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45688

查看

34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雨中独舞

253#
发表于 2013-6-29 10:46:29 | 只看该作者
骑自行车的父亲

也是早上所见的。

一位强壮的父亲,一看就知道是个自行车爱好者,头盔,衣服,鞋子,车,全副武装。让我惊奇的是,后面还加了一个结实的架子,架子上固定着一个儿童坐椅。他的小孩,大约三岁左右,坐在椅子上,他正在细心地为小孩系上保护头部的头盔。

我心中暗想:这位小朋友是幸福的,因为有一位愿意带他一起去户外运动的父亲。从小,他就可以得到健康的耳熏目染,享受到跟父亲一样的运动旅程。从小朋友的安全,及岁数比较小的角度来考量,我希望这位父亲远离大马路的喧嚣和浮尘,车速也不要太快,路程也要合适。户外活动虽好,也要注意方式,对小孩是否合适,合理。

使用道具 TOP

254#
发表于 2013-8-6 00:28:15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如果可以,请让我在老去前死去

一直有喝咖啡的习惯,于是年前在网上买了只虹吸壶,收到的那天正想拆包试用时,接了一个电话被告知我的老师突然摔倒进了医院,于是急忙搁下此壶直接奔医院去了。哪知搁下就搁下了,竟再也提不起兴致去用了。前些天,闺蜜来我家看到被搁在角落的虹吸壶,说:“我们喝咖啡吧。”说罢,她便在桌子上利索折了包装摆开架式,加热器、类似烧瓶之类的容器、咖啡粉、方糖、奶,就像是做化学实验一般。而我则静静地,盘着腿坐在沙发上看着她的一举一动,仿佛她才是这个家的主人。

不一会儿,化学容器瓶里的水沸腾了,眼看着它沿着细细的玻璃管一点点地往上冒,往上窜,在接触到置于上面的粉状咖啡豆的一瞬,便立即被染成了浓重的褐色,顿时一股芳醇的咖啡香味便弥漫开去了,充满了整个屋子。她小心翼翼地将顺着玻璃管降下来的黑色液体倒入一只白色的骨瓷杯中,然后直接地递给了我。

咖啡里没有加糖和牛奶,清苦的有点难以下咽,却也适合我当时的心情。那时的我,还没有从连续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的伤痛中走出来。“你知道吗?如果可以,我想在老以前死去。”我的声音轻到只有自己才能听到。

近几年老师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好,日常行动也不方便,大部份时间是在病床上度过的,因为儿女工作在外,所以请了保姆照顾他的日常起居,但总免不了有不如意的地方,所以保姆也换了好几个。那天一早起床他本想出门散步,刚走门口就突发脑溢血摔倒,从楼梯上滚了下去。据说老师送到医院的那会情况已经很紧急了,血压和脉搏几乎为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终于有了心跳动的迹像,血压也随之升了上来,但情况仍不容乐观,医生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平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家,脸色煞白,眼睛眯成缝隙,像科幻片中的破败机器人,全身插满管线,输液针、导尿管、监护仪器的管子,嘴里还插着根很粗的半透明的管子,靠输液苟延残喘。医生说老师的头部骨头已经粉碎性骨折了,还有淤血,看似还有呼吸其实已经进入脑昏迷了,老师的脸上已经看不到往日里的慈祥与学者的风范,此刻的他就是一位与命运作垂死挣扎的老人家。有人说死亡是对生命的最高奖赏,可是当死亡真的来临时,那个即将堙灭的生命,还是会去努力挣扎,甚至会以祈求的方式拉住生命最后的尾巴,难道不是么?老师顽强地与死神搏斗了一个晚上后,还是无奈地离开了我们。看着医生把一根根的管子从老人家的身上拔掉,撤去所有监视仪器,就像是在给一个受刑的犯人松绑,当一个生命的个体走到了尽头,会以怎么样的方式来与这世界告别呢?我想老师怎么也不愿意他的告别方式是如此的不堪。

