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496156

查看

133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ikushi

1261#
发表于 2019-6-24 15:37:07 | 只看该作者

        四、后藤与他的G.T.Sound

        后藤先生今年75岁,身板硬,爽朗不拘细行,是我30多年交往中最不像日本人的地道日本人,是G.T.Sound老板。

图中间是后藤先生,右手是石川先生,他是石川工业的老板,也是Ikeda Sound的老板。

       后藤先生每年不定期的都会在东京大阪等地举办G.T.Sound与Ikeda Sound的联展。今年他特意事先跟我协商了日期,邀请我去参加位于东京惠比寿一家专业设计声学空间的Kankyo Space Inc.举办的联展。

       第一次参加这类展会,而且在海外日本。好在我没有语言障碍,交流沟通畅通无阻。

       参加者需要事先预约,每场2小时。经过两天的观察,参加者多数超过60岁,其中又以70岁的居多,甚至有超过80岁的老烧。年龄充分反映出日本音响发烧的历史与现状。

        后藤先生坦言,由于G.T.Sound的喇叭属于定制品,售价高昂。因此,用家中以70岁左右的居多,60岁左右的次之,50岁与80岁左右的再次之。
        日本是一个长寿的国度,结合经济发展以及音响进程,我十分理解这个现状。

        一场2个小时的演示会,上半场属于G.T.Sound,下半场则属于IkedaSound。
        简单提一下Ikeda Sound,专业生产唱头以及黑胶唱盘附件。并为很多同行代工,市面上很多耳熟能详的品牌其实都是出自Ikeda的代工。创办者池田先生过世后,由一直为其代工生产的石田工业株式会社继承。目前由石田先生的长女昭子女士负责唱头设计制作,女婿负责唱臂设计制作以及市场推广。




        石田昭子女士不但人美手巧,还是NHK话剧团的成员,弹得一手好钢琴和吉他。当天,昭子女士专门请我试听了新研发的唱头Amane(周)和专供海外市场的镀金版Ikeda-9GS。

左手边是石川昭子女士。

       对于每一场每一批客人,后藤先生的讲解都十分认真细致耐心。


       他通过单元解剖图以及与其他厂家所用同类单元的区别,深入浅出的说明一个道理:好声一定是有理由的。

       听他的讲解犹如在听一场专业演说,倾注了一位75岁老人的满腔热情。

       对于自家的作品(没错,他拒绝用“产品”这一单词,而是一直采用“作品”这个艺术用语),他充满了自信,甚至到了自负的程度。
       他亲口告诉我,有一次某家著名的杂志社前往采访,编辑是JBL的拥趸。他直截了当告诉他:你听的喇叭不入流!
       记得五年前我在听Tidal Agoria,他直接告诉我,如果你喜欢这类喇叭,不用来G.T.Sound了。
       不过,后来阴差阳错,我们竟然成为了忘年交。其实,论年纪,他几乎长我一辈。

        也许是因为我是第一个海外的烧友会漂洋过海亲自跑到他千叶的小店里为了欣赏他的作品;
        又或者是因为后来我的一个海外老友经我推荐不曾试听就直接下单购买了旗舰的行为感动了他……

        文化有国界,音乐无界限。

        当然,自信如果没有足够的底气和内涵,往往会流至于自负和自大。
        在千叶附近,G.T.Sound不乏资深的用家。

         俗话说,风水佬讹你十年八年。
         但是,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那些阅机无数的资深用家凭啥肯花大本钱升级G.T.Sound喇叭,甚至连音源(唱头、唱臂、唱盘)、功放都会采用后藤先生所推荐的呢?
         -----与音响相依为命的高桥先生如此;
         -----仁者吉田如此;
         -----活在音响与音乐世界的滨崎更是如此;
         也许这类例子还有更多更多……

         要让固执而自信的烧友,尤其是资深老烧深信不疑,近乎言听计从,这绝对不是风水师般轻松的工作。
         然而,后藤先生不仅做到了,而且他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生活中的知己好友!
         一次交易,终身为友。这是我对他的评价。

