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55904

查看

29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kuans
nba

169#
发表于 2018-3-22 13:0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ba 于 2018-3-22 13:12 编辑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人生追求什么?追求快乐和幸福。

有人玩越野汽车、有人玩摇控飞机、有人玩摇控快艇、有人玩钟表、有人收藏相机玩等等都乐不思蜀,这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快乐和幸福的一部分,玩音响、听音响、听音乐也不例外。一种米养百种人,体现了人格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多样性,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

至于HI END和音响,涉及到设计者的音响技术、音乐的理解,但这些也建立在一个人的阅历和领悟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HI END音响技术是一项碎片化的较为复杂的一项技术,当今为止没有一本教科书能综合论述清楚,甚至有些是误导性的技术知识。
基本认同hc245:“音响是交叉学科,不同于会计学一类专业学科,除了纵深还要横向,音乐的现场,乐器的特质,作曲,演奏风格,自身人文素养,美学倾向,思想体糸,哲学认知…”

使用道具 TOP

170#
发表于 2018-3-22 13:37: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话题其实挺好啊”
确实不错,砖家们可以轮流上阵刷存在!

使用道具 TOP

171#
发表于 2018-3-22 17:04: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8-3-22 17:06 编辑


以唱片源头的乐器与演奏环节,来解读HI END音响的均衡与特性话题


    本人接触乐器真声已有50年时间,先后经历小提琴演奏(其中有5年在少年宫管弦乐队)、古典吉他演奏、现在以古典吉他制琴为主。其中还有十几年主管或参与过一些电视演播室、录音室、试音室、歌剧院、音乐厅、会议厅等声学空间的建筑声学工程,而我读书时所学的专业是建筑工程。

    在此先讲一个故事,去年DG唱片公司的签约演奏家,全世界最出名的11弦吉他大师格兰索舍尔在广州大剧院音乐会的前两天,我组织了一场本地吉他手与索舍尔的见面会大师班以及私下交流。索舍尔非常喜欢我制作的11弦吉他,但可惜的是,他与瑞典制琴师已经签下一生之约,一辈子只使用那位瑞典制琴师的吉他,所以这几十年来,即使遇上更好的吉他,他也无缘使用。我请索舍尔对我的吉他提供改进意见,他说这已经是非常棒的吉他,即使不作修改,直接继续做就很好了。

    11弦吉他的制作难度是6弦吉他的N倍,做乐器不同于做家具,琴弦拉力大了一倍情况下,很难在音质、音色、共鸣、音量、手感与力度等方面取得平衡,实际上索舍尔那把吉他也只能做到某些方面的HI,而做不到全面的END。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瑕疵,无论在现场演奏还是录音,索舍尔在某几根琴弦的某几个把位需要将就着弹,所以他的乐器并不能让演奏家尽情的演奏出心中想要的最佳音乐效果。尽管这已经是当今世界最HI的11弦演奏家,演奏号称最HI的那把11弦吉他的效果了,可想而知,实际的声音与发烧友想象中的那种美妙琴声也许不太一样。

    用具有某方面声音特色的乐器,来演奏某一类风格乐曲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例如索舍尔的11弦吉他,尤其适合演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为鲁特琴所作的乐曲,但用来演奏古典时期或近现代风格作品就不太擅长或变得不太好听了。但买琴的人谁不想买到一把面面俱到的HI END吉他?古典音乐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留下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现在大部份的乐器演奏大赛,都要求演奏涵盖多种风格的指定曲目或风格。所以早期的音乐家只要某方面好音色的乐器就算好乐器,而现在则越来越需要更加均衡全面的乐器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具有某种音色特色的乐器,无论谁来演奏都带有那种挥之不去的特色或染色,哪些好的音色,对于其它类型乐曲来说,也许是不需要的或者是不好的音色。而声音更加均衡全面的乐器,则可以通过演奏者的演奏技术来控制,由功夫了得的演奏家,演奏出更具丰富表现力的音乐效果,适应更广泛风格的曲目。

    我手头上就有100种不同品牌型号的琴弦,装在同一把吉他,也能得出100种不同的声音独特性,其不同声音效果就像音响换了100条不同的电源线那样多姿多彩各不相同。在这100套琴弦中,其中有些均衡性较佳,有些则较有特色。较有特色的琴弦利于表达某一特色类型音乐,而均衡性较佳的琴弦则可让演奏者有较大的发挥空间,适应更广泛风格的曲目。

