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8889

查看

6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清兵

13#
发表于 2011-5-6 09:21:52 | 只看该作者
另外,关于楼主的国外“职业发烧友”一说,亦存困惑。
发烧可谓人们自然的追求,热度有差异、水平参差不齐是必然的。不知国外发烧友为何是职业发烧友,莫非国外还设有门槛,先进行培训然后颁发发烧友证吗?
看看国外发烧友的一些评论,似乎也是自然发烧,既有令人肃然起敬的高见,也有贻笑大方的见解……跟国内没多大区别啊,跟专业几乎不沾边。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1-5-7 23:32:37 | 只看该作者
相比现代的箱体“造型”,我还是比较喜欢传统的外形... 四四方方就好了,不过木皮最好还是讲究些,比如雀眼 ...
主锁 发表于 2011-5-7 22:27

楼主清兵的多巴胺来源有些多样性。


使用道具 TOP

音响的造型艺术以及其他

15#
发表于 2011-5-4 18:42:4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清兵 于 2011-5-4 18:44 编辑

    说到这个题目,大家或许奇怪:音响不是用来听的,难道还是用来摆的么?是的,我确实认为音响也是用来摆的。或者更明白一点说,就是:音响的造型本身就是艺术的一部分。我们确实应该把音响器材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考虑。

   我一向认为,音响和音乐,建筑,绘画,装修,瓷器等等一切人类的艺术创作一样,具有艺术内涵。是满足人类艺术冲动的一种方式。画在峭壁上的岩画,商代的方鼎,宋代的钧瓷,清代的鼻烟壶,哪个不是从实用开始走向艺术?这些东西在设计之初,初衷不过是祭祀权威等等实际的用途,但是艺术就已经在制造的过程中,根据人们越来越高的艺术冲动,而慢慢产生了出来。岩画越来越高,方鼎越来越有权威感,钧瓷越来越柔美,鼻烟壶越来越巧妙。这一点跟音响是一样的,在开始时,只不过是一种传播设备,但是在成熟期过后,音响的造型艺术,其实早已变成一个重要的现代艺术门类,作为我们家庭的一种重要装饰品存在着,我们仔细想想,谁在购买音响器材的时候,真的完全没有被音响的造型所打动过呢?打动我们的,难道不是一种莫名的审美冲动么?听音响的高音是否“柔顺”低音是否“深沉”“扎实”和听音乐本质上面也许并没有不同,不过是一个听的内容简单直接,不需要任何艺术修要就可以感受到;而另一个需要一点——甚至是十分复杂的艺术修养,才能从音乐当中感到真正的触动。可是两者实际上,应该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不过是人在自己的境界上,去追求艺术冲动的方式——方式的变化,只有复杂不复杂,而并没有价值的高低,价值对于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对美的追求的这种冲动,这是我们讨论的基础。

    在国外,这些观念我想应该早就普及了,但是在国内,似乎似是而非的争论还很多。我只是想谈谈音响的造型艺术。有两家音响制造厂商的设计是可以跟上现代设计潮流的,喇叭花和B&O。他们的设计概念我觉得是颠覆性的。
    在现代设计潮流当中,他们两家,是主动让音响的设计风格跟上现代建筑装饰的潮流的。早年音响爱好者们,在幽幽暗暗或者富丽堂皇的大房子里面,在做满繁文缛节密不透风的装饰物之间,塞进去一对对散乱的巨大的矩形物体(音箱),和一堆各种五颜六色发热巨大的电机产品(功放)的时代,到了这两家制造商那里,总算开始有了变化。音响审美总算有点现代化的感觉。老实说,现在看着俯拾皆是的雕花或者错色设计的音箱,以及造型夸张笨重的功放唱机,就觉得有点审美疲劳。虽然设计家们,也都注意到跟上现代简约的潮流,但是估计因为受众不广,受众又多要考虑以保守的东方人为主,所以都没有设计的总体意识。结果这种东一扒犁,西一锄头的组合方式,让我们大多数音响爱好者家里,都像个杂货铺!虽然我尊重他们的选择,但是实在觉得有碍观瞻。而这方面,西方早已精妙得多了。
我想说,其实在对于我们艺术冲动的安抚中,也可以在音响的造型艺术当中得到更多乐趣,而不仅仅限于音响音乐两者,实际上我们可以对音响器材本身的设计因素多一些欣赏,多一点留意。也可以获得一些新的乐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1-5-4 18:5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兵 于 2011-5-4 19:00 编辑

