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0053

查看

34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八缸

109#
发表于 2014-3-10 04:48:55 | 只看该作者
嗯,熟悉的年代和令人无限回味的地名,从最早满柜台的黑胶到最后全部被CD片占据,经历了延安路中图的盛极而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4-2-21 22:44
转载一篇关于九龙的文章,一起分享一下

今天推荐的是上海人文频道导演”上海贝多芬“写于2012年的旧文。

我不敢说上海的古典乐迷都是九龙培养出来的,但我敢说绝大部分听正版唱片的乐迷都是九龙的常客。九龙是一家相当知名的碟店,在我读中学的年月里就已经存在。那是1990年代,很多人还没有完全抛弃廉价的卡带随身听,但这家店已经在卖激光唱盘,或者叫CD。20年后的今天,九龙最后的门店也将告一段落,打折促销结束以后,在汾阳路音乐学院正门旁的门店就要歇业了。
我曾是他们的顾客,同时也曾是雇员,所以对九龙有着特别的感情。在这么个时刻,很难不回忆一些什么。

卖空调还是卖唱片?
九龙最早的门店开在吴淞路上,全名是九龙空调器商店。店铺本身并不大,门脸颇有那个年代里随处可见的门市部或者办事处的形象。走进大门,左手边有一个单独用玻璃门墙分割出来的空间,大概占整个商店的五分之一,里面挂着七七八八的空调机样品。剩下的五分之四拥挤着一排排货架,上面的CD唱片码得整整齐齐。靠墙的大柜台里放着一个个小盒子的套装,另一面墙边则陈列着当时相当先进的LD光盘。
空调和CD的奇怪组合实际上源于那个年代的特殊情况。当时,大多数居民或者商铺都没有独立电表。多是几家几户共用一个电表,再通过一个个分路小电表来计算每户实际用电量和所需缴纳的电费。一条街上的商店,通常都要共用一个电表。唯独售卖空调机之类的大型电器,因为对电力供应有特殊需求可以申请装独立电表。所以,上海就出现了这么一家为了申请独立电表而售卖空调机的古典音乐唱片店。至于说后来在用电政策放宽以后,他们不再售卖空调机的时候有没有改过注册名就不得而知了,但此后他们努力在乐迷中打出的品牌是:“九龙爱乐”。决定这个名字时,我在店里帮工,我的另一个同学为店里设计了标示,那个用毛笔写就的低音符号。

便宜的正版
在内地,购买进口音像制品一直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实际上直到今天,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图”是唯一制成品进口的渠道。换句话说,市场上能见到的正版唱片都必须通过“中图”这道关卡,贴上他们的标记,才能上架出售。对于喜爱西方古典音乐的人来说,只能通过购买DG、EMI这类进口音像制品获得音乐体验。
1990年代前后,上海只有几个地方可以买到此类“进口音像制品”。一个就是中图在上海的门市部。那家门店原址已经被延安路高架占据,有名的程博垕先生经常出现在大堂里接待求知若渴的乐迷。另外就是还在西藏路的音乐书店(如今也拆迁了,新址在福州路一个很小的楼面)。当时的音乐书店有四层楼楼面,从乐器乐谱到唱片卡带,跟音乐相关的一切应有尽有。
这两家店都是国字门面,价钱非常贵,而且从来不打折。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这里更像是放学之余游玩观赏的去处。口袋里一周剩不下十块钱,要买一张进口唱片简直是痴人说梦。
九龙是除了这两家以外,为数不多的选择项之一。但它一直有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总在打折。九龙的经理自己是个乐迷,在对唱片的需求方面,他和所有消费者一样。因此他的店从一开始就力图减少中间环节来降低成本。再加上本身没有太多人力成本和利润方面的压力,九龙一直能用折扣来吸引顾客。常去九龙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唱片盒子上往往贴着好几个价格标签,找最低的那个就是当天的实际价格。如果有会员卡,可能还会更便宜。

让你看懂唱片说明
我从一个顾客渐渐介入九龙唱片店是在1997年前后。我和许多音乐学院的学生一样,大学生涯的勤工俭学经历相当丰富。其实在上海这么个城市,音乐学院的学生要找份工作实现经济上的独立一点不是难事。单凭做家教这一项就能月入数千。毫不夸张地说,有一段时间我的到手收入超过父母两人的总和。但当九龙提出需要我的专业知识来为乐迷服务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后,我还是同那收入不菲却枯燥无比的教琴生涯道别了。
在九龙,我的工作相当简单,把唱片封套上印刷的内容翻译出来。确保顾客在挑选唱片时能分辨里面的曲目内容。不是每个乐迷都能独立阅读封套上的曲名,更何况这些曲名还是用四五种欧洲语言写成的。这种翻译虽然简单,但对乐迷却很有助益。既帮助他们寻找自己想要的录音版本,同时也提供着销售以外的其他附加价值。有一段时间,我们还发现有人经常去店里收集这些小纸片,偷偷撕下来带回家。真不知是该生气还是应该高兴。

