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2200

查看

12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上映

1#
发表于 2013-2-28 21:37:4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从今天起,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在国内上映,强烈推荐大家去看,这种电影可能放映的日子不长,大家抓紧不容错过!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3-2-28 21:47:40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剧 作为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于1862年发行的一本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很快就成为了百老汇最著名的一部音乐剧,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和追捧,而且形成了一个异常强大且覆盖面积极为广泛的文化现象,在过去28年的时间里,已经有来自于42个国家超过6千万名观众看过这部舞台剧了,同时它还被翻译成了至少21种语言,却仍然在每次巡演的时候轻易就能博得满堂喝彩,票房成绩和上座率更是居高不下……这一次,随着这个经典的故事被搬上大银幕,配备的也是这个世界上最一流的幕后团队还有演员阵容——由曾凭借《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而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英国电影人汤姆•霍伯(Tom Hooper)执导,然后是包括休•杰克曼(Hugh Jackman)、罗素•克劳(Russell Crowe)、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还有阿曼达•塞弗里德(Amanda Seyfried)在内的让人不敢直视的重量级的卡司结构,确实是相当地让人期待的。 这个由维克多•雨果所创作的历经了150年的洗礼的法国传奇,同时还成就了百老汇最历久弥新的一部舞台剧,如今通过汤姆•霍伯的视角,这个经典的史诗剧势必会在影像的世界里引发更加壮观且规模巨大的激情和影响力,带给你的是某种一生仅会出现一次的终极体验……在原著的基础上,电影版本的《悲惨世界》还从由阿兰•布比尔(Alain Boublil)和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Claude-Michel Schönberg)原创的音乐舞台剧中获得了极大的启发,至于为其创作了改编剧本的,则是曾两度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编剧威廉姆•尼克尔森(William Nicholson)。 事实上,与音乐剧版本的《悲惨世界》有关的一切,开始于1978年,法国作曲家阿兰•布比尔与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正在一起尝试着将维克多•雨果的这本著作改编成一部舞台剧……布比尔是在出行伦敦的时候,燃起了制作这样一个回归经典的音乐剧的念头的,特别是当他看到制作人卡麦隆•麦金托什(Cameron Mackintosh)对英国的戏剧领域所做出的改革与复兴之后,他的信念和执着也更加地根深蒂固起来。1980年,他们所制作的概念唱片一经出版发行,马上就卖出了26万张,到了同年的9月份,在导演罗伯特•何森(Robert Hossein)的努力下,他们的作品最终成功地登陆巴黎舞台,并得到了超过50万名观众的欣赏与检验。 差不多又过了两年的时间,一个名叫彼得•法拉戈(Peter Farago)的匈牙利导演将这张专辑拿给卡麦隆•麦金托什,想看看他是否有兴趣将其制作成英语版本的《悲惨世界》……麦金托什立刻就从中感受到了一股独特的韵味,致使他不顾一切地联络到了阿兰•布比尔还有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虽然麦金托什的法语很糟糕,可是他仍然发现自己情不自禁地沉迷于其中,麦金托什解释道:“这里的音乐在整体的叙事过程中,起到的是一种非常显著的作用,我仅仅听了唱片里的4首曲子,就已经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了,因为我知道我要为这部音乐剧担任制作人。” 在走上英国的戏剧舞台的过程中,卡麦隆•麦金托什希望阿兰•布比尔和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这对作曲搭档仍然是这里最为稳固的创作核心,随后他又集结了一个非常有天分和创造力的制作小组——特雷弗•纳恩(Trevor Nunn)和约翰•凯尔德(John Caird)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导演的重任,詹姆斯•芬顿(James Fenton)则负责歌词的部分,虽然后来由赫伯特•克罗采(Herbert Kretzmer)接替了他的工作,但由于他在这中间起到的是难以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致谢名单上永远都有他的位置……最终,被转移到了英语的世界中的《悲惨世界》于1985年10月8日在伦敦的巴比肯剧院举行了盛大的首演,当这部舞台剧在2006年10月8日完成了21周年的庆典之后,也成为了世界上最“长寿”的音乐剧,打破了之前《猫》(Cats)一直保持的纪录。然后到了2010年1月份,另一项纪录诞生了,即其完成的极具历史性的第1万场演出,使得《悲惨世界》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音乐剧,拥有的是无人能够撼动的地位和影响力——如今,新一轮的巡演正在筹备中,麦金托什说:“如果细数这个由‘悲惨世界’冠名的文化现象的由来和起源的话,就势必要从原著说起……首先,维克多•雨果完成的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本带有社会性评论的小说,他所创造出的这些人物以及他们后来的经历还有身处的环境,都是非常永恒且极具普遍性的吸引力的——当你在里面添加的是来自于布比尔与勋伯格共同创造的音乐能量的时候,那种感觉实在是太具有梦幻色彩了,真的是让人欲罢不能,然后是克罗采赋予其中的不朽的诗风,这么看来,舞台剧的成功可以说是众望所归的。” 