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44920

查看

19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如水

73#
发表于 2011-6-29 02:10:49 | 只看该作者
WADIA 521 D/A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1-6-29 02:15:49 | 只看该作者
Orpheus one se

DCS,MSB等的内部图就不一一例举了,懂电路的朋友可以看出点门道出来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1-6-29 02:24:07 | 只看该作者
hiend日货没有玩过 用过sony的XA7es CD机。那中频的一股总是有点怪的味 让人记忆犹新。传说中的萝卜味?

对比了Ayre后,毫不犹豫留了Ayre。

使用道具 TOP

76#
发表于 2011-6-30 08:3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如果声音基本一样、哪里有人愿意去发贵一半的价钱卖个品牌啊、说来也有、而且还很多、有些有钱人其 ...
铭友影音 发表于 2011-6-28 14:37

唯有本人做到了。众厂商至今仍不理解电声的基本病灶,所以难有长进。


使用道具 TOP

77#
发表于 2011-7-2 00:20:38 | 只看该作者
赞同!
“理念本身就是价值”,高度赞同!!

瑞士用最少的金属制作出最昂贵的手表,意大利则用“廉价”的木料 ...
extrema 发表于 2011-6-29 00:08



使用道具 TOP

78#
发表于 2011-7-2 00:30:03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被第三次浪潮抛上岸的中国人是前所未有的媚外......
hgl1989 发表于 2011-6-29 00:29


赞同!
实话说,虽然自己有时候也崇洋,而且如FM之类的也不是买不起。
但对有些媚态实在想吐,同时也恨国人不成钢!

不好意思,愤青了!

使用道具 TOP

79#
发表于 2011-7-2 01:03:02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国人已经无法静下心来,执着于一事,都只忙着挣钱哪 !
FM、dartzeel之类设计者是毫无妥协的,虽然最终站着也把钱挣了。

使用道具 TOP

80#
发表于 2011-7-2 09:34:14 | 只看该作者
     毛病就在于驱动环节。
     现行功放做到极致也不能好声,拿dartzee的金色功放和前级来说吧,指标已相当高了,但声音依然紧、硬、不自然。FM用LP做音源也不能逃脱,您仍能感觉到电声固有的笼罩感。我说的这个笼罩感有人可能理解为厚声,其实不同,它偏向于发闷,厚声也应是通透舒展有扩散性的。

     老烧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越是高指标的纯后级功放,越需要有味(染色)的前级配合,否则便干硬难听。反而指标不太高的胆机听感好些。其原因在于高指标功放驱动喇叭会产生一种缺失性失真。而理想前级的作用最好是做到其镜像,与之互补,但这是不可能的,只是趋势上的反扭曲,听感有所改善而已。实际上指标不高的功放都有这问题,仅略为淡化了,有的是兼并了前级的作用。
     认识到这一点,您才会明白当前商品的声音必然是扭曲的。此问题延伸到音源,就是真正纯净端正的HIFI音源(包括解码器)反而不好听,某种添加染色的音源会听着舒服。

使用道具 TOP

81#
发表于 2011-7-2 08:15:35 | 只看该作者
请znd06兄谈谈电声通病是什么?在下很想知道。

使用道具 TOP

82#
发表于 2011-7-2 10:4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nd06 于 2011-7-2 10:49 编辑

正是一个物理原理的问题。不管是什么原因。大家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包括大家无比敬仰的洋人们)

使用道具 TOP

83#
发表于 2011-7-2 10:52:06 | 只看该作者
毛病就在于驱动环节。
     现行功放做到极致也不能好声,拿dartzee的金色功放和前级来说吧,指标已相 ...
znd06 发表于 2011-7-2 09:34


我觉得也不完全如此,评论Dartzeel “紧、硬、不自然” 不赞同,除非你我的标准差异太大 。

使用道具 TOP

84#
发表于 2011-7-2 11:04:46 | 只看该作者
电声指标很容易量化,同时也有统一的标准,不过过高的技术指标也未必是好事!!!因为人的听感也需早已感觉不到了!!!人的听感不可能有同一的标准,不过大体的标准还是差不多的。随便找两台技术指标一样的音响器材很容易、但听感会是完全不同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19:33, Processed in 0.03216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