         G.T.Sound的作品免维修,可以用过世的。
         后藤先生坚称自己的作品是留待下一代来评估的。他戏言,百年后的某一天,后人发现有件牛逼无比的作品G.T.Sound哥斯拉喇叭原来是Made inChiba Japan!
        这让我联想起PatekPhilippe的广告:你只是在替你的下一代代为保管。

        对于很多人问能否优惠一些,他只是用平和的语气告诉你:你可以考虑购买其他品牌,但是,对于G.T.Sound作品,用价格平摊你的黄金余生,唯一能赚到的就是早日拥有!
       忠言,但很逆耳。

        然而,后藤先生坚称自己不是一个合格商人,形容自己犹如一个生产穿不烂袜子的商人!
        所以,他更在意别人认同他的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不辜负那些为了得到昂贵的作品情愿花掉小半生积蓄的拥趸们由此得到的安乐晚年。

         因此,后藤先生自称为“音響馬鹿”,之前我将它翻译成“音响痴人”,现在看来,改为“音响狂人”是否会更加贴切呢?

        苏我(Soga)是千叶市的一个静静的城区,离开G.T.Sound步行十分钟不到,有一间当地人气极旺的餐厅まぐろ丼 もてなしや(金枪鱼刺身盖浇饭款待屋),几年前品尝过的招牌菜“海鮮丼(海鲜刺身盖浇饭)”和风韵犹存的美貌老板娘的热情好客让我整整想了一年有余。

       这次,我点名要再去品尝。后藤先生事先预订了位。准时抵达,老板娘休息,由同样美丽超然的女儿招呼我们。尽管是有预订的老顾客,仍被告知需要与其他客人拼台而坐。这就是规矩,不得有异议。

        那晚,美丽的店长推荐我们每人来一份价值2980日元(折合人民币200元)的“超もてなし御膳(超级款待大餐)”。我与后藤先生都没有喝酒,但是当晚的大餐让我至今想起仍要猛咽口水呢!




(二、下篇:由于本人一来工作较忙,同时有很懒惰,所以续篇不知几时能成文字。还请各位多担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62#
发表于 2019-7-20 13:5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63#
发表于 2019-7-23 17:35:47 | 只看该作者

小确幸

4大唱片公司在50、60年代黄金时期制作的唱片,从唱片设计到声音,可称为艺术品,也足以让当下的所谓行业大师们汗脸并反省的。
其中有些“通俗”曲目被各类天书热捧,也成为烧友们竞逐的高价唱片。
我自己也未能免俗。

不过,也有一些“非主流”的珍品,价廉物美。
有时候甚至便宜到你晚上睡觉都会笑出来。
我最近就经历了两次。

第一次是以大白菜价格淘到了一套里赫特1970年和1973年在萨尔茨堡克里斯海姆宫录制的巴赫《十二平均律》。
USSR制作母带,再交由日本JVC公司制作,名为新世界/Shisekai系列。
原来只打算用来做资料性的欣赏。但是,收到快递打开唱片的那刹那,真的是喜出望外!







两集制作精良细致的6张唱片分别收放在防潮内袋和纸袋后再收进精致的硬纸盒里,还有厚厚的说明书(日文)和大量珍贵的图片、总谱。
外纸盒下方标有零售价,上集为6000日元,下集是6600日元。以70年代的售价,绝对属于高价唱片。
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音响(音乐)的发烧热潮绝对不亚于国内当下的。
尤为难得的是,这套唱片的状态根本是接近全新!

当天,我发了朋友圈赞叹:开苞了,声色俱佳!
超级幸运!