    毕竟琴弦的作用不如吉他的作用大,如果选择一把均衡性较佳的吉他,更能显示出不同琴弦的特性,搭配不同的琴弦,就能相对适应所需表达的音乐风格特色。如果选择一把本身具有强烈特色的吉他,则无论搭配什么琴弦,这把吉他固有的特性仍占主导地位,挥之不去。

    同理,选用均衡性较佳的几大件音响器材为基础,既利于播放风格范围更广的音乐,也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特性的线材,得到多种多样不同风格特色效果。反之,如果选用特性器材作为系统搭建基础,虽然也利于欣赏某一类风格音乐,但如果以后又喜欢其它类型音乐时,可能就要不断更换主器材才能取得显著效果了。

    对于演奏家和录音师来说,他们只是针对某个作品进行再创作,制作出某一张唱片。而发烧友需要用同一套系统播放一百种不同风格特色唱片。也许你对这张唱片播放效果进行的再创作,可能会导致另一张唱片的效果变成被扭曲了。

    虽说玩音响既有技术成份也有艺术成份,但特色风格再创作的成份不宜太高,应适可而止。即使你对某种音色情有独钟,但别忘了,音色只占音响20要中的1项,在100分里平均只占5分权重而已。

    对于发烧友,更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对音响音乐技术与艺术的全面认知基础上,提高对音响的掌控能力,而不是仅靠不断更换更贵的器材去获得提升效果。因为以目前的行业水平,10万的器材与100万的器材,实际效果只是相差一点点而已。不少大烧仍使用几十年前的古董喇叭以及LP,证明这几十年的音响技术还没进步多少。

    正如一个普通水平的小提琴手,尽管买到世上最贵那把小提琴,与帕格尼尼使用普通价钱的小提琴效果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不代表帕格尼尼比别人高明多少,只是帕格尼尼每天练基本功的时间比别人更多,演奏方法更加得当有效而已。

    从字面上解读,HI END是一种终极完美的追求过程与理想结果。除了音响以外,试问谁不想HI END?做HI END的琴、当HI END的官、发HI END的财、娶HI END的媳妇。。。能遇到脸蛋HI、或身材HI、或脾气HI、或内涵HI的女友也算有福气了,如能积聚更多更全面的HI,才能更加接近EN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琴,很漂亮,很漂亮。但我依然只喜欢六弦。相信你的六弦也很漂亮。叶佩斯用十弦,索尔彻为什么还多一弦?就是为了比过叶佩斯?多几弦除物理上的技术难度外,和弦指法怎么实现也是问题,能来个十一弦的大横按么?  发表于 2018-4-7 19:12
精彩!  发表于 2018-3-23 17:07
好文章  发表于 2018-3-23 10:56
很受启发, 深有同感!  发表于 2018-3-23 09:55
好文章!已仔细拜读。  发表于 2018-3-22 21:51

使用道具 TOP

172#
发表于 2018-3-22 17:3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阳光枫林 于 2018-3-23 08:50 编辑

10万的器材,与100万的素质差距很大很大。
音响技术的进步这几十年来还是很大的。

使用道具 TOP

173#
发表于 2018-3-22 20:06:41 | 只看该作者
比较好奇:一个严谨的艺术家,会甘于受限于手中不理想的乐器吗?

点评

没什么奇怪的,贝多芬当年也一首曲子卖两家,被别人告上法庭。音乐家也是一种职业或者叫工作。  发表于 2018-4-7 19:02
这世道,政治宗教文化艺术,真让人有点凌乱。包括我说的话,你也顶多信一半好了。你也可以理解为大师的契约精神令人钦佩,也可以理解为,无论音响或乐器,都很难做到100分的,做到这样已经很难得了,谁让我们在谈论H   发表于 2018-3-22 21:45

使用道具 TOP

174#
发表于 2018-3-22 21:35:39 | 只看该作者
很久没上极品了,不想关老师也上来了,好极。作为关氏的爱用者,关师的心情也略能理解,但弱水之千,我只取一瓢饮,坚持三十年确实不易,放眼音响界,Mark,Cello,麦景图等,都只剩下其名,当动睥睨天下的美声还剩几何?浊世洪流,不知是进步还是退步矣?所以,无须慨叹国产,举世皆然也!

