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499770

查看

136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ikushi

181#
发表于 2011-6-13 21:4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m33 的帖子

看来是要尽快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行啊!
而黑胶唱盘我喜欢外表朴实无华的英国货。透明阿加力或者太过金属化的不对我的口味。
听过几次C字头的旗舰+金XX的黄金搭配,我的木耳并没有感受到所谓的“惊人音乐味”!
故我固执的认为:1)我们目前所用的唱盘在搭配和调校得当的前提下,听音乐已经足够;
2)黑胶系统唱盘的重要性,应该排在唱放和唱头(唱臂)之后的。
话虽如此,升级仍是在所难免的。


   

使用道具 TOP

182#
发表于 2011-6-13 22:33:09 | 只看该作者
生活的美好是因为有听不完的美乐。
而对周末的期盼是因为可以一心一意的进入自己的音乐世界。
陪我度过过去的周末的一些宝贝:

这套安塞美版的《睡美人》就不用多介绍啦。在众多的音乐家中,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自己拥有最多。无意之中无论是作品又或者版本,柴可夫斯基的心理世界比较贴近自己。

朋友推介的FLEISHER与SZELL演绎贝多芬5首钢协。值得拥有,比对着欣赏。

这张《黑教堂》一直不敢去碰,因为CD时代听过开始几首,皆因管风琴的威力无比,没能听全。前些日子鼓气勇气收了一张回来,认真的听了几遍,才发现它确实名不虚传!也许是自己有长进啦,或者是自己的系统有长进啦?总之,只要你对你的系统有信心,就应该从头到尾听一边,就会惊喜的发现:人声就是最美的乐器!说到人声还必须提到以下的这张EMI白金狗华格纳《汤豪仕》精选。

EMI白金狗使用真空管的录音无论是舞台3D感或者人声的活生感和音乐整体的润泽度。。。。。。总之音乐的感染力倍增!好的音乐,必须要有好的录音!正如好马配好鞍。

最近迷上了弦乐,尤其是小提琴和大提琴。自己拥有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不下十个版本,而这张CAPITAL米尔斯坦的演绎同样让人回味无穷。只是遗憾自己没有单声道的播放系统,而会令到效果大打折扣的。

总算找到这张美女头啦!如果哪周不听《天方夜谭》那真是天方夜谭啦!前前后后收了很多版本,这张PIERRE MONTEUX的LP版肯定不能错过。找不到MONTEUX的《幻想交响曲》就用这张来顶替吧:

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和布拉姆斯的《海顿变奏曲》,正如其封面设计一样,她能带你进入谜一样的音乐世界!

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大海》和理查斯特劳斯的《唐璜》,我的女儿爱听。不过,适宜在夏日的午后且有惬意的心情配合最佳。

又该开始计划这一周的菜单啦。。。。。。
因为有期待,才会有明天;因为有明天,才能够期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83#
发表于 2011-6-14 00:0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八先生 的帖子

报告老八:柴记“第五”和“风流寡妇”是也。
“第五”是在收集不同版本。雷哈尔的东西少接触。但寡妇,而且风流,应是我能接受的吧?

这个时间开始听肖邦的《夜曲》真是让你想入非非啊!



每天在结束聆听的时候,都会放上《夜曲》。今天选的是充满东方禅意的老爷子版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84#
发表于 2011-6-18 13:52:41 | 只看该作者
传统与经典
这些年已经逐渐由“广度”向“深度”转变。
自己喜欢的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无非就是这几十人以及几百个作品。
而平时爱听的就更是会集中在十几人以及数十个作品。
再进一步促发自己千方百计去收集各种版本对比欣赏的就会更少。
这跟财力有关,但跟精力更有关。相信LP发烧友就会有共鸣的。
人生苦短,不要太亏待了自己。正如我最近的英文签名:享受这一刻。这一刻就是你的人生!

这个周末就是传统与经典的大餐,从自己有限的收集和新到的唱片中,选了一些自己爱听的与各位共享。
第一张就是1965年出版的EMI巴比罗利指挥伦敦交响乐团与杜普雷和巴克尔的经典唱片。

相信绝大多数发烧友手上都会有一张以上的收集的。
这张碟的名气之大,会让你有种错觉:似乎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就非杜普雷莫属。起码在我是如此,因此,我不会轻易去买其他演奏家的版本。同时,我也不喜欢去看DVD之类的视频,担心会因此坏了美女杜普雷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我自己也有几个版本。就LP而言,EMI70年代出版的杜普雷盒装(3LP)中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比起这张65年的头版,其密度和细节逊色很多。就像你品茗,头版是第二道的话,这翻刻的盒装就是第四道以后,味道仍在,但浓度已减。所谓的“一分钱一分货”话在理,问题是你有钱也不一定能找到品相上乘的宝贝。
如果听CD的朋友,我觉得后期的XRCD值得一听:

