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8511

查看

29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2-2-15 18:04:00 | 只看该作者
很棒文章的啊,什么事情就怕认真二字!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1-11-16 00:30:45 | 只看该作者
经过处理之后声音应该有所提升,他主要是喜欢MF那种光滑的音色,搭配Victor那种监听风格的箱子其实还成

使用道具 TOP

应科研级旗舰兄的要求,自转一篇翻译的小文章《插座大战Sockets Battle》

3#
发表于 2011-11-14 19:09:0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其实前文也没啥好写的,就是一个日本烧友偶得日本尚未在贩卖的Shunyata SR-Z1插座,大喜过望(就像现在的我),然后发挥折腾精神,找了一大堆插座来进行对比而已,今天闲着没事干,先翻译作者器材和开篇,力争每日一篇,让大家看看插座这东西究竟有什么威力。原文登于其博客BONBEEホームシアター,稍懂日文的朋友也可以找来看看。


  首先来张全景图。


音箱:Victor SX-500 DOLCE2改,脚架为自制,音箱线为日本Acoustic Revive的PCOCC-A SPC-1


隔离电源:信浓电气HSR-1000,电源线为美国第一线Synergistic Research的AC Master Cobra

音源:音乐传真Musical Fidelity A3.2,电源线为MIT Magnum AC1,信号线为美国音乐重现Straight Wire的Crescendo


前级:翩美PRIMARE A30,电源线为天仙配Transparent的PowerLink XL,信号线为天仙配的MusicLink平衡版


后级:路遥ROTEL RB1090,电源线为自制的欧亚德Oyaide TUNAMI



前言:
  好了,终于也到了要比较插座的时间了。在电源整备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无法忽略的重点。在过程中我还能维持当初那不妥协的众多动机么?说实话还真有些不安。不过不管怎么说,只要【适当地】努力一下就好了嘛。
  有言在先,本次的试听不会像杂志那样,做出“音质如何如何细腻”或者“更适合于播放某种音乐”的评价,其重点不过是针对于我所喜欢的音乐“能够听得多舒服”而已。另,试听结果并不针对哪一个插座,而仅针对“该插座使用在我的系统上所发出的声音”,这一点请大家务必记住。
  现在的系统环境:
  100V断路器---》信浓HSR-1000(电源净化)---》美国第一线AC Master Cobra---》欧亚德MT-UB(排插)---》MIT Magnum AC1---》音乐传真A3.2
      200V断路器---》3000W变压器---》Shunyata SR-Z1(墙插)---》天仙配PLXL---》翩美A30
      200V断路器---》3000W变压器---》Shunyata SR-Z1(墙插)---》自制欧亚德TUNAMI---》路遥RMB1095(RB1090为作者现在使用之双声道后级,RMB1095为评测时使用的)

  扬声器为SX-500 DOLCE2改,以上就是器材列表。
  而插座的对比,就在CD线路中红字所示的欧亚德排插上进行。

  其他一切固定。
  一次只做两个插座之间的对比试听,要是一次全做了就很容易找不着北,而且插座这种东西也是需要一定时间来习惯的。

  试听所使用的CD以吉米・克里夫的《I Can See Clearly Now》和EPO的《EPO Works》为中心。毕竟听太多的话反而容易迷惑自己。
  用了流行音乐虽然有点对不起观众,但是重点还是想Check我自己喜欢的曲目。
  《I Can See Clearly Now》是前段时间木村拓哉主演的电视剧《Engine》的主题音乐,主要测试节奏、节拍和气氛表现力。
  《EPO Works》是将原专辑背景改成以古典乐器为主体的重录制版本,主要测试舞台感、立体感和空间表现力。
  当然也不会忘记频响、信息量以及定位,如果在编撰时有需要的话,也会添加其他CD。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1-11-14 19:10:10 | 只看该作者
FURUTECH FP-15A(Cu)N1 VS Shunyata SR-Z1