九龙的辉煌与没落
这二十年里,九龙有相当辉煌的岁月。最多的时候,曾经开过四、五个店面。作为只卖古典音乐唱片的商店能有这种规模的连锁已经是很惊人的事情。不过市场始终是冷酷的,由于客源有限成本攀升,最终九龙实际上只留下了位于汾阳路的门店。
既便如此,这家店的生意始终算是不错。乐迷们乐于在下午休闲时光到店里楼上楼下地转悠,有些甚至带着《音乐圣经》或者新出版的《音乐爱好者》之类的书本,比对着寻找文章里推荐的唱片版本。有段时间,拿索斯在上海的代理处关闭,全部代理业务都被九龙接盘。那段时间里,许多乐迷都闻讯赶到汾阳路,疯狂抢购。很多人都大包小包地购买,店里的购物袋甚至都用完了,不得不紧急从仓库里调货。
但实际上没过多少年,唱片这种媒介就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下,加速自己灭亡的进程。不仅正版唱片店的顾客在减少,购买盗版唱片的人数也在下降。九龙的生意似乎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好了。
不过说来也怪,真正促使九龙歇业的倒不是经营上的问题。这家店实际上一直能维持自己的生存,但随着国营企业对三产这个特殊年代产物的重新梳理和整顿,作为沪东电厂三产的九龙终于提前迎来了歇业的时节。
虽然在今天,我早已不像从前那样依赖唱片店给我带来的体验,但当九龙这样一个名字在身边逐渐消失的时候,不免仍然有许多惆怅。

使用道具 TOP

110#
发表于 2014-3-10 04:53:04 | 只看该作者
1954年还有一版贝小协,是与SIXTEN EHRLING指挥斯德哥尔摩节日乐团单声道版本,有的人认为要好过立体声版:l ...
牛仔 发表于 2014-3-9 22:58

谢谢牛仔兄贴图和补充资料前文73楼M兄也提到了这张唱片。看来我收集的资料还不详细,多指正。

使用道具 TOP

111#
发表于 2014-3-10 21:34:49 | 只看该作者
音乐书店卖CD和中图或九龙基本上不是同时态的事,音乐书店和外文书店最早卖的是黑胶,很便宜的价格,我的第一批迪卡、RCA就是在音乐书店和外文书店买的。上海滩的第一批唱片店以中图、九龙、心族、东企、镭音差不多一个时代,后来是缪斯、外文书店、音乐书店、再一众小店。但在这之前,在复兴东路茂名路口有一家更早的专卖老黑胶的小店,据店员说所有的唱片都出自上音文革查抄物品,都是大部头名贵的版本,以今天的眼光看,那时的价格都算是白菜价了。那时,我还刚上大学,由于店面离校舍仅隔了几个街区,隔三差五去看,但并不买,因为学生党买不起,尽管那时的我每月零花钱已经是贵族级别了,但也仅仅能从中图买3-5张唱片,但买不起茂名路这家店里的唱片,眼睁睁看着店里的货架上唱片渐渐稀疏至在一年多时间里就关张了。
我的九龙会员卡号是0050,可见,我是最初的不多的老客户之一。大约砸在九龙的钱基本上在今天够一个厨房的价格了。九龙的策略是诱惑你砸越多的钱给你越多的优惠。就这样,我今天引以为傲的CD收藏就是在九龙捐来的。汪敏华基本上可以算是上海滩爱乐老骚的教父了。但他最坑人的一举就是不知从哪里搞来一大堆今天看来基本上垃圾级的黑胶,我以没有系统认识的莽撞被他一下子诳了许多如今扔也扔不掉的烂黑胶。

使用道具 TOP

112#
发表于 2014-3-11 08:40:13 | 只看该作者
1954年还有一版贝小协,是与SIXTEN EHRLING指挥斯德哥尔摩节日乐团单声道版本,有的人认为要好过立体声版:l ...
牛仔 发表于 2014-3-9 22:58
CD封面是这样的,这是大T购买EMI版权生产的C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3#
发表于 2014-3-11 08:42:0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EMI原来的CD封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14#
发表于 2014-3-11 23:10: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缸 于 2014-3-11 23:11 编辑
音乐书店卖CD和中图或九龙基本上不是同时态的事,音乐书店和外文书店最早卖的是黑胶,很便宜的价格,我的第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4-3-10 21:34

没想到M兄还是一个CD大收藏家!我在九龙记忆最深的是买DG的双片装。那应该在95或是97年之间吧。这应该是大的唱片公司第一次发行如此优惠的唱片,132元买2张CD。我至今还保留着这套唱片的说明,就是下图资料的这套。
当时我先是在中山公园那里的金耳朵买了一盒20张的双片装一共2640元,一分钱折扣都没有的,不是很爽!

