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833

查看

18

回复
12
返回列表
楼主: 甲米

8#
发表于 2015-3-27 11:18:55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快进到二战结束的时候:20 岁的皮埃尔·布列兹刚移居到巴黎,在巴黎音乐学院跟着音乐家奥利维埃·梅西安学习作曲。布列兹采用了勋伯格的系统作为他音乐的基础,但想在这一基础上创造更激进的音乐。他认为前人都缺乏了智慧上的勇气,没能认识到他们作品广阔的再创作空间。他提笔写下无数论战抨击勋伯格和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和贝尔格等人,甚至连他自己的老师也不能幸免于此。

他开始精心创作一种音乐语言来实现他的蓝图——改变音符与节奏之间的关系。以往节奏总是作为铺在旋律下面的背景,而他却把节奏作为作曲的主要参数,设计了能与十二音体系的精确相匹配的复杂的节奏结构。

音乐理论家保罗格雷弗斯(Paul Griffiths)称他“用毁灭去创造”,有这种不迷信权威的气魄助推,他的创作进展如火如荼,最初的两部钢琴奏鸣曲也是在那个时期完成的。凭借着这种“毁灭的力量”,他成为战后音乐界的核心人物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5-3-27 11:17:49 | 只看该作者
我希望能说出一个简单的办法,把布列兹的音乐变得像西方古典音乐中的其他伟大的“B 字头的作曲家”一样温和而熟悉。但是我不能——布列兹更接近巴比特(Babbit)、贝里奥(Berio)和伯特威斯尔(Birtwistle),而不是巴赫和勃拉姆斯。
他的音乐艰涩难懂,20 世纪中期涌现的很多作曲家都是如此。尽管我自己也是作曲家,我也不能每次都轻松地洞察布列兹乐曲中那迷宫一般的结构。有时候我认为他的音乐有不必要的复杂性和对抗性。
不过,还是有一个方法能帮助我们理解布列兹的音乐:他的音乐是有意义的。它要表达某种东西,不管其语言多么难懂。但是在我们深入钻研之前——或者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去听艾玛尔和斯蒂芬诺维奇的音乐会之前——最好先了解一点 20 世纪的和声发展史。
我们身边听到的大多数音乐一般都在某个调性中,它们是华丽旋律篇章的基准。它能提示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和弦,和弦的走向,以及旋律的构成。在古典音乐里,这叫作“common practice”。但在 19 世纪下半叶,作曲家们彻底地扩大了“调性”的含义。他们不走寻常路,弱化了调性,促成了不和谐音的勃兴。
20 世纪初,作曲家们就开始完全放弃上文提到的这个“common practice”,寻找能包容更多复杂不和谐音的新方式来组织音调。在 1907 年经历音乐危机后,阿诺尔德·勋伯格发明了一个完全抛开和声的系统。1920 年代初,勋伯格开始系统化他的实践,构建这个被他称为“十二音体系”或“序列主义”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作曲家创造了一个序列,把键盘上的 12 个音符任意排序,每个序列里的音符不能重复。这个系统饱受争议,但勋伯格的确吸引了一圈志同道合的拥护者,包括安东·韦伯恩和阿尔班·贝尔格,他们都认为序列主义会成为音乐合乎逻辑的未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5-3-27 11:16:44 | 只看该作者
近期,钢琴家皮埃尔-洛朗·埃玛尔和塔玛拉·斯蒂芬诺维奇(Tamara Stefanovich)正在北美举行“庆祝布列兹 90 大寿”的钢琴巡演,演奏布列兹那些创作跨度长达六十余年的作品。
埃玛尔 19 岁时就加入了布列兹的“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室内乐团,他以 20 和 21 世纪音乐的权威演奏者闻名于世;斯蒂芬诺维奇是埃玛尔以前的学生,也极具当代音乐天赋,两人有着相同的偏好。此次,他们轮流演奏音乐会的曲目,并将以钢琴二重奏《结构Ⅱ》(Structures book 2)收尾。
要剖析布列兹的复杂性,需要持续的引导。而他们两人是最好的人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5-3-27 11:14:39 | 只看该作者
在演奏他的第二钢琴奏鸣曲时,法国作曲家皮埃尔·布列兹指导演奏者要“绝对避免……那些通常被称为‘饱含情感的细微处理’(expressive nuances)”。他告诉他们,恰恰相反,演奏听起来要极具冲击力、狂暴、支离破碎、刺耳、愤怒并“愈发野蛮和肢解化”。
“把声音粉碎。”他补充说。
布列兹的节拍经常在一个小节里多次变化,他的节奏粗糙并且参差不齐。他把美妙的旋律化为倾泻于黑白琴键间一场毫无规律的音符骤雨,在边缘音之间大跨度地飞跃。他的和声语言是一项关于不和谐的研究。这些作品演奏起来是如此困难,传闻钢琴家伊冯·罗里奥一想到要演奏它就哭了起来。
听起来很诱人,不是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5-3-29 09:40:17 | 只看该作者
比起他的作品,俺更能接受的还是他的指挥。老爷子90高寿了,不容易。
scfan 发表于 2015-3-27 12:31