FURUTECH古河 FP-15A(Cu)N1


  内部簧片为磷青铜,不镀金,本体由尼龙和玻璃纤维制成,夹盖是热缩树脂塑料,背面金属片为不锈钢。售价4725日元,约合人民币320。SR-Z1现状一概不明,日本国内为非卖品,入手价格为10000日元,约合人民币700。
  该从哪里说起好呢……这么说吧,SR-Z1压倒性地胜利,是WINNER!(差不多就是这样吧……)
  “插座竟然能产生如此差距,这样真的好么?”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吧。第一回合的对决产生如此落差,这样真的可以?虽然这种结果在事前多多少少都预测到了,但是没想到落差大到这种程度。
  舞台感、立体感、空间表现、频响、信息量、定位。在这些方面令人不禁失声。
  FP-15A的场合,背景乐器在扬声器之间几乎是以平面来呈现的,呆板且定位不明确,感觉就是为了发声而发声。一换成SR-Z1,前后左右的空间一下子拓展开来,人声与乐器的轮廓瞬间变得鲜明。
  轮廓的表现非常顺滑,不是纤毫毕现还是令人有点可惜,以我个人而言还是很希望能够将低音乐器轮廓清晰鲜明地表现出来的。
  极低频(Low-End)的延伸具有相当的实力,仿佛低音单元(Woofer)被放大了一般。如同前述,这是顺滑系的附件,所以离令人震撼的低频还是很遥远的,不过低频收得相当准,因此节拍绝对不会有生硬的感觉。
  中高频具有相当的信噪比,透明感出色,乐器周边及面对方向的空间十分鲜活,EPO背景中的打击乐令人激赏。
  在宽频响、高信息量的同时,却没有任何失真,这一点真是赞到极点。
  FP-15A的优点也不是没有,那就是那种没有任何夸张的自然性,大概是因为非镀金的原因吧。不过,无法拓展开来的声音,以及铜特有的韵味所带来过多的余音以及“步调上的缓慢”,是比较令人难以接受的。(这多半是个人听音习惯的原因?)
  总而言之,第一回合的胜者,就是SR-Z1啦!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11-14 19:11:38 | 只看该作者

欧亚德オヤイデ SWO-DX(旧型) VS Shunyata SR-Z1




  这是小柳出电气商会风靡一世的镀铑插座,其原型来自于极其有名的美国电机商社(日本公司,其实和美国一点关系都没有),现在更新换代成刚性进一步强化了的【ULTIMO】。
  簧片是脱酸磷青铜镀银加镀铑,本体由混合了玻璃胶的尼龙树脂制成,背面金属片为黄铜,可拆卸。
  我认为,只要是对插座有兴趣的人,肯定会对这东西下一次手,然后从此毕业。而且现在也升级为ULTIMO了,再评价这个是不是有点太那个?关于这点就请看官们多多包涵啦。
  重新体验一遍SWO-DX,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这就是铑的味道啊”!结像细致,轮廓的边缘非常锐利,定位也很良好。频宽比较宽,为极高频与极低频赋予了充沛的能量,整体十分干净清爽,有时还能感受到低频的沉重感。速度感交代得很清楚,个人认为其十分擅长于鼓和贝斯这类关乎节奏感的领域。并且,在一些希望能够降低声音甜度的地方,整体上看也能掌控得比较好。
  不过,在中高频,不论是什么声音,皆以同样的音调呈现,难以感受到其厚度。虽然极低频是没有啥问题,但是因为能量均衡相当偏向于高频,导致爵士鼓的镲片缺乏应有的质感,打击乐器也因为厚度不足的原因,造成其形体感不够鲜明。在人声的【Za】音中,这一点就十分明显了。
  如果单纯只是希望组合到排插上,大小倒是十分合适,不过就现状来看,果然还是不太适合于我的系统啊。
  话说回来,这如此之大的落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只是将电源系统加以整备,就能将插座之间的差别如此地明朗化,还是说这只是单纯的个性、风格上的区别呢?
  那么下一次,就用最普通的插座来试试看吧。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1-11-14 19:12:45 | 只看该作者