又过一周,以小白菜的价格淘到的TELDEC公司七十年代制作的巴赫康塔塔全集45套中的15套到家。
由哈农库特指挥维也纳儿童合唱团、维也纳合唱团、维也纳音乐协奏团,莱昂哈特指挥汉诺威儿童合唱团、莱昂哈特协奏团用古乐器共同制作而成的这套唱片更令我喜出望外。



尽管之前也淘过TELDEC的巴洛克时期的唱片,对于这类“非主流”唱片的品相也是心中有数。
但是,当我逐套检查里面的唱片时,发现绝大部分是全新或崭新的,其中包括精致的说明书和歌曲(谱)。

用德国超声波洗碟机重新洗过后,贪婪的听了几个晚上。
有句名言说听到巴赫和莫扎特,就很难再回头了。
也许到你能真正体会到这句名言时,确实你也无法回头!

而个种因由,相信你一定懂的!



(由于近期工作繁忙,人物系列下集估计要等到秋天才能成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64#
发表于 2019-8-11 10:55:3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每期必读

点评

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19-9-24 10:01

使用道具 TOP

1265#
发表于 2019-9-12 15:0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kushi 于 2019-9-12 15:31 编辑

与G.T.Sound Godzilla过中秋


8月12日,经过250天的等待后,我的新欢终于平安抵达,完美开声。


专程前来安装调试的老前辈后藤社长对由DS Audio Master1与AudioNote  Kondo Ginga组合的音源、Kondo G1000i与Kagura功放组合驱动的系统效果感到满意。




工程师佐久間啓一(Sakuma  Keiichi)先生由于近期做了一个小手术不宜坐飞机,遗憾缺席了本次的聚会。但是,他专程去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长队买了据称是日本最好吃的餐包(不预约、不网购,只限现场售卖)送给我。这份厚礼让我很感动。


社长的礼物是冈山出的美味鲜桃啫喱。外表包装特别,店家竟然用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也许这应该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境界。


当天傍晚,结束安装调试后,在华灯初上的港珠澳大桥附近引桥散步时,后藤社长与我约定:余生让我们一起携手从音乐中寻找快乐和幸福吧。这是他相隔71年后踏足中国,眼前的一切令他颇感惊讶。


记得尼采说过: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一种错误。我很想补充的是没听G.T.Sound这对旗舰,也许是一种遗憾?

G.T.Sound  Godzilla让日子变得越来越忙碌。计划中的《人生百态》系列几时能更新,连我自己也无法预知的。


昨天,收到了一位老友寄来的潮州月饼,很喜欢这种简单喜庆的包装。这是我今年第一次吃月饼。一口下去,酥脆的饼皮、糯糅淳香的莲蓉和流油的咸鸭蛋黄霎时间令我联想起了许多如烟的往事。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回送给后藤社长的是美心月饼。他回邮说,太太大赞美味可口呢!

在此,衷心祝愿一路以来关注我的新老朋友:节日快乐,阖家团圆,幸福安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温馨提示:文中图片,请勿擅自转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66#
发表于 2019-9-14 13:21:25 | 只看该作者
不走寻常路,郁总中秋快乐

点评

谢谢宋兄:节日快乐🍾  发表于 2019-9-15 08:51

使用道具 TOP

1267#
发表于 2019-9-23 11:02:25 | 只看该作者
恭喜又纳新欢。。。

点评

谢谢关注,欢迎来聚。  发表于 2019-9-24 10:00

使用道具 TOP

1268#
发表于 2019-9-23 18:44:19 | 只看该作者

参加者需要事先预约,每场2小时。经过两天的观察,参加者多数超过60岁,其中又以70岁的居多,甚至有超过80岁的老烧。年龄充分反映出日本音响发烧的历史与现状。 后藤先生坦言,由于G.T.Sound的喇叭属于定制品,售价高昂。因此,用家中以70岁左右的居多,60岁左右的次之,50岁与80岁左右的再次之。

首先 恭喜楼主再次升级!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我心里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这个品牌的箱子在日本 主要的客户群是60岁---80岁的人群 财力来看, 的确如此, 这个年龄段在日本是最有钱的 消费能力强。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 耳/听力 大都已经衰减了.毕竟1万赫兹以上的高频   在60岁 尤其是70岁以上的人群里 极少能听到,或许他们能感受到?  这个是自然规律 , 尽管日本是一个长寿的国度。