从法语到英语的世界 在过去这么多年的时间里,卡麦隆•麦金托什一直在苦苦寻觅一位合适的电影人,可以将这台音乐剧完美地改编成一部影片……其实,早在25年前,在其刚刚登陆百老汇并取得了巨大的反响之后,它的电影版权就已经出售了,可惜到了最后却不了了之,麦金托什也重新拿回了版权。他知道自己必须要耐心地等待,因为他已经预见到了,机会就在不远的前方等着他——在几经斟酌之后,麦金托什选择了英国最多产且最受尊重的Working Title Films电影制作公司,而身为其中的关键所在,蒂姆•贝万(Tim Bevan)和艾里克•费尔纳(Eric Fellner)也就顺理成章地加入到了麦金托什的制片行列,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找类似适合改编的音乐剧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他们是不会轻易地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的,费尔纳表示:“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正在面对的是一个足以让人畏缩的改编任务,要知道《悲惨世界》可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部音乐剧,现在我们要一路引领着它走进电影的领域里,我们都深刻地了解自己需要为此承担的是多么可怕的责任……但是,我们也觉得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优势和特权,因为我们都对这部舞台剧有着非常浓厚的深情与爱,能够和创造了它的人一起努力把它搬上大银幕,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是一种嘉奖与鼓励。” 几位电影人从一开始就取得了共识,并一直保持着同进同退的状态,他们都同意,改编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将伴随着音乐剧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的核心团队全部拉拢过来,一起为这部影片建立最直接的联系与灵魂……由此看来,在改编的意向达成之初,阿兰•布比尔、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卡麦隆•麦金托什以及赫伯特•克罗采就已经是这里面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了。但是,在导演真正被选定之前,他们也不知道到底会有多少位舞台剧的幕后创作人员能够真正参与进来——不过,他们却都同意这里有一位编剧是没有任何异议必须要加盟的,那就是威廉姆•尼克尔森,由他主笔剧本的整体的创作历程,同样身为制片人的黛布拉•哈维得(Debra Hayward)说:“出于本能,我们知道尼克尔森就是那个正确且完美的人选,我们已经与他合作过很多次了,所以我们了解他的作品,也知道他的才华……由于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所以对音乐剧确实是有着非常透彻的认识。” 曾凭借《影子大地》(Shadow Lands)和《角斗士》(Gladiator)两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威廉姆•尼克尔森在《辉煌年代》(Elizabeth: The Golden Age)时期就已经与Working Title Films有过合作了,他形容道:“如果是将一部舞台剧搬上大银幕的话,我所能带来的肯定是一些专业性的技术和知识,然后为其融入一些电影所特有的画面感……对于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工作,因为我已经反复地看过这部剧很多次了,而且我真的很喜欢它,特别是音乐元素,确实给我带来了强大且很有推动力的冲击,我想如果能把这一切延用到一部电影作品中的话,无疑需要具备的是相同的吸引力——特别是当我对整个故事的现实主义风格以及可信度产生质疑的时候,我也知道了我的任务是强化里面的剧情和线索。” 卡麦隆•麦金托什对此一直持有的是明确且清晰的要求,即他最不需要的就是一部只是改变了媒介和形式的变相的音乐剧,他希望这部改编影片能以属于它自己的方式,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艾里克•费尔纳说:“我们的职责是加强改编电影的存在感,让大家兴起一股想要观看它的欲望,同时还得努力维持住原著舞台剧的核心灵魂所在,让其渗透进这部影片的每一组画面当中——我希望我们能够牢牢地捕捉住麦金托什始终在强调的‘戏剧的DNA’,还有它如此吸引来自于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剧迷的原因。” 让所有人感到非常满意的是,在寻找合适的导演的过程中,演员们也一个接着一个地加入进来,而且这里还出现了一个特例——其实是汤姆•霍伯主动提出想要执导这部影片的请求的,那个时候,《国王的演讲》还没有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如此令人惊叹的成功呢……霍伯曾在其他的领域与威廉姆•尼克尔森有过合作,所以当他听说了《悲惨世界》的改编剧本是由尼克尔森起草的时候,他就意识到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霍伯承认道:“我的脑子里突然涌现出的是无限的灵感,然后我意识到,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具有趣味性的想法。” 虽然在此之前,汤姆•霍伯从没有看过戏剧版本的《悲惨世界》,但是这里面更吸引他的,却是音乐和古装的背景与氛围,于是他马上决定去看看这部舞台剧,霍伯说:“我还记得那是8月中旬非常炎热的一个午后,可是我在观看的过程中,却一直有一种汗毛倒立的战栗感,这是我很少能够感受到的一种情感氛围,我真的被不可思议的旋律和舞台凝聚力给深深地吸引住了……然后,我买票又看了一遍,所有的一切也就此根植在我的脑子里。我能够清晰地体会到,阿兰•布比尔和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的音乐符号里潜藏的是什么样汹涌的情感,包括由此构建出的故事框架,也具备着令人想象不到的诱人魅力。”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3-2-28 22:00:49 | 只看该作者
安妮·海瑟薇在电影中饰演芳汀获得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大奖。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2-28 22:03:07 | 只看该作者
我己买了二十多张票让我的团队明晚去看了

