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265197

查看

177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雨中独舞

157#
发表于 2011-9-11 00:1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abebr 于 2011-9-11 00:18 编辑
西伯利亚理发师  The Barber Of Siberia
       影片大量采用莫扎特的音乐,主要是《费加罗婚礼》和《第23号钢琴协奏曲》。前一部作品是莫扎特的喜剧,代表欢乐,后面一部是莫扎特少有的哀伤的作品,代表忧郁。这正体现片子中男主角(或者说是俄罗斯人)性格:热情而忧郁,这是天生的悲剧性格,预示男主角暗淡的前途和命运。导演将莫扎特的音乐和俄罗斯的风情契合得恰到好处,甚至比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更好地表达了俄罗斯的风格。也只有米氏才能做到这点。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1-9-10 23:28


其实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并不哀伤,是A大调,充满了快乐。忧郁应该是小调音乐,莫扎特的27首钢协中仅有第20和24两首是小调的。

使用道具 TOP

158#
发表于 2011-9-11 10:11:42 | 只看该作者
再推荐几部电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59#
发表于 2011-9-11 11:20:31 | 只看该作者
B老师推荐的基努.李维斯主演的《云中漫步》确实是部很浪漫的电影。

使用道具 TOP

160#
发表于 2011-9-11 12:03: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1-9-11 15:53 编辑
其实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并不哀伤,是A大调,充满了快乐。忧郁应该是小调音乐,莫扎特的27首钢协中仅有 ...
babebr 发表于 2011-9-11 00:15

谢谢babebr,关于这个问题是我描述的不够到位,因为那段观后感是很多年以前写的,存在一定的错误,现在我就这个问题重新理一遍。

《西伯利亚理发师》的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的简介:
  1885年,一个前往莫斯科的美国寡妇认识了俄罗斯军校学生安德烈·托尔斯泰,于是他们相恋了,但是他们最终没有结合,安德烈·托尔斯泰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当这个美国女人已经养大了一个他们的儿子,并且费劲周折前去西伯利亚找寻托尔斯泰想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最终和他擦肩而过。在这部电影中,米哈尔科夫用镜头再次深情地描绘了如诗如画的俄罗斯大地,影片的幽默和活力是少见的,显示了作为俄罗斯当代大导演的米哈尔科夫的全部的美学理想和追求。

  珍是作为一个企业家的冒牌女儿,来到俄罗斯充当交际花的角色,他们想获得俄罗斯皇家军校高级军官的支持,资助完成伐木机器“西伯利亚理发师”的制造。看似幽默的剧情设置,却可以带给观众俄罗斯人思想、俄罗斯皇家末期的深层背景、俄罗斯传统遭受工业社会冲击等等飞来头上的种种大帽子。
  当军官领着安德列贸然来到珍的住处求婚时,也许一些印象又要发生变化。珍再一次意外的出现在安德列家中,这感情爆发的一刻,双方都有回避,安德列说那是不应该的,而珍也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还企图让安德列放弃。
  《费加罗的婚礼》演出是一幕转折,安德列在演出时眼神几乎没有离开珍,幕间休息的时候安德列还是和珍发生了误会,珍对着门缝独自说出了发自肺腑的话,却不知道安德烈听不到。安德列在大雨滂沱中回到剧院上见到舞台下面的珍,画面中一直横着琴弓,安德列的唱着自己的未婚妻被伯爵抢走,眼里见到珍和大胡子窃窃私语,跑下台用琴弓打了他。接下来安德列被流放的一幕是煽情的高潮,流放西伯利亚在沙俄是一大传统,雾霭弥漫的车站,天真单纯的身影让我们感受俄罗斯大地的乡愁。安德列在拥挤的车厢里听到朋友们的歌声,唱起歌来,火车发动了,这一幕随着朋友们的身影隐没在雾霭中……
  10年后“西伯利亚理发师”终于出现在草原上,但是当地民众看着这东西是都显出惊慌的神情,一个人还用手捂住小孩的眼睛。电影用的是宏大的逃难场面来展现这一伐木机器的恐怖,“西伯利亚理发师”张牙舞爪,还有已经是珍丈夫的发明家的笑声,在西伯利亚丛林中大显神威。珍随着惊惶乱窜的人们,离开那里去寻找安德列,可是电影没有让他们在10年后重逢,珍见到的是安德列10年间的一些照片。
  然后画面依然切换到美国军营的新兵,他的教官终于被他执著的个性打动了,大家对莫扎特的看法达成了共识,教官在山顶见到已经比较苍老的珍,珍说出了他没有让安德列知道的秘密,那个固执的新兵是安德列的和她的孩子。 接下来回顾的片段里,道出了其实当年珍来到西伯利亚虽然没有见到安德列,但是安德列却望着珍离开。在西伯利亚的荒凉原野上一个多情的眼神让绵长的心痛跨越了又一个十年。刹那动人的爱情火花没有熄灭,而且就像西伯利亚苍翠的森林一样历久弥新。