后来隔了几天又去了次吴淞路正好小汪在和他聊起了这事,他大呼应该到他那里买云云,呵呵。当天买了另外的10张双碟装,除了打折还送了一个盒子。

在九龙确实买的越多打折越厉害。很多180克的黑胶我都是在那里买的。有一种说法是当时九龙之所以能一直打折主要是在进货时绕开了中图这个口子,当时这些软件都是中图垄断的。要进货只能找他们经常是除了你要的货物外还要搭售给你一些烂片。汪是直接去到广东那里进货的,或者说是进走私货否则不会有这么大的打折力度。你进的黑胶有可能都是顺带在淘街进回来的。九十年代初那几年淘街都是这些“洋垃圾”那时一张大迪卡是几十块一张地球版一百来块,我知道黑胶圈内有2个人已经把地球版都收集全了都在广东这里,他们就是在那时候收了七七八八了。受他们影响我有段时间地球版和迪卡以及EMI HMV是按照编号来收的。我的LP早期是在延安路中图买的,后来在音乐书店和市工人文化宫也买了一点。中图买了很多主要是有程老师介绍还有我有个朋友在那里帮忙,有好的片子他自己会买几张下来等我们手头宽裕了在问他拿,或者先拿回片子以后在付款。我那时所有的零花钱都拿来买唱片的。由于之前收了好多朋友的黑胶以后有人要抛整批的黑胶就会有人通知我,我也喜欢做这类广东人称做“打仓”的事情,自然好的坏的一起拿了所以现在垃圾也不少。但要说那些绝好的唱片还是在05年以后上ebay拍回来的,那时小日本还没开始炒作,价格没有像现在那么疯狂,不过有些喜欢的黑胶也中了不少刀,明明百十刀能拿下的会莫名其妙的跳到几百刀,很受伤。现在ebay连看都不看了。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在听我买第一张黑胶的音乐,就是下面这张的内容。

听着几十年前唱片声音,回忆着几十年前的往事,谢谢M兄!这个下午过得很充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DG继斜头大花之后采用同样技术发行的这套小双张精品云集,性价比远远高于Philips、EMI、Decca等得小双张。其中有一张伯恩斯坦1986年的林肯中心现场版《艺术家的生涯》我特别喜欢。  发表于 2014-3-13 12:08

使用道具 TOP

115#
发表于 2014-3-11 23:14:0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EMI原来的CD封面:
shinelb 发表于 2014-3-11 08:42
谢谢大S版的补充资料,这些图片避免了历史版本的“纸上谈兵”

点评

不客气。  发表于 2014-3-12 12:32

使用道具 TOP

116#
发表于 2014-3-11 23:44:37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问题八缸兄能否解答:西班牙钢琴家拉罗哈在EMI有无录音发行,我遍寻无着,但明明EMI最近出了一个8CD的拉罗哈西班牙作品大包。我怀疑,是用的别家的录音母带做的。

使用道具 TOP

117#
发表于 2014-3-12 01:18:5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问题八缸兄能否解答:西班牙钢琴家拉罗哈在EMI有无录音发行,我遍寻无着,但明明EMI最近出了一个8CD的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4-3-11 23:44


呵呵,网上一搜就知道了:

Most of the material originally was recorded for the Spanish Hispavox label in the 1960s, and first appeared on LP in America on Epic.

点评

谢谢瘦马兄,我也在Amazon上找到了出处。实际上这些录音均发行于50s-71年代的西班牙唱片公司Hispavox,而这些录音的LP我也基本上都有啦。最近一在听拉罗哈,想做些追根寻源。  发表于 2014-3-12 06:44

使用道具 TOP

118#
发表于 2014-3-12 09:35:4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个问题八缸兄能否解答:西班牙钢琴家拉罗哈在EMI有无录音发行,我遍寻无着,但明明EMI最近出了一个8CD的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4-3-11 23:44
M兄:这是网上查到的资料供参考


EMIIcon: Alicia DeLarrocha 鋼琴家拉蘿佳的EMI偉大錄音集(8CD)



