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71153

查看

15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胡三哥

74#
发表于 2013-1-7 17:06: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ansunzeng 于 2013-1-7 17:08 编辑

回复 八先生 的帖子[/是这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曾生好!关于苏生的器材和听音室,您最有发言权,敬请补充。  发表于 2013-1-7 18:05

使用道具 TOP

73#
发表于 2013-1-7 16:5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cfan 的帖子


  是  Cessaro Horn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3-1-7 12:44:2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比较赞同胡三兄对现场的描述,不太同意的是不和谐音的讲法。这是因为不和谐音在现场中也是有的。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中都有很多的不和谐音。我想把音响中的那些不符合与现场的音色称为失真为好。就如我前面的文中提到的。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3-1-7 10:54:42 | 只看该作者
苏先生的这对德国号角喇叭,有谁知道是什么牌子么?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3-1-7 10:51:38 | 只看该作者
我玩的c7 es3 系统,也始终在追求音乐厅现场 的聆听 感受,
毫无压迫和刺耳,但是一切的能量 又在无形中瞬间爆发 ,消失于无形,,真实世界 乐器演奏的那种自由的呼吸和对话感 ,,
,听过的绝大多数音响 器材 ,无论 怎样撼天动地,美艳妖羞,,却很难还原真实世界 的那种气息感。

使用道具 TOP

69#
发表于 2013-1-7 10:49:09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苏先生是我见过最有独特性的唱片播放家,据说他基本上只听飞利浦唱片公司在75年以后到80年代初这段时间的录音。(偏现代的录音,但没有到数字录音时期)
胡三哥 发表于 2013-1-7 00:38

后期才是最完美,正因完美,才会被“抛弃”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3-1-7 10:48:24 | 只看该作者
然而,在苏先生这套系统上,我很惊讶地听到了类似音乐厅的那种声音,柔和、精致、优雅,泛音极多,空气感和弥散性特别好。