在我的系统里比较,CD欠缺的是润泽度和柔和感以及乐曲的酣畅淋漓程度。但这是一种需要比较后才会有的感觉。
上述的评价适合于B面的巴克尔演唱的五首《海景之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85#
发表于 2011-6-18 14:24:1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张是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唱片由美国的CAPITAL公司60年代初出版,米尔斯坦与威廉斯坦因伯格指挥匹茨堡交响乐团演绎的版本。
自己对柴可夫斯基情有独钟。按单个大师的作品收藏来讲,老柴应该可以进入三甲无疑。
而这首被誉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之前已经收集了粗银PHILIPS格罗米欧与海丁克阿姆斯特丹会堂乐团、RCA阴影狗海飞丝与莱纳芝加哥交响乐团等版本。有事没事都会拿出来听听比较一番。
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听穆洛娃与小泽大师的版本,再说在名盘LP价格飙升的年代,要找一张科岗与西尔维斯特里版本可能会更加有难度的。
虽然没有机会比较过米尔斯坦与阿巴多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版本,但本人对这个版本还是相当满意的。
也可能是由于系统和喇叭之故,弦乐类作品会占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86#
发表于 2011-6-18 15:27:4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张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最近迷上了米尔斯坦(我翻译成:迷而思他),找了几张大师的作品。包括他的单声道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刚才第二张的老柴小协。
内森·米尔斯坦(1903-1992)被誉为“小提琴王子”,他去世后,《纽约时报》发表的讣告说:“米尔斯坦是他那个时代中最接进完美的小提琴演奏家。”但是,米尔斯坦这个名字在听众中并没有同时代的其他大师那么响亮,这可能与其本身的低调内向性格有关。米尔斯坦是一位不向商业化屈服的音乐家,他深居简出并对成为名人的欲望感到厌恶。一般的小提琴手用琴来表现多愁善感,但米尔斯坦则用琴来显示崇高的思想,所以他也被称为“小提琴的贵族”。这种区别只有在听他的演奏才能感受到。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被誉为“四大小提协”之一,相信很多人都会同时拥有很多版本的。在自己收集的几个版本中,格罗米欧与米尔斯坦是我的至爱。
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这位德国犹太籍作曲家一生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这在同时代的大家中并不多见。
虽然他只活了短短的38个年头,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而且更为难得的是他的作品始终洋溢着快乐和幸福的情愫。
这首历时6年于1844年完稿的小提琴协奏曲可谓是作家对人间至美的赞歌,洋溢着炽热的青春,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息,光彩绚丽达目。

而B面的德国作曲家布鲁赫(Bruch Max;1838~1920)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g小调 作品第26号)又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小提琴经典名曲。它感情丰富、浪漫抒情,深受人们的喜爱,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在音乐爱好者圈定的“十大小提琴协奏曲”里它占有一席。
听米尔斯坦的演绎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纯、真、美!

伴随米尔斯坦终身的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小提琴Goldman的名琴,能令大师那独特而具贵族化的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这种银铃一般充满穿透力的质感使听众充满敬畏,但由于50年代的录音技术所限,其声音常常容易被表现得过于尖锐刺耳。然而幸好我目前的系统没有这种弊病,反而能更加彰显强烈的质感。这种质感具有令人生畏的倾诉力!

大师就是大师,提琴家就是提琴家,拉提琴的就是拉提琴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87#
发表于 2011-6-18 15:57:3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张比彻姆爵士与皇家爱乐乐团的《天方夜谭》:

认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由他的《天方夜谭》开始。这是一部音响迷和音乐迷都喜爱的经典作品。
在自己已有收集的七个版本(指LP)中,就有此版本的复刻碟。在这里讲述两者的区别已经毫无意义。
在七个版本中有四个版本是我的至爱,难分彼此。除了指挥和乐团,其中的小提琴独奏也是演绎成败的关键!

RCA莱纳与芝加哥交响乐团

DECCA ED1的安塞美版本

PHILIPS康德拉新与阿姆斯特丹会堂乐团

WESTMINS谢尔欣(TERHERMANN SCHERCHEN)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乐团


您千万别笑我花心,骂我贪心。这是一首带我进入古典世界的传统名作。试问:好东西,您会怕多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88#
发表于 2011-6-18 17:29:29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张《天鹅湖》精选
这张家喻户晓的传统经典作品已经可以与古典划等号啦!
在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三大件中,《天鹅湖》应该是名列其首的。我听过的版本演绎很有限,不过认为同声同气的指挥应该会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效,因此除了卡拉扬这种无处不在的大师版本,剩下的就会优先选择俄国的指挥家。而其中就有这张EMI白金狗的EFREM KURTZ指挥爱乐乐团。当然讲原因除了KURTZ大师是俄国著名的指挥家外,梅纽因精彩绝伦的小提琴独奏确实也是亮点之一。
至于录音,EMI白金狗时代用真空管技术所特有的温润和空间感是当今数码技术无法比拟的!