JIMBO F626 VS Shunyata SR-Z1



  家庭影院电源设定中必然会使用到的JIMBO插座,簧片的素材好像是黄铜,用磁铁靠上去不少地方会有反应。含税价格是277日元,约合人民币17元,超便宜,如果这是音响用品的话那就爽歪啦。
  这次的试听,多少抱着一点玩乐的心态,昨晚把JIMBO和Shunyata组合到排插上之后,今晨跟老妈说“适当地随便插插就行了”,然后就去上班了。也就是说,这次的试听,我事先并不知道电源线插在哪一个插座上。
  (到现在为止的体验究竟只是单纯的心理幻觉,还是确有其差距呢,在我摒除了先入为主的观念之后,听感究竟如何?)
  下班归来,多少有点兴奋了:“难不成我将在此赌上我博客的人生么?”那么,打开CD开始听吧。
  嗯?啊咧?嗯嗯……原来如此!啊~哈~
    声音没有跃动感,空气浑浊了。这怎么想都不会是Shunyata的表现啊,抱着这样的心态,我看了看插座(要是正好相反的话该咋办啊……)。正确,就是JIMBO,没弄错真是太好啦━━━(゚∀゚).━━━!!!
  那么,就从头来谈谈JIMBO的表现吧,一言以蔽之,就是【物有所值】。频宽的上下延伸都比较普通,虽然不广阔,但也没有窄到可悲的地步。低频有量感,高频的染色与此相应的平衡感不错,也就是说音色上平衡感还是把握住了的。而且低音不是很慵懒地垂流下来,应该说恰如其分,虽然收得不够完美,但是奇妙地还是能让人区分音与音之间的间隔(其实我最初的评价多少有点焦躁了)。
  嘛,要打个比方的话,就是筑波小酒馆的卖酒妹(筑波是日本有名的科学城,那里的妹子自然没啥风味啦),用功放来比喻的话,大概就是天龙的吧(究竟想说啥,就请大家自由想象啦)。
  虽然整体不是那么透明,但是若经过一段时间的煲练,其表现力能够变得更为干脆的话,和那些卖3~4千日元(约合人民币170~280元)的音响用插座相比,要找出区别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某些从根本上不希望的东西还是存在,就是前述的【声音没有跃动感,空气混浊】(用了这种有点难以理解的话真是不好意思了),在这方面上,只能说是物有所值吧
  本次写的东西比较婉转,大家可能比较难读吧……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1-11-14 19:14:03 | 只看该作者
荷宝HUBBELL 8300R VS Shunyata SR-Z1




  以“毫无趣味性”、“无法令人留下什么印象”而小有名气的荷宝8300R,这R究竟是【RED】的缩写呢,还是别的什么打头字母呢,实在不清楚。荷宝公司的插座可谓多种多样多分枝,据说有数百种,即便同为8300系列,也在本体的尺寸、背面金属片的材质以及其他方面有着不小的区别,种类可以说是比较复杂的。而在其中,本次的8300R,则可谓是SR-Z1的原型Base Model。
  左:Shunyata SR-Z1  右:HUBBELL 8300R

