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6493

查看

35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1-5-21 21:55:28 | 只看该作者
看得我眼睛发直。太多啦,有“劫”心也无从下手!
我往朝的好东西真多,可惜守不住。不过,要是留在“家里”,可能早毁了!
心情真是个复杂。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1-5-21 20:53:46 | 只看该作者
看得我眼珠都要瞪出来了,念经兄传送想必更辛苦,送上 小笼、臭豆腐一份(也是国粹)以示慰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1-5-21 10:06:39 | 只看该作者
精品啊,这大概还是沧海一粟吧。
陈丹青说过即使学中国古代艺术也须到国外去看看,是有他的道理。

使用道具 TOP

海外遗珍: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精粹【28楼起补遗】

4#
发表于 2011-5-21 00:15:24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1-12-18 16:56 编辑

此为转贴,原帖在海外中文网站,恕不在此链接,但对原帖主表示诚挚谢意!

因陀罗:《寒山拾得图》之寒山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传为因陀罗作,原为画卷,装裱成图轴。

在相传唐贞观年间台州刺史闾邱胤撰写的《寒山子诗集传》,以及宋僧赞宁所著的《宋高僧传》中,都记述了寒山、拾得的灵异事迹。在佛教传统中,寒山被视为有德高僧,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拾得是普贤的化身,与弥陀化身的丰干,并称为“三隐”或“三圣”。

  相传寒山曾显现于天台国清寺,后驻苏州寒山寺。雍正帝曾于雍正十一年敕封寒山为妙觉普度和圣寒山大士,拾得为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由此寒山拾得被赋予了象征和谐好合的“和合二仙”的新身份,使得寒山拾得民俗化。

除了神奇故事,寒山还留下了300多首诗,这些诗被称为寒山诗,寒山诗通俗易懂,又富有禅机佛理。寒山诗在中国历代都有刻本,《寒山子诗集》后又成为佛家典籍,传入日本后与《唐诗选》一样广为传颂,甚为流行。
  《寒山拾得图》的作者因陀罗,是元代末年的僧侣画家,生卒年不详,我国书画中并未有所记载。在日本室町时代(1338-1573)所撰述的《君台观左右帐记》中对因陀罗的记载也只有“因陀罗,天竺寺梵僧,人物道释”这样短短一句。之所以认定因陀罗是元代末期之人,是因为因陀罗所做另一幅《寒山拾得图》这幅画中有元代末期的禅僧楚石梵琦所题的赞。

因陀罗:《寒山拾得图》之拾得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牧溪《布袋图轴》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南宋画僧,无准禅师弟子。 生平史籍记载语焉不详,元代吴大素《松斋梅谱》所述稍多,但此书在中国已佚。

曾在临安(今浙江杭州)长庆寺为杂役。善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树石,皆随笔点墨而成,不加修饰。后人称其状物写生,不但肖似形貌,并得其神。存世作品有《观音像》、《猿图》、《鹤图》及《写生卷》等。

布袋图轴传为牧溪作。


梁楷:六祖截竹图(东京国立博物馆)



梁楷祖籍东平(今属山东),居钱塘(杭州)。宁宗嘉泰间(公元1201~1204)曾为画院待诏,传因厌恶画院羁绊,将金带悬壁,离职而去。

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梁楷在南宋画院时就有很高的声望,师贾师古(贾以学吴道子著称)。据清代官修的《佩文斋书画谱》、《石渠宝笈》以及厉鹗汇集的《南宋画录》统计,梁楷留下来的作品不下几十件,能见到的只有十件左右,且大都不在国内。著录的题材,多表现佛道、鬼神、古代的高人逸士,如《右军书扇》、《羲之观鹅》、《黄庭经换鹅》、《渊明像》、《钏馗像》、《寒山拾得》、《参禅图》、《田乐图》、《庄生梦蝶》、《苏武牧羊》、《孔子梦见周公》、《莲蓬变相》、《太乙三宫兵阵图》等等。

纵73厘米 横31.8厘米

此图描绘六祖慧能斫竹的故事。慧能,俗姓卢,世居范阳,曾为樵夫。为禅宗的开创者。图中的六祖在古树衬托下,一手拿刀,一手持竹竿,正砍伐枯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5-21 00:31:30 | 只看该作者
王冕,墨梅画  耶鲁大学藏中国文物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唐棣《摩诘诗意图》



画面近景巨树磅礴有力,远景平野延展不绝,树木是典型的蟹爪枝,山石是典型的鬼面石,皴法是典型的卷云皴,真可谓得李郭“真传”。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赵孟頫人马图



“元六家”之一的赵孟頫(1254-1322),山水、人、马、花竹、木石都很精到。同时他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山水画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他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开元代新画风。法书有《洛神赋》、《胆巴碑》等。传世画作有《秋郊饮马图》卷等。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耶律楚材书法《送刘满诗卷》局部