此份套裝專輯是為紀念西班牙鋼琴家拉羅佳逝世一週年而策劃。其中最珍貴的當數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她在紐約市立大學杭特學院演奏會的現場錄音,是她和西班牙女高音安赫莉絲共同演出的。這份錄音從七一年發行一次以後就沒有再版過,其中Literez、Laserna和Gimenez的三首曲子是我們從未聽過的。
  西班牙鋼琴家拉蘿佳在二00九年過世了,讓許多樂迷都格外的懷念。她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演奏家之一,雖然身形嬌小,能夠彈奏的曲目絕不輸給高她四十公分以上的大男人,靠著持續的練習,她可以將手延展到十度音,並在六十歲時還能彈奏拉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在貝多芬和莫札特協奏曲的詮釋也同樣迷人,拉蘿佳並不是一定要仰賴彈奏祖國的音樂,才能在世界樂壇立足。但是,她所彈奏的西班牙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卻的確有她獨到而讓人望之興嘆的地方。也是因為這樣,在她的演奏生涯中,前後灌錄許多西班牙曲目超過三次之多,但是這麼多次的錄音中,始終以她第一次在一九五九、六二、六三年間,為西班牙廠牌Hispavox所灌錄的錄音最為經典,這些錄音最早在LP時代是交由ERATO唱片公司發行的,一九九二年後,為EMI唱片公司購得獨家發行版權,首次發行CD,多年來,這套錄音只在拉蘿佳的忠實樂迷間流傳,少為一般樂迷所知。拉蘿佳在二00二年公開宣布退隱,不再步上舞台,當時八十三歲的她,曾說過,希望在有一天過世後,大家仍能在她的演奏中獲得喜悅。這套錄音中,最珍貴的當數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她在紐約市立大學杭特學院演奏會的現場錄音,這場演奏會是她和西班牙女高音安赫莉絲共同演出的,此錄音從七一年發行一次以後就沒有再版過,其中LiterezLasernaGimenez的三首曲子是我們從未聽過的。本片是特別為拉羅佳逝世一年紀念發行的,EMI特地請了她的女兒撰寫回憶文字,再將她在Hispavox所有的西班牙曲目錄音收集在一起,拉羅佳告訴她女兒說,這些錄音最早的幾份有她最深的回憶,因為當時她正好在待產,所以錄音間一直都請了產婆在一旁待命,以防她不知何時要分娩。所以這是一份充滿了愛和回憶的錄音,分享給所有拉羅佳的樂迷們。

【Track List】
CD1 索列爾:八首鋼琴奏鳴曲 / 葛拉納多斯:西班牙民謠小品集
CD2葛拉納多斯:戈雅畫冊(第一部&第二部)


阿爾班尼士:伊貝利亞,第一集
CD3阿爾班尼士:伊貝利亞,第二、三、四集 / Navarra / Azulejos
CD4 阿爾班尼士:西班牙組曲、奇想巴望舞曲、探戈、西班牙之歌、Zaragoza、Malaguena、Mallorca、Zambragrandina
CD5葛拉納多斯:十二首西班牙舞曲集、徐緩的舞曲、演奏會用快板、詩之圓舞曲集
CD6葛拉納多斯:浪漫的情景 / 法雅:四首西班牙小品、貝提卡幻想曲、第二號舞曲﹝選自《短促的人生》﹞、兩首舞曲﹝選自《三角帽》﹞、一首舞曲﹝選自《愛情的魔力》﹞ / 阿爾班尼士:草原
CD7 屠林納:Sanlucar de Barrameda、幻想舞曲集 / 蒙薩爾瓦傑:鋼琴小協奏曲
CD8 紐約市立大學杭特學院演奏會現場錄音〈與女高音安赫莉絲〉,演唱歌曲出自:李泰爾、葛拉納多斯、法雅、吉梅內茲、Laserna
STEREO / ADD/ DDD

50999 6294862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多谢瘦马、八缸两位老兄详实的网上资料。因为这些天一直在听这套唱片,对其中阿尔贝尼茨的《西班牙组曲》、《幻想帕凡舞曲》、《探戈》、《西班牙之歌》这几首喜欢到手不释卷,建议大家有机会听一下这些录音,可以颠   发表于 2014-3-12 11:39

使用道具 TOP

119#
发表于 2014-3-12 09:36:4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网上一搜就知道了:

Most of the material originally was recorded for the Spanish Hispavo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4-3-12 01:18


多谢瘦马兄提供资料!

点评

客气客气……  发表于 2014-3-12 20:25

使用道具 TOP

120#
发表于 2014-3-12 11:40:4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瘦马、八缸两位老兄详实的网上资料。因为这些天一直在听这套唱片,对其中阿尔贝尼茨的《西班牙组曲》、《幻想帕凡舞曲》、《探戈》、《西班牙之歌》这几首喜欢到手不释卷,建议大家有机会听一下这些录音,可以颠覆拉罗哈Decca录音面貌的印象。另,有机会,建议大家找找拉罗哈9岁时弹肖邦的录音。拉罗哈,是不折不扣的大师!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05:01, Processed in 0.039438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