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Manfred Eicher于1969年创立了ECM (Edition of Contemporary Music)。他从爵士乐起家,大胆起用并捧红了一个个试验艺术家。30多年来,ECM的大部分录音都由Eicher亲自制作,内容涵盖了爵士乐、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例如闲波里讨论过的Steve Reich, Arvo Part,以及上个月与朱哲琴一起在北京演出的Meredith Monk)。靠着一批“非商业性”艺术家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纯净的声音效果、精美的封面包装,ECM很快树立了“精品”的形象,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ECM New Series主要聚焦于现代作曲家(尤其是苏东国家)以及古典作曲家的现代诠释。这张由匈牙利Keller四重奏演奏的巴赫《赋格的艺术》就属于ECM后一种努力。
(ZT)
《时代》周刊1990年有一篇总结80年代"雅皮"现象的文章,把“雅皮”的特征归结为,“四十岁以下,年收入十万美金以上,专业人士,家里用真空管扩大机配3/5A书架型喇叭,有十张以下的ECM唱片,不要常听。”在美国以外,其实谈不上有所谓“雅皮”,但是上述标准其实很容易地就可以套用到所谓中产阶级身上。近年来很多厂牌推出制作精良、音效极佳的早期音乐或世界音乐唱片,ECM New Series又何尝不是这样。巴赫音乐遗嘱之ECM版有“高雅”的音乐内容、不是谁都能轻易听懂;现代四重奏的演绎形式让它不那么让人望而却步;多变、随意的速度与节奏让人不那么“闷”;再加上让人屏息凝神的录音效果,精美的产品设计,一切就大功告成了。古尔德的《哥尔德堡变奏曲》同样也对原作进行了离经叛道的演绎,不过巴赫音乐中“数学的抽象”与“科学的基石”不但没有改变,而且以一种更加直接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而Keller四重奏的演绎虽然保持着虔诚的音乐风格,但却用一种更为感性的方式处理《赋格的艺术》。如果把这张唱片和《与×××一起喝咖啡》之类的书相提并论未免苛刻,但我只能说它是“被背叛的遗嘱”。不过请注意《时代》上的那句话,“……不要常听。”时尚的ECM版尚且不能常听,更何况表现“数学的抽象”与“科学的基石”的遗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