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395511

查看

129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z751207

229#
发表于 2014-10-8 12:5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reformatsky 的帖子

好的我也尝试一下
   

使用道具 TOP

230#
发表于 2014-10-8 18:58: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比死更冷 于 2014-10-9 02:19 编辑

德律风根线也弄好了。Neutrik 的头子里面竟是塑料,焊铁一碰就融,还是 WBT 做工精细而且声音有保证,于是改用 WBT。
今天仔细看,商家的系统是 ATC19,SACD 是麦景图,后级是 DIY 的石机。对声音的评价,我们一致认为这条线很德律风根老胆的味道:中正、跃动、清淡、通透、密度高、“没特点”。他们的系统太厚暖,我是有点受不了了,还是过阵在家听才能听仔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31#
发表于 2014-10-9 08:4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爱比死更冷 的帖子
还有就是两端延伸好,音场大小系统可以听出中系统的声音
   

使用道具 TOP

232#
发表于 2014-10-9 12:5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751207 的帖子

期待尽快上自己系统试试。
那副喇叭线我打算用一两天时间把它慢慢手剥出来,免得工具太猛伤线。
然后我准备打辫子 4+ 和 4- 鸳鸯相抱何时了这样,每极或许还可以用尼龙网套一套再缠辫子。不过这样也要多留余裕因为会损失有效长度。

使用道具 TOP

233#
发表于 2014-10-10 03:3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爱比死更冷 于 2014-10-10 04:58 编辑


线还没能接起来听,但因为我讯源空关了,灵机一动实在没招,今天把两台放了十几二十年没舍得扔历经多次清剿肃反运动离奇保留下来的游戏机接起来听了,却有启发。

因为接口问题,西门子和德律风根信号线还是不能用,接的是机器的原厂鸡线。

尤其是刚开机的 15 分钟,声音温吞,这种本身就不是设计来给 hi-end 用的机器素质自然无法跟我们用的 CDP 比,但听下来,除了泛音少了、音场窄小点,安定感和爆发力差外,好处是确实很耐听,一点不前冲但也说不上昏黄厚暖,白开水似的没任何性格。

我觉得 CDP 的差异很可能还比不上线材的差异对声音的最终影响来得大。

我原本用的那条 Transparent Opus 线基(不是那种真假难辨的厂线,来路绝对保真,细节不便多言)听声音走向,肯定是条银线、或者有可能是金银/金银合金。声音还是有点刀子似的扑面而来,即使暗处点亮了、泛音多了、高频飘逸空气感好华美瑰丽,却有点不耐听、听不久。

而且对比我以前用得那条名厂入门信号线,这条日本原厂鸡线好像反而更平衡。现在的音响厂商有点邪气,商业考虑花花肠子太多,即使是名厂,从旗舰到入门逐级人为半人为拿掉点素质,到了入门级可能就没法听、怪味充斥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饲料鸡了,倒有可能不如工业化平实朴素的录音室线甚至鸡线来得中正自然。当然我怀疑跟时代的整体品味不断下滑、声音调教者的心气儿和文化素养每况愈下,也不无关系。看《广告狂人》,5、60 年代的人穿戴得多优雅整齐、女人发型多隽永、飞机上可以抽烟抽烟斗、办公室性骚扰女同事成常态。现在的人戴粗鄙棒球帽穿牛仔裤,抽个烟大惊小怪,吃福喜配料做出来的麦当劳星巴克,调出来的声音能听听其实我们可以烧高香、祖坟冒青烟了。

我想跟楼主在一楼说的某些系统要把过于直白、前冲、过亮的因素拿掉,沾银就死,道理上有共通之处,感同身受,即使我现在这个讯源确实滑稽不入流得紧。

还有一点思考就是,日本烧友普遍不太注重 CDP,很多大烧老烧都是用几千块的索尼天龙马兰士,也好像不太对发烧线材太感冒,理由我们不妨细思深挖一下,可能一个不小心倒挖出我们自己的落后思想根源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日本的听音房间过小,无法很好重播低频,而中级cd机在中高频已有很好的表现了。  发表于 2014-11-2 22:29
土星,PS2,哈哈。。。  发表于 2014-10-12 09:47

使用道具 TOP

234#
发表于 2014-10-11 14:5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爱比死更冷 的帖子

兄弟喇叭线用上了?
   

使用道具 TOP

235#
发表于 2014-10-11 20:1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751207 的帖子

没,我这几天把它剥出来做一副,月底机器应该可以到,就可以出报告了。


   

使用道具 TOP

236#
发表于 2014-10-11 20:24:57 | 只看该作者
z751207兄,请教其他群也有热议英国audio development的便携小台子,有些也是牛入牛出,这些台子的音质值得折腾么?

使用道具 TOP

237#
发表于 2014-10-12 09:3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yamuling 的帖子

我玩过两台046和147,典型的英国声好像老天朗的声音。90年以前的不错,拆开看过。输入牛像德国的小地雷,输出牛要大一点。个人觉得046要好得多,音场大播放什么音乐都是有条不紊的。有点像切利比达克的交响,慢而权威。其他的没听过,不敢评论。
   

使用道具 TOP

238#
发表于 2014-10-20 16:10:30 | 只看该作者
拿下一台品相极好的 Studer 169,发去香港月底大概就能提回来。请教楼主说,这台是极少见德国四表头初版。不知楼主能否多讲讲它的来龙去脉?对 Studer 还是有特别感情的,Goldmund/Weiss 的主创都是从 Studer 出来的,现在很红的 CH 则是跟着 Goldmund 这条线下来,所以我认为它就像 西电 -> Altac -> JBL 一样,是一条正脉。讯源前级,瑞士货的感情色彩于我而言比起德国荷兰的,还是浓厚丰沛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39#
发表于 2014-10-20 17:00:4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不敢当,我也是3年前才接触调音台。只不过玩的早罢了,STUDER调音台是录音公司的几个选项之一。二次大战后立体声兴起,以美国、德国、英国、瑞士、荷兰、为首的国家把大力发展的军用音频技术转移到民用上。最典型的是英国,当时的潜艇声呐技术全球领先。接着就是几大录音公司为了开发更好的录音设备而催生立体声的黄金时期。当时最为有名录音设备的是RCA 、迪卡、飞利浦、EMI等。而这几家公司又不愿分享录音技术,所以就自己开发或者是出钱要一些公司研发录音设备(德国的有 德律风根、西门子、纽曼、TAB、EBD而英国的有 尼夫 瑞士的有STUDER荷兰有飞利浦、EELA等)STUDER 169是当时为了在一些现场录音和现场采集的调音台,STUDER早期的调音台在输入牛和输出牛上没有好的牛。所以只好从英国雀仔公司定制(089、189、289等)但成本太高169也是那个时期的产物,所以169就分为欧洲版的(STUDER公司把雀仔的总工挖到STUDER公司生产的牛)。早期德国四表头版(电源条上三个开关)输入条上打红字,牛用雀仔牛(声音最好)。还有就是韩国版的(STUDER为了占领亚洲市场出的简化版)电源条上两个开关双表头,也是最差的但还是有一定的数质。其他就是还分为带外接电源版(声音要厚一点,两端延伸差)和电源集成版的。

点评

佩服佩服,谢谢!  发表于 2014-10-20 18:52

使用道具 TOP

240#
发表于 2014-10-27 09:56:59 | 只看该作者
老大,那个德律风根的信号线怎么接才好呢?谢谢!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9 15:25, Processed in 0.063730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