记得有位朋友对我说,等他老的时候就选择一个地方隐居起来,因为他不愿让别人看到他迟钝难看的一面。去年金棕榈大奖电影《Amour 》中,年过八旬的退休女音乐老师,因为突然中风瘫痪,非但拒绝去医院接受治疗,甚至绝食不想继续在病床上活下去,最后被她的丈夫用枕头死死压住脸,了了她的心愿。生命若不能自主,毋宁死,所以如果可以,请让我在老去前死去。

看着虹吸壶内水沸腾的样子,看着它沿着细细的玻璃管一点点地往上冒,往上窜,犹如生命历程中一段炫技的华彩乐章,浓烈而斑斓,淋漓尽致。然当水接触到置于上面的咖啡粉的一瞬间后,立刻变成了浓重的褐色然后顺着玻璃管慢慢地下降,又犹如一首乐曲的最后一个音符即将落下。这一起一落不就是生命中的大喜大悲吗?繁华褪尽悄然谢幕。我不惧怕死亡,但我害怕在离开的那一刻是无可选择地难堪和狼狈。我希望我生命的谢幕方式是优雅从容的,所以如果人生可以做选择题,请让我在老去前死去,让我年老的生命出现悲哀前离去。



PS:人在死亡的一瞬间躯体会减轻21克,那是灵魂的重量。我愿意相信这个传说,如果这也算是一种信仰,我希望微薄的灵魂会感知到死亡是一道门,逝去的不是终结而是开始走另一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只有经历过人生的考验,才会懂得生命的可贵。如果我们生活没有寄托,精神就会流离失所。但音乐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陪伴我们每一个爱乐者一直到老。(这个大无音质非常好)  发表于 2013-8-6 12:44

使用道具 TOP

255#
发表于 2013-8-6 14:0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angziyuang 于 2013-8-6 16:12 编辑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所以如果人生可以做选择题,请让我在老去前死去,让我年老的生命出现悲哀前离去。”有点理解舞版对佛教的偏好了,可以“脱离生老病死”嘛。揣测下,舞版对密宗也有兴趣吧?毕竟其提供了技术上的手段(或可能),挺诱人。
只是从佛教教义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幻”,舞版还是有点着相了。只是这样的“着相”也许才是真实的人性,人总是有所企求的,以对美和幸福的追求作为人生的动力,大方向总不错。我个人有点消极,把现在标准降低一点,也许以后失望会少一点。
知堂所译的小林一茶的俳句:
     露水的世啊,
    虽然是露水的世,
    虽然是这样。


   

使用道具 TOP

256#
发表于 2013-8-6 23:22:09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shinelb 发表于 10 小时前 删除
只有经历过人生的考验,才会懂得生命的可贵。如果我们生活没有寄托,精神就会流离失所。但音乐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陪伴我们每一个爱乐者一直到老。(这个大无音质非常好)
-----------------------------------------------------------------
谢谢S版,的确人活着有所寄托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更从容地面对人生。这个大无是斯塔克1992年版,我个人比较喜欢。


点评

支持您的,哈哈。  发表于 2013-8-7 16:59

使用道具 TOP

257#
发表于 2013-8-7 00:22:2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雨版又多愁善感了。曾经也很才子佳人,多愁善感,后来之所以不再喜欢,团为明白了情本虚妄,安可 ...
ssjj 发表于 2013-8-6 23:14

谢谢ssjj的鼓励,愁倒没有感就有一些了,毕竟是俗人一个。正如兄所说生命感受乃四大之持,念念皆空,何有生死?所以于我,学会坦然面对一切,向死而生,或许就是我所能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了。

记得有一次外出旅游,有幸和一法师同桌吃饭,我问了好几个佛教中关于生死的问题,他只说了一句:“先吃饭,再谈佛学。”等到吃完,我再问他,他回复我刚才不是已经给你答案了吗?