耶律楚材《送刘满诗卷》,楷书,36.5×282.3cm。

《送刘满诗》卷是耶律楚材作于1204年书法作品,其内容不长,不妨录于下:“云宣黎庶半逋逃,独尔千民按堵牢。已预天朝能吏数,清名何啻泰山高。庚子之冬十月既望,阳门刘满将行,索诗以赠之,赏其能治也。暴官猾吏岂不愧哉。玉泉。”

《送刘满诗》卷拖尾有五人七跋,可能是因为重新装裱的原因,未按时间顺序,而将历史上名气最大的宋濂列于首位。如按时间排列各题跋,则应一是至治元年(1321年)龚璛跋、二是至正九年(1349年)戴良一跋、三是至正十二年(1351年)郑涛一跋、四是至正年间宋濂(未署年月,但称元为国朝,故当在元末)一跋、五是乾隆八年(1743年)李世倬的三段跋。


---耶律楚材(公元1190年—公元1244年),蒙古帝国大臣。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今北京),世居金中都(今北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
耶律楚材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了。初仕金,为开州同知、左右司员外郎。成吉思汗十年(1215),蒙古军攻占燕京,成吉思汗得知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他早已对腐朽的大金王朝失去信心。面对干戈四起、生灵涂炭的神州大地,他决定以自己的才华辅助成吉思汗,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十四年,随成吉思汗西征,常晓以征伐、治国、安民之道,屡立奇功,备受器重。二十一年,又随成吉思汗征西夏,谏言禁止州郡官吏擅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
窝阔台汗即位后,耶律楚材倡立朝仪,劝亲王察合台(太宗兄)等人行君臣礼,以尊汗权。从此更日益受到重用,被誉为“社稷之臣”。初执掌中原地区赋税事宜,建议颁行《便宜一十八事》,设立州郡长官,使军民分治;制定初步法令,反对改汉地为牧场;建立赋税制度,设置燕京等处十路征收课税所。窝阔台汗三年(1231),任中书令(宰相)。此后,他积极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和“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的政治主张。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殚精竭虑,创举颇多。主要有保护农业,实行封建赋税制度;改革政治体制,提拔重用儒臣;反对屠杀生命,保护百姓生命;禁止掠民为驱,实行编户制度;反对扑买课税,禁止以权谋私;主张尊孔重教,整理儒家经典。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使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使先进的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也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1-5-21 00:43:03 | 只看该作者
Nelson Atkins博物馆藏 刘贯道 《消夏图》



刘贯道,字仲贤,元代著名画家,中山(今河北定州)人。生卒不详,约活动于13世纪。至元十六年(1279年),画真金太子像,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补御衣使,遂为宫廷画家。

刘贯道善画人物、道释、山水、花竹、鸟兽,道释人物师法晋唐,刘贯道作画用笔凝练坚实,造型准确,形象生动传神,有宋院画遗规。《消夏图》见图,绢本设色,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画廊藏,纵30.5厘米,横71.7厘米。

《消夏图》画的是一个种植着芭蕉、梧桐和竹子的庭园,其左边横置一榻,一人解衣露出胸、肩,赤足卧于榻上纳凉。榻之右有一方桌,桌子榻相接处斜置一乐器。榻的后边有一大屏风,屏风中画一老者坐于榻上,一小童侍立于隅,另有两人在对面的桌旁似在煮茶。屏风之中又画一山水屏风。这种画中有画的“重屏”样式,是五代以来画家喜欢采用的表现手法,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该画的右方有两名女子持长柄扇、携包裹款款而来,仪态娴静文雅。画面布局左密右疏,形成比较明显的对比。

这幅画的中心人物是袒胸卧于榻上之人。他手执麈尾,双眉微锁,嘴唇紧闭,仿佛正在凝思。从他的衣着神态来看,应是一位超逸的高士,人们认为他是西晋的阮咸。因为刘贯道的人物画仅见《西清劄记》、《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的《七贤图》一卷,而《消夏图》中的人物神情、器物用具之时代特征,与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砖印壁画《七贤与荣启期图》及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对照,可推知此图所绘的超逸之士即是“竹林之贤”之一的阮咸,而且此图应为刘贯道的《七贤图》之一段。《江村书画录》定此图为南宋刘松年作,后来吴湖帆发现图左竹枝空隙间款“母道”二字,“母”即“贯”字之首,作者应是刘贯道。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倪瓒 《秋林野兴》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一说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又署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仙卿、幻霞子、东海农、无住庵主、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懒瓒、东海瓒、奚元朗。无锡(今属江苏)人。世居无锡祗陀里,多乔木,建堂名云林,因以云林自号。他一生不做官,其家是吴中有名的富户;但倪瓒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瓒",亦号"倪迂"。性好洁,服巾日洗数次,屋前后树木也常洗拭。家中藏书数千卷,亲手勘定。擅山水、竹石、枯木等,其山水师法董源、荆浩、关仝、李成,加以发展,画法疏简 ,格调天真幽淡。作品多画太湖一带山水,构图平远,景物极简,多作疏林坡岸,浅水遥岑。用笔变中锋为侧锋,折带皴画山石,枯笔干墨,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墨竹萧爽清丽。论画主张抒发主观感情,认为绘画应表现作者“胸中逸气”,不求形似,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文人画家有很大影响,享誉极高,画史将他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工书法,擅楷书,古淡秀雅,得魏晋人风致。作品有:《江岸望山图》、《竹树野石图》、《溪山图》、《六君子图》、《水竹居图》、《松林亭子图》、《狮子林图》卷、《西林禅室图》、《幽 寒松图》、《秋林山色图》、《春雨新篁图》、《小山竹树图》、《容膝斋图》、《修竹图》、《紫兰山房图》、《梧竹秀石图》、《新雁题诗图》等。有《水竹居图》、《容膝斋图》、《渔庄秋霁图》、《虞山林壑图》、《幽涧寒松图》、《秋亭嘉树图》、《怪石丛篁图》、《竹枝图》等传世。王冕《送杨义甫访云林》说,倪瓒"牙签曜日书充屋,彩笔凌烟画满楼"。

