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0124

查看

136

回复
返回列表
yah

go

古典黑胶 古董器材,相得益彰 其乐无穷

1#
发表于 2023-5-20 10:21:0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小烧系统听古典音乐已有40多年,不重复、完整听(看)过一遍以上的古典音乐唱片(视频),已经超过10000张(套)。

音乐是灵魂,器材是工具。从本质上说,本小烧属于唱片/软件/音乐派。但是,唱片是使用器材播放的,音乐是通过音响表现的。唱片与器材、软件与硬件,音乐与音响,两位一体、不能偏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近些年来,希望一套音频(视频)系统的播放效果,一是能够尽量接近古典音乐会现场的音色和氛围,二是同一录音黑胶、CD(最好是BD)、文件三个不同载体的音质尽量相近。这样的系统,才是应该追求的好系统。

使用道具 TOP

yah

2#
发表于 2023-5-20 10:22:0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软件(唱片/音乐)领域为 黑胶+CD+文件 三者兼听,硬件(器材/音响)方面是 两声道立体声+多声道立体声 双管齐下。

软件:黑胶,13K+;CD,5K+;文件,没数。

硬件:两套多声道立体声系统,一套五声道立体声系统(含3套双声道系统,均为2010年代产品),一套七声道立体声系统(含3套双声道系统,1套单声道系统,古董器材为主);此外,另有两套双声道立体声系统(均可播放黑胶、磁带、CD)。

使用道具 TOP

yah

3#
发表于 2023-5-20 10:23:14 | 只看该作者
1978级入学,当年10月开始系统接触西方古典音乐,此后一直不弃不离听到今天。上学期间和(82届)毕业后几年,听的是盒式磁带,用的是盒带立体声收录机;80年代后期,盒带、少量黑胶、几张CD混听,设备为健伍落地式组合音响;90年代初,逐步过渡到只听CD,器材换成飞利浦CD机+力士合并功放+天朗书架箱的入门级HIFI三件套(当时俗称万元机);2015-17年,开始CD、文件双听,尝试第一套五声道立体声系统;20-23年,黑胶+CD+文件三者兼听,搞定第二套七声道立体声系统。

使用道具 TOP

yah

4#
发表于 2023-5-20 10:2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h 于 2023-5-20 10:35 编辑

黑胶,现有13K+。11个宜家 EXPEDIT架子,4(格)×2×4 / 4(格)×4×3 / 5(格)×5×4,合计180格,另有14个单格,共194格,每格约放80张,目前还富余10几格。这边家里弄了个黑胶小屋,只能放下5个EXPEDIT 架子(4×2 / 4×4 / 5×5×3,99格)。余者,散落在各处(主卧、走廊、车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yah

5#
发表于 2023-5-20 10:41:07 | 只看该作者
主卧一隅




车库一面




见缝插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yah

6#
发表于 2023-5-20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CD、DVD、BD等,大部分在国内家里,手边暂有1500多张吧。






音频、视频文件,4个希捷活动硬盘容量共16T还空余大约3T,文件数量一直不清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yah

7#
发表于 2023-5-20 10:48:30 | 只看该作者
目前,最喜欢听(看)莫扎特、木管乐、协奏曲、歌剧和芭蕾。

至爱:
作曲家   莫扎特
乐   器   木管乐
体   裁   协奏曲
唱   的   歌   剧
跳   的   芭蕾舞
没有之一

使用道具 TOP

yah

8#
发表于 2023-5-20 10:49:43 | 只看该作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人说,发烧发到最后是烧房子。前几年,由于迁居,本小烧则是白手起家,最先折腾房子。

无论两声道还是多声道,要想好声,房间是首要因素。特别是多声道,房间绝对不能太小,30几平米应该是其下限,小于30平米,恐怕就不适合搞多声道了。

使用道具 TOP

yah

9#
发表于 2023-5-20 10:58:37 | 只看该作者
18年底买房时跑了不少家建筑商,最终一眼看上的这家独立屋新平房,一进样板间就感觉客厅很适合立体声多声道系统,卧室3听双声道应该也不错,所以立马定了下来。

客 厅 空 间  9.28×6.05×2.75(米)
卧室3空 间  4×3×2.75(米)

房间布局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yah

10#
发表于 2023-5-20 11:04:45 | 只看该作者
入住新居后,在逐步捣腾器材、踅摸唱片的同时,也琢磨着如何更合理地布局房间。在妻子的英明指导下,把原来打算放在厅里的黑胶,改放在卧室3,作为黑胶小屋。后来,随着扩容,不得不见缝插针了。

客厅与开放式厨房一体,共约80平米。

现在,用若干书柜组成一堵2.39米高、4.07米长的隔墙,把客厅与厨房相对分开,既不阻挡光线,又不算很难看,CD和书等有地儿放了,声音也有所改善,比较理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yah

11#
发表于 2023-5-20 11:1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ah 于 2023-5-20 11:17 编辑

家具,各就各位。器材,各司其职。

电源  Monster AVS2000 Signature (2005年-)

磁带  SONY TC-558 (1974年-) / AKAI GX-F66RC (1982年-)

黑胶  Pioneer PL-7L (1984年-)

碟机  SONY SCD-1 (1999年-) / Pioneer BDP-88FD (2014年-  兼数播、网播)

前级  Marantz AV8801 (2012年-  兼数播)

后级  McIntosh 50W-2×2 (1951年-) / MC-225 (1961年-) / MC-240 (1960年-) / 20W-2 (1951年-) [后级顺序对应音箱]

音箱  Tannoy LSU/HF/12/L  美式兰开斯特箱体 (1958年-  前置)
      
         Tannoy LSU/HF/3LZG/8U  天朗全向箱体 (1971年-  环绕)
      
         Tannoy LSU/HF/15/8  英式兰开斯特箱体 (1967年-  后环绕)

         Tannoy LSU/HF/15/8  JBL C37箱体 (1967年-  中置)


(XXXX年-),均为该器材上市年代。

使用道具 TOP

yah

12#
发表于 2023-5-20 11:18:16 | 只看该作者
这边新家的第二套HIFI两声道(双声道立体声)+ HIFI七声道(七声道立体声)系统,只有多声道AV前级、BD机为2010年代未拆封的库存新品,再加上90年代末的二手CD机,余者,均为古董或准古董器材。

音箱、后级之所以都选择古董器材,一是老天朗音箱+老麦胆机非常适合听古典,二是这边的二手器材数量多、状态好、价格低。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6 07:28, Processed in 0.055336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