写完想想,觉得有些推论甚为不细密。我们知道很多“烧友”,买音响的心态,和阔太去香港扫LV手袋是没有区别的。那些阔太是否也是因为艺术冲动,为了激赏LV手袋精妙的设计而购买呢?恐怕灰常成问题。摆阔和审美当然有区别,虽然结果也许都是分泌多巴胺,特别指出,相信清者自清了……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1-5-4 19:21:17 | 只看该作者
不得不承认,B&O的北欧风格设计是具有颠覆性的,但其颠覆性更多所征服的是休闲一族,真要想最终征服音响音乐发烧友则还有一段路需要走。

在B&O的理念中,外形以及操作的简便性是首要的。某种意义上,声音也得因为外形的完美而妥协,这一点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只要见过B&O的电源线就明白了,几十万的一套音响,电源线几乎就跟一台普通的几百块的落地台灯的电源线没有区别。很显然,这要扭转时下发烧友对音乐音响极致的追求多少是有点距离的。

单就工业设计而言,将功能性与复杂的机械精密技术与外形设计之间整合得最好的不是音响,而应该是超级跑车!在这一领域真正体现了现代设计观念与功能性的完美整合。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1-5-4 20:19:26 | 只看该作者
听过一回本地朱大师主持的B&O发布会,那声音可把俺吓傻了啊。。。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1-5-4 21:51:01 | 只看该作者
不得不承认,B&O的北欧风格设计是具有颠覆性的,但其颠覆性更多所征服的是休闲一族,真要想最终征服音响音乐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5-4 19:21


念经说起简便性,我想到linn的那个行销概念,好像也是以简便性为诉求,好像一块手表,表面简单些,里面复杂得很。
烧友自有烧友的圈子,在圈子里面大家通常都是彼此相望,互相比较,跟圈子外面的东西会有一段距离的。要让烧友能接受更加广泛的艺术美学观念,那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咧。比如你细悉心推荐的流行爵士,在中国烧友的圈子里面,似乎还不是主流,就连古典,算不算主流都还可以讨论,但是在国外想必不是这样了。毕竟中国的烧友,其实基本都是无师自通慕名而来和国外那些从小培养几乎可以算是职业的烧友,差距应该还是蛮大的。教育背景差别啦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1-5-4 21:52:46 | 只看该作者
听过一回本地朱大师主持的B&O发布会,那声音可把俺吓傻了啊。。。
scfan 发表于 2011-5-4 20:19


我上网都是吹牛,其实根本没有听过B&O图片倒是看得多,大师介绍一下,是怎么个吓人法咧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1-5-4 22:43:30 | 只看该作者
毕竟中国的烧友,其实基本都是无师自通慕名而来和国外那些从小培养几乎可以算是职业的烧友,差距应该还是蛮大的。教育背景差别啦。
清兵 发表于 2011-5-4 21:51

烧之一途,中外概莫例外,我想都是一种追求,一种情趣,是生活水平提高后,在满足了生活必需品消费之后更高级的消费,形而上的成分更多的消费。烧了几十年的老外跟烧了二十年的我们之间肯定是有些理念上的差别的,但本质上应该是一样的。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1-5-4 23:06:05 | 只看该作者
是怎么个吓人法咧
清兵 发表于 2011-5-4 21:52


被吓倒通常有两种情况,下次见到还想听,或者再也不想听第二次,B&O属于那种想逃的。。。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1-5-4 23:07:05 | 只看该作者
烧之一途,中外概莫例外,我想都是一种追求,一种情趣,是生活水平提高后,在满足了生活必需品消费之后更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5-4 22:43


如是如是,善哉善哉。
我倒是不怀疑结果都是分泌多巴酚之类,但是问题是为什么选择这些来分泌自己的多巴酚,而不是选择那样,这个选择问题就很值得想想了。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1-5-4 23:11:24 | 只看该作者
被吓倒通常有两种情况,下次见到还想听,或者再也不想听第二次,B&O属于那种想逃的。。。
scfan 发表于 2011-5-4 23:06


看来这间厂注意的只是设计,比较跟上现代的艺术风格,不像cav那么新钱,但是声音并没有什么特别吧。立体声杂志里面采访过一个音响设计家,居然家里就是用那几个小“宝塔”,用的功放是linn(其实我记得小宝塔里面就有功放)。我见到海印富盛倒是有卖,不过实在不愿以蹭听的形式去品味一番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11-15 22:30, Processed in 0.030970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