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8594

查看

83

回复
返回列表

go

怎样欣赏《尼伯龙根的指环》?

1#
发表于 2015-8-27 09:10:27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以前在别的论坛也交流过,不过真正对瓦格纳这部作品产生兴趣还是现在,想听听大家的看法。欣赏《尼伯龙根的指环》,估计也是欣赏古典音乐里最艰辛的事情。CD我还是主要听索尔蒂那套,也有DG列文的DVD录影。这部歌剧,国内也出版过歌词。

《尼伯龙根的指环》是一个由四部歌剧组成的系列,华格纳于1848年开始创作,1874年完成,历时26年。创作灵感来自北欧神话内的故事及人物,特别是冰岛家族传说 。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5-8-27 09:14:45 | 只看该作者
【转载】中世纪时基督教在整个欧洲盛行,过去在地方上流传的一些北欧神话被视作邪教清理,残存的较为著名的有英格兰的贝奥武甫,冰岛的埃达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华格纳的《指环》就出于这部中世纪德国的民间叙事诗《尼伯龙根之歌》。北欧神话与其他的古代神话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北欧神话中神的身上有着人性的一面,他们不是全能的、所向无敌的,而是有一定的限制,其本身也要面临灭亡的命运。《诸神的黄昏》中就体现了这一万物同归于尽、转换新生的思想。当时,华格纳将这部叙事诗整理后打算写成歌剧脚本,却招来很多反对,多数人认为这样庞大的脚本无法配成音乐。但华格纳成功了,他以二百多个主导动机贯穿全剧,采用明暗两条线来推进剧情的发展。

起初,华格纳只是选取了故事的一部分作了《齐格弗里德之死》(Siegfrieds Tod),也就是后来《诸神的黄昏》的前身,这部作品是以布仑希尔德引齐格弗里德进入瓦尔哈拉天宫作为结局的,不久,华格纳觉得不满意,认为缺乏更深一层的伦理意义并且无法在剧院里演出,所以他增加了一部《青年齐格弗里德》(Der junge Siegfried,成为《齐格弗里德》的基础),并将结局改得含有深奥的玄学意味。最后,为了使全剧完整,又补充了《女武神》及序剧《莱茵的黄金》。从音乐上来看,《女武神》与《齐格弗里德》最精彩,而《莱茵的黄金》较为优美,《诸神的黄昏》则显示了华格纳多年来所形成的思想。

由于华格纳的歌剧乐队编制庞大,所选择的歌手在音量音色和强度方面都有特别要求,同时还需要采用一些极端措施保证聆听效果,故华格纳的崇拜者,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为他的《指环》能够上演特别出资建造拜罗伊特剧院(又名节日剧院,1872年5月22日破土动工,历时两年多,于1875年竣工),其设计专为配合华格纳的要求,它将乐池沉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铜管乐器放在最深处,离指挥很远,远远低于舞台上的歌手。1876年8月,《指环》全剧于该剧院首演,分四天上演,共演两次,每天下午4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首演的指挥是汉斯‧里希特。当时,演出盛况空前,几乎整个欧洲的音乐人士都齐聚这个美因河边的小地方,甚至到了拜罗伊特发生食物短缺的程度。

尼伯龙之名来自于东日尔曼人的勃艮第部落,勃艮第皇族一般被称为尼伯龙,不过在此歌剧里尼伯龙却意为“矮人”。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5-8-27 09:22:24 | 只看该作者
《尼》剧是德国歌剧中镇山之作,说来惭愧,此曲听过的录音版本很少,印象中有福特文格勒的《女武神》和索尔蒂的全集,还有一些零星录音唱段,主要是听不太懂,里面讲的故事太复杂。但看过DVD感觉不错,视觉画面极其华丽,还有字幕解说,理解起来容易些。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5-8-27 09:35: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5-8-27 11:21 编辑

英格兰的贝奥武甫:

《贝奥武夫》(Beowulf), 一译贝奥武甫,讲述了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贝奥武夫的英勇事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最古老、最长的一部较完整的文学作品,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完成于公元八世纪左右,它与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并称为欧洲文学的三大英雄史诗。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5-8-27 09:3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5-8-27 11:21 编辑