使用道具 TOP

175#
发表于 2018-3-22 22:37: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小舞台老师认真码字。

很高兴好文章越来越多了。
多分享,少定论。多原创,少引用。好文让人开阔眼界、拓展思路。
尽管不是所有观点都能认同,所有感慨都能感同深受,仅仅是尊重他人、好好说话的态度就让人觉得不时要来这儿看看。

花个把小时为论坛原创长文似乎没有任何奖励回报,如果坛友的肯定是一种愉悦,我愿意再说一个赞。

点评

谢谢!你的发言也是感性与理性兼备,思路清晰,多多交流。  发表于 2018-3-22 23:07

使用道具 TOP

176#
发表于 2018-3-23 08:25:56 | 只看该作者
小舞台先生,是明白人,是行内人。关于索舍尔和瑞典吉他的那段话,深知内情的不易。

使用道具 TOP

tyr

177#
发表于 2018-3-23 10:06: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yr 于 2018-3-23 10:19 编辑

楼上有DX说过,玩音响就象修行,深刻认同;
修行是很个人的,能否有所参悟,一看悟性,二看机遇;
有玩黑胶的,有机会比较两种声音:
1、园型针和线性针,2、单声道唱片用单声道唱头和双声道唱头播放;
比较这里面的差异,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音响表现的多面性,
听,无论是现场还是音响,是唯一感受方式;
有些感受是无法通过文字去领悟的,文字在声音面前,显然太有局限性了。
回到End,在市场社会,唯一定义就是价格,
音乐的世界,没End!

使用道具 TOP

178#
发表于 2018-3-23 14:32:07 | 只看该作者
以下稍为回复一下joyjscz 在 124# 的看法:

“音响声的评价有以下三个层次:
1. 乐感好、旋律好、演绎棒…
2. 冷暖、粗细、干润、饱满、宽松…
3. 音质音色密度平衡度等音响要素语言”

注:首先,音响声的评估三个层次是值得商讨的,为什么不是2个或4个,至少目前没有共识。比较有共识的看法是: 刘汉盛的二十要素。另外,个人更看重音响系统对音乐的表达和演绎的还原,当然,这属于我个人的音响观。

“烧友交流过程中使用以上何种语言本身无谓高低、对错。但是如果一个网站大部分人都仅停留在第一第二层次,不去努力探究、统一更科学更准确的、如何形成主观感受的、深层次的物理原理,不仅会造成资深烧友们无谓的争论,难有共识。想来这儿学习借鉴的新坛友们也满眼高大上的词语云里雾里一无所得,照此下去网站冷清是必然的。”

注:呵呵,有时大家对论坛的期望有点高了,我们倡导交流,但我们不敢以“音响领域的研究”为目标..但欢迎探讨。

”关键的关键是:

1. 音响学本质上是物理学(加少量化学),所有主观听感背后都一定可以找到形成差异的科学解释。尽管包括刘汉盛在内也许无法解释完整,但我们仍应提倡学习他这种探究精神。

2. 老使用音乐专业的词语来描述听感,不合理。
旋律是作曲家手上就完成了。
演绎、乐感是演奏家指挥家在声音进入话筒前就完成了。
没有必要把烧友寻找好声的过程提高到似乎与音乐家们同等的再创造的高度。
音响的录制、还原过程不会有优化,只有损失、偏离、歪曲,我们做的事情只是两个:
A. 首先如何把唱片信息完整地还原出来。这个完整其实并不容易,尽管唱片里已经损失了很多细节、微动态,但大部分系统主要因为驱动力的原因仍然无法拾取里面的微小细节。
B. 如何对各种偏离进行修正弥补。这个就更难,首先需要自己学习到正确的声音方向。

总之,积极倡议大家提出对某个器材的主观听感之后, 尽量使用科学的、易理解的、共通的语言来讨论分析器材或声音的特点。“

注:从物理角度衡量和评判音响系统当然是基础,也是比较公平的模式,至少电气指标在那里放着。物理衡量意味着测量和规范, 这在论坛交流上比较麻烦,最多就是录音上传了。另外,一般达到Hiend 级别的音响系统,在物理指标上(高保真指标上)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反倒在”音乐演绎上“存在巨大差异..

使用道具 TOP

179#
发表于 2018-3-23 15:01:24 | 只看该作者
tyr 发表于 2018-3-23 10:06
楼上有DX说过,玩音响就象修行,深刻认同;
修行是很个人的,能否有所参悟,一看悟性,二看机遇;
有玩黑 ...

非常认同,器材因素固然重要,但人的因素同样不可忽略。

使用道具 TOP

180#
发表于 2018-3-23 15:26:16 | 只看该作者
“正如一个普通水平的小提琴手,尽管买到世上最贵那把小提琴,与帕格尼尼使用普通价钱的小提琴效果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不代表帕格尼尼比别人高明多少,只是帕格尼尼每天练基本功的时间比别人更多,演奏方法更加得当有效而已。”
玩音响也同样需要阅历和时间。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28 11:56, Processed in 0.028686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