倪瓒生活于战乱的环境中,想逃避现实,放弃田园产业,过着漫游生活。"照夜风灯人独宿,打窗江雨鹤相依",就是他生活的写照。不过他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他在《寄顾仲瑛》诗中说:"民生惴惴疮痍甚,旅泛依依道路长。"尤其是至正十五年(1355),他竟以欠交官租被关进牢狱,他在《素衣诗》中说:"彼苛者虎,胡恤尔氓。"表明了他的批判态度。不过倪瓒对现实常常采取消极姿态。他有一首散曲〔折桂令〕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他不隐也不仕,飘泊江湖,别人都不了解他,他也不想被人了解。

倪瓒的诗造语自然秀拔,清隽淡雅,不雕琢,散文也一样。 著有《清閟阁集》15卷,《倪云林诗集》。

明代的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云林画法,大都树木似李营邱(李成),寒林、山石宗关仝,皴似北苑(董源),而各有变局。”


秋林野兴》图,是倪瓒现存于世最早的作品。大概是倪瓒三十几岁时所画。那时的他,过着读书、作画与文人道土相往来的悠闲生活,所以可推断,此画的内容是他当时的生活写照。此画近处缓坡错落,皴法隽爽;坡上有树丛,且远近有别,点叶也富于变化。树下有一茅亭,造型简洁、古朴。亭内有一高土临河而坐,一派肃穆沉静之态,另有一童子侍于其后侧,形象谦卑。隔河的远山,以淡墨画就,虚灵而空潆,与对岸的缓坡既有对比又有呼应。此画的笔法表现多见李成、郭熙、董源、巨然诸家之法。该画所描绘的大概是倪瓒在自家园林“清闷阁”幽居读书的情景。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元代文物--赵孟頫 双松平远图



海外遗珍--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精萃: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传为唐·韩干《照夜白》。杜甫在称赞韩干的师父曹霸时曾经说过韩干:“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古往今来无数人为韩干抱不平,其中也包括唐代的张彦远。其实老杜也说过:“韩干画马,毫端有神”,“瞻彼骏骨,实惟龙媒。”或许不同的说法只是少作与老成的区别,是耿直愚鲁的老杜不意间透露了一点画家成长的过程。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国外收藏中国文物最丰的场馆之一。龙门石窟著名的《皇帝礼佛图》即在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1-5-21 13:29:47 | 只看该作者
精品啊,这大概还是沧海一粟吧。
陈丹青说过即使学中国古代艺术也须到国外去看看,是有他的道理。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5-21 10:06

当然是沧海一粟,这还没有吉美博物馆,没有大英博物馆,没有众多的私人博物馆收藏呢。
我电脑上尚有一些流落海外的珍稀国宝图片,抽时间一并加进这个帖子里好了。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1-5-21 13:31:51 | 只看该作者
咱们组团去打劫如何?国家会支持吧。
liao 发表于 2011-5-21 10:08

最好别,回来的命运指不定还没在外存着好呢。
前些日子,故宫博物馆藏品展,居然有盗者掘地三尺得手之事发生,不会是liao兄策划的吧?!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1-5-21 13:41:22 | 只看该作者
当然是沧海一粟,这还没有吉美博物馆,没有大英博物馆,没有众多的私人博物馆收藏呢。
我电脑上尚有一些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5-21 13:29

翘首期待中。。。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1-5-21 10:08:37 | 只看该作者
咱们组团去打劫如何?国家会支持吧。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1-5-21 10:14:02 | 只看该作者
咱们组团去打劫如何?国家会支持吧。
liao 发表于 2011-5-21 10:08

不如liao兄先再“动一动”?试探一下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1-5-21 10:35:32 | 只看该作者
不如liao兄先再“动一动”?试探一下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5-21 10:14

广陵散兄提议派人试探一下?我看行!多数人有心无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20:30, Processed in 0.039582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