冰岛的埃达:

冰岛史诗《埃达》(又称《伊达》或《伊达斯》)是中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最重要的北欧文学经典,也是在古希腊、罗马以外的西方神话源头之一。它的含义现已无从考证。有人认为它的意思是“诗”;另有人认为它是冰岛南部学术中心奥迪的变音,可能表示“奥迪丛书”的意思。

丹麦中古时代历史学家萨克索曾说过:“冰岛人用智慧弥补了他们的贫瘠。”确实,就在冰岛这片贫瘠而相当荒凉的土地上,滋生出了堪与希腊神话罗马史诗相媲美的冰岛埃达。瑞典大百科全书告诉我们:“中古时代的冰岛是一个贫穷的农业社会,人口不足七万,然而多才多艺的冰岛人创造出了世界等级的文学珍品冰岛埃达。”这朵文学奇葩不仅被后世同希腊赫希俄德的《神谱》,罗马奥维德的《变形记》和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等巨著相提并论,而且对中古时代的欧洲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英国和德意志文学,如德国中世纪的著名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即是从冰岛诗体埃达脱胎衍生,它的内容和风格都和冰岛诗体埃达如出一辙。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5-8-27 10:53: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5-8-27 11:14 编辑

《尼伯龙根之歌》(也就是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的来源和基础)(转载)

一部用中古高地德语写的英雄史诗。大约作于1200年,作者为某不知名的奥地利骑士。全诗共39歌,2379节,9516行。分上下两部,讲的是尼德兰王子齐格弗里德早年曾杀死巨龙,占有尼伯龙根族的宝物。他爱慕勃艮第国王巩特尔的妹妹克里姆希尔特并向她求婚。他帮助巩特尔打败撒克逊人,使巩特尔娶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为妻,才获准与克里姆希尔特成婚。10年后,姑嫂发生矛盾,布伦希尔特发现丈夫是借妹夫力量才娶得她的,因感受辱而唆使曾追求克里姆希尔特而不得的侍臣哈根,用阴谋杀死齐格弗里德,并骗取尼伯龙根宝物沉入莱茵河。13年后,克里姆希尔特为复仇而嫁给匈奴国王埃采尔(阿提拉)。又过13年,她借故邀请巩特尔等亲戚来匈奴相聚,在骑士竞技会上杀死哥哥和哈根,自己也被部将希尔代布郎所杀。史诗源于民族大迁移后期匈奴人和勃艮第人斗争的史实,其中人物都是从大量民间传说英雄中提炼而来,但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是中世纪德语文学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有32种手抄本,其中10种完整地保留至今。

人们把这篇史诗称为德语的《伊利亚特》(Illiad)。因为它和希腊著名史诗《伊利亚特》一样,追溯到极远的上古时代,把渺远的神话中遗留下来的历史片段和历史人物结合起来,成为了一部体现日耳曼民族品格的伟大诗作。
虽然不及《伊利亚特》著名,但在弥漫于其中的悲剧性却胜于前者。这部史诗里充满了对命运的悲剧、对罪行不可避免的报偿、对正与邪光明与黑暗力量无止境的力量交锋的描写。
这个故事和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中一个更加原始的故事《沃尔松格传》(Volsunga Saga)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沃尔松格传》主要描写齐格鲁德(Sigurd)和他的祖先的历险,和这里的故事有很多细节十分相似;沃尔松格传中主人公的家谱也一直上溯到北欧神话中的奥丁大神。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5-8-27 13:59:33 | 只看该作者
太需要功力听下去了,我等无此力消受,索尔蒂CD那套听过两次,伯姆的一套LP转过一回,到现在一直束之高阁没碰过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5-8-27 15:52: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647650152 于 2015-8-27 16:37 编辑

我非常喜欢指环,如果说如何欣赏,我认为有几个办法:
1.需要培养一定的音乐记忆力。(我的音乐记性较好,所以指环入得很快,一下就中毒)
对于指环这部剧,先弄一张器乐版(无言指环),或者在网上找每个动机单独切出来带标题的学习,把动机能听到立马反映出一个大致的情景(选择蓝光对记忆更有帮助),然后再听全剧就没有压力了。
2.对于初听者,一幕一幕的听。
3.熟悉剧本,能把剧情背出来。
4.这可能是对论坛里的朋友最困难的一项,既是忘记你的昂贵音响,别在意录音,别在意回放的效果,平日里带给你无数惊喜的音响设备在这时可能会成为束缚。