  HUBBELL 8300R

  Shunyata SR-Z1

  本体尺寸、大小完全一样,粗略看上去几乎就是同一种插座。SR-Z1的变更点,就是背部金属片从不锈钢换成了黄铜,稳定性也强化了,固定导线的螺丝从铜换成了黄铜,中央固定螺孔的强化,以及二重低音处理等等。
  这还是MITSU兄告诉我的,毕竟专门为音响而改良了的SR-Z1在日本国内属于未贩卖品,不是能轻易入手的东西啊,那么作为一个发烧友,寻找替代品也是必然的事情啦。于是在网上搜来搜去,就找到了这8300R,进一步搜寻,才发现这就是原型……
  最初如同传闻所言,感受到的也是没啥味道为啥趣味性的声音,而且也得到了“煲练需要很长时间”的情报。恰逢寒冬,有时插上取暖器,有时是电饭煲,有时是后级……这么一煲下来,可说是12分透彻了。之后喜逢SR-Z1入手,8300R就忘在了一边,还没经过正确的判断,就丢到仓库里面积灰尘去了……
  今天,8300R重出江湖,隔了这么长时间再听,这插座可说是令我很惊讶。一言以蔽之,就像是微冲的碳酸,带着爽口的余韵,简单来说就是将SR-Z1感受到的那种【顺滑而温柔的甘美】摒弃掉的声音。个人认为是那种脚踏实地的声音,音的区分非常清晰,结像貌似有点紧,但绝对不瘦,厚度很充分,结像边缘描画虽然普通,却无令人不满之处。没有任何艳丽的味道,这大概就是“毫无趣味性的声音”一说的由来吧。
  即便如此,信息量还是在水准之上,让人不禁觉得SR-Z1的信息量有些刻意为之。量感虽然比较有限,但是出来的低音收得不仅准,也非常清澈,这清澈感正是我所追求的啊……但是太可惜啦,对于我的系统来说,量感是完全不够啊,正因为如此,会让人感觉到频宽不是很够,不过这不过是错觉,其是货真价实的宽频响。正因为清澈,所以没有混浊感,定位也极其良好,特别是在质感与准度的平衡性上,插座大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得上的。声场宽度与SR-Z1相当,纵深感比SR-Z1差,纵深感就其等级来说算是普通吧。要说其没啥个性,确实如此,不过这无个性,是与其高等级完全相符的。
  虽然我并不是刻意要给其高评价,毕竟关于这插座,“不错”的评价可说没怎么听过,大概是因为仅仅只有8300R的话,是无法取得如此的评价的吧。在我的系统上,前后级使用的是SR-Z1,也许是相乘效果也说不定。
  如果能够确保其低音的量感的话,那这东西就真的无可挑剔了,嗯……精准的低频实在令人难以舍弃啊。
  
  插座大战,还将继续,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1-11-14 19:15:33 | 只看该作者

立维腾LEVITON 8300 VS Shunyata SR-Z1



  立维腾公司的插座也是多种多样,这次的型号虽说是8300,但详细还是不明。用磁铁靠上去会紧紧地吸住,背面金属片大概是铁制品吧,固定导线的螺丝看起来虽然是黄铜制,但却是完美的磁性体,能够紧紧地吸住磁铁。
  那么就开始试听吧。虽然低音的量感没有SR-Z1那么多,但也不少,力度和弹性上佳,极低频的延伸也不错。不过,这是一种僵硬的正弦波式的低音,而不是那种如同潮涌般的低音,比较缺乏跃动感。
  那么高频呢?一听就知道的其高频比较压抑,信噪比也不成,多少有些摩擦感,细腻度是绝对地不足。正因如此,舞台感听起来也就要低了一些,其定位也比较散漫。
  基本上就是僵硬的声音在贯彻始终,作为一个观演者,不禁想如此建议:“肩膀放松,用更缓和的方式来演奏如何?”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1-11-14 19:16:40 | 只看该作者

一听钟情FIM 880 VS Shunyata SR-Z1



  ('◇'*)啊哈~~~这样的音场表现搞不好是我在插座上第一次听到呢。令人惊讶的还是空气仿佛被染色了一般——这一点在开声伊始便可发现,空气(接近蔚蓝的)被染成了淡淡的紫色。打个比方的话,就像是澄净的水中混入了一滴蓝色的墨水,在保持着透明感的同时,又展现了这种颜色。
  说得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啊……忽然想到,这种感觉就跟那些**系店子里面灯光完全一样啊。
  这插座因为电器用品安全法的原因匿迹于市场上,雅虎网拍有时会有人出卖,是相当受欢迎的东西。详细构造不是很清楚,本体是陶瓷材料,簧片是纯铜,用磁铁来靠近,没有任何可吸附的地方,感谢ザワオ先生能够大方为此次评测出借此物,真的非常感谢(*^θ^)Thanks。
  那么,也煲了一天让插座习惯习惯,就开始试听吧。
  收放自如、结像鲜明、高信息量、高分离度(最高等级)、写实风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i-Fi系。虽说是宽频响,但音场让人感觉很轻松,绝对不是那种用迫力堆到你眼前的类型。
  人声没有任何膨胀的地方,确确实实是收放自如,乐器的分离度更是好的不得了,并且没有刚做好的银线的那种阴影感。可是,是因为下部声场难以明晰的原因么——虽然厚度上并无不足,也没有哪里显得薄——总觉得声音离得比较远,不过却也不是藏在深闺之后的那种感觉,还真是奇妙啊。
  总而言之上部声场非常广阔明瞭,仿佛舞台在你之上,立体感也十分充分。单从这里来看的话,真是十分了得,但中下部的成像果然还是不那么明瞭,而且极低频速度感过于明显了。
  同样条件下和其他插座来比较的话,每一个音符可以说都是清晰可数的,从音响性上来看的话,等级极高,可是从整体上来看的话,总觉得有点微妙。例如吉他拨弦的质感相当鲜明,但接下来弦的余音却没了,又或是人声的【Sa】音比较浑浊等等,一切的原因难道是高频有些能量过剩了么?虽说极富延展性的高频和明亮的音色是魅力满点。
  “本用品切勿使用金属制面板!”都已经到了要写在附属塑料面板说明书上的地步了,如何处理其高频的能量感果然是其中心要务么。
  如果自己用的是低频松软慵懒的扬声器的话,应该会成为最爱吧。顺便说一下,极低频的延展是SR-Z1占优(虽然二者声音走向完全不同)。
附注:插座上的Fim就是我们很熟悉的First Impression Music一听钟情,这公司不光出唱片,线材和插件也做的……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1-11-14 19:17:54 | 只看该作者

