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4606

查看

18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alma

63#
发表于 2012-9-20 16:00:15 | 只看该作者
菜鸟进来觅食。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2-9-20 15:5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70707 的帖子

坦率地说,仁兄的想法,在部分人的角度有其合理的部分,但是和主流的音乐欣赏规律格格不入,这不是欣赏音乐,这是在研究音乐及其演绎。这是真正的“极品”,一般人享受不了。

我是个懒人,打死我,也不这么干。太费脑力了吧。呵呵
   

点评

670兄弟属于显微镜似的分析手段,属于西方分析哲学一路数,有用。你我都是“道家”,看看山水的旅游者,是“玄之又玄,云里雾里”菜鸟,天生不带微距头,哈哈。声明一下:这是自嘲,不是冷嘲,670兄可别“对号入坐”   发表于 2012-9-20 16:14
呵呵  发表于 2012-9-20 16:03

使用道具 TOP

61#
发表于 2012-9-20 12:1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70707 的帖子

谢谢!俺要好好学习,争取天天进步!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2-9-20 11:37: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seknight_gao 于 2012-9-20 11:39 编辑

回复 670707 的帖子
其实小提琴家每次诠释一部作品的时候,都不是按部就班的;在一些细节上会有即兴的发挥和处理,这和演奏者在演奏时的状态有关。所以对一份已经完成的录音,如果要逆向的去推敲一些细致的东西,认为那些与众不同之处是事先安排的,可能就会过于理性而错失掉一些独特的感受。事实上如果有“机会”的话,去询问演奏家本人,很有可能他们会回答你,在技术能力许可的条件下,情所以至,这些灵感来自于当时的心声。
正如有些歌手每次诠释一首歌曲的时候也会略有不同,但前提条件是技术上过关。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2-9-20 11:3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70707 的帖子
67兄能以同样的方法在介绍一下其他大师演绎的贝小协吗,比如TESATAMENT出的谢林,克伦配勒指挥,PH出的格鲁米欧,贝奴姆指挥,都是我很喜欢的版本。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2-9-20 11:26:41 | 只看该作者
发烧友们在器材、软件方面投入大把的银子和时间、精力,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我把贝小协听了几十遍了,即便 ...
670707 发表于 2012-9-20 11:14

