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12312

查看

36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ozinante

133#
发表于 2013-9-7 08:0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lma 的帖子
这个谁也说服不了谁。我认为切利在这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当然,说到布鲁克纳的整体演绎又是另一回事了。约胡姆不错,我最早就是听他的八、九(大禾花,1949汉堡爱乐、1954巴伐利亚广播)入门的;舒里希特也好,如果你说的是emi的布八,除了第四乐章,其它的也没特别突出;目前整体上我更倾心旺德的。

从音乐中获取愉悦与享受,欣赏各位大师的艺术特色,我也就这点修为了。才疏学浅加五音不全,批评是万万不能的。

使用道具 TOP

134#
发表于 2013-9-9 01:4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这个谁也说服不了谁。我认为切利在这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当然,说到布鲁克纳的整体演绎又是另一回 ...
schwaz 发表于 2013-9-7 08:05


这个您说的没错。切利的布八有两个,旺德的布八也有两个,不知斯瓦兄更喜欢哪一个?


使用道具 TOP

135#
发表于 2013-9-9 05:12:1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您说的没错。切利的布八有两个,旺德的布八也有两个,不知斯瓦兄更喜欢哪一个?
alma 发表于 2013-9-9 01:46


汪德有七八个吧?

点评

切利也不止两个  发表于 2013-9-9 12:16

使用道具 TOP

136#
发表于 2013-9-10 01:47:46 | 只看该作者
汪德有七八个吧?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9-9 05:12


旺德这么多布八啊,我手上大概也只有四个吧。我指的两个版本是旺德晚年与柏林爱乐的那版和他在altus的那版。切利的两版指的是EMI那版和altus 那版,我好像手上只有切利的两版。而且,惭愧的是两位大师的altus,都被尘封,没有拆过。


点评

李老师,我是阿关。  发表于 2013-9-10 07:23
开苞!  发表于 2013-9-10 07:20

使用道具 TOP

137#
发表于 2013-9-10 12:2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alma 的帖子

旺德的布八手头有四个版本:1979年5-6月与科隆广交在RCA的录音室全集录音,1987年8月与北德广交在吕贝克大教堂的现场录音,1993年12月与北德广交在汉堡音乐厅的现场录音,2001年1月与柏林爱乐在柏林爱乐大厅的现场录音。

毫无疑问,1987年吕贝克的录音明显胜出。这场录音浸透着指挥充沛的激情,起承转合与情感的转换水乳交融,用形容书画作品的话说就是“力透纸背”,乐团的状态也非常兴奋,可说是旺德的最佳布八。2001年与柏林爱乐的合作有点拖沓,旺德可能状态一般,没什么出彩之处。

ALTUS的1990年东京现场无缘一听,评价似乎很好。旺德在Profil公司与慕尼黑爱乐等也有布八的录音,网上评价也很好,我没有听过,没有发言权。

使用道具 TOP

138#
发表于 2013-9-12 02:43:20 | 只看该作者
〖菊花古剑酒〗  发表于 前天 07:23
李老师,我是阿关。

〖菊花古剑酒〗  发表于 前天 07:20
开苞!

关老师,开苞还等待您大驾光临。你我和糖糕还欠一顿酒了。

点评

好的,李老师!  发表于 2013-9-12 14:44

使用道具 TOP

139#
发表于 2013-9-12 02:5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旺德的布八手头有四个版本:1979年5-6月与科隆广交在RCA的录音室全集录音,1987年8月与北德广交在 ...
schwaz 发表于 2013-9-10 12:29


认同您的观点啊,我也认为旺德与柏林的演出确实显老态了,而87年在大教堂的录音是为翘楚,可惜包括本坛的某些资深乐迷在内,有些人还认为旺德是越老越好。其他不说,就说节奏、演绎和录音,都是RCA这套为最佳啦。本菜鸟赞同你!


