”。这样音乐表演者的个性从一开始就被抑制了。尽管很难评判这种变化的利弊曲直,但近50年的音乐舞台涌现的更多是学者型技巧超人,那种充满神秘感、靠巨大气场征服观众的大师几乎绝迹。偶尔如波格雷里奇这样与众不同的“另类”出现,也会遭到各种非议而面临“生存与毁灭”的抉择。

造成以上这些音乐表演审美变化的动因,并非是唱片的一己之力,音乐比赛锦标主义的盛行、听众鉴赏力的下降,都在改变着音乐表演者的努力方向。但唱片的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化推广,可能是音乐表演艺术走向工业化标准训练、商业化娱乐追求的最重要原因。

唱片对于音乐欣赏者的审美改变更为明显。首先是“听觉洁癖”。由于唱片特别是CD的超高信噪比,听惯了唱片的人难以适应现场音乐会“不干净”的声音,包括现场声。这倒还好,可以推进音乐会礼仪的文明进步。但如果连弦乐器的松香声和歌唱家呼吸声都觉得“不干净”,那就属于病态范畴了。再有就是听觉习惯变形:听惯了唱片里主要声部“特写处理”的耳朵,再去听现场交响乐,通常会觉得声压偏低,不够“爆棚”;如果是协奏曲或者歌剧,会觉得乐队声音太大,独奏和独唱声音太小;如果是独奏会和独唱会,会觉得钢琴伴奏声音太大,独奏、独唱不够“突出“;如果是室内乐,会觉得声音不够温暖融合,弦乐器有“毛刺”……这些都是由于习惯了唱片“做”出来的声音,就像看惯了化了妆补了光PS过的特写镜头的明星照,再看活人真脸卸了妆的全身照会被吓一跳一样。所以近年来的演奏家和歌唱家,都在想尽各种办法加大自己的音量,甚至不惜破坏音乐整体平衡、改变乐器基本音色,其实就是为了满足那些听惯了唱片的“变态”耳朵。

现在吃惯了新鲜菠萝,偶尔吃一口罐头菠萝会觉得齁甜,也没有自然地香气。能有新鲜的,就少吃罐头的。除非像莼菜罐头,除了西湖边就吃不到新鲜的,有罐头总比没有强。还有一种情况:罐头黄桃也比新鲜青杏好吃——所以施纳贝尔、托斯卡尼尼、克莱斯勒、卡鲁索等等的“罐头”还是珍贵的美食。但是既然现在身边的“新鲜”音乐质量越来越高,还是尽量不要把罐头当饭吃吧。

2010-5-22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8-15 19:53:40 | 只看该作者
“新鲜”罐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8-15 23:46:23 | 只看该作者


刚入手这套,听了一张就没听了。海布勒的Mozart太纯粹了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8-16 01:06:2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hiendlife.com/bbs/attachments/month_1008/10081519539d4e3260d64c50a6.jpg

刚入手这套,听了一张就没听了。海布勒的Mozart太纯粹了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8-15 23:46


季雪金适合你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8-16 16:01:24 | 只看该作者
莫扎特这篇是张佳林早年的文章,现在他的观点已经变了。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8-16 21:46:57 | 只看该作者
莫扎特这篇是张佳林早年的文章,现在他的观点已经变了。
haskil 发表于 2010-8-16 16:01


他博客里面比较少涉及莫扎特的钢琴内容,所以对于他近年来的变化我无从了解,不知道哪里有他的新想法?
他那张基因三重奏,找来找去都找不到了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8-17 10:34:46 | 只看该作者
哈哈,那张三重奏俺有他提供的试听样品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8-17 11:03:5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那张三重奏俺有他提供的试听样品
haskil 发表于 2010-8-17 10:34


如果看看张家林自己的说法,那他的技巧方面似乎不是很权威,但是他的妙文我拜读多年,收益不少,怎样都应该买张碟支持下,可惜买不到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8-17 11:42:31 | 只看该作者
10# 清兵
你在广州是吧,那就肯定买的到,魔术号角上有卖。你找QNA,也就是赵毅敏,他是唱片策划人之一。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8-17 11:57:23 | 只看该作者
10# 清兵  
你在广州是吧,那就肯定买的到,魔术号角上有卖。你找QNA,也就是赵毅敏,他是唱片策划人之一。
haskil 发表于 2010-8-17 11:42


谢谢,我去找找他!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5-1-23 11:49, Processed in 0.033670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