莫扎特的音乐与影片的相关性

      这里我就跳过《费加罗婚礼》,讨论《第23钢琴协奏曲》与影片故事的相关性吧。莫扎特《A大调第23钢琴协奏曲》,是一部被称为“歌剧”协奏曲的音乐,到处洋溢着莫扎特“阳光般的温暖”。虽是一部A大调的协奏曲,但它的三个乐章采用快-慢-快的对比结构,以及A大调--#f小调--A大调的对称调性。从三个乐章情感表达来看,第一乐章,音乐典雅亲切,极富歌唱性,明朗庄重又不乏音乐的律动;第二乐章,略带伤感,感情丰富内敛,惆怅哀婉却又不失对美好的追逐;第三乐章热情奔放,激情而富有活力,活泼热情而又不少典雅姿态,就像中国古代美学观点中的所谓“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内敛性情感的第二乐章对于整个作品情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乐章无疑是整个作品情感的平衡支点,莫扎特在音乐中,热烈起来比任何人都热情,伤感起来比任何人都悲哀,然而他把这些平衡起来,就展现了他莫扎特独有的美感。
    第二乐章的旋律是低吟慢唱的意境,蕴藏了一种隐形的激情,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而莫扎特从中运用了升f小调,这个调性莫扎特只用过一次,而且是用在这个极富情感深度的慢板乐章,其中第5-8小节透着些光明,但很快又被痛苦的叹气所代替,到了85小节,钢琴出现了孤零零的几个单音,表现出一个人的痛苦和孤独,乐队的拨弦为背景,更加渲染了这种悲凉气氛,“情联千指碎,声声皆哀愁”。
   第三乐章回到主调A大调,生动活泼的节奏,热情奔放的音流把音乐推向欢乐的高潮,最后音乐在干净利落的气氛中结束。

   米哈尔科夫运用(K488),绝妙地表达了安德烈为了爱情而情愿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坚挚情感,在悲哀的心灵背后透视出一种英雄性的坚毅,这与多愁善感的抒情不同,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乐章结尾的欢乐气氛,则表达了故事中人物虽然经过十年的等待却最后还是错过的遗撼,而对生活的向往和整个俄罗斯民族热情、乐观、坚强的本性衬托得恰如其份。还是那句话,也只有米氏能做到这点。

上述仅仅是本人的个人观点。

使用道具 TOP

161#
发表于 2011-9-11 14:1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我听说过《西伯利亚理发师》这部电影,但一直还没看过,据说还是在克里姆林宫开的首映式,这种情况极少有。西伯利亚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10年前我曾到过俄罗斯的远东赤塔,就是为一睹西伯利亚的广袤,那种感觉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日瓦戈医生》看过很多遍,除了故事情节外就是因为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的风光让我爱不释眼,虽然影片并不是在前苏联的,但和我脑海里西伯利亚的景色很吻合。


   

使用道具 TOP

162#
发表于 2011-9-11 14:33: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babebr,关于这个问题是我描述的不够到位,因为那段观后感是很多年以前写的,存在一定的错误,现在我就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1-9-11 12:03

也许可以用一句简短得不能在简短的话来总结一下这部电影了:上半部分让人大笑,后半部分让人嚎啕,然后一切都平静了!
雨妹好文!顶一个!