音响重播和音乐厅音乐还有一个很重大的区别,在于音响重播的时候,总有一些不和谐音的产生,会提醒你,让你意识到你在听音响,而不是现场的自然乐器。

而苏先生这套系统,就他播放的那些唱片而言,很少听到不和谐音,加上泛音极多,细节极其丰富,真的容易让人感觉到是在音乐厅听音乐。

难能可贵,返朴归真,,有形的最高境界 就是无影 。。。
胡三哥写的真好,,非常 久没看到这样直接,真挚的发烧 好贴,,对胡三哥的发烧 理念 ,很认同,,胡三哥当初记得是玩m40的吧,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3-1-7 10:35:31 | 只看该作者
苏先生为音响自建独立大房,达芬奇前后级,是晶体管的40W单端,音箱是一套非常冷门的德国号角音箱,配两只原厂超低,唱盘非常重型,盘臂马达全独立结构,唱臂是达芬奇新款顶级12寸,唱头是Ikeda,唱放好像是Zanden,连唱片镇都非常巨型,回放的声音十分安静,细节丰富,完整的音乐厅还原,尤其超低配合犹如无影,苏先生的器材几乎都是冷门精品,但是除了达芬奇前后级外,其他的器材都是使用多年的,十分佩服苏先生对器材和音乐性的高度搭配功力,现场那么多人都基本不打算了解器材,而是静心的欣赏音乐,这种情况在家访经历中太少见。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3-1-7 10:11:31 | 只看该作者
引人入胜,真切传神。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3-1-7 01:33:30 | 只看该作者
20日上午
一行人来拜访郊区农民,见到了和蔼的农民伯伯。分别到农民伯伯的两处宅子,听了两套系统。
第一套系统是klangfilm的全频古董单元,一个箱子使用4只,据说有串联有并联?箱体是香港一个老师傅所作,箱子的木头质感真好,打磨的也非常细致,非常漂亮诱人,而且没有张扬之感,含蓄之美啊!
声音非常的宽松而轻柔,听音乐非常非常轻松,无任何压迫感。听古典音乐没有张力,音乐被完全柔化,力度和场面几乎都没有。
之后农民伯伯播放了一张他的唱片,打鼓的,场面真大,力度感觉也好很多。这真是奇怪啊,或许是数字发烧录制的唱片,和古典音乐录制的唱片是不一样的吧?制作过程中加了料了?
让我想起在西安听蒙古人老兄的巨型古董号角系统,听cd的一些非古典音乐录制,会觉得场面超级大,音效也非常震撼。听回古典音乐的唱片,比如大型钢琴协奏曲或者交响乐,会发现重播出的场面并不比自己在家的系统大多少。这真是一件有点奇怪的事儿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3-1-7 00:48:41 | 只看该作者
19日晚
一行人,加上fm的用家孙先生,达芬奇的用家苏先生,去吃59大师安排的饭局云南菜。
在深圳吃云南菜,我早前有个朋友是云南人,我还去云南住过一段时间,在北京的云南馆子也吃过不少,这深圳的云南菜做得还真是不错!
吃完云南菜,众人散去。
59大师又带领大家吃宵夜,烤生蚝,喝啤酒,众人又忆起刚刚离开我们的阿戴大师,伤感……
又多吃了一些拷耗,多喝了一些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3-1-7 00:38:01 | 只看该作者
19日傍晚
听完FM一套出来,何师傅又带着我们驱车将近1个小时,来到郊区听苏先生的系统。
这又是一套给我们带来震撼的系统。
发烧将近十年,听了自己的朋友的很多套系统,从来没有想过拿唱片重播和音乐厅对比。
音乐厅的声音,所有的都是自然乐器发声,不会有任何尖锐感和刺激感,声音再大,也都是圆润的和温和的。
大部分的时候,音乐厅的声音都并不强力,它比音响重播有更多的细节和泛音,声音总是温柔优雅、富丽堂皇的。我有一次听夏依指挥的莱比锡布商乐团,里面的铜管既非常强力(这种强力感连号角系统都难以再现),又非常圆润;只有极少的这种情况下,音乐厅里面的音乐给人很强悍的感觉。
作为音响重播而言,我们的哲学似乎就走到了提高声音的密度和中频的质感上来,然后在低频上追求能大开大合,既有力度、速度和量感,在高频上寻找细腻和延伸。
这大概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对声音的理解,尤其是在古典音乐重播方面,更是如此。
然而,在苏先生这套系统上,我很惊讶地听到了类似音乐厅的那种声音,柔和、精致、优雅,泛音极多,空气感和弥散性特别好。
音响重播和音乐厅音乐还有一个很重大的区别,在于音响重播的时候,总有一些不和谐音的产生,会提醒你,让你意识到你在听音响,而不是现场的自然乐器。
而苏先生这套系统,就他播放的那些唱片而言,很少听到不和谐音,加上泛音极多,细节极其丰富,真的容易让人感觉到是在音乐厅听音乐。
不过苏先生是我见过最有独特性的唱片播放家,据说他基本上只听飞利浦唱片公司在75年以后到80年代初这段时间的录音。(偏现代的录音,但没有到数字录音时期)
不是按照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历史时期,而是按照某个唱片公司特定时期的录音来聆听,这的确让我这个北方佬大开眼界!
尝试分析一下这套系统实现音乐厅听感的因素,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1、空间环境,高约5,宽56,整个房间用木色板子(估计是板子贴木皮?)包裹,很像音乐厅的装饰风格,从视觉上营造音乐厅的心理感受;估计板子后面做了一些隔音或者吸音处理,整个听音房间内非常安静,即便是白天聆听,听音室内的环境噪声也极低。正常家庭聆听环境,白天听音乐的时候,环境噪声会吃掉音乐的很多细节,所以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听音乐感觉最好。
2、系统搭配很完善。达芬奇的黑胶唱机,达芬奇一套胆机推动一对德国的现代号角音箱,加有两只超低音箱。
3、听的唱片选择,从录音上讲,这些唱片的录制年代到了录音技术完善的时期,声音比较精细,但又没有到数字录音时期的那种数字感。如果听decca的宽标或者地球,这类唱片的声音厚重感也可能与这套系统追求的轻盈轻松的音乐厅效果相背离。如果你要说这套系统听单声道的历史录音效果会咋样,那你就是来踢馆的。
我带来的几张唱片,也用苏先生的系统做了重播,其中有谢林演奏的bach小无,马斯奈的发烧录音领袖,都还算是很精彩的重播。领袖的动态和场面,并没有因为这套系统的精致和气质走向而有所损失。或许这套系统播放的领袖,动态并没有那么大,但因为环境足够安静,整个声音出来仍然那么磅礴和惊人!
先生又用这套系统给我们播放了几张爵士唱片,爵士里的管乐效果出来,质感和力度也非常好,真是一套质感和精致兼具的系统。
我仍然认为,这是一套偏向精致的系统,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安静,质感和力量方面也因此而显得很突出吧……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3 16:57, Processed in 0.033367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