点评

财务自由和身心自由是享受昂贵的前提。这个前提对于一个中青年阶层殊非易事。G.T.Sound GSU-D04R压缩驱动头能线性重播500-24000Hz,欢迎兄来体验。  发表于 2019-9-24 10:00

使用道具 TOP

1269#
发表于 2019-9-25 11:45: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kushi 于 2019-9-27 11:33 编辑

Analog与浅田君

       《Analog》季刊是一本以黑胶的人和事为主线,兼介绍与此相关领域诸事百项的专门杂志。颇具可读性,在日本国内的黑胶爱好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2013年开始我定期阅读《analog》。


       2015年,去千叶G.T.Soind拜访后藤先生时第一次见到了八零后的浅田君。原来他就是《analog》杂志的主编,而且他还是G.T.Sound号角大喇叭的忠实拥趸。
      
       8月11日,浅田君来香港采访一年一度的音展。恰逢我定制的G.T.Sound Godzilla在12日完美开声,相请不如偶遇,于是他也专程过来助兴。


        
        前天,收到了他刊登在9月14日出版的最新一期《analog》No.65的专访文章。一个月前欢聚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十分欣慰。





       很荣幸,这段时间得到了一些资深的号角玩家的垂注。很多人好奇G.T.Sound喇叭与大名鼎鼎的TAD Exclusive2401Twin、或者木下正三Rayaudio RM8V的区别,真的能比后者更加理想的重播我们热爱的古典音乐么…..
       我自己尚处在与Godzilla新婚蜜月中,答案需假日时日。但去年8月已经开声整整相处超过了一年的新加坡老友黄兄应该更有发言权。过段时间有空,我当然很乐意与诸位陆续分享相关的心得体会。
      
       阅读和聆听把我的业余时间挤得满满的。最近重读木心先生的散文游记,对巴赫更有种莫名的亲近感。有朋友戏笑我这么多年还没有读完!其实很多书和唱片可以陪伴你终身的,随着你的年龄和见识,书本和唱片与你的共鸣会更多更多。木心先生的书如此,巴赫的音乐更是如此。

      
        一直相信酷爱古典音乐的、有知识的人们没有理由不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人士的。
       然而,生活中所呼吸的空气里弥漫的浓浓文化暴戾阴霾也会让我感到无由的忧虑。比如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某大V怒对王石媳妇谈贵族精神的文章。对于田女士的“知识不等于文化,金钱堆不出贵族,只有文化可以”(其实也根本不是田女士的首创)观点,我个人是赞同的。
        
        知见是通往文明的基石,扫除愚昧与固执,使人不再狭隘。
        一个人没有知识绝对不行,但学到了知识并不等于已经掌握了文化。只有文化才会使人高尚。
        关于文化,我还是欣赏作家梁晓声先生的四句概括: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平和与和谐是身心健康之本。
        这也是我爱读《analog》的其中原因之一。
        由此感谢年轻有为的浅田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70#
发表于 2019-11-11 17:1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kushi 于 2019-11-20 11:56 编辑


        时间相对论

        壹、

     对着G.T.Sound旗舰喇叭,总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几枚唱片就是一天......
       时光在 33与1/3的匀速转动中,从暑热的盛夏转入凉爽的初冬。而8月12日开箱日情形依然历历在目,快乐不知时光过!


