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6546

查看

29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13#
发表于 2010-9-16 10:24: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skil 于 2010-9-16 10:30 编辑

回复 依比萨 的帖子

最常见的是和萨瓦利施的EMI录音,现在有再版。我想听的是和Efrem Kurtz 和伦敦爱乐的24和27.
    还有Hungaroton 和Budapest交响乐团的K466 & K467。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0-9-16 11:19: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兵 于 2010-9-16 11:25 编辑
也许,老外们还想:你们那朗朗多宝贝啊!多么活蹦乱跳啊!多精神啊!Fantastic!Perfect!Wonderful !这么稀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9-15 14:16


首先必须说我并不了解国外的古典音乐状况,所以可能是瞎说。而且帖子写完了才发现是偏了题,不好意思啦。反正姑且放在这里吧。

从s版摘抄的评论,我们看出国外的古典音乐爱好者的思路,更加像国内流行乐坛的评论方式:简单明确,直截了当,你也可以说是不求甚解,不做高头讲章式的分析——而在国内,往往是把“求甚解”和“做高头讲章”作为热爱古典音乐的标志,甚至是求甚解求到了“曲解”的份上,高头讲章做到了冗长的地步。这样看来,国外的爱乐人,其实更多就是用我们看待流行音乐的那种轻松活泼的心态在听古典音乐,求新求变求感觉良好。

事实上音乐有没有那么多内容,本来就是论坛争议了好多次的议题。汉斯利克也无非就是说这个。作为一个普通爱好音乐(包括爱好音乐的演绎)的人,努力去从音乐的“表面”一直看到其“引申”出来的“内涵”,作为一种爱好无可厚非。但是似乎已经是一种艺术形式走向死板的一种标志。

这些分析研究,不用说对于音乐的传播和传承有帮助,但是对于音乐的创作似乎不好。古人有句话:“诗论出而诗艺绝”。晚清时候诗论泛滥成灾,但是好诗却已经很难做出来了。重要原因就是诗论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注,反而绑住了创作者的手脚。唐朝时从来没有明确的诗论的,但是正是因为没有这个框框,所以王勃可以与王维不同,李白可以和杜甫两样,当然还有玉溪生,当然不能不说贾岛姚合卢仝。面貌各异。

从这个角度说,西方那个轻松的心态听古典音乐,反而是说明古典音乐在他们那里是充满了变数和生命力,还有可能性和发展的。但是我们这种做学问,尊重老大师的爱好方式,也许反而看出古典音乐在中国确实已经没有创作出好作品的机缘。实际上唐朝以后中国旧体诗歌就是不停地复古:宋朝西昆体是学李商隐,江西派是学杜甫,江湖派是学贾岛姚合卢仝,明朝七子是学盛唐,清朝反而起来尊崇宋诗。我们看到这是一个不停在前辈身上挖掘的过程,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新不如旧,一幅九斤老太的口气,而不是一个有自己独立面目的创新艺术过程。这些说远了,已经偏离了莫扎特,也偏离和协奏曲,而好像跟我们这个已经流传了五千年的民族的民族性有关系了。确实有点姜文所谓“太老了”的样子,呵呵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0-9-16 13:57:39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上述老外的评论和推荐是很有新鲜感的,也能实在地感受到某种异域文化的氛围,就是其开放性的心态和轻松的氛围,这一点确实具有某种普遍性的特征。

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忽视了一个事实:在专业的音乐评论,专业的音乐学研究以及版本学研究,专业的音乐社会学,音乐史等广泛领域,老外仍然领先我们太多。从某个角度讲,也恰恰是这种历史上一以惯之的理性铺垫,才产生了某种“去魅”的效用,社会也才享有了普遍的文明成果,老外们的轻松和开放我想正是潜移默化地享有这份成果的直接体现吧。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0-9-16 16:00:54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上述老外的评论和推荐是很有新鲜感的,也能实在地感受到某种异域文化的氛围,就是其开放性的心态和轻松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9-16 13:57


是啊,相信老外肯定会有更专业细密的评论和研究。这确实是他们一贯的作风。老外做到细上来,我们现在的音乐艺术研究是没法比。不过这些评论,我们国内估计根本看不到。上述引用的评论应该都是普通网友随机的看法。或者他们更加愿意把专业的交给专业,业余的享受业余,用一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来听音乐吧!我们在国内既然看不到真正专业方面深入细密的分析和评论,就只好网友们以身作则,自己来创作了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0-12-13 22:35:35 | 只看该作者
阿什肯纳奇大师真的是不错的!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0-12-13 22:02:05 | 只看该作者
没人提布伦德尔吗?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0-12-14 06:17:25 | 只看该作者
我把赛尔金的12和20出了,真是走宝了。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0-12-14 06:22:31 | 只看该作者
傅聪的莫扎特值得听听,很有诗情画意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0-12-14 06:23: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0-12-13 08:35:35 | 只看该作者
温故而知新。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0-12-13 08:53:27 | 只看该作者
又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0-12-13 23:39:16 | 只看该作者
总的来说,前面所列版本总体上把握莫扎特的风格上都是不存在大的偏差的,唯一的,我觉得Curzon不适合莫扎特,他偏厚重。很多德奥的老一辈大师,在弹贝多芬、勃拉姆斯时视野开阔、厚重浓郁,但弹到莫扎特,无一不是处处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举重若轻地轻盈透亮。这样的大师像Schnabel、Backhaus、Edwin Fischer、Kempff是也。后辈得的大师往往会陷入为莫扎特而莫扎特,会陷入技术和情趣的陷阱,所以他们的莫扎特有时会索然无味。故此,人们念念不忘霍洛维茨那唯一的与朱里尼合作的《第23钢协》,这样的智慧型莫扎特演奏,全然不顾假模假式的矜持,把莫扎特智慧人生、游戏人生的态度卓然显现出来。可惜,这样的莫扎特演奏太少了,以往,我们注重于吉泽金的莫扎特也是同样的追求。抛开一切的莫扎特私心杂念,纯天然的流露,诗情画意随着超然的真情流露而灵光乍现。人们津津乐道的哈斯基尔、安妮·菲舍尔的弹奏无不如此。相反,看现在的钢琴大师把莫扎特视作畏途,即便配以再本真的乐器、乐队,即便再以轻捷力度击弦,乐句的矜持却无法改观。把莫扎特的最高境界化以最质朴的语言、把莫扎特的最痛苦的内心化以最纯熟的幽默嬉戏,这样的莫扎特会是臻于化境的演奏。很奇怪的是,男性钢琴家的莫扎特,他的作品由两位女性演奏家表达出了最打动人的境界。看晚年的哈斯基尔,无为的哈斯基尔,越发韧性的哈斯基尔,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太太弹出了我们久久不能忘怀的莫扎特。
我的莫扎特钢协举凡前面所列,基本上都已有LP了。我列出的最爱,基本上不会是全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7 03:38, Processed in 0.023583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