点评

好有品位的老板  发表于 2013-3-1 13:53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3-2-28 22:07:0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必须去,正听10周年演唱会预热。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3-2-28 22:1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3-1 07:44 编辑

 电影中最突破原剧的歌曲:
  
  I dreamed a dream (Anne Hathaway): 如果问我此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演员是谁,Anne!一定是Anne!绝对是Anne无疑!听完她的I dreamed a dream,脸上还挂着泪珠的我简直就想掐死导演,那该死的trailor实在太忽悠人太埋没了Anne的演技。首先这首歌在影片中的位置不才私以为好过原剧的安排,原剧中Fantine在赶出工厂时唱这首歌时的情绪似乎不过是出于对生活的失望,而在影片中的Fantine已无家可归连发肤牙齿都变卖了,沦落风尘时她是走投无路已失去一切,当嫖客从麻木的Fantine身上爬起,扔下那两个小钱时,她也是无动于衷,仿佛一具只剩呼吸的尸体,而此时,她忽然幽幽地依稀回忆起那早已模糊的过往,“There was a time...”,她渐渐忆起曾经拥有的美好生活与单纯的希望,想起时心中仍有一丝甜蜜但说出口时已不禁凄然,她想起生活怎样摧残了她的梦想,她的爱情怎样变为噩梦,残酷的命运如同一只兽一般紧紧地攥着她让她恐惧寒颤,而更让她疼痛的是,这爱从未真正离开她,即便身陷地狱之中,这爱与被爱的希望还在她将死的心中时不时热烈跳跃,然而最终她绝望地承认,在现实面前一切挣扎盼望注定只是徒劳,“Now life has killed the dream I dreamed”。这最后一句在Anne的口中唱出之时,仿佛连观众都能感受到她生命的火花正在一丁一点熄灭黯淡下去,只是消逝不见。没有肢体动作没有场景切换,仅仅是依靠面部表情和演唱,Anne将这首歌曲的感情表达地饱满而层层递进,每一个眼神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沉浸在她的歌声中,却连她的唱功如何都已彻底忘记。看到这里,只有能以浓浓的朗诵腔说一句“我的心都碎了”才能表达我的感受。转自豆瓣电影上密斯简的观感

点评

震撼!  发表于 2013-2-28 23:45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3-3-1 07:53: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3-1 08:08 编辑