点评

深以为然!  发表于 2015-8-27 16:26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5-8-27 16:07:36 | 只看该作者
再来说说4部吧。
首先莱茵的黄金这部剧,剧情简单明确,动机也不那么多,演绎上也并没有听过砸得,是熟悉瓦格纳式歌唱法,主导动机这个概念可以优先反复听的一部。

女武神。这部太有名了,为什么?女武神的骑行,数不清的影片,电视剧,广告使用。女武神我最喜欢的是第一幕,3人,1小时,我能说他是史上最伟大的一幕吗?而第二幕,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内心挣扎的Wotan,一个靠契约统治,却被契约舒服的伟大而又堕落的神,这就已经是西方“法治而非神(人)治”的概念,此时的瓦格纳,遭了反,所以从乐剧之外看,女武神开始的三部正剧,不只是一个神话故事,而是经过瓦格纳之手改变剧情后,对社会,对制度的探讨,而Wotan也正是神族走向黄昏根本原因。女武神的第三幕,也是极其的简明,一群女武神,一个神族老大。华丽的女武神骑行到 Wotan的愤怒,再到Wotan180度的情感转变,戏剧性,音乐性,这既是瓦格纳的“未来艺术品”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5-8-27 16:19:54 | 只看该作者
齐格弗里德。
四部剧中我现在认为音乐性最强的一部,可是,在我第一次听齐格弗里德时,我甚至认为它是4部中最不好听的。。。。。我现在觉得当时想法极其愚蠢。
第一幕可以分为“米梅和齐格互喷”,“Wotan米梅互问问题”,“齐格铸剑”。而我认为,这部剧,从“Wotan米梅互问问题”开始,音乐就极其的毒,一毒毒到结尾。而第一幕的结尾,和女武神第一幕的结尾,音乐上,道具上都是极其像的,这也有种“父的剑在子手中,父的悲剧会落在子身上吗?”的思考。齐格的第二幕第三幕,正是整部指环“命运”的基调发挥的淋漓尽致,屠龙的音乐,更是各种游戏配乐,电影配乐的重要模仿对象。第三幕似皆大欢喜一般的结局与黄昏的大悲剧又形成了极大的对比,什么是瓦格纳的戏剧?这就是!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5-8-27 16:31:06 | 只看该作者
从《指环》到《帕西法尔》,瓦格纳的音乐往往写成旋律没有尽头的感觉,尽管主导动机本身有小节线,但长大的旋律却无边界。这种写法,使得演绎的歌手和器乐手的气息,成为大问题,连听的人都要屏住呼吸以致无法喘上气来。实在是很毒辣的音乐,许多人抗拒瓦格纳,也正是出于此吧?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5-8-27 16:34: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647650152 于 2015-8-27 18:33 编辑

众神的黄昏。
剧情、人物关系都略复杂,需要熟悉剧本,音乐上极其沉重,即使是婚礼也是那么悲剧,整个算上休息要6消失的乐剧,只有一个基调,既是毁灭,但这种毁灭不是结束性的,而是更接近与尼采的“永恒回归”的毁灭,瓦格纳称其为Götterdämmerung,Götter是神的复数,Dämmerung在德语中既有黄昏也有黎明的意思。黄昏在音乐上较为松散,不及前几部紧凑,而且除了序幕中开场的命运三女神,其余全部发生在人间,是人的故事,人性的,神的毁灭中也有人的一份功劳,虽说描绘的是地上的事,但事实上确实在映射Walhall中的事,皇宫中的火既是Walhall的火,人建造的神殿中神像的倒塌(新大都会)也是Walhall中神的毁灭。哈根刺进齐格的茅枪既是Wotan刺入罗格的茅枪碎片(在台词中提到),神界和人界同步,英雄的死换来神的灭亡,旧制度的失效,人获人权,新世界的诞生,这正是瓦格纳当时一心所思所想。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6 06:31, Processed in 0.024091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