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5704

查看

12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甲米

76#
发表于 2013-9-16 09:45:11 | 只看该作者
不知谁手里有录音,建议比较一下小克莱伯、Cantelli、Fricsay和卡拉扬的贝多芬第7交响曲,肯定很有意思。

点评

甲米兄为何要单提坎特利呢?他离开他师父的差距还蛮巨大啊  发表于 2013-9-16 13:02
上次在虎口家对比过小克DG贝七、卡拉扬金卡贝七和蒂勒曼DG贝七,下次有机会倒是要再加入坎特利和费力乔。  发表于 2013-9-16 12:49
小克我有两个贝七,坎特利和费力乔我只各有一个贝七,卡拉扬贝七我有五个不同录音  发表于 2013-9-16 12:43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3-9-16 09:23:16 | 只看该作者
抛开别的因素不谈,Fricsay当年在指挥上的造诣与当年的老卡不相上下,他指挥激情如火,流畅与严谨并行不悖。在他的棒下,音乐充满了戏剧的张力,极为撼人。在战后10年左右的时间内,留下莫扎特的歌剧和协奏曲、贝多芬第九、老柴第六、勃拉姆斯双重协、德奥夏克第九,还有巴托克与柯达伊的音乐,这些不朽的录音至今还是经典。可惜天忌英才,他一生中累受疾病的折磨,正在弗里乔伊的事业步向辉煌之际,不得不退出了他的指挥事业,63年死于胃癌,才48岁,另音乐界悲痛不已!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3-9-16 04:34: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3-9-16 05:00 编辑
您这些八卦可信度也太低了吧?卡拉扬1955年正式接替福特的职位,56年就给终身合同了。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9-16 03:39


1956年那就是一口头儿声明的终身指挥,4月24~26日三方(乐团/卡拉扬/市政府)签的那个实际上只是1955年卡拉扬率团赴美演出前要求必须提前签下的那个4年的任命书(官僚程序没辙),1959年2月就到期了。此后9年里实际上没有任何法律文件保障,真正白纸黑字的终身合同签字画押则是到1967年了,这事儿卡拉扬自己吐过槽啊。

使用道具 TOP

73#
发表于 2013-9-16 03:39:44 | 只看该作者
卡拉扬确实是在“无照驾驶”9年后才最终与BPO签字画押的。
不过,俺不认为如果Fricsay不早逝的话就真 ...
bodyheat 发表于 2013-9-16 03:15


您这些八卦可信度也太低了吧?卡拉扬1955年正式接替福特的职位,56年就给终身合同了。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3-9-16 03:15:43 | 只看该作者
甲米  发表于 3 小时前
要不是Fricsay英年早逝,柏林爱乐没有卡拉扬什么事了。
-----------------

这就不对了吧。Fricsay死的时候卡拉扬在柏林都快十年了。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9-15 20:03



卡拉扬确实是在“无照驾驶”9年后才最终与BPO签字画押的。
不过,俺不认为如果Fricsay不早逝的话就真能从卡爷手里再把BPO给呛过去。尽管Fricsay是被英美“诛心”势力推到前台的一位绝对理想战士,但事关日耳曼民族荣誉,乐团和柏林市政府绝不可能妥协,Fricsay的机会为0。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3-9-15 20:14:08 | 只看该作者
卡拉扬的问题在于造假:为了制造出他臆想中的这种超级圆滑奏,乐队达不到的事情,他通过后期制作在调音台上把推杆推上去来达成。晚期EMI录音中尤其明显。这是不可原谅的,技术不能覆盖艺术的真实。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3-9-15 20:09:39 | 只看该作者
  "卡拉扬有种趋同音乐的倾向,他压抑不同的音乐个性,使它们全部屈从于他的线性美."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甲米 发表于 2013-9-15 18:12


同意。不管这种全乐团的legato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做到卡拉扬晚年的那个程度都过分了,变成缺点了。

使用道具 TOP

69#
发表于 2013-9-15 20:03:45 | 只看该作者
甲米  发表于 3 小时前
要不是Fricsay英年早逝,柏林爱乐没有卡拉扬什么事了。
-----------------

这就不对了吧。Fricsay死的时候卡拉扬在柏林都快十年了。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3-9-15 19:28:37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超级圆滑奏和审美压迫力,你来试一试,不是谁都制造的出来的,这就是功夫。塞尔,是最接近卡拉扬的一位。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3-9-15 18:12:18 | 只看该作者
  "卡拉扬有种趋同音乐的倾向,他压抑不同的音乐个性,使它们全部屈从于他的线性美."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3-9-15 17:37:26 | 只看该作者
艺术批评贵在中肯、富有说服力,贵在辩证,贵在趣味高贵,不在声音大小、辞藻堆砌,不在一竿子打倒。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3-9-15 10:44:35 | 只看该作者
转一篇文章:

是时候打破卡拉扬神话了

2008 年是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
甲米 发表于 2013-9-14 14:31

看法很相似。
老卡更象节拍器,摇来摇去。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8 09:12, Processed in 0.033888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