使用道具 TOP

258#
发表于 2013-8-7 00:5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所以如果人生可以做选择题,请让我在老去前死去,让我年老的生命出现悲哀前离去。”有点理解舞版对 ...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3-8-6 14:01

wang兄,我非佛教信徒,但我对佛教文化的确很有兴趣,密宗看似特别简单的法门,但其境界却是甚深,并不是我所能证悟的,“万法皆为清净”、“烦恼即菩提”也亦我非能通达。打算去学一些密宗续部,因为密法实在有点不可思议,不知wang兄是否懂得密宗的见解和修法?有心向你讨教。

使用道具 TOP

259#
发表于 2013-8-7 16:4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如果舞版是佛教信众,那就不敢乱讲了。非教内弟子妄议密法,据说是大罪。当然我不这么看,若真那样,也没那么多书籍,密续传播了。
    舞版前面提过“金胎二部”,看来对密宗也有所了解,我估计还不如你。说上几句,有不恭处,先请见谅了。
    凭一些一鳞半爪的印象,个人认为密宗是以宗教仪轨为主要手段的系统的心理暗示或催眠。我这样讲绝非贬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在被系统性的暗示,密宗还好一点,因为有信与不信的自由。其强调对上师的崇拜,不正和催眠中的敏感性筛选一样吗?通过完全放弃自我,来建立一个全新的自我。这个有系统的建立的新自我当然比原来自然形成的自我要统一,坚固,也许还统合了原来自我的积极因素。佛国存在于信众心中,由信众自己(包括历史上的)建构。
    当然强调“今世成佛”什么的,在我看来有点着相,不过也许只是方便手段(宣传策略)?
    东密根本经典《大日经》中的三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我想可以看作密法的理论依据,特别是“方便为究竟。”只要有助精进,任何方便的手段都可以用。
    还有您262楼提到的法师,有点装神弄鬼。机锋是随便打的吗?这套禅油子的做派,叫人摇头。问题不能好好回答吗?搞脑筋急转弯?这不是杜绝向善之门嘛。
   
   

使用道具 TOP

260#
发表于 2013-8-7 17:4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个人理解“万法皆为清净”、“烦恼即菩提”并不是密宗特有,其本来就是包含在大乘思想里的,从根本来看,世事万物无始无终,刹那生灭,实无一物生起,无一物逝灭,亦无一法可称涅盘者。万法本自清净,“生灭”,“有无”,“断常”,“解脱”,“清净”以至“万物”,“宇宙”皆是妄持。断尽妄念,清净本体自然流露。所以“烦恼”是空,“菩提”亦空,“万物与法界为一,烦恼与菩提不二。”
当然密宗有手段转“烦恼”为“菩提”又当别论。   

使用道具 TOP

261#
发表于 2013-8-7 22:4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如果舞版是佛教信众,那就不敢乱讲了。非教内弟子妄议密法,据说是大罪。当然我不这么看, ...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3-8-7 16:46

认同wang兄的观点。在如今密宗早已不密了,大量原本秘而不宣的法本成系列都可在书店买到。但是密宗的法本即使公开了,对于修行者和旁观者来说,并没有改变密法的密,密宗之密还应是密宗的修法。显宗是从因向果修,密宗是从果向因修。密宗是直接建立在空性见地上面,空性的见地,不是凡夫可以理解的;小乘、大乘显宗的修法,是建立在凡夫思维基础上的;密宗是建立在空性见地的基础上的。那么依据空性智慧的见地的行为、修行方式,也就一定不能被大众理解,如男女双修、喝酒吃肉、即身成佛等——为何可以这样修行就能成就?也正因为大众无法理解,那么就不能让大众知道,知道的越少越好,因为他不能理解,他看见了就会毁谤。密宗的修法,不可外泄,正是避免这些修法,被凡夫所得,不仅无益,反而毁坏凡夫,且毁坏佛教。这就是为什么密宗的修法要保密之缘故。泄密者,即犯无间罪。

不仅是空性,菩提心也需要保密。按照无著菩萨的传承,菩提心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其中行菩提心的自他相换等修法也要保密。假使根本不观察听众的心态,随便在人群中宣传,大乘佛教就是要自他相换——一定要把自己的一切幸福分享给众生,并甘愿承受众生的所有痛苦,那很多人也会觉得没有必要、没有理由,佛教的要求太极端、太过分了。因为理解不了,所以更不愿意学。虽然不学没有什么问题,但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理论太过分,故而就会诽谤,这是最可怕的,所以,行菩提心的修法也不能让非法器知道,这不是意味着行菩提心当中有什么肮脏的东西。