   前些日子总是心痒痒,跟代理借来一台Kondo Souga2a3立体声后级。千万别小瞧这台Kondo自制纯银输出变压器、由4支2a3采用单端并联方式获得8瓦(实际报称10瓦)的小家伙。当年某杂志采访厂家时听过用它来推B&W800D。我虽无缘参与,但也在很多年以前将它与M1000mk2前级搭配,用来驱动当时的SonusFaber旗舰Stradivari Homage至尊名琴,至今记忆犹新。
       论重播人声与乐器的真实性,Souga2a3胜过300B是定论,我甚至用来重播《天方夜谭》这类配器丰富、节奏起伏对比强烈的大作品也是有模有样的,抑扬顿挫,绝不含糊。
     

       沿用原厂定制的分音器,用Souga2a3负责Driver 压缩驱动头GSU-D04R (500-24kHz,额定输入功率25W,输入阻抗12.5欧姆),喇叭线用Kondo SPs2.7;Kagura后级改为驱动双16寸低音GSU-W16R(28-1000Hz,额定输入功率200W,输入阻抗8欧姆),喇叭线是德国Schneizinger的老二EXtreme8000。

       这无疑是一个奢华的组合,无论对于G.T.Sound或者Audio Note Kondo而言。
       每次系统的更迭,我习惯用MetronomeKalista系统和RR公司发行的《TUTTI》等各类试音碟来调试。


       一按下Play发现之前听惯的曲目变得熟悉又陌生。更为大气淡定!
       整体声音很明显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两端延伸和响应完整度、乐器和声部的分隔度、舞台的3D空间感后排乐器的定位以及立体感、整体的自然宽松度。
        一张薄薄的12CM塑料胶片里究竟刻录着多少值得深挖的细节!
        细节越丰富,声音的密度和完整度就越高,音乐的感染力自然也就会递增。  
        好声必有理由。其实,高效率易驱动是G.T.Sound一直追求的目标。喇叭的单元由于采用了独家秘籍(有机会另文再聊),就我的系统和空间,一对Kagura后级已经胜任有余。但是,双功放驱动所展现的另一种境界又怎能不惹起我等对未知的音响世界的探求和好奇呢。
        其实,折腾就是折腾,不需要给自己找任何理由的。

      
        贰、

   
  打后的几天经过一番线材搭配等调整后,迎来了第一批远道而来的我戏称为“第一巡视组”的爱乐老友。当天下午4个多小时一气呵成的聆听,十分难得,而系统的表现也非常给力。
       随场挑选了一些平时爱听的唱片,CD和LP轮流播放,以古典为主,兼播爵士各类音乐。
       他们说,在这个系统已经无所谓唱片的版次了,但同时,我认为系统重播越忠实,对音源的挑剔恰恰是非常苛刻的。这话听起来好像充满了矛盾?
   

    临近尾声,我找出了一张《STEREOSOUND》已故主编菅野冲彦老先生的精选唱片。这套长达70多分钟的古典音乐唱片函盖了歌剧序曲、交响曲、美声、室内乐等精选。
       大伙儿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间听完了4面,仍觉得意犹未尽。
       第二面第二曲精选的美艺三重奏组演奏的德沃夏克钢琴三重奏E小调作品90号的《Dumky》第三乐章Andante行板,他们感慨说这是迄今为止听过的最感人的一次!我也认同。

        对于第一对在国内出现的G.T.Sound,很多人同样好奇的或者先入为主的坚持认为,播放爵士人声和钢琴应该是其强项,但是当大伙儿清晰的“看”到舞台上的交响乐团,听到各声部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尤其是弦乐乐器发出真实自然、细腻宽松、张力摄人,有松香的原木味道又不失淡淡的金属光泽时,一气呵成听完4面唱片也就有了足够的理由了。
       而无论坐在哪个位置,甚至凑近号角都丝毫不觉得刺耳。即便是将音量拧小,细节场面仍清晰可闻能见。
       没有了号角喇叭的“传统固有特色”,这恰恰就是G.T.Sound的最大特色:
       大声不吵,听久不累;小声不失细节和音场。


  乘兴而上,为测试系统的极限,在众多的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中,我挑了一张自己喜欢的PHILIPS康德拉欣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的版本。就我存有的十几个版本中,这个通俗曲目,康德拉欣讲得最细腻流畅完整,又具真宗的俄罗斯味道。然而,听过的人都知道,若要真正还原这张唱片的精髓对系统有蛮高的要求的。