AC-SILVER1 VS Shunyata SR-Z1


  Dynamic Audio的原创插座,AC-Sliver1初期版本+背部钛片+钛固定螺丝,钛螺丝是后来ザワオ先生换上去的,原型是明光社的ME8502,貌似还有附赠碳素面板,但这次没有。这也是承蒙ザワオ先生大方出借的东西,顺便说一下,售价是16800日元,约合人民币1100元,
  让各位久等了,那么就开始试听吧,(。^o^)ノ☆・゚::゚请多关照啦♪
  高价格果然不简单,不禁让人感到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的正确性。全频段与SR-Z1持平?还是比SR-Z1更有优秀一点呢,不好说,但不管是高还是低都是宽频响,而且还带着银特有的,仿佛无尽延伸般的高频的清澈感,全频段没有任何膨胀凹凸之处,一马平川。
  这场比试,就和原先说明的一样,前后级固定使用SR-Z1,然后在CD上变更插座来试听。虽说全部使用SR-Z1也是不错,但是低频量感太多也是一个弊害,会令人对低频的清澈感颇有不满。但这不满的感觉剧减了,虽然离完美还很远,但是在没有任何膨胀的基础上,很不错地将重心整个降低了,这种变化的产生仅仅只是因为换上了AC-Sliver1。
  说到这插座的另外一个个性,果然还是透明感吧。在这里,我们稍微把时间往回倒退一些,其实以前,在ザワオ亭,我就已经听过了这插座的表现,当时给我的印象是:虽然很不错但是比较【暗】。经过本次的试听,我确信了这【暗】的部分,不过是自己弄错了而已——这【暗】,并非指Dark阴暗。
  让我们把话题偏一偏吧,大家知道摩周湖么?位于北海道东部的阿寒国立公园,深度211米,曾拥有世界第一的透明度(40米),是足以让日本骄傲的,世界屈指可数的【丽水之湖】。
  摩周湖的卫星照片

  摩周湖的展望台照片(较大)

  这摩周湖虽然我没有实际去看过,但幼时我是非常喜欢这样的大自然的,光看着这样的照片,就仿佛自己亲身去冒险了一般。说起那时摩周湖给我的印象,虽然透明,但是无处不深沉,水的深处,沉淀着深邃的碧蓝。
  让我们回到插座的话题上吧,AC-Sliver1的背景,就仿佛是【摩周湖的深与色】,大概是因为如此,才让我在ザワオ亭试听的时候留下了【暗】的印象。这插座,因为透明所以视野很好,(可能表现有点过激)也正因为无处不透明,所以在光无法抵达的部分,就显得黑暗。我想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感觉。
  分析力不错,分离度也很好,左右的声场没有刻意为之的那种空旷的感觉,虽然不起眼,但是相当地宽广,立体感之类的空间表现也在水准之上,大概全靠了那丰富的信息量吧。尽管价格比较高,但我认为还是物有所值的,虽然我得出了用一个就好的结果,但要是跟上次一样全部都用AC-Sliver1的话,反而会因为三乘立方效果而将其个性过分表现出来吧。不管怎么说,这么贵的东西一次买太多也不妙啊。
  对于我来说,SR-Z1和AC-Sliver1的组合,应该算是参考级的了,也从侧面反映了这是一个多么好的组合。
  于是,终于还是对AC-Sliver1出手了v( ̄∇ ̄)v