电影中改编得最情有可原的歌曲: One day more/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不少原剧迷在看了trailor之后都会吐槽导演对one day more的低调处理,这首歌曲在我看来简直是全剧的灵魂歌曲,革命前夜那蓄势待发激动人心的一刻,剧中人物的众生相栩栩如生,正是这种既圆满又充满山雨欲来的紧张期待感叫人热血沸腾。而在电影中,这首歌却被淡化了,略微糟糕的混音,运用不当的镜头切换和寒掺的群众场面,都叫人感到使不上劲,于是纷纷质问导演你到底在干什么。看过全片之后才知道,导演对Les Miz的节奏处理和舞台版很不一样,比如将On my own和Stars挪到前面,影片的中场不是在one day more之后而是在1823的Paris之前,或许是为了方便电影观众跟上剧情节奏,而对于这样的处理来说,one day more就只是普通的一场戏,若是做成一个万人引吭高歌的效果,则后面该如何顺利衔接过渡下去便成了问题。导演在one day more和barricade之间加了一场出殡戏,也是合情合理,毕竟舞台张弛有度的节奏与戏剧张力便足够了,但对电影来说让故事合情合理讲下去的细节桥段则必不可少,于是革命爆发的导火线不仅必须呈现也显然得是个高潮,所以其实one day more的高潮有一部分给匀到了这场戏上去,使剧情能顺利过渡。在ABC咖啡馆没了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总感觉少了半口气,而放在这里实在是一个亮点,军警拉起的警戒线中黑色的灵柩慢慢行进,拥挤的人群一片肃穆,虽然是死一般的沉寂却已有了剑拔弩张的气氛,空气中的愤怒已经膨胀得就像干柴一样亟待引爆燃烧,这时一两个学生低沉压抑的声音响起,轻声而有力地唱起“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坚定得不容打断怀疑,于是三个四个,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合唱之中,军警们慌了神,Enjolras冲进警戒线挥起红旗,更多的人冲破人墙占领了马车,站在灵柩上的学生们满脸都写着骄傲与自信,带着挑衅的眼神俯视着与之对峙的军警,战火的号角就此响起。转自豆瓣密斯简的观感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3-3-1 07:55:23 | 只看该作者
电影中最佳视觉效果歌曲
  The Final Battle: 这次的影片中,我想导演加入最多自己的诠释与表达的大约还是学生戏吧,这一幕几乎和原剧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如果说舞台板的battle是学生们自己理想中的革命,那么电影版呈现的就是现实中这场革命真实的面孔。当影片镜头的上帝视角恰到好处的那么一拉时,在观众眼前的是偌大的一个巴黎城,大得无法想象,黑压压的一片,这时才意识到,这些学生们的街垒是多么微不足道,那火光是多么渺小,渺小的几乎变得可笑了。于是这场革命不再是想象中理想主义者的奋起与斗争,不过是以卵击石,蚂蚁绊大象,他们不再是奋不顾身的英雄们,只是一群孤立无援的孩子,弱小的可怜,几乎可笑。于是连army officer的喊话都像是带上了一丝无奈的怜悯与劝解:孩子们,你们肯定完蛋了,还是别闹了,救救自己吧。那一句you have no chance, no chance at all也有了真实的意义,因为这才是现实,血淋淋的现实。影片中凸显的张力不在于这场战争必然失败,更在于学生们革命的意义,他们牺牲的意义,在final battle之前,他们怀疑的不是胜利的可能,而是他们所作的这一切的意义,人民的冷漠与叛逃,这零落不成气候到几乎可笑的尴尬场面似乎在质问着他们,你们这么做有谁领情,你们要拯救的世界与人民根本就不赞同也不需要你们。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恰如其分地在此时出现,还有那一句let others rise to take our place until the earth is free,导演充分利用了这些在短短几分钟内定义了他们的信仰,革命的意义不在于目的,正在于那以血肉之躯抱着必死的决心用胸膛扑向子弹,此刻的站立与坚定便是意义。
  
  而与舞台上交错的灯光与偶尔的火光迸射和噼里啪啦的枪声带来的抽象效果不同,电影自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我们看见学生们怎样在街垒前倒下,怎样在绝望地拍打着紧闭的大门向居民求救,怎样退入ABC咖啡馆手足无措惊惶地等待命运的裁决……于是我们看到,军队对抗的并非揭竿起义的革命者,不过是握着几杆枪却几乎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我们目睹的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屠杀。我想这是导演所想塑造的革命,不是一个英雄主义的理想幻灭,这不过是一次以卵击石的悲剧,彻头彻尾的悲剧,这些学生不是我们会崇拜向往的英雄,只是需要我们怜悯的无辜的孩子,每个年代的人们看待学生运动与革命都会有不同的视角,而我想这大约更贴近这个时代所认同的定义吧。于是我几乎谅解了导演对Enjolras的淡化处理,几乎原谅了他把Enjolras只写成一个普通的学生领袖,如此亲民如此平淡,所以在最后当Enjolras带着无畏的表情看着那对着他的十几个枪口的时候,导演还给了他一个Courfeyrac,跑到他身旁,陪伴着他一同英勇受死,或许因为导演想写的不是一呼百应的悲剧英雄,不过是一群志气相投而彼此相守的伙伴们。然而总算欣慰的是,无论如何,最终导演还是给了他那个倒挂的身影与血红的旗帜。
  