使用道具 TOP

163#
发表于 2011-9-11 14:38:19 | 只看该作者


这部米哈尔科夫的《毒太阳》也很值得一看!



《毒太阳》出第二集了,结尾非常震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毒太阳好片子!  发表于 2013-3-1 22:33

使用道具 TOP

164#
发表于 2011-9-13 20:39:1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一个人一生只能看一部武侠片,我的选择是《笑傲江湖》。

金庸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1-9-13 20:08

似乎又回到痴迷武侠,希望纵情江湖的时代,要说电影人搞的玩意也真不错!

使用道具 TOP

165#
发表于 2011-9-13 20:48:52 | 只看该作者
武侠小说这个世界是成年人的童话。古龙、金庸都喜欢。金庸对我国传统文化有很深刻的理解,博大精深。古龙对 ...
shinelb 发表于 2011-9-13 20:21

古金的书我都很喜欢看,早期我还蛮喜欢梁羽生的。

使用道具 TOP

166#
发表于 2011-9-11 21:2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11 21:50 编辑
其实我还真喜欢管老古朴苍劲的风格,特别是下雪天或下雨天,开车行驶在路上,片片的雪花或雨点从四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1-9-10 22:21

何谈指教,我只不过喜欢古琴听得多些吧。
难得雨姐有如此剑胆侠心,勾起我许多联想,说实话我听古琴时也会冒出刀光剑影的境象,特别是在听管老的慷慨激昂,气冲云霄的“广陵散”时,当然管老也有尽诉衷心“乌夜蹄”,超然高洁的“白雪”等,都是我极爱的曲子,不知雨姐喜欢哪些琴曲?

使用道具 TOP

167#
发表于 2011-9-11 22:33:09 | 只看该作者
何谈指教,我只不过喜欢古琴听得多些吧。
难得雨姐有如此剑胆侠心,勾起我许多联想,说实话我听古琴时也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11 21:25

你提到的“广陵散”,“白雪”,“乌夜啼”外,常听的有“流水”,“梅花三弄”,“关山月”,“夜深沉”,“阳关三叠”,“幽兰”,“捣衣”等,太多了。
除了管老,我还喜欢赵家珍老师的琴声。2001年和2002年,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的“世界名家名琴名曲音乐会”上,三架价值连城的唐宋古琴与五把价值两亿的瓜奈里和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齐聚紫禁城。媒体称“世界上最昂贵的小提琴和目前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活的音乐艺术中历史最悠久的传统乐器古琴,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和世界上最著名的古琴大师上演最精彩的对话”。我当时正好在北京参加公司的年度培训,所以印象很深,也是那时开始尝试听古琴的。

点评

10年的老琴迷了,还向我“请教”,真是惭愧啊!  发表于 2011-9-12 08:49

使用道具 TOP

168#
发表于 2011-9-11 23:03:29 | 只看该作者
莫扎特的音乐与影片的相关性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1-9-11 12:03
莫扎特的慢板乐章似乎都带点忧伤。莫扎特一生写的最后一首协奏曲,也就是唯一的单簧管协奏曲也是A大调,第二乐章的第一个音符一出来仿佛就是个催泪弹,虽然是一种淡淡的伤感,但太能打动人心。电影《走出非洲》一开始的第一个声音就是这段音乐,可以说这部影片把这段音乐运用到了极致。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里也引用了这段音乐,虽说无厘头的电影可以不去讲究真实,但一个上世纪20年代在中国穷乡僻壤的山沟里当土匪的人居然和别人侃莫扎特,夸张的有点让人接受不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2-1 03:20, Processed in 0.02887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