  附赠了两颗黄铜螺丝——其实说是附赠,倒不如说因为不是啥值钱的东西所以能送就送吧……不管怎么说,作为插座这价格也太高了,本来是想到雅虎网拍上淘个二手的,但回头想想镀层可是重中之重,结果还是咬咬牙买了新品。
  但……这可是16800日元啊!折合人民币1000多呢(◎-◎;)!这东西送到公司,要是很难得地有人问“价格多少”,而如实相告的话,大概会被认为是脑袋坏掉了吧……“也就差不多是那些10元商店里面的货吧”,结果只能挺起胸膛如此应答。
  即便有很想要的DVD-BOX还是忍了下来,对于这种东西却毫不犹豫地出了手的自己,实在是无可救药的发烧友啊,请大家不用担心。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1-11-14 19:19:20 | 只看该作者
PAD CRYO-L2 VS Shunyata SR-Z1


说实话,用了这插座,我系统出来的声音……就算想婉转点称赞一下都不太可能了……
很美?确实美。光滑?确实光滑。频宽和声场,说宽不宽说窄不窄。
定位呆滞,不够清晰,表面上听起来很安静,实际上并非如此,貌似收得很准,但是又有拖泥带水的感觉(意义不明)。
能量感都到哪去了啊……

已经做好被拍砖的觉悟了!就这样!!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1-11-14 19:20:30 | 只看该作者
LEVITON 5362IG VS Shunyata SR-Z1



  插座大战的最终战,是照顾了我系统很长时间的立维腾5362IG,就像照片上一样,被我X得很凶,固定耳没了,浑身是伤。
  立维腾5362是大家所熟知的插座界的横纲——威特Wattgate的原型,簧片的原材料是黄铜,这个版本镀镍之后好像就是8300。
  在SR-Z1入手之前,一直是作为后级的插座来使用的,低频量感丰富,高频有些压抑,要中和上流品SWO-DX的紧实和高频的冲,是不可缺少的东西。
  再次接上去试听,第一印象就是低频丰富的量感,并不硬,而是富有弹性的低频。
  频宽并不平坦,在低频虽然可以感受到相当的能量感,但并不是那种延伸到极低频的低重心型低音,这种能量感一直延续到中低频。那么高频很弱么?虽说不然,却总有些凸出的感觉,是那种极具黄铜特点的高频——在其之上的极高频一口气衰减下来的感觉。要说像啥的话,倒是有点像长了脚的金字塔,而且底座附近呈现梯形,有些不安定,而且听起来不那么和谐。
   初听信噪比还是不错的,能相当程度上减少空气的噪音感,但声音一热闹起来的话,分离度就显得不足,定位变得不清晰,所以这个层面上的信噪比就比较弱。
  虽然脱箱感能达到及格的程度,但也就到此为止,大概是对纵深感的表现不那么擅长吧,立体感是似有似无,余韵和残响还是希望能够稍微延长一些。
  虽然上文非常严格地批判了这么多,但在丰富的低音量感之余,拥有良好的分离度,气氛渲染也很到位,总体上来说,是能够让人充分享受到音乐的乐趣的声音。考虑到价格因素,摒除那些过分的要求的话,是相当不错的东西——至少比立维腾8300那没啥气氛渲染的声音要好得多了。

  总结一下过程,有好有坏——虽然是初次进行插座的交换对比,印象冲击十分强烈,但如果想要追求更高次元的声音,那个时候就算不愿意,也会感觉到现在潜力的底限的吧。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8 15:20, Processed in 0.029209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