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48400

查看

27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alma

145#
发表于 2010-11-17 22:19:59 | 只看该作者
简单的说:摇滚乐所反叛的预谋和扼杀了其生存的空间,没空间,呐喊的摇滚乐也就没有了受众。再直接点或许是摇滚的受众们被媚俗和“工艺品”处心积虑的地谋杀在摇篮中了。。。。。

使用道具 TOP

146#
发表于 2010-11-17 20:4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今天在唱片店碰上一个老摇滚乐迷,这位北京哥们说起窦唯,说经常在在南锣鼓巷看到窦唯,窦大侠还是一个人骑着单车,一个月三五千块钱的过日子,一直沉浸在他那个状态里,经常吹吹笛子画个画啥的。也就是他那个状态才能保证经常有点音乐出来。

   

使用道具 TOP

147#
发表于 2010-11-17 20:4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念经大师这段说的好极了,不顶不行。


   

使用道具 TOP

148#
发表于 2010-11-17 20:4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今天在唱片店碰上一个老摇滚乐迷,这位北京哥们说起窦唯,说经常在在南锣鼓巷看到窦唯,窦大侠还是 ...
alma 发表于 2010-11-17 20:40

呵呵,窦唯属于逍遥“神仙”类型,这状态让我想起周云蓬《牛羊下山》的感觉。


使用道具 TOP

149#
发表于 2010-11-17 21:5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魔岩三杰的四十岁

2009年夏天,生于伍德斯托克一代的“魔岩三杰”的状态是这样的:张楚,结束了长达8年的自闭流浪生涯,回到北京。他独自居住在五环外一间租来的公寓里,没有车,大多数时候在饭馆里吃饭,偶尔自己做。他签了新的经纪人,写了新歌,也开始排练和演出,并打算尽快推出自己的第四张专辑。他的演出身价是一场6万。他喜欢上网看博客,用MSN和朋友聊天,有时候也用电脑做点游戏音乐。

何勇,还是住在二环路的里面。有时候还是要吃药,但是已经能够坦诚地跟别人说自己的问题。他说自己最想过的生活就是在海边找个房子,养狗,看书,待着。他写不出歌词了,“失语”。之前的一整年,他只有三场演出。张楚说,他的问题就是“没人爱,整个思维方式不太对,没法正常生活”。

窦唯,被盛志民认为是变化最大的一位。在盛志民的印象里,早年间窦唯是个特别讲究穿着的小伙子,摩托夹克、名牌、长发,现在却穿得越来越随便。2007年,窦唯带着他的乐队去中国南方巡演,演出的报酬是200元人民币一场。

“当年一起玩地下演出的朋友,”盛志民说,“有的开了餐厅,就是三里屯的为人民服务,有的在南锣鼓巷开酒吧,还有的,像李亚鹏,中戏91级的,当年也是圈子里进进出出的人……”众所周知,他开了8家公司,娶了窦唯的前妻。

“时代已经变了,有人迅速转换,有人还活在过去。别走极端,你不调整自己,不找到一个新的适应方式,要么成为宋柯那样的商人,要么成为疯子口”他说。

唯有“魔岩三杰”是中国摇滚乐前商业时代的牺牲品吗?盛志民否认。他甚至说,现在才是这三个人最好的时候,“因为他们真正进入了世俗生活,真正开始面对自己”-何勇开始喜欢跟人谈论他的女儿,张楚爱上了摄影,窦唯则跟父亲一起玩民乐。

“我们曾经那么害怕中年,现在也到了中年。”他感叹说。这种宿命感在他那三位朋友身上可能更明显-他忘了是三个里头的哪一个,在采访时对他说:“我们都快知天命了,快了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盛志民突然想起来,有一个问题,采访时他忘了问-“你们现在重出江湖,真的能接受自己的唱片卖不过果味VC,卖不过便利商店吗?张楚你拿着一把木吉他,真的能走到底吗?”

岁月过去了,往事让这些摇滚老炮们无限唏嘘。他们伤感又骄傲地想到,自己至少曾经有那么一个瞬间,强悍地抓住了命运和体制的咽喉。不过叫他们意外的是,这个片子曾经在60后、70后、80后和90后中同时放映,结果80、90后表现得比谁都更激动、更泪流满面不说,80后和90后还现场吵了起来,嘘声一片,似乎在争夺对失去的光荣的发言权。

“为什么摇滚乐死了?因为创造财富的人赢了。为什么上半身死了?因为拥抱欲望的下半身赢了。”张楚说。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article_13456.html


   

使用道具 TOP

150#
发表于 2010-11-17 22:41:1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窦唯属于逍遥“神仙”类型,这状态让我想起周云蓬《牛羊下山》的感觉。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1-17 20:49