呵,我刚好相反,更喜欢他的音乐。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5-3-30 13:26:02 | 只看该作者
勒内•夏尔——居住在闪电里的诗人

  勒内•夏尔(RENÉ CHAR 1907—1988),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诗坛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这位难理解的、被认为是复杂的诗人,在研究者们作了数十年认真评论后的今天,仍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是陌生的或没被读懂的。
  夏尔的诗歌生命是从赤裸、神秘、圣洁的晨曦开始的。超现实主义像一道强悍的闪电,照亮了他的23岁。布勒东和艾吕雅从一开始就对他表示器重和关注。尽管夏尔后来脱离了超现实主义团体,超现实主义的精神却贯穿了他一生。
  夏尔曾以极大的勇气,亲身投入抵抗运动的战斗。从超现实主义的狂热梦幻到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夏尔痛苦地走进事物及存在的深处。他内在地领悟了应该怎样生存在光照和黑暗的岩缝里,以狂暴的激情的铁锤,撞击内心的爱和外部的残酷现实,最终在迸溅的碎片中窥见一己的真实和透彻。
  确实,夏尔自始至终是一个反抗者,他的诗总是让人触及他内心的大矛盾和在精神上为统一大矛盾所进行的殊死搏斗。大概是黑暗在黑暗中照亮了他的道路,他确信,诗是“对仍为欲望的欲望之爱的实现”。现实的丰富材料帮助夏尔建构起一个超现实的深远空间。在《图书馆着火》中,他写道:“作品是怎么来的?就像冬天,一根羽毛落在我的窗玻璃上。马上,壁炉里升起了劈柴之战,至今尚未结束。”
  尽管这样,夏尔却既非哲学家更非通灵术士。诗是夏尔真实而倔强的口舌。他始终以反抗者的形象和声音耸立着,不断地通过他的诗向我们展现暴力和抵抗的状况:闪电或炸雷。他决不说使人安心的话,他必须对各种形式的不公正和不幸表明他的抵抗。他曾愤怒地写下:“你们服从你们存在的猪猡,我听命于我身上不存在的神;我们仍是无情的人。”
  冲突,进而超越,统一;凝聚,终于炸裂,透彻。
  夏尔的诗是陡坡。但另有一些阳光明媚的山坡,以其爱情的、几乎是田园诗的意趣令我们陶醉。普罗旺斯的阳光和大自然,对夏尔来说意味着童年和土地。为表现一块乡土,这块乡土上的动物及植物,夏尔写下了松缓、轻松、淡淡不安的怀乡歌。夏尔成年后的激烈冲突,也许正是对童年时代与世界永远失去了的统一性的强烈向往。哪怕在幻想的狂热的意象丛中,哪怕所处的精神状态如此迷醉昏乱,夏尔始终渴望一种清醒,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穿透,对整个事物的昭然。殊不知,由于对获取清醒的过于执着,他被迫再次,三次,无数次地跌入无解的混沌——失去的赤裸。而他的渴望仍在一边:让本质的痛苦,最终沉入河底,跃为活生生的生命本身。
  一个伟大诗人已经死了,但他的精神,却在文学中化为曾经激烈如今宁静的智慧。

使用道具 TOP

1#
发表于 2015-3-30 13:22:14 | 只看该作者
Le Marteau Sans maitre《无主的锤子》,布列兹为女中音与室内乐队而作于1955年,乐队要求长笛、中提琴、吉它、木琴与打击乐器组成,共9个乐章,以勒内•夏尔的3首短诗为基础作成。这首作品中选用勒内•夏尔的3首诗为《疯狂的工匠》、《孤独的刽子手》和《美的组合及预感》,夏尔的诗完全是超现实主义的,布列兹在这首作品中,每一乐章都展现乐队中不同的乐器组合,声乐中显现出与12音体系有关联的大跳。布列兹并不要求歌词能听得清楚,他认为,音乐的目的是加强歌词的意义,而不是按歌词谱曲。实际上,在这首作品中,布列兹把人声也当作了一种乐器来运用,这样,声乐部分就成了纯粹的音响材料。其中,人声和乐器互为补充,一会儿是回声,一会儿互相应答。这首作品是布列兹最出名的作品,在紧密的结构中充分显示了他的风格的主要特征。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5 22:24, Processed in 0.026354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