老兄这个分析太好了,而且标出了时间,非常有助于我这样的菜鸟聆听和学习。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2-9-20 11:14:42 | 只看该作者
发烧友们在器材、软件方面投入大把的银子和时间、精力,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我把贝小协听了几十遍了,即便不能读谱聆听、学习,了解个乐曲概貌总可以吧;我不能拉小提琴,但是看别人的分析文章,无论是器材还是软件,我都将受益,何乐而不为呢,只可惜这样的文章少啊:
比较版本:克赖斯勒/LAB 049-50,海飞兹/RCD-1-5402
弓法说明:
1. 连弓:第三乐章/224-225小节/克赖斯勒5:42-5:45/海飞兹5:04-5:06
2. 滑音:第一乐章/92-95小节克赖斯勒3:18-3:27/海飞兹3:04-3:11
连弓(Legato)是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功,也是表现音色的基础方式。而速度会影响到音色的表达,偏快的速度将音色带出浓厚、扎实的质感,海飞兹正是这样的例子;反之则有自由飞扬的感觉,而这就是克赖斯勒的演奏特色(请参阅灰框二),在贝多芬D大调协奏曲中两人对于音阶旋律线的运弓表达,一气呵成的流利畅达自不在话下,但海飞兹的音色多了一道犀利的光芒,特别是第一乐章主奏小提琴,以即兴式的花奏登场(2:58)就是一明例。除了音阶表现得流畅外,海飞兹另在三连音连续奏中的第一音加上重音,有别于克赖斯勒轻轻一笔的带过(第四○六小节,海飞兹/13:18,克赖斯勒/15:24)。随后在第二主题旋律复现之前,也就是主奏小提琴在进入震音奏之前,有一个八度音e2与e3的连接(海飞兹/4:41,克赖斯勒/5:12),海飞兹的连接过于流畅,克赖斯勒却略作停留,作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拋物线式结束。
在弦乐前导下的第二乐章,主奏小提琴悠然道出极高音区的旋律,克赖斯勒的音色飘然空灵,相对于海飞兹的音色颗颗清晰晶莹,却有种经营太过的质感,特别是在过渡至第三乐章的短小花奏变化,表现不若克赖斯勒出色。
回旋曲结构的第三乐章,克赖斯勒蜻蜓点水般的运弓,带出诙谐俏皮的曲趣,而海飞兹却以扎实再加重音的音粒,发展并予以凸显加强流畅的旋律线。
大体说来,贝多芬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有柔美的旋律,高雅的格调,以及恢宏的规模,三个乐章中,都有让独奏者发挥技巧的Cadenz,其中在第二乐章后面发展的短小装饰奏可视为过渡至第三乐章的过门乐段。在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中,装饰奏并未由作曲者事先谱写好,任由演奏者作即兴的发挥。
各位大佬,我是一位普通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和现在年亲人一样,是从听马当娜、迈克尔 杰克逊、朱晓玲、程琳走向古典音乐之门的,当年挤在成人堆里用零食钱购买卡拉扬的贝多芬磁带,如痴如醉;后总想知道乐曲演奏的是什么、作曲家告诉我们意思,为此辗转于音乐学院和音乐书店,偶有机会躲在角落倾听杨老师、丁老师对于音乐作品讲解和唱片版本讲述,开始走上发烧,然此门道并不简单,某次听一位资深烧友在场讲解:奥伊斯特拉赫和奥博林演奏的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音响里播放出来的声音就是小提琴被挤在“角落里”,因为小提琴的体积和钢琴没法比的,现场演出声响也是这样的;梅纽因和肯普夫合作版本,小提琴声音响是因为老梅练了瑜伽而力气大再加上琴好,老肯为了配合把钢琴故意弹得小声。那时单薄而幼稚的我奉为信条,走了好多年。以后逐步豁然,便会常问自己:不管我乐理知识多么浅薄、演奏之法懂得再少,但是唱片里的信息,我到底还原了多少?如何做到用听到的声音说话?为此,踏上艰辛的求学之路,老师第一课就传授我:器材具备一定素质条件下,参数完好的高配胆管音质是全面提升,不是单一听音色和频响,并用一串胆管演示给我听;要把音响系统视为整体,信息的还原不仅在音源、功放,喇叭也是重要因素,有了这个概念就能注重各环节的重点,有的放矢的去搭配器材,不是用最贵而是用更好;速度快不是简单的功率和电流;不要把HIFI性和音乐感对立起来;世上没有一套系统是万能的,据己好、择其长;凡此等等。学生总想利用网络宣传前辈们经验和对音乐的理解。论坛是靠众人关怀和爱护,它即便打上时代的烙印,毕竟印证了我们所走之路。

点评

分析得真具体,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2-9-20 21:36
没把Op.61听过61遍,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支持ing。  发表于 2012-9-20 18:17
不听过Op.61六十一遍,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支持。  发表于 2012-9-20 18:14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2-9-20 11:06:0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老李的贴子,一直以来都很有争议性的,是我所喜欢的,就如百花齐放才能使花坛更有色彩一样。我与他也有很多不同的论点还悬在半空呢,等我哪天学好了再与他继续,我觉得是很好的一件事,各人各方式各所爱吧。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2-9-20 11:0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2-9-20 12:00 编辑

顺便说下,在朋友推荐下来到这个论坛,一下子被吸引。这里没有无谓的纷争、秽言,大家都带着热爱音乐的真诚聚在一起,“倾谈”音乐与人生。很纯、很美!正是念经兄、JOGO兄的热情相助,顺利注册,加入这个大家庭。希望这里充满真诚、友好、宽容、理解。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2-9-20 10:55:21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菜鸟,但是我想蜕变成飞翔的小鸟,呵呵~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2-9-20 10:52:52 | 只看该作者
论坛应该起到一个引导和交流的作用,对音乐的学习不能强迫,但需要引导,有时候我们应该从贝多芬,莫扎特谈起,这些话题对于对古典音乐的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我们不能总是谈很有难度的话题,当然这些话题论坛也非常需要,但我们要考虑到更多的爱乐者,尤其是对古典音乐很有兴趣,但又无法入门的网友,他们需要适当的帮助。我们在论坛,要适当考虑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2-9-20 10:5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vincentlyl 的帖子

抱歉,刚才电脑休克,无法写汉字,可能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我赞同楼主的看法,随着音乐欣赏的层面逐步深入,有必要做技术分析,如他所说探究乐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但是,音乐欣赏也是很主观很个人的心理活动,每个人停留在哪个层面也不尽相同,所谓萝卜白菜。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5 18:57, Processed in 0.034493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