       我特意用超过平素聆听的1.5倍音量重播第四乐章--巴格达节庆等。
       超大声压下,系统仍淡定自若的将五光十色的巴格达节日的欢庆气氛和辛巴德船航行在巨浪滔天的大海中直至撞上岩石沉没于茫茫大海的这段精彩故事表现得错落有致酣畅淋漓。
       听到最后一次出现的舍赫拉查德主题, HermanKrebbers抒情的小提琴Solo,玲珑剔透清晰得触手可及,及至小提琴余音在木管微弱的和弦中静静的在空气中散去。
       现场般的炙热氛围会令人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至此,我的全套日系系统DSAudio Master1光电唱头与Audio Note Kondo Ginga唱盘、Kondo功放与G.T.Sound喇叭通过了第一次巡视组的巡查。
       他们用“震撼”两字来总结此次巡视结论。
       对于谬赞,我更多的是读作勉励和鞭策。深知喇叭毕竟才开声三个月,离开真正意义上的“震撼”尚有10公里地,任重而道远。
      

        叁、
       至于我们家同样爱乐的墨菲小朋友,倒是越来越有范儿了。
       小家伙任春夏秋冬季节更迭,看主人汗流浃背送走凯撒公主Kawero,迎来东瀛巨人Godzilla,则是一如既往的慢条斯理,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

       记得前些年,一听到门铃声,就会噌的一下串到女儿的房间钻进被窝里久久的躲起来。后来见得人多了,渐渐的习惯乖乖地呆在附近某处,静静的当一名忠实的群众演员。当然,偶尔也会大摇大摆的从容走过我们眼前,刷一下存在感。
        从巴洛克到古典,从浪漫主义到民族派......又或者是RayBrown Trio,幸或不幸,墨菲的趣味也在不知不觉中被不断的拓宽中。


        最近,每当周末和假期,小家伙会一早就粘着主人用完早餐,期待一起开机。听得兴起时,还爱在器材架后面香睡。
换唱片时,每每望着小家伙在一堆线材中舒展自如的睡姿,我甚至会因此羡慕起猫的世界来,联想起大学时代读过的夏目漱石先生的文章《吾輩は猫である》。
       墨菲是几年前女儿从省城回来时带回的礼物。
       有一年女儿回来过年。年三十晚上,小家伙居然悄悄的在我的床上拉了一泡屎,臭气熏天。家人则笑称黄金万两好兆头。
       也许这就是一种缘分。
        墨菲在朋友圈里越来越出名了。几乎所有的朋友一来就要先接见小家伙,就差签名合影留念了。
        然而,当初为何在我的床单上拉屎这件事情,至今仍是一个无法解剖的谜。

         肆、
         11月中旬的南国,开始进入一年中最佳的赏乐时节。

         日前,重又给Souga 2a3换上了一套古董胆。
         系统在一天天变化中。
         而到了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恐是越来越爱怀旧了。同时,对于很多事情也早已司空见惯。
         在朋友圈里,有朋友聊着聊着就不见了。事后才知道他匆匆去了天国…..天国是一个极乐世界么?
         也有些人聊着聊着失联了。据说是被请去喝天价咖啡了……
         世事难料。其实,人生不就是一段长短不一的旅程么?重要的是过程,观赏每一个日出日落的心境。


         望着听音室里摆放着不断增加的唱片,有时候我也会着急:有耳之年,我还能听上几遍呢?!

         因此,我倒是越来越希望时间能过得慢些,再慢些,尤其是在这属于私人的夜深人静的晚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71#
发表于 2019-12-4 14:04:12 | 只看该作者
哇!!!只能看看、、、

点评

谢谢关注。有机会也欢迎来听听的。  发表于 2019-12-5 09:38

使用道具 TOP

1272#
发表于 2019-12-8 23:23:2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奇凯撒公主和东瀛G.T.Sound号角是如此不同,楼主最终改弦易辙的理由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9-27 23:33, Processed in 0.064612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