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提琴学派
原文地址:小提琴学派——小提琴家作者:leo33
真正的小提琴学派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它们是逐渐形成的,而且是和意大利的两个音乐中心——威尼斯和博洛尼亚(Bologna)有著千丝万缕地联系。巴洛克时代150年间欧洲音乐界人才辈出。除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三位巨匠以外,在欧洲还产生了众多的音乐大师。其中有不少小提琴家兼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们是:科雷利、杰米尼亚尼、洛卡台利、塔蒂尼、吕利。
科雷利(Corelli,Archangelo1653-1713)
17世纪后期意大利主要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博洛尼亚小提琴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675年起在罗马一座小教堂中担任小提琴手,1690年起至逝世一直为奥托勃尼红衣主教服务。他创造了自己的小提琴演奏风格和大协奏曲形式,其三重奏鸣曲(两把小提琴加数字低音)也成为典范,当时为所有小提琴家所崇尚、效仿。他指挥技术精湛,被认为是组合管弦乐队的先行者。科雷利传世作品不多,但影响较大。其学生杰米尼亚尼和洛卡台利也成为一代名家。
杰米尼亚尼(Geminiani,Francesco1687-1762)
著名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曾师从科雷利(小提琴)和斯卡拉蒂(作曲),博罗尼亚小提琴学派的重要人物。他和洛卡台利等新成长起来的一批小提琴家突破了博罗尼亚学派只用三个把位的局限。1707-1713年工作于卢卡和那不勒斯两地,1714年移居伦敦,同时在巴黎和柏林进行教学和演出,由于他的公开表演对当时英国小提琴演奏水品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1740年在伦敦出版的《小提琴演奏艺术》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小提琴教学法书籍,至今仍有很高参考价值。
洛卡台利(Locatelli,Pietro1695-1764)
意大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少年时代受科雷利指点,蔚然成家。后游历欧洲各地演出,誉满全欧。1721定居阿姆斯特丹,在那里他出版了8部12首一套的协奏曲集。1764年逝世于该地。洛卡台利的早期创作显示出科雷利学派的影响,富有歌唱性;中后期作品显示出维瓦尔第为首的威尼斯学派的影响,写下了很多使用高把位的炫技乐段。是18世纪早期小提琴乐风转变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经常在在小提琴协奏曲中加入独奏的华彩随想曲,成为一个世纪以后帕格尼尼创作24首随想曲的典范。
塔蒂尼(Tartini,Guiseppe1692-1770)
18世纪意大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帕多瓦小提琴学派的代表人物。早年自学成才,相传曾隐居修道院苦练琴技。成名后先后在帕多瓦和布拉格供职。1728年在帕多瓦创办小提琴演奏高等学校,培养出大批优秀小提琴家活跃在18世纪的意、法舞台上。作为演奏家,塔蒂尼尤以弓法精湛著称,曾著有《弓法的艺术》,几个世纪来有很高的教学指导价值。在作曲方面写有大量协奏曲、奏鸣曲,其风格倾向早期古典主义。代表作《魔鬼的颤音》至今仍为小提琴家经常演奏的曲目,他在睡梦中创作这部作品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当然,从现在起上溯二百年,被认为是现代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阶段。首先应当提及的是被誉为"现代小提琴之父"的意大利小提琴家维奥蒂。维奥蒂虽然是意大利人却成了开创法国小提琴学派的元勋。他发明了一种断弓奏法被称为:"维奥蒂弓法"。维奥蒂把自己演奏技艺和风格传授给了他的得意门生罗德。罗德所著《小提琴24首随想曲》,继承了维奥蒂古典主义的精髓,又揉进法国的气质和韵味。
十九世纪,比利时小提琴家与法国小提琴家有密切关系而相互影响,很多著名的比利时小提琴家都在巴黎音乐学院接受过训练,如比利时小提琴家贝里奥。他是十九世纪比利时小提琴学派的领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于1843年在布鲁塞尔建立的小提琴演奏学派与巴黎学派类似,贝里奥从维奥蒂那里获益颇深。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比利时小提琴家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如巴萨尔、马西克等。因而产生了所谓"法比学派",他们的技术与理论观点是分不开的。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法比派产生的伟大小提琴家,比其他任何派别都多,因此对整个世界小提琴影响也最大。贝里奥、维尼亚夫斯基、维奥当、萨拉萨蒂、伊扎伊、克莱斯勒、蒂博、艾乃斯库为及弗莱什等等,都属法比学派小提琴家。
虽然意大利学派产生于十七世纪,但是,意大利学派的真正顶点是帕格尼尼,他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的演奏技术完美无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演奏中的神韵以及使人陶醉的个性,强烈影响和促使听众达到歇斯底里般的狂热。他集演奏家与作曲家一身。他的作品是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典范,具有鲜明的意大利民族风格;他那迷人的旋律,多姿多彩的技巧,富于诗意的形象,无愧是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作曲家。他既继承传统,又能从传统中走出新路,抛弃传统桎梏。他的革新不仅为小提琴,乃至一切乐器开辟了新天地。他影响了李斯特、肖帮、舒曼、勃拉姆斯等大师的器乐创作方向。
德国小提琴学派也受到法国学派一定影响。比起法国人来,德国人总的来说技术上要保守些,在音乐表现上严肃些。德国十九世纪最重要的小提琴家斯波尔,他在演奏方面受法国学派,特别是罗德的影响很深。但他的演奏观强调音乐表现,认为技术是表达音乐工具,并非目的。他最得意的弟子是约阿希姆。超人的天赋与极好的训练,使约阿希姆成为了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约阿希姆复兴了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和贝多芬的协奏曲。他是勃拉姆斯写作小提琴协奏曲时最亲近的顾问,在这期间大卫·费迪南和约阿希姆是众多艺术家眼中的杰出典范。
犹太血统的著名匈牙利小提琴家奥尔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鼻祖,他是维也纳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顿特的学生。顿特和德国学派的代表人物约阿希姆都曾是维也纳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彪姆的学生。因此,奥尔最初接受的是德国学派的演奏风格。1868年,他应刚刚创建六年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聘请,去该院任小提琴教授。他在彼得堡音乐学院任教长达半个世纪。在此期间,他逐步使世界演奏艺术的优秀成果与俄罗斯演奏艺术的民族传统结合了起来,创立了一种新的演奏风格。他培养了成百的小提琴家,其中最著名的有:艾尔曼、米尔斯坦、津巴里斯特、海菲茨,这些得意门生的出现奠定了俄罗斯学派的基础。奥尔是一个伟大的教师,如同他与他的学生们所说,他并没有特殊的"方法"。作为一个教师,他的伟大在于他把每个受训学生中的最优秀之处,作为一种个性挖掘出来。因此,名师奥尔以及他的一批天才学生为基础构成了俄罗斯学派。
20世纪各学派的巨匠都不是原封不动地维持该学派的演奏风格,而是不断发展其风格。如克莱斯勒、海菲茨、奥伊斯特拉赫、梅纽因等,他们都在互相影响,取长补短,采撷众华,丰富自己。因此他们都在各自学派的基础上,独创一格,自成一家。实际上,他们之间在其演奏风格的某些方面已经互相接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