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5080

查看

29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音响垫材和声音的关系——数据说话,开发宽频微振动检测仪来分析

2#
发表于 2014-6-11 17:34:17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镁声绕梁 于 2014-6-15 19:28 编辑

几年前,镁声就购买了工业用的振动测试仪来研究器材振动和脚钉的关系。但这类测试仪一来频宽不够,二来振幅要求比较大,三来探头和传感器本身的重量也会改变器材的振动特性,所以只能定性测量,远不能作为研究的工具。后来,在安卓手机上安装了Vibrometer软件,放在器材顶板,能直观看到振动情况,但精度和数据的存储加工依然远不能满足要求。


这几年,镁声一直在琢磨开发音响器材专用的宽频微振动检测仪,试验了很多种方案,终于在日前开发成功了。这套东西,能测试分析20-20khz的微弱振动,并且可以连接电脑储存数据和曲线,大概是国内第一台音响器材专用的宽频微振动检测仪吧。下面汇报一下测试过程和发现的一些规律,供烧友们调音时参考。



1、器材振动和声音的关系
日本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台功放放置在振动台上,让振动台以30hz的频率振动,在没有信号输入的情况下,在功放的输出端检测到了同样是30hz的信号输出。其原因是振动台的振动频率引发机壳的振动,通过机内电容耦合到电路里,产生同样频率的信号输出。也就是说,器材外壳的振动,是引发声音改变的主要原因。


2、器材底板的振动是问题的重点
器材外壳多数有六个面,其中底板的振动是问题的重点。因为变压器、电路板基本都是安装固定在底板上,底板的振动,直接传导给电路板以及各元器件。镁声开发的微振动检测仪,可以在不打开器材外壳的情况下,直接测试底板的振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4-8-31 16:24:36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用国产的铁和木架,到高丘的垫板,再到现在的高丘ASR二代架,觉得器材的化震好重要,因为能让你听到出来的,声音纯净好多,没有了那些毛躁,立竿见影的,我赞成楼主的化震理念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4-8-30 10:53:57 | 只看该作者
实践出真知。镁声兄加油!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4-6-21 17:33:34 | 只看该作者
在系统里避震非常重要,本人体会深刻,要是先那线材找那就麻烦大了,投资不知多少倍了,所以再调整时先将系统避震做好,那不行的在用线材追一下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4-6-21 13:39:05 | 只看该作者
好奇的问:这些震动有多少会影响到最终的听感?  相信绝大多数烧友不是金耳朵。 何况人的听力随着年纪的增加 ...
dx300 发表于 2014-6-21 12:22

窃以为,变化是以整体来说的,很难说是某个频段的声音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使用调整用具调整产生的变化也要有一定的“发烧”阅历才可以感受到的,同时对音响设备还原的音乐在使用调整用具调整后的变化,也要建立在对音乐基本架构有一个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可以感受和觉察到它的正确与否。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4-6-21 12:2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x300 于 2014-6-21 12:23 编辑

好奇的问:这些震动有多少会影响到最终的听感?  相信绝大多数烧友不是金耳朵。 何况人的听力随着年纪的增加大幅度衰减,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烧友, 一般都是四十开外了。 20多的小年轻 才不玩发烧器材了, 有个水果机器足够了

使用道具 TOP

25#
发表于 2014-6-21 09:11:03 | 只看该作者
使用了镁声多款产品,在系统的不同阶段的确有很好的调整效果。镁声在产品推出前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测试、和验正工作,可敬可信。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4-6-17 08:4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镁声绕梁 于 2014-6-17 08:51 编辑
讲究科学,不是拍脑子而想象,好!图中好象只显示了1kHz,能不能显示全部频率范围?
Jwang 发表于 2014-6-16 00:27


    多谢J版关注!抱歉回复晚了。1k以上的曲线也有的。不过测试了很多数据发现,器材1k以上频段的振动,其振动能量比较小(我的实测图那个1100hz的尖峰,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可以放在次要地位考虑。器材在水平方向的振动分量也是这个情况。1khz已经是50hz20阶次高频谐波,衰减比较厉害;另外,器材的构造和用料,对于1khz以上声波的激励,要比小提琴之类的乐器小得多。至于我们听到一些脚钉高频延伸明显更好,那是另外的原因,后面我再择机报告。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4-6-17 08:43:20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可嘉,楼主加油!是否可以超越零震台,向着主动避震的方向开发产品?
rover 发表于 2014-6-15 23:04

    多谢您的鼓励。镁声小打小闹DIY的东西,岂敢和进口名厂的产品相提并论。不过即使是DIY,也要潜心研究反复调声,音响就是如此,花的心思越多,效果就会越好。

    既然说到“零震台”,就小声说几句:这个名字起得很好,效果也很明显,不过,它只能在200hz以下起到主动减振的作用,原因是内部的位移传感器和电磁作动器有响应时间的天限。所以,在“零震台”上面用脚钉、垫板依然是有明显效果的。当然,由于机理不同,给“零震台”配脚钉有一定的技巧。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4-6-16 00:27: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6-16 00:29 编辑

讲究科学,不是拍脑子而想象,好!图中好象只显示了1kHz,能不能显示全部频率范围?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4-6-15 23:04:12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可嘉,楼主加油!是否可以超越零震台,向着主动避震的方向开发产品?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4-6-13 20:03:4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测五个面就会知道频谱由线是一样的,只是震幅有细微差异,]


您这个观点是推测的,还是实测的?能否上图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1 05:20, Processed in 0.030290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