使用道具 TOP

140#
发表于 2013-9-15 01:1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9-15 01:18 编辑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很多演奏家由于对作品的理解和个性的不同,他们会在处理某一相同的曲时表现出不同的风 ...
Jwang 发表于 2012-11-11 09:38


我冒充一下科学工作者,(其实至少我应该算一半的科学研究人员)。关于演奏的速度。任何章节假如都标明了速度,这也是一个宏观的速度,这个速度指乐章的基本速度是在哪个范围内。但是指挥家在这个速度范围内可以做很多调整,最有名的就是富特爷了。

我看到的资料中,被研究最多的是贝九第四乐章,与富特其名的诸位大神都被一一点名,我都听了一遍。如果像富特这样的自由弹性,你会发现总体速度上基本不变,也就是说当他将某些乐句的速度加快,然后补偿性的将某些乐句拉慢,至于哪些加快哪些拉慢,这就取决于大师的建构了。

所以,我认为如果将宏观性的速度都超出了一定范围,譬如切利,这就属于个人建构而不是作曲家的本意。

使用道具 TOP

141#
发表于 2013-9-22 00:4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9-22 00:47 编辑

我在豆瓣上看来的,贴到这里活跃下气氛:

为了庆祝瓦格纳的200岁大寿,《唐豪瑟》在今年5月被超高密度地上演,而这竟然导致大量的听众心脏难以负荷,纷纷走进医院求助于心理医生。这个德国作曲家的威力让大量的人心悸甚至昏厥:他的作品被视为不仅对音乐家和听众极不健康,甚至是试图破坏社会秩序的罪魁祸首。--------

大概第一个被确诊是由于受到瓦格纳“华丽的音色和激进的和声”的紧张压力导致不堪重负的受害者是首演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男高音路德维希。1865年,29岁的他在歌剧上演后不久殡天,死之前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永别了,齐格弗里德;包围我,瓦格纳!”——。。。。。。

看来我以后可以去黑德国人~\(≧▽≦)/~啦啦啦
来源: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3-07/30/content_797923.htm



点评

噪音?  发表于 2015-9-6 20:59

使用道具 TOP

142#
发表于 2013-9-15 01:40:22 | 只看该作者
我冒充一下科学工作者,(其实至少我应该算一半的科学研究人员)。关于演奏的速度。任何章节假如都标明 ...
alma 发表于 2013-9-15 01:10


借这个机会也吐槽下福特文格勒。富爷最擅长的就是通过自由速度的极强戏剧性的对比。但是在贝多芬的演绎中,他那套EMI参考系列我觉得不怎么样,可能是因为录音的问题,主要也是他的演绎问题。

为什么呢,速度变化虽然很重要,但是还有一种以速度变化很少但气势很强,以表现一种坚定的意志,以此演绎贝多芬非常赞。这就是OK。OK这套EMI的贝多芬,在菜鸟看来,要超过富特爷这套EMI参考。我觉得当过于强调速度变化而刻意营构戏剧性时,倒不如将速度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范围内,这反而是张力会保持得更强大。

OK的贝多芬,切利的布鲁克纳,莫不是如此。


使用道具 TOP

143#
发表于 2013-9-15 02:02:59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认为如果将宏观性的速度都超出了一定范围,譬如切利,这就属于个人建构而不是作曲家的本意。
alma 发表于 2013-9-15 01:10


这一点我不同意。作曲家如果希望在某个地方加快或减慢,通常会在乐谱上标出来。自行使用弹性速度也是个人建构,其程度不逊于改变所谓的“宏观速度”,因为这会改变音乐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点评

您的不同意我同意,但是OK和celi不同意。  发表于 2013-9-15 02:23

使用道具 TOP

144#
发表于 2013-9-15 02:3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9-15 02:33 编辑

如果我去演绎贝多芬或布鲁克纳,我会保持在一个相对均匀的速度,将张力牢牢控制在手中,类似Ok这样的。我认为整体性和一致性的气息是最重要的,相对来说,福特文格勒就是妖魔鬼怪,他可能会提升某些细部的戏剧性和感染力,但是整体上还是要输OK一筹。

点评

所以说福特“总将个人意志凌驾于作品之上”; 而克伦则是“雄辩”的嘛~~~ 所谓“妖魔鬼怪”之说则未免太托大了,某种程度自行其是的滥情倒还贴切。  发表于 2013-9-16 05:20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3 03:50, Processed in 0.039326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