我一直都很支持窦唯,他的唱片我几乎张张都买。


使用道具 TOP

151#
发表于 2010-11-17 23:0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兵 于 2010-11-17 23:10 编辑

楼上老大们谈到摇滚和理想主义,我其实是不怎么听摇滚,不过对于理想主义,我觉得这些音乐美和理想主义,是会明显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老话了,经济基础确实是在决定着一部分上层建筑……
从我自己来看,最近对于音乐的淡薄,确实跟一些不理想主义的方面有关。最近空闲都在自学一些新的知识。主要是经济学以及房地产投资一类的东西。都是目前要用到的,因为客观上,我现在处在一个必须要投资的阶段,不然似乎通胀会消耗掉许多工作成果。但是这些十分消耗精力的学习过后,我发现对于纯正的音乐美的感受,就有了隔阂。反而更加倾向于一些快餐娱乐。
由此看来,一旦人的注意力,投入日常的柴米油盐的计算当中,对于精神享受方面的感受能力,似乎也会受到影响。换句切题一点的说法,理想主义,常常会被经济方面的计算的压力给磨损掉。
人的能力有高低。也许其他人在经济方面的算计压力之下,也可以对音乐美保持欣赏,对人生理想主义,有很好的把握。但是从我个人来看,其实对于音乐学习和理解最投入的时候,是心理状态最轻松的时候居多。是一种玩的心态。但是如果有生活的压力给过来,对于音乐的理解,理想主义的把握,就很有不到位的感觉了。
张楚何用窦唯的歌,我也是听着长大的,虽然不着迷。文章里面,他们给我的感觉,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精神贵族”——或许好的音乐家都必须是精神贵族——并不去追求一些过于物质的东西。这当然好。但是我自己却似乎缺少了一点底气。当然也会觉得自己小家子气。需要振作一下。但是也会想,这也许还是从小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了的。放在下一代,或许就好许多了吧。
我不知道我这种对于理想主义和音乐美失去底气的感觉,其他网友会不会有?

使用道具 TOP

152#
发表于 2010-11-17 23: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理想主义,就是相信有些东西是比现实追求更美好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有点理想主义的,只是在80年代燃 ...
alma 发表于 2010-11-17 22:33

alma说得没错,其实我早已经跨过这一关了,现在嘛,不能说完全应付自如,但在自我和现实中间已经知道怎么掂量了。好在我所从事的事也正是自己喜爱的,落差相对小一些。至于呐喊,我是站在客观立场上去看待的,自己嘛,需要的时候最多用音乐发泄一下罢了。


使用道具 TOP

153#
发表于 2010-11-17 23:22: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老大们谈到摇滚和理想主义,我其实是不怎么听摇滚,不过对于理想主义,我觉得这些音乐美和理想主义,是 ...
清兵 发表于 2010-11-17 23:08


清兵兄说的对,当把音乐当成一种玩的心态时,那肯定是最好的。所有专业人士最羡慕的就是用玩的心态去玩专业而不是做专业。我觉得挤压音乐欣赏的主要是时间,金钱还不是主要的。另外,我对快餐音乐的态度还是支持赞成的,快餐音乐难道不是音乐吗?音乐还分高级音乐和低级音乐吗?


使用道具 TOP

154#
发表于 2010-11-17 23:2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清兵 的帖子
清兵所言的状态我很理解,但是我倒是觉得一点不矛盾。一个是自我修养,一个是能力,两者甚至可以有微妙的共同促进作用。

   

使用道具 TOP

155#
发表于 2010-11-17 23:26:56 | 只看该作者
小弟比几位兄台虚些年纪,我入学时正是摇滚,民谣疯狂的年代,国内的崔健,唐朝,黑豹,窦唯,张楚听了不少,感觉那是经过了八十年代末那场青年人的激情抗争和淹没后的一段再度释放,一阵呐喊,那是个激情放纵的年代。
现在的摇滚音乐人哪来那么多的能量积淀,又谈何放纵和呐喊呢!

使用道具 TOP

156#
发表于 2010-11-17 23:33:02 | 只看该作者
alma说得没错,其实我早已经跨过这一关了,现在嘛,不能说完全应付自如,但在自我和现实中间已经知道怎么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1-17 23:21


我自己从事的工作,感觉上,就是比较擅长而已,说不上多喜爱,我还是喜欢文艺多点,不够念经老大有福气
但是在音乐的范围里面,原来是更加爱理想主义的东西,觉得流行的现实的比较可鄙视,离生活太近,让人生厌。但是经念经老大引导,我有一段狠狠补了一段时间现代流行音乐。其实感觉更容易明白,更容易有体会的,可是……印象总是没有古典那么深刻!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猜,也许古典音乐,给我的“理想主义”感受,会更加强烈些吧。新的音乐,好像每天身边的柴米油盐,多好也是柴米油盐而已……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7-1 07:50, Processed in 0.035034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