  特别想补充的是,剧场版远远强过电影版的一处绝对是bring him home melody的那一段,始终记得在电光火石之后的那突然的万籁俱寂一片漆黑,bring him home如泣如诉地响起,观众们屏息凝神紧张地等待着:究竟发生了什么?胜利了?失败了?有没有人生还?可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是死一般的寂静,独有一支双簧管唱着忧伤的歌。当街垒渐渐转向正对观众时,交响乐忽然排山倒海地响起,人们看见Enjolras,像个殉道者一般倒挂在街垒上,身下的红旗像血泊一般将其包围,全死了,所有的学生们,他们全死了。那种厚积薄发的张力与感染力只有在舞台上才能感受得到,所以当导演煽情地让Jarvet将勋章摘下颤抖着放在Gavroche的遗体上时,我在脑中忍不住出现的还是那触目的血红与Enjolras。 转自豆瓣密斯简的观感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3-3-1 07:57:41 | 只看该作者

  电影中最让我惊喜的歌曲:
  
  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 (Eddie Redmayne): 或许更准确地说这位小雀斑是让我最惊喜的角色,几乎做到了演与唱俱佳的地步。不仅是这一首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几乎片中所有他的片段都是让人沉醉而赏心悦目的,red and black中的痴情,in my life中的紧张激动与深情,还是valjean离开之后几处的担当与果敢,他让Marius从只识谈恋爱的小白脸变得立体饱满,每一个场景中所能表现出的Marius美好的性情都被他紧紧抓住而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直叫人眼前一亮。而他的演技大爆发莫过于这首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又是一首我曾经罪恶地总是忽略的歌曲,他没有滥于以煽情的方式来直接表达悲伤,一开始他压抑而麻木地如同游荡在一片狼藉的ABC咖啡馆中,忆起昔日的时光却有一丝讽刺与迷茫,怀念旧友他的愤怒悔恨难以抑制,而那一行清泪却诉尽了一个未亡人那难言的遗憾与伤痛。
转自豆瓣电影密斯简观感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3-3-1 07:5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3-1 07:59 编辑

电影中最忠实原剧的歌曲:

  Epilogue: 我一直想看看导演会怎样处理这一首终曲,果不其然,从感情到表达上便是对音乐剧的一次完美复制,忠实传达了原剧所要表达的意义。而最值得一提的两个亮点,一是在Valjean的灵魂离开躯体走向天堂的时候,在圣堂的门外,那一如片首的烛光闪烁的小圣堂前,我们看到主教在那里张开双臂迎接着Valjean,这个细节虽是煽情,却煽情得有理,假如人生如一场天路历程,最终的归宿便是回家,回到最初一切开始的地方。第二点是我一直在想导演会如何处理最后的群众合唱,他会为天堂里的灵魂塑造一个怎样的归宿呢?我没想到的是竟那么简单,不过就是巴黎的广场,人们站在街垒上,就好像他们活着的时候一样。一切都未曾改变,不过是天空变得洁净光亮了,人们的脸上有了希望与微笑,我喜欢导演这最后的定调,天堂不是存在于他世的寄托,不是个超越现实的别处,它就发生在我们所生活的地方,可以存在于我们的当下。天堂的再临,是降临于人们的面容之上。 转自豆瓣密斯简观感

点评

好推荐,下午就去看!  发表于 2013-3-1 08:26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3-3-1 11:4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3-1 11:53 编辑

电影的确不错,但由于对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觉得唱的一般。要喜欢听的话,我推荐1985年伦敦的实况。百老汇的也很好。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3-3-1 15:24:06 | 只看该作者
刚刚走出电影院。完全被震撼。无可置疑的杰作。希望更多人能看到。杰作自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自会在每个人心中播种发芽长大。非常谢谢甲米的推荐。不然我恐怕会错过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2-1 02:54, Processed in 0.031102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