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4-1-3 11:58 编辑
居然这样贬低我们老肖,哼!老肖只要是认真写的作品,品味比老拉马勒之类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很难同意对老马的评价。
先来看看肖的第一,肖的第一是他在二十不到写的。这个第一完全是个大杂绘。一个模仿的大杂绘。不可否认,肖是天才。但看看马在二十多岁写的第一,这是成熟的交响乐。当然马在后来又修改多次,故这个直接比较并不完全合理。
再来看看肖的第十四交响乐,这个交响乐是个组歌。拿这个组歌来和老马的大地之歌和少年魔角来比较。这不是秒杀还是什么!
再来说老肖最伟大和最深刻的十五。这十五的确是老肖的一生总结。按我的理解。其第一乐章充分表达了老肖对自己作曲生涯的奇怪和痛苦的经历的刻画。他这个生涯就如个马戏团。这里出现了罗西尼的进行曲。第二乐章的第一个主题就是死亡和终结。一种无可奈何的消逝。第三乐章也是老肖的特有的幽默。最后乐章中带了瓦格纳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主题,再次表明他看到了死亡的到来。尽管马九也是表达类同的主题,都是极具个人化的情感。但我的体会是,肖的这些主题是具有明确的个人性,而不具有对人类命运的普遍性。而马九虽然也是极具个人性,但这种个人性的同时带有人类共有普遍性。从音乐语言上来说,肖在十五中最大地运用了他喜爱配器手法,一个乐器为主导,整个乐队为伴奏。肖在其四重奏也喜欢如此。而马九中则不是如此。这样的艺术效果无非更具有种普遍的意义和广义性。同时对命运的刻画更令人感到深刻。
我为什么说肖没品味,这是因为肖在他很多的交响乐中的音乐语言是大众化,通俗的,就是Robinwood兄高度推崇的第四中第二乐章中的第一个主题也是俗气的很。在他其它的交响乐更多企图用音乐来象形地描述实际事物。这就是没品味。或许这是俄罗斯作曲家的一种思路。穆索斯基的图片展览就是这种没有品味的典型代表。肖的十五可能是个例外。
巴托克之所以可以成为二十世纪音乐家的代表,虽然他的音乐是坚固地基于通俗的大众的匈牙利民间音乐,但他们语言是现代的,二十世记的。这就为什么巴托克可成为一个代表之一,而肖不可以。
当然,品味是个主观判断,主观判断无所谓对错,故无意把我的观点强加他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