同样是精选版本,若论整体的演绎,撇除小提琴独奏的因素,我会更喜欢费斯托拉里与阿姆斯特丹会堂乐团的版本:层次分明、节奏流畅、乐感更好。讲到录音,当年的DECCA自然不输EMI,而大LONDON版音效也不俗。

DECCA的封面是这样的。这是一张《音响技术》送给我的CD,由日本第一音响工程师炮制的SACD版本值得向CD烧友推荐。


当然安塞美的《天鹅湖》全集版本也是必听之列。DECCA的头版本太贵,且难遇到好品相的,只能收集LONDON版。大伦敦版本目前已经在听《睡美人》和《核桃夹子》,独缺《天鹅湖》!甜蜜的等待。。。。。。



要去参加朋友的聚餐。晚上回来再继续《传统与经典》的话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89#
发表于 2011-6-18 17:37:2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张比彻姆爵士与皇家爱乐乐团的《天方夜谭》:

认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由他的《天方夜谭》开始。这是 ...
ikushi 发表于 2011-6-18 15:57

都是弦乐,没劲
有点让人感觉在看唱片圣经。


使用道具 TOP

190#
发表于 2011-6-18 23:24:29 | 只看该作者
朱里尼大师棒下的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法雅《三角帽》与拉威尔《丑角晨歌》、《达芙妮与克罗埃》第二段

坦白说,朱里尼大师的作品平时不多听。
今天收到的两张COLUMBIA蓝地球版的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和法雅《三角帽》,一听钟情!
作为正宗意大利人,朱里尼大师既与那些正统德国莱比锡乐派或威玛乐派诠释大相迳庭;也与俄国穆拉文斯基等演绎风格各异其趣!传说当年有个乐团想请他指挥柴可夫斯基第五,临现场大师想想感觉不对,就撂下指挥棒走人。绝对有个性的指挥大师,跟阿根廷钢琴大师阿格里奇大姐有一比!

但我本人很欣赏大师的座右铭“我不要听那些音符,问题在于音乐的意义,在于音响的灵魂。”
《第六(悲怆)交响曲》本来就是自己的所爱。手中已有8个版本(LP),其中还有一个也是朱里尼大师的版本(DG1981年与洛杉矶爱乐乐团的录音)。
此外,当然有DG穆拉文斯基与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版本、DG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乐团、DG伯姆与伦敦交响乐团、PHILIPS多拉蒂与伦敦交响乐团、CBS阿巴多与芝加哥交响乐团、Victor数码录音FEDOSEEV与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

但朱里尼大师与爱乐乐团的诠释,尤其是第三乐章,却能给你另一种耳目一新的享受:不急不慢、不紧不松。说是原作的风格,又似大师的率性所为!
COLUMBIA蓝地球的录音,无论是乐器的质感或者密度胜过DG版本很多!
CD的朋友不知能否体验到这种不同变化?
说到法雅的《三角帽》,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DECCA的安塞美版本(手中的这个是Esoteric重新刻录的版本)。
确实安塞美指挥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加上贝尔冈齐的演唱无愧于经典名盘的称号!
不过,值得听的优秀版本仍有很多,例如LONDON版的阿根塔与西班牙国家管弦乐团和这张COLUMBIA蓝地球朱里尼与爱乐乐团。

事实上,这张唱片是纯音乐精选版。少了开头一段贝尔冈齐的演唱连带HIFI而令人心旌荡漾的音乐,会令到听惯了安塞美版的乐迷一时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然而,COLUNBIA蓝地球的精湛录音同样充满了HIFI元素:宽阔而深远的音场、饱满而鲜活的弦乐、嘹亮而富于润泽的管乐样样引人入深!
B面是拉威尔的作品《丑角晨歌》和《达芙妮与克罗埃》第二段。正好与自己已经拥有的RCA阴影狗CHARLES MUNCH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的全曲版本比对着欣赏。
“慢”是我感受到朱里尼大师的特色之一,而这种看似“慢条斯理”的随性诠释正是大师绝技精粹之所在。目的只是要让“乐曲中融入我们的生命”。对于大师这种独特的诠释风格,我们似乎要以更大的感受力才得以进入大师自身甜美的世界。但一旦进入后就不难发现大师内在蕴育着的丰富音乐性,和极其高明的结构掌控力。
这点如同切利比达奇大师,让人们爱则爱到死去活来;恨则恨得不屑一顾!

这就是音乐人生,这就是人生音乐。
如果你没听或少听朱里尼大师的作品,我想你一定迟早会发觉这是发烧人生的一大缺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91#
发表于 2011-6-18 23:26: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kushi 于 2011-6-18 23:29 编辑

回复 牛仔 的帖子

牛教授:请原谅本教授的不才!这哪是《唱片圣经》,至多就是滥竽充数的和尚念经而已。。。。。。
   

使用道具 TOP

192#
发表于 2011-6-19 17:2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m33 于 2011-6-19 23:39 编辑

《舍赫拉乍大》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充满着东方神秘色彩。

安塞美在decca出版过两个里姆斯基的,除ikushi兄贴出的,还有一下一个。据说在decca单声道的lxt还有一个出版,但没有听过。

此外,拉威尔的《舍赫拉乍大》也是我个人常听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6 07:13, Processed in 0.040341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