任何一件事都是这样,越是深奥越不能让人理解,所以佛告诉我们,在机缘不成熟的时候,深奥难懂的法一定要保密,不能直接说;在机缘成熟的时候,就不能保密,一定要说出来。

使用道具 TOP

262#
发表于 2013-8-8 13:4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看来舞版已然入门了。再饶舌一句:格鲁派强调“由显入密”是有道理的,修密法还是要机缘成熟,水到渠成才好。
   

使用道具 TOP

263#
发表于 2013-10-9 02:27:25 | 只看该作者

今夜,挪威的森林

一场叫“菲特”的台风中断了大半个城市的交通,马路上到处都是积水,得到政府通知全市除机关外所有企业都停工两天,在工厂忙碌了三个月的我正好借此在家偷得浮生片刻闲。因为要搬家,原来整洁的书房被我折腾的不成样子,几千本书像是被洪水冲垮的房子凌乱地倒在地上,而我则更像一辆被水淹了的车子矗在中间,不知所措。电视新闻里警察叔叔手中拿着一块从洪水里捞出来的车牌,上面的数字看着眼熟,半天才反应过来那不正是我的车牌吗?

外面一片漆黑,因为内涝严重,街上的公共照明都关闭了,以防漏电事故发生。繁华的城市忽然一片宁静,远处只有几辆打着双跳灯的车辆在等待救援,空气中只有王菲的声音从楼下传来:“懂事之前/ 情动以后/ 长不过一天/ 算不出/ 留不住/ 流年/ 哪一年让一生改变......”。随手拿起一本书,是村上春树的。日本的作家我喜欢的不多,三岛由纪夫是一个,这个开枪自杀身亡,只留一句“遗言”:“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当秋叶之静美”的矮个子男人把男性写得比女性还美,充满了生命力,而且都是少男少女的纯真故事——可惜我已过了那个年龄,所以现在偶尔看村上春树和渡边淳一的书。村上的《挪威的森林》,第一次看的时候,可以说是赶时髦为落个小资情调,但实际上根本就是为看而看,囫囵吞枣,无滋无味。虽然以后又有几次段落翻阅,但一直没有再兴趣读完,日久便蒙尘发黄了。前些日听一朋友说他在看此书,并几日来不能从中走出来,我好奇村上的魔力,毕竟此书在日本每15人中就拥有此书一本。于是再看,这一看便是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感觉原本因生活琐事离我远去的那份小资情结又回来了。

故事其实非常简单。一个大学男生与两个女生的情感故事 --- 然而,因为简单,所以爱更深情。小男生渡边君思想空虚,性格孤独,总是对现实怀疑,喜欢胡思乱想。他看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听甲壳虫乐队的歌,喜欢弹勃拉姆斯或巴赫的曲子,他们去馆子吃饭,去酒吧喝酒,去咖啡馆喝咖啡,谈天说地,连做爱也是标准的小资范。整一本书就是一部画面美丽的MTV,唯美而节奏舒缓。故事的走向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历经岁月的我再读此书,已经明白了村上讲得并非单单是一则唯美的爱情故事,更多的是禅述了生命的真谛,如同书中一句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重温记忆中的村上,感觉温暖而又平实,生命的美在于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又是全新的开始。此刻已是深夜两点,起身看窗外,一辆车行驶到路口,看到前面有积水请绕道而行的告示牌停了几秒又向前驶去,估计是急着赶回家吧,这一刻没有比家更令人向往的地方了。打开手机,Q上有朋友留言,说是在帮我煲音响的电源线,用在饮水机上烧开水,哈哈,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笑的笑话,也是最开心的事。



菲特过后的甬城街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64#
发表于 2013-10-9 14:29:37 | 只看该作者
看不清楚楼上想表达什么?

点评

不好意思,我胡言乱语,不清楚是对的。  发表于 2013-10-9 21:00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8 13:28, Processed in 0.042049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