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3695

查看

24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4-3-12 20:49:39 | 只看该作者
的确精彩!!!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4-3-22 06:08:37 | 只看该作者
好久不说话了,说两句:就这作品而言,我着实是腻味很长时间了!不过,此版若论最强,那拉赫自己的演奏给放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4-3-21 23:09


老拉说:别拍我马屁,这个曲子最强的是莫伊塞维奇!

呵呵,开个玩笑。不过老拉确实总说莫伊塞维奇弹他的作品比他自己弹得好。

使用道具 TOP

最强拉赫曼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3#
发表于 2014-3-12 10:11:1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哪个版本的《拉二》最强?我不会选里赫特,也不会选阿斯肯纳齐,我选这个维森博格,大家看过这个录影就知道了: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4-3-12 15:4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hwaz 于 2014-3-12 15:51 编辑

古尔德非常推崇这个组合的EMI录音。
另外,维森博格与伯恩斯坦合作过拉三,好像也是在EMI,乐团是法国国家交响乐团。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4-3-12 16:11:52 | 只看该作者
看来米袋子又要少几个钱了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4-3-12 16:58:56 | 只看该作者
这部电影被老卡演得唯美唯魅,摄影机的机位、角度几乎就是音乐会现场录音中最极端的,画面的绚烂到极致,作为音乐电影确实值得推荐。演绎来说,还是见仁见智的。尤其是音响,镌刻了深深的卡拉-EMI印记。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4-3-13 12:45:59 | 只看该作者
这部电影被老卡演得唯美唯魅,摄影机的机位、角度几乎就是音乐会现场录音中最极端的,画面的绚烂到极致,作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4-3-12 16:58

是的,这个录影体现了卡拉扬主宰柏林爱乐时期,无所不用其极,事事追求极致。
其实卡拉扬在柏林爱乐的大多数DG的LP唱片我感觉都是公式化的,一个模式,
表面很堂皇,其实没有特色。



点评

老卡的马勒和歌剧录音还是很有深度的  发表于 2014-3-14 09:13
那倒不见得,DG录制的理查·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马勒、第二维也纳乐派作品,都是极端唯美的优秀录音,并非浅薄,而同样也是感情深刻的录音。  发表于 2014-3-13 21:44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4-3-14 08:25:21 | 只看该作者
嗯,M兄说得客观。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4-3-14 14:36:54 | 只看该作者
卡拉扬关键作品太多,涉猎很广,从巴洛克到现代作品,俄罗斯到德奥到东欧作品,什么都有,选择起来让人无所适从。其实水平还是很高的,能掌握这么多曲目,而且大多演绎还在水准之上,本身也就是个奇迹。那些选取鲜明的指挥,相对让人比较能记住,好比克鲁伊坦,马蒂农,孟都,孟许的法国作品,福特的德奥作品,克纳的瓦格纳等等。
我一向不怎么喜欢爱出风头的音乐家,卡拉扬总是一副等着被拍一张经典传世照的状态,以及我们国内年轻钢琴家的痛苦的表情啥的,让我不适。我喜欢那些带些天真和出世感觉的音乐家。好比霍洛维茨老年时的那种境界,不论他弹的东西和方法喜欢不喜欢,艺术家的风骨卓然。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4-3-14 14:45:1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影片开头大提琴首席是个名角儿,托特里埃(Paul Tortelier),拉过巴赫无伴奏。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4-3-17 09:44: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4-3-17 09:46:15 | 只看该作者
魏森伯格出生于1929年的索菲亚;最早从身为钢琴老师的母亲那里习琴,后来则向保加利亚音乐家弗拉季格罗夫学习,而在8岁时第一次上台公开表演。1944年前往巴勒斯坦,继续向里欧.凯斯坦伯格学琴,后来在1946年转往美国,在许纳贝尔、萨玛罗芙与兰多芙斯卡的门下学习。

1947年他在一项青少年比赛中与奥曼第和费城管弦乐团合作拉赫曼尼诺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隔年则在塞尔的指挥棒下演出萧邦《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接下来在美国中南部有超过50场音乐会、与25个乐团合作的纪录。连续八年之后,他从舞台上淡出了好一段时日,直到60年代在巴黎复出为止,1966年他与卡拉扬合作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才又在1967年风光地回到纽约.自从那时起,他就在美国、欧洲与日本巡回演出。

魏森伯格的弹奏忠于原谱,有着清晰的结构,似乎是毫不费力地达到大帅级的标准。2012年1月8日,这位被《纽约时报》称为“冰火交融的钢琴家”因患帕金森症,以82岁的高龄在瑞士的卢加诺告别人世。

我们可以在瑞士琉森的系列音乐会里听到魏森伯格在各方面不拘泥于教条的表现,他是逻辑与热情并存的超技大师,来在美国中南部有超过50场音乐会、与25个乐团合作的纪录。

他是控制力坚强的完美主义者,抑或是浪漫派美学大师?从所弹奏的巴哈音乐当中,他曾经用以下的话语总结他艺术性格上的矛盾:“合乎逻辑与热情”。这多少也说明了魏森伯格在诠释这个世纪作曲家作品时的本质,尤其在拉赫曼尼诺夫《第一号钢琴协奏曲》能听到他急促冲动的诠释,他喜欢采用似强大漩涡的果断力配合逻辑的稳定性,所爆发出富戏剧性的冲劲弹奏原本较平静的乐章。在第一乐章里,原始的动机主题已被过度打碎,第一个如歌的主题只是在连续加重的伴随音形之上呈现冲突似的对话模式而已;而第二乐章里,苦心经营发展的复音旋律地弹出额外的颤音群:第三乐章里,魏森伯格从高音部魔幻似的旋律到低音部富冲劲的态势,皆包含有强烈的表达欲。

最后的光辉杰作则是普罗高菲夫的《第三号奏鸣曲》与史特拉汶斯基的《彼得洛希卡》之三乐章,在普罗高菲夫的曲子里出现了精确而富打击性的演奏,即使是在最费力的段落都可以展现轻松随意的感觉;而在史特拉汶斯基的曲目里,将能够使得和弦组合成有旋律等量线的音符架构运用在其间。明显地看出魏森伯格的确是个能控制音符最高秩序的巧匠---而事实上他真的可以演奏出那样子的音乐---在释放无穷尽精力之际,还可以保持最高度的技术控制——一个令人屏息以待的时刻。

(注:本文编写自网络资料。)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9